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醫(yī)經(jīng)方中醫(yī)經(jīng)方精品微信號,中醫(yī)經(jīng)典傳承關注北京時間2月27日17時,香港知名喜劇演員吳孟達因病在香港病逝。
相信大家已經(jīng)被這個消息刷屏了,達叔是因肝癌逝世的,小編作為一名中醫(yī)人,又再次把養(yǎng)肝的話題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更好的認知肝的重要性。
肝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既排毒也藏血,中醫(yī)有百病從肝治的說法,本文介紹肝臟和人體健康的各方面關系,以及保養(yǎng)方法。
在西醫(yī)的眼里,肝臟是一個代謝系統(tǒng),一個重要臟器,就像是人體的一個化工廠,它掌管著糖、脂肪、蛋白質的解毒、代謝,人體大部分的新陳代謝和有毒物質的轉化,所以它也是最易污染的部門。在中醫(yī)的眼里,肝臟是一個部位,它有兩大功能,一是主疏泄,二是主藏血。肝主疏泄,所謂疏泄就是讓你能夠疏通、暢達,比如說人生氣了,時間久了,肝氣郁結,就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也就是消化功能就差,所以人生氣了就不想吃飯。肝主藏血,肝臟不只管藏血,還管調節(jié)全身氣血運行,管血液分配,比如說人在運動的時間,肝臟就把血液分配到四肢,女性朋友生理期前,肝臟就把血液分配到血海,即沖脈,那個時候肝臟的血液少了,柔韌性格就下降了,所以女性朋友總有那么幾天會脾氣不好。一、肝與情緒的關系肝主怒,怒傷肝,肝血太重,就容易造成面紅耳赤,頭暈,頭疼,這種就是肝火旺的表現(xiàn),長期睡眠不足,會造成肝火越來越旺,表現(xiàn)為情緒暴躁,愛發(fā)脾氣,所以說人的充足睡眠可以養(yǎng)肝,可以使情緒能夠達到非常好的境界。反過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也利于養(yǎng)肝?!案尾匮男兄?,人動則血運于諸經(jīng),人靜則血歸于肝藏”?!案尾匮峄辍?,“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因此肝參與精神神志活動。二、肝與眼睛的關系“肝開竅于目”,眼睛也是肝臟的“窗口”。眼睛經(jīng)常發(fā)花、眼角干澀、看不清東西,除了視力下降引起的問題,也可是肝臟功能衰弱的先兆。凡非外傷引起的視力下降均與肝氣血虛有關,如果肝臟濕熱重,眼睛表現(xiàn)渾濁而黃,如果肝火很旺,眼睛表現(xiàn)紅甚至發(fā)炎,如果肝氣虧,看書稍久就容易疲勞,進一步虧下去,便成近視眼了。反過來眼睛太過疲勞,用眼不當也會影響到肝臟。肝開竅于目,在液為淚,肝主筋,其華在爪肝的經(jīng)脈上聯(lián)于目系,目的視力,有賴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營養(yǎng)。淚從眼出,故肝在液為淚。道醫(yī)賦予了“肝”更廣范的意義,肝主筋,其華在爪,主要是由于筋膜有賴于肝血的滋養(yǎng),爪為筋之余,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牙關緊閉、目珠斜視和上竄等癥狀均與肝密切相關。三、肝與心的關系心主血脈,肝主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調暢情志。故心與肝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血液和精神、情志方面。1、血液方面心主血,推動血液在經(jīng)脈內運行不息;肝藏血,貯藏血液并調節(jié)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的血量分布。心肝兩臟相互配合,共同維持血液的正常運行,只有血液充盈才心有所主,肝有所藏。2、精神和情志方面心主神志,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肝主疏泄,調暢情志。精神和情志活動,均以血液為物質基礎,而心肝兩臟在血液運行方面關系密切。