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武俠的人,可能都聽說過:每個人的身體,都有死穴。
只要死穴被點中,就會一命嗚呼。
你可能會以為,死穴純屬武俠小說家杜撰的概念。
但實際上,在人的身上,真有四處要害,每一處都非常脆弱,真的性命攸關。
1頸動脈竇湖南有一對新婚夫婦,在送走鬧洞房的賓客后,新郎迫不及待抱起新娘,狂吻新娘的脖子。
誰料到,就在這時,新娘忽然面色慘白,癱倒在新郎懷中,心跳和呼吸都驟停……
新娘就此身亡。
來源 |東北網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慘劇呢?
原因就在于,新郎壓到了新娘脖子上的一處要害——頸動脈竇。
頸動脈竇,分布在脖子兩側,距離喉結5到6厘米左右,如黃豆大小。
這個地方呢,相當于一個壓力感受器,通過感受壓力,來調節(jié)心跳血壓。
一旦受到外力刺激,輕則可能讓人暈厥,重則導致心臟驟停而死。
盡管如此要害,但很多人平常都沒有注意,以至于鬧出不少事故:
“有去做頸部按摩或領帶系太緊,壓迫到了頸動脈竇,而導致昏倒的;
也有打架掐脖子,按壓到了對方頸動脈竇,導致對方死亡的。
那么,用多大力按壓,按壓多長時間,就會導致對方心臟驟停?
這就因人而異了??傮w來看,頸動脈竇高敏者,會比較危險一點。
2后腦勺2015年,陜西銅川,一位8歲女孩,突然死亡。
家人以為是食物中毒,但尸檢結果顯示,女孩是死于由外力導致的顱內挫裂傷。
原來那天中午,女孩一邊寫作業(yè)一邊看電視,寫錯了很多,女孩母親一生氣,打了女孩后腦一巴掌,結果釀成大禍。
實際上,后腦勺這個位置,距離腦干很近,而腦干可是人的生命中樞,負責維持心跳、呼吸等重要生命功能。
一旦后腦勺受到大的外力,傳導到腦干致其受損,極有可能出現(xiàn)生命危險。
3太陽穴太陽穴,想必不用我多強調了吧。
因為被打中太陽穴而死的案例,也數不勝數了。
在新西蘭皇后鎮(zhèn),一名27歲的男子,在高爾夫球場內,被下墜的高爾夫球擊中太陽穴。
雖然他被趕緊送到了醫(yī)院ICU,但依然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來源 |北青網、新西蘭天維網
太陽穴為什么會是要害?
原因在于:太陽穴處,是顱骨最薄弱的地方,最薄處厚度僅僅只有1到2毫米。
而且下方有大腦中動脈,遭受暴力打擊,很容易動脈破裂,形成顱內血腫而死亡。
4脾臟區(qū)說到內臟,很多人會覺得心臟最重要,也很脆弱。
但實際上,心臟好歹在胸腔里,還有肋骨保護。而脾臟位于沒有保護的腹腔,才是真正脆弱的器官。
我的高中同學,小時候調皮不聽話,被他老爸一頓打,打中左上腹部,結果導致脾臟破裂大出血,差點沒搶救回來。
而在新聞里,你可以找到更多脾臟受傷破裂,然后沒搶救回來的例子。
四川一名足球愛好者,在踢球的時候意外受傷,導致脾臟破裂,短短幾個小時就離開人世;
南京初中生校園嬉鬧,導致脾臟破裂死亡;
山東四名“好漢”暴打小偷,致其脾臟破裂死亡…
來源 |新浪網
以上內容來源:國館
附:頸椎病推拿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盡管推拿在緩解頸椎病方面有著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頸椎病的原因復雜。病理改變多種多樣,然而頸部又有人體十分重要的結構,例如:脊髓、神經根、推動脈等。
推拿醫(yī)師對頸椎病患者不僅要有熟練的推拿手法,并且還要對頸椎病有一定認識和了解。強力的粗暴的推拿手法對頸椎病是非常有害的。
頸推病大多少患者的年齡偏大,常常會有動脈硬化,骨質增生、韌帶彈性下降甚至鈣化、骨化,故強力的頸部被動活動可能會造成韌帶、肌肉、骨質的損傷,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動脈的突然阻斷使腦部缺血產生眩暈甚至昏厥。尤其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由于椎管容量本身就很小,已受到不同程度壓迫,受到突然沖擊可能會產生癱瘓。
所以推拿宜采用輕柔和緩的放松手法,來達到對頸椎病的疏筋通絡、止痛止麻、解痙和最后緩解癥狀的目的。
避免反復盲目的按摩復位
頸肩疼痛亂按摩是最常碰到的問題。
按摩是中醫(yī)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癥狀。但是,它無法使椎間盤復位,無法完全治愈頸椎病。并且,一旦按摩力度把握不好,還會加重病癥。
頸椎病發(fā)病機理復雜,在做按摩復位治療前必須要排除椎管狹窄、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wěn)等,如脊髓性頸椎病,絕對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導致高位截癱。
不少人出現(xiàn)類似頸椎病的表現(xiàn)后,就隨便找人按摩、推拿,結果使病情惡化。
不要輕視頸椎病的護理
頸椎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多患者在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以為就沒有事情了,其實并非如此,還應該注意長期的保養(yǎng)、愛護和鍛煉,某些不正確的生活習慣,比如躺著看電視、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并長期固定一個姿勢、長時間的打麻將、使用不合適的枕頭等,這些都易造成頸部軟組織的再次勞損,又發(fā)展為頸椎病。最后提醒大家,按摩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按摩店,挑選經過培訓并且有經驗的按摩師。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
如果您支持中醫(yī),請多多分享和轉發(fā),功德無量!
