人有四根即鼻根、乳根、耳根、足根?!氨菫槊绺[之根,乳為宗氣之根,耳為神機之根,腳為精氣之根?!笨梢姳恰⒍?、乳僅是精氣的凝聚點,而腳才是精氣總的集合點。觀之臨床,頭腦清靈,步履輕健均為健康的特征;而頭重腳輕,腳腫履艱,為病體之軀。因此,古今中外的養(yǎng)生健身方法,都極為重視足部的鍛煉。人有腳,猶如樹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腳對人體起著重要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人體“雙手”負責心肺腦的毒氣釋放,人體“雙腳”負責肝脾腎胰的毒氣釋放,前者叫“天毒”,后者叫“地毒”。奇妙的是,“天毒”與“地毒”就像正副電子的關系一樣,一旦接觸就會互相抵消化為烏有。所以,蒼頡祖師在造字的時候使用了一個成語,叫“手足情深”,告訴我們,自己的手腳要經(jīng)常接觸,其目的就是將“天毒”與“地毒”互相抵消。足療師為什么疾病很多難以治好,其原因就是讓病人的“地毒”通過自己的雙手進入了自己的心肺。孫思邈唐代醫(yī)藥學家被后人尊稱為“藥王”相傳孫思邈生于541年——逝于682年,活了141歲,留下多部中醫(yī)巨著,除了民間秘方外,藥王對穴位的研究造詣極深。他曾在在102歲所著《千金方·雜病論》中說到:擊一穴無所不治。這個地方就是腳心,也就是涌泉穴的地方,拍打這個地方,不但能夠防治100多種疾病,而且方法也很簡單。藥王孫思邈特別提到,一定要用手心拍打,就是用手心拍打腳心。別看這個動作簡單,作用可大著呢!手心和腳心都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部位,尤其是手心的勞宮穴和腳心的涌泉穴,更被醫(yī)家認為是養(yǎng)生大穴。通過上千年國人的驗證,手心拍腳心對腰背酸痛、足膝酸軟、心臟病、高血壓、風濕病等127種疾病都有良效。手心拍腳心的具體作用有哪些,往下看!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官能癥:偏、正頭痛耳鳴,眩暈,健忘,失眠,記憶力減退郁悶心煩,易怒易躁,情志不暢,易器易笑,氣血雙虧,上熱下寒,腰背酸痛,足膝酸軟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低血糖,糖尿病肝炎,膽病,腎炎,尿毒癥,貧血,血液病,哮喘,肺結核,風濕病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甲亢,甲低,中風后遺癥,腦炎后遺癥腦痿縮,腦軟化,腦積水,美尼爾氏綜合癥,帕金森氏癥,雷諾氏病,白塞氏綜合癥小兒麻痹后遺癥,自汗盜汗,體質(zhì)虛弱,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不良視力減退,感冒,過敏性鼻炎等等。手心拍腳心,主要就是勞宮打涌泉,在經(jīng)絡穴位的調(diào)節(jié)與溝通過程中,能夠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盎鸩簧涎锥褡郧?,水不下滲而精自固”,太神奇了!手心拍腳心有十大大作用:1.去除頑疾防治陰虛陽亢、上實下虛、心腎不交、肝腸上亢等癥所導致的各種慢性常見頑癥。2.煥發(fā)生機對于未老先衰的退行性病變和虛勞虧損的消耗性疾病,如神經(jīng)官能癥、神經(jīng)衰弱。3.培腎固本防治多種老年慢性病及“人老腿先老”所呈現(xiàn)的腰腿、足部的慢性疾病。4.開智激能促進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發(fā)育,開發(fā)智能,激發(fā)潛能。5.養(yǎng)肝明目對于慢性肝、膽疾患及近視、遠視等眼病,有一定功效。6.舒肝解郁,暢達情志心緒不佳或七情過度時練習本功,可立即消除郁悶焦躁、多愁善感等癥狀。7.定志寧神,平衡心境身體疲勞、神經(jīng)緊張時練習本功,可使頭腦清晰,心情平穩(wěn),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對失眠癥有良好的功效。8.扶正去邪糾正氣血逆亂,防治因練其它功法不當所導致的各種偏差。增強人體免疫功能。9.治神經(jīng)衰弱、失眠乏力等涌泉穴意為腎經(jīng)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各處,尤其對神經(jīng)衰弱、精力減退、失眠乏力效果顯著。10.治頭痛、治高血壓等平時按揉涌泉穴,有助于治療咽喉腫痛、頭痛、眩暈、高血壓等。手心拍腳心,方法超簡單準備姿勢:采取坐的姿式,平坐(如同坐椅子)或者單盤,雙盤均可,根據(jù)自身的條件而定。姿式要端正,以舒適為準,切勿勉強,拘束,雙目應輕閉,自然的放棄一切念頭,周身保持輕松自然的狀態(tài),靜坐約一刻鐘。坐式不變,雙目睜開,將右腳放置在左膝上部,右手輕輕捂住右腳內(nèi)踝骨上部,然后用左手掌心拍打右腳心的涌泉穴(女士反之,即先用右手打左腳)。拍打時,用力應均勻,輕重要適中,其力度大約與一般鼓掌時的強度差不多,同時要默數(shù)拍打的次數(shù)。拍打著力的部位:手掌心勞宮穴對打足心前1/3處的涌泉穴。按照規(guī)定的拍打次數(shù),打完一側再更換拍打另外一側,依法拍打相同的次數(shù)。拍打次數(shù):逐步遞增,但不超900下。練功開始第一天,每側各打100次;第二天每側各打200次;第三天每側各打300次。日常保健者,雙側各拍打300次(多打亦佳),體弱多病者,促進痊愈,可根據(jù)自身的承受能力逐步遞增拍打的次數(shù)。不論何種情況,每側拍打的次數(shù),最多不得超過900下。拍打時間:每晚一次或早晚各一次。日常保健者,每晚練習一次,或早晚各練習一次,有時間多練亦佳;專門練功療病者,每晚應練六次左右,年老體弱者,應巡序漸進,以不感覺疲勞為度的原則。拍打原理:腎為人之先天之本,健康的體魄有賴于充盈的腎氣來維持足心是腎經(jīng)的起始段,可謂本中之根。涌泉穴位于足心腎經(jīng)的重要穴位(井穴),是溝通人身整體與地氣相通的樞紐。用勞宮打涌泉(手心打足心),在經(jīng)絡穴位的調(diào)節(jié)與溝通過程中,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鸩簧涎锥褡郧?,水不下滲而精自固。