故心肝兩臟共同調節(jié)人的精神、情志活動。心與肝相互影響,心肝陰血不足,往往互相影響。臨床上表現(xiàn)為心慌,心悸,面色不華,舌質淺淡,脈細無力,頭暈目眩,婦女月經(jīng)澀少,失眠多夢等。四、肝與膽的關系肝與膽互為表里,生理關系同樣非常密切。肝主疏泄,膽主通降。膽汁的正常排泄,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而肝臟功能失常,勢必影響膽汁的分泌和排泄。反之,膽汁排泄不暢也會影響肝的疏泄。從功能上看,膽囊也是肝臟的好幫手,肝臟分泌的膽汁儲存在膽囊內,一旦我們開始進食,膽囊就開始收縮,于是膽汁流入腸道、幫助脂肪的消化。肝與膽確實是一對“榮辱與共”的器官。肝病常常影響膽,膽病也常波及肝,有肝病的人更容易患上膽結石,另一方面,膽結石、膽道蛔蟲或腫瘤,也會使細菌“逆流而上”,引起肝臟乃至全身的感染。五、肝與脾的關系肝與脾主要是疏泄與運化,生血與藏血的關系。脾的運化有賴于肝氣的條達,而肝的疏泄、藏血,又需脾胃化生精微來供養(yǎng)。若脾失健運,生血乏源,可致肝血不足,若肝氣郁結,疏泄失職,影響脾胃升降,運化失司,引起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振,可致“肝脾不和”;若脾胃濕熱,上蒸肝膽,使肝膽疏泄不利,可以引起黃疸。由此可見肝病可傳脾,脾病可及肝,它們是互相影響的。六、肝與腎的關系肝與腎主要是藏血與藏精的關系。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互生。肝血須要依賴腎精的滋養(yǎng)生化,腎精又須肝血化精不斷地補充,兩者相互依存,相互資生。若腎陰不足、肝失滋養(yǎng)可引起肝陰不足、肝陽偏亢的所謂“水不涵木”的癥狀;反之,肝陽久亢,消爍陰精,亦可加重腎陰虛損,出現(xiàn)頭痛、眩暈、腰膝腿軟,尿濁或水腫等癥。這種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女子月經(jīng)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七、肝與肺的關系肝藏血,肺藏氣,肝氣與肺氣上下陰陽升降,以維持人體氣機的正常升降運作,氣血的運行,雖有心臟主管,但須有肺主治節(jié)及肝主疏泄作用的制約,兩臟對全身氣血的運行起著一定的作用。肝肺是相互影響的。如氣機升降失常:肝氣郁結,氣郁化火,肝火灼肺,肺失清肅,常見脅痛,易怒,咳逆,咯血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的癥候。反之,肺失清肅,燥熱下行,亦可影響及肝,肝失條達,疏泄不利,則在咳嗽的同時,出現(xiàn)胸脅引痛脹滿,頭痛頭暈,面紅目赤等肺燥傷肝(金不制木)的癥候。介紹完肝臟與情緒、人體其他臟腑健康的關系,再來看看與肝臟關系密切的疾病,以及日常調理方法。肝與疾病的關系肝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臟器,很多病可以從肝臟不舒服折射出來,那就有這么一句話,百病從肝治,下面我們聽聽醫(yī)院專家怎樣說?1、眼病肝開竅于目,而且足厥陰肝經(jīng),它是本經(jīng),是連著目系的,所以說肝經(jīng)和眼病有很大的關系,經(jīng)常臨床上通過疏肝理氣,或者是滋補肝陰,或者柔肝養(yǎng)血各種方法來達到治療目的。從肝治眼部疾病肝開竅于目,久視傷血,日久傷肝。飲食上多吃一些養(yǎng)肝食品,比如多吃胡蘿卜、莧菜、菠菜、韭菜、魚類、動物肝臟、瘦肉、豆制品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各種水果,多吃谷類、蝦皮、牛奶等等。應少吃甜食,因為過多的糖分在體內代謝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1,引起維生素B1不足, 從而容易引起近視。肝經(jīng)向上聯(lián)于目系,眼睛的視力,有賴于肝氣的疏泄和肝血的營養(yǎng)?!?a href="/ddjy_100/45.html">黃帝內經(jīng)》:“肝受血而能視”;“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如果肝血不足可出現(xiàn)視物模糊、夜盲;肝陰虧損,則兩目干澀、視力減退;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等等。