有機會免費獲得紙質教材“識別”關注
明天下午3點,精彩繼續(xù)......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動動手指轉發(fā)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收獲知識與健康喔!
《董氏奇穴視頻資料》免費下載
針灸減肥針灸甲乙經中醫(yī)針灸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于腦后兩邊,乳突后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lián)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于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關節(jié)后方,蜷足時所現(xiàn)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腦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包括十四經脈(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人體上共有409個穴位,包括14條經絡上361個穴位和48個經外奇穴。這其中,有108個穴位遭受外力擊打或者點擊后會有明顯的癥狀。而這108個穴位中,有36個大穴被歷代武家稱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點擊或擊打后如果不及時救治,會有性命之憂之處。如果按照頭面門、軀體部位、脊背門、腿足門四部分列出,它們分別是:
一、頭面門:百會、印堂、睛明(左右雙穴)、太陽(左右
雙穴)、人中、耳門(左右雙穴)、啞門、神庭(左右雙穴)、人迎;
二、軀體部位:膻中、乳根、期門(左右雙穴)、神闕、中極、關元、氣海、章門、太淵(左右雙穴)、膺窗(左右雙穴)、乳中(左右雙穴)、鳩尾、巨闕、曲骨;
三、脊背門:肩井、大椎、命門、長強、肺俞(左右雙穴)、厥陰俞(左右雙穴)、腎俞(左右雙穴)、氣海俞(左右雙穴)、志室(左右雙穴)、海底; 四、腿足門:足三里(左右雙穴)、三陰交(左右雙穴)、涌泉(左右雙穴
人體36大死穴的位置~新添了圖~2007-04-08?15:45包括十四經脈(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人體上共有409個穴位,包括14條經絡上361個穴位和48個經外奇穴。這其中,有108個穴位遭受外力擊打或者點擊后會有明顯的癥狀。而這108個穴位中,有36個大穴被歷代武家稱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點擊或擊打后如果不及時救治,會有性命之憂之處。如果按照頭面門、軀體部位、脊背門、腿足門四部分列出,它們分別是:
一、頭面門:百會、印堂、睛明(左右雙穴)、太陽(左右雙穴)、人中、耳門(左右雙穴)、啞門、神庭(左右雙穴)、人迎;
二、軀體部位:膻中、乳根、期門(左右雙穴)、神闕、中極、關元、氣海、章門、太淵(左右雙穴)、膺窗(左右雙穴)、乳中(左右雙穴)、鳩尾、巨闕、曲骨;
三、脊背門:肩井、大椎、命門、長強、肺俞(左右雙穴)、厥陰俞(左右雙穴)、腎俞(左右雙穴)、氣海俞(左右雙穴)、志室(左右雙穴)、海底;
四、腿足門:足三里(左右雙穴)、三陰交(左右雙穴)、涌泉(左右雙穴)。
包括十四經脈(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人體上共有409個穴位,包括14條經絡上361個穴位和48個經外奇穴。這其中,有108個穴位遭受外力擊打或者點擊后會有明顯的癥狀。而這108個穴位中,有36個大穴被歷代武家稱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點擊或擊打后如果不及時救治,會有性命之憂之處。如果按照頭面門、軀體部位、脊背門、腿足門四部分列出,它們分別是 一、頭面門百會、印堂、睛明(左右雙穴)、太陽(左右雙穴)、人中、耳門(左右雙穴)、啞門、神庭(左右雙穴)、人迎; 二、軀體部位膻中、乳根、期門(左右雙穴)、神闕、中極、關元、氣海、章門、太淵(左右雙穴)、膺窗(左右雙穴)、乳中(左右雙穴)、鳩尾、巨闕、曲骨; 三、脊背門肩井、大椎、命門、長強、肺俞(左右雙穴)、厥陰俞(左右雙穴)、腎俞(左右雙穴)、氣海俞(左右雙穴)、志室(左右雙穴)、海底; 四、腿足門足三里(左右雙穴)、三陰交(左右雙穴)、涌泉(左右雙穴)。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91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柏杉:講三個急癥處理,談中醫(yī)人臨床···
下一篇: 特效穴位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