孫思邈所指的“此穴”就是膏肓穴。藥王孫思邈的意思是:這些人醫(yī)術低,只要找到膏盲穴,并灸它,任何病都會好!
這個穴位真的那么神奇嗎?一起來看看。
打開膏肓穴,百病都難藏
藥王孫思邈艾灸養(yǎng)生高壽102歲。并在《千金方·雜病論》中說,膏肓穴無所不治。
“膏肓能主治虛羸瘦損、五勞七傷及夢失精、上氣咳逆、痰火發(fā)狂、健忘、胎前產(chǎn)后等,百病無所不療”。
歷代醫(yī)家多認為,膏肓穴有補益虛損、養(yǎng)肺調(diào)心的作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氣喘、骨蒸盜汗、肺癆等病癥;心氣不足、心火上擾所致的癲狂、健忘、遺精等病癥;各種原因所致的羸瘦虛損。
膏肓這個穴位比較隱蔽,針不方便扎進去,手也難以按到,想要活動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艾灸和自我鍛煉。
取穴方法:膏肓穴是人體膀胱經(jīng)上的一個大穴,在后背肩胛骨旁。取穴時,病人坐位,雙手交叉緊抱雙肩,肘關節(jié)貼近胸前,將肩胛骨打開,從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開三寸處。
據(jù)新唐書載,孫思邈他出生于西魏,七歲就學,日誦千余言,善于談老子、莊周之道,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shù)術,兼好釋典。 孫思邈因從小多病,「湯藥之資,罄盡家產(chǎn)」。當時百姓都很貧苦,很多人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歲時立志學醫(yī),終身勤奮向?qū)W,十八歲之后就「志于學醫(yī)」,最后終有所成,傳說長壽的他,活到驚人的141歲,以下就是傳下來不需要吃藥、吃補,也能健康長壽的七個養(yǎng)生秘笈。
1.頭常搖,腦靈活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復原位為一次,共做5次。反方向重復。據(jù)說這動作經(jīng)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但搖動力道不要太猛、注意要慢慢做,以免頭暈。
2. 發(fā)常梳,頭不痛
將手掌互搓30下令掌心發(fā)熱,然后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jīng)后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4次,另外,可以試著早晚梳頭發(fā)、 *** 頭皮,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所以經(jīng)?!笆岚l(fā)”,據(jù)說可以防止頭痛、白發(fā)和脫發(fā)。
3. 齒常叩,嘴運動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要出聲響,做30下??梢酝ㄉ舷骂€經(jīng)絡,保持頭腦清醒,這樣做可以訓練嘴部肌肉,也能讓肌肉運動放松。
4. 面常洗,臉紅潤
搓手30下,暖手以后上下掃臉,暖手后雙手同時向外圈。這動作經(jīng)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也是一種很棒的面部運動。
5. 腰常擺,精神口
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 每天最少做50下,可以讓精神很好,身體舒暢。
6. 腹常揉,助消化
搓手30下,手暖后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范圍由小到大,做30下??梢詭椭?、吸收、消除腹部鼓脹和脹氣,可以說是很棒的助消化 *** , *** 后如有便意,也可快去上廁所。另外,除了腹部、雙腳并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也是很好的腿部運動。
7. 常散步,人不老
挺直胸膛,輕松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有個說法,“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雖然有點夸張,不過,散步確實是有益的運動,負擔也不大,飯后去散步也能助消化,每天至少散步15~20分鐘,就能讓身體輕松。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85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基礎理論(精華版)
下一篇: 人的疾病70%來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