干眼癥是50歲以上人群的多發(fā)病。表現(xiàn)為淚液容量不足或因淚液質量不佳而致加速淚液蒸發(fā)以致淚液過度喪失,引起慢性雙眼結膜和角膜干燥。癥狀多表現(xiàn)為眼部干澀不適、燒灼感、磨砂感、針刺感、眼癢、畏光、眼紅、視物模糊、視疲勞等。過度用眼、干燥高溫、煙塵環(huán)境及其他眼部刺激可使癥狀加重干眼癥。干眼癥的治療最常用的是人工淚液替代療法。此法治標不治本。道醫(yī)認為肝主藏血,開竅于目,陰血不足,目竅失養(yǎng),故見本病,通過滋陰養(yǎng)血柔肝治療能取得較好的療效。治療同時,建議最好是戒煙戒酒,保證充足睡眠,多食用綠色蔬菜如莧菜、菠菜、韭菜、萵筍等水果,如番木瓜、香蕉等,及動物肝臟、牛奶、豆制品等。養(yǎng)肝明目藥粥1)菊花茶取菊花3克,用沸水沖泡代茶飲用。菊花具有輕身、益氣、清風、散熱、解毒、平肝、明目等功效,是用于防治各種眼疾的良藥。菊花茶能使頭腦清醒、雙目明亮,被古人視為長壽飲料,所以食菊之習歷代相傳。尤其適合肝火較旺、用眼過度的雙眼干澀、燒灼感、眼癢、眼紅的人服用。2)胡蘿卜粥取胡蘿卜適量,切碎, 與200克大米共熬為粥。此方為《本草綱目》介紹,常服養(yǎng)肝明目,有益無損,還有抗衰老的作用,尤對夜盲效佳。3)枸杞粥取枸杞子20克,大米60 克。將枸杞子洗凈,與大米一起放入鍋內,熬煮成粥即成,每日一劑。功效補腎、養(yǎng)肝、明目。適合于經(jīng)常頭暈目澀、腰膝酸軟的近視、干眼癥患者。4)枸杞桑葚粥取枸杞子、桑葚、山藥各5克、紅棗5個、粳米100克。將枸杞子、桑葚、山藥、紅棗洗凈,與粳米一起放入鍋內,熬煮成粥即成,每日一劑。枸杞子、桑葚具有養(yǎng)血明目的功效,山藥、紅棗可起到平補肺腎、益氣健脾的作用。長期服用不僅能緩解視力疲勞、干眼癥、花眼等癥狀,又可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食療養(yǎng)肝法秋季氣候由熱漸漸轉寒,人體的生理活動活躍轉為內斂收藏。此時氣候干燥,機體陰津易虧,肺金當秋而旺,肺金克肝木,導致秋天肝氣多虛。此時養(yǎng)肝宜注意養(yǎng)陰,兼顧補益肝氣與祛除夏暑之余濕。宜少食辛燥之品,多食芝麻、蜂蜜、百合等濡潤之品。謹和五味,五味是指藥物或食物的辛、甘、酸、苦、咸的不同味道。五味過極,會對相應的臟腑長生危害。“肝性喜酸”,平??墒秤靡恍┧嵛妒澄?,如山楂、山萸肉、枸杞子等具有保肝斂肝之效。2、抑郁癥為什么情志性疾病與肝關系密切呢?“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為怒”。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人體就能較好地協(xié)調自身的精神活動,表現(xiàn)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理智靈敏;疏泄不及,則表現(xiàn)為精神抑郁、多愁善慮、沉悶欲哭、噯氣太息、胸脅脹悶等;疏泄太過,則表現(xiàn)為興奮狀態(tài),如煩燥易怒、頭暈脹痛、失眠多夢等?!独礤壩摹分v:“情欲之感,非藥能愈;七情之病,當以情治。”對有情志性疾病人的來說,養(yǎng)肝要靠情來養(yǎng)。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健康情緒,保持愉快心情,學會自我調節(jié),當遇到不良情緒是要及時宣泄出來,不要憋在心里。肝在五色中屬青,綠色有穩(wěn)定人情緒的作用。可以去郊游,呼吸新鮮空氣,生活在健康、陽光之中?!饵S帝內經(jīng)》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順應自然養(yǎng)生,《靈樞·本神篇》說:“智者之養(yǎng)生液,必順四時而適寒溫,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而調柔剛。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公眾號脈脈養(yǎng)生 最新最專業(yè)的養(yǎng)生知識,” 要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guī)律而適寒溫,保持人體陰陽氣血的平和,使病邪無從所入。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使體內的陰陽之氣與自然陰陽的消長相適應?!傲魉桓?,戶樞不蠹”,經(jīng)常運動,促進氣血運行,使人體筋骨強勁身心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做到“形勞而不倦”,持之以恒,才能達到養(yǎng)生防病的目的。3、婦科病肝主疏泄,主藏血,肝是喜柔和條達的,那么肝失疏泄,就可以引起很多婦科疾病的發(fā)生,比如說月經(jīng)先后不定期,另外還可以引起痛經(jīng),因為沖任瘀阻,血脈不通暢了,就引起痛經(jīng),此外還可以引起閉經(jīng),月經(jīng)不來了,甚至是盆腔炎,甚至是不孕癥,這些疾病都和肝失疏泄有關系?!端貑枴づe痛論》“百病生于氣也”,就是針對情志所傷,影響氣血調暢而言。肝性喜條達而惡抑郁,故婦科常用逍遙散、越鞠丸、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方用以疏肝理氣。女子以肝為先天,故婦科疾病幾乎都與肝有關。4、乳腺增生女性的乳腺增生,跟經(jīng)絡走行有關系,肝經(jīng)是從腳開始的,到大腿的內側,腹部的兩側,胸部的兩側,然后到頭部,一直到巔頂,即頭頂。因為它布于乳房這兩側,所以,在長期的心情不舒暢,也就是肝氣郁結,不舒暢的情況下,血也就停滯了,停滯的時間長了以后就結成塊,就是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見的乳房疾病,屬“乳癖”范疇。以乳房腫塊,呈圓形、條索狀或結節(jié)狀,有觸痛,月經(jīng)前增大變硬、脹痛,行經(jīng)后減輕,與情志變化關系密切?!爸务毕戎胃?,氣調癖自消”。道醫(yī)認為本病多因情志內傷,肝氣郁結,氣血凝滯,痰氣互結,阻于乳絡而致。因此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軟堅散結。這部分女性養(yǎng)肝以養(yǎng)情志為主,最好不要給自己太大心理壓力,工作不要太緊張,保持心情舒暢。“上醫(yī)治未病”,即要預防疾病。比如說肝氣不足,最常見的女性容易得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神經(jīng)性頭疼,還有慢性胃病,這些都會出現(xiàn),所以肝郁氣滯,對造成這個疾病有一個直接的誘因,那養(yǎng)肝的重要性就在于預防這些疾病發(fā)生。最后介紹一些保養(yǎng)肝臟的保健手法,適用絕大多數(shù)人群。養(yǎng)肝可以按摩哪些穴位?大敦穴、太沖穴、三陰交穴、兩脅。護肝保健操:①揉大敦穴:盤腿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后用右手按壓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②按太沖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沖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間)沿骨縫的間隙按壓并前后滑動,20次,然后用左手按壓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③揉三陰交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后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后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法同前。④推搓兩脅法:雙手按腋下,順肋骨間隙推搓至胸前兩手接觸時返回,來回推搓30次。本保健操有養(yǎng)肝護肝,增強肝的功能和降血壓的作用。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
如果您支持中醫(yī),請多多分享和轉發(fā),功德無量!
有機會免費獲得紙質教材“識別”關注
明天下午3點,精彩繼續(xù)......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動動手指轉發(fā)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收獲知識與健康喔!
《董氏奇穴視頻資料》免費下載
針灸減肥針灸甲乙經(jīng)中醫(yī)針灸
一、肝為臟腑病之賊
肝為臟腑病之賊,主要是因為肝主疏泄,對全身氣機的調節(jié)起著關鍵的
作用。中醫(yī)認為,肝臟,為風木之臟,風善行而數(shù)變,為百病之長。木其母為
水,其子為火,水為陰,火為陽,水火為陰陽之征兆,木介于水火之間,有汲
水縱火之能,所以有陰盡陽生之象。肝藏血調氣機,體陰而用陽,也就是說,
肝氣沖和則氣機流暢,其氣升發(fā)而諸臟生化,可保證津、血、精液等生命物質
的流通,陰陽才可得到平衡,才能保證生命力之旺盛。基于以上原因,肝被
為“陰陽統(tǒng)一體”。中醫(yī)強調人體陰平陽秘,可見肝在協(xié)調人體陰陽平衡中
重要地位和作用。
《張氏醫(yī)通》指出:“肝藏升發(fā)之氣,生氣旺則五臟環(huán)周,生氣阻則五臟
留著。”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津液流通順暢,經(jīng)脈通暢,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就能保持協(xié)調,從而維持機體正常的功能。若氣機受阻失于調暢,則會影響其他臟腑功能。
如肝失疏泄,導致氣機郁滯,不但表現(xiàn)為肝臟本身的病變——肝氣郁結和肝
氣上逆,而且影響氣的運動,導致血液運行失常,出現(xiàn)血瘀或者出血;還可影響肺、脾、腎和三焦的氣化功能,導致津液的代謝障礙,凝聚成痰或者發(fā)為水腫,而見梅核氣、瘰疬、癭瘤、臌脹等。清代名醫(yī)林琴曰:“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則經(jīng)氣逆,為噯,為脹,為嘔吐,為暴怒脅痛,為胸滿不食,為饗泄,為頹疝,皆肝氣橫逆也。”
另外,肝為五臟病之賊,還指的是肝對多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都有重大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可涉及乘土、刑金、沖心、耗腎之變。如肝氣橫逆
克脾土太過,肝火過盛而侮于肺金,成木火刑金之勢,或乘浮游相火之上沖,
會致心腎不交,肝亢日久,耗傷腎陰等。而且肝主藏血,脾主統(tǒng)血,故肝若有
病,可妨礙擾亂月經(jīng),出現(xiàn)經(jīng)期不準、閉經(jīng)、崩漏等變化。
在臨證中觀察發(fā)現(xiàn):肝臟為病,不但表現(xiàn)為本臟出現(xiàn)病變,并能累及他臟,導
致其他臟腑也出現(xiàn)病變。如肝病后除出現(xiàn)克脾、乘胃、沖心、侮肺、耗腎諸變外,甚至,有時肝病本身的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時,其他臟腑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些征候表現(xiàn)?!吨t(yī)必辨》日:“人之五臟,唯肝易動難靜。其他臟有病,不過自病……唯肝一病可延及他臟”,正所謂“肝為內科萬病之賊,肝和則其氣生發(fā)為諸臟生化”。
總之,不論是肝病影響到其他臟腑,還是其他臟腑病變影響肝臟;不論是內傷,還是外感,有將近60%~70%的病都與肝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在臨床中,佟老非常推崇“肝為萬病之賊”的觀點,強調治肝的重要性,通過治肝而和五臟。
二、佟御醫(yī)從肝論治
佟老與其父親長期在宮內擔任御醫(yī),面對的病人是帝后嬪妃,深知他們雖地位高貴,受人尊仰,整日衣食無憂,貪于膏粱厚味,但因身陷朝廷、后宮禁戒森嚴之地,幾乎天天都要經(jīng)歷種種鉤心斗角,看似奢華的生活背后,是殘酷的清
戒律和枯燥緊張的氛圍,人人自危,難以有片刻的寧靜。官員之間派系沖突,明爭暗斗,爭權奪利,只求自保而不能,為一些虛無緲的東西鬧得天翻地覆,走錯一步,則滿盤皆輸,必須謹小慎微,提心吊膽,如履薄冰。后宮嬪妃們則因為深宮怨夢,惆悵滿懷,卻無從傾訴,往往身不由己陷人復雜陰暗的后宮爭寵旋渦,甚至淪為權勢黨派的棋子。而在等級森嚴的那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樣并不舒心,整日為生活操勞奔波,心情也時常處于抑狀態(tài)。
佟老在其父親的引領下,經(jīng)過多年在宮廷的御醫(yī)生活,結合其祖父在民間行醫(yī)積累的經(jīng)驗,抓住肝主疏泄,主藏血,肝與人的精神情志以及各個臟腑器官之間存在緊密關系的特點,深刻地認識到心情過度緊張和長期壓抑,勢必導致肝郁氣滯,并最終釀成各種疾病。正如《珍本醫(yī)書集成·醫(yī)經(jīng)類》所言:“(肝)然于其五臟為獨使又為將軍之官,則于一身上下,其氣無所不乘,和則為諸臟之贍養(yǎng),衰與亢則為諸臟之殘賊。”佟老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摸索,逐漸形成了治療百病皆重調肝的思維模式。
(一)肝的正常生理功能表現(xiàn)
1.肝主藏血調節(jié)血量
肝主藏血而調血運,在全身血液貯藏、調節(jié)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秲?/p>
經(jīng)·五臟生成篇》中云:“故人臥,血歸于肝,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闭f的就是臥則養(yǎng)肝,肝能藏血以支持全身多器官、多組織的功能。古人認為肝為藏血之臟,藏血這一生理功能對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唐容川說:“‘補血者,總以補肝為要’,
‘治一切血癥,總不外乎理肝也?!?/p>
肝為血臟之一,調節(jié)全身之血,以氣為用,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有賴于肝
藏血以濡養(yǎng)。肝臟調節(jié)血液在人體內保持一定的分布,以供機體不同器官組織的各種需要,當人體進行劇烈活動或白天從事其他活動時,機體需血量就相對增多,肝臟就排出儲存的多余血液,分布到各個器官組織,進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動;而當夜間睡眠或休息時,機體需血量相應減少,多余血量又回歸于肝臟?!案尾匮?,心行之,人動血流諸經(jīng),人靜血歸于肝藏,肝主血“。
所以王冰日:
海故也?!崩钔υ凇夺t(yī)學人門》中也提到“人動則血運行諸經(jīng),人靜則血歸于肝
·川臟”。這些都說明肝臟對于人體血量的調節(jié)作用。如若肝臟不能居中協(xié)調,各之功能必然受到損害。
2.肝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郁
肝主疏泄的理論最先在《內經(jīng)》中論及,其后漢、晉、唐、宋諸代名醫(yī)均有
論述,至明清時此理論有了較全面的發(fā)展,受到諸多名醫(yī)重視,并在臨床中不斷應用與完善,有很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和價值。
我們都知道,華夏民族智慧的祖先早就從對陰陽五行藏象學說的 探索 中發(fā)
現(xiàn),在一年四季中,春天萬木復蘇,一派欣欣向榮之象,是花草樹木生根發(fā)芽,木氣主令的季節(jié)。根據(jù)心、肝、脾、肺、腎五臟中,只有肝具有像樹木一樣喜疏展條達升發(fā),而惡抑郁壓制的特點。在與五行木、火、土、金、水相配當中,將春季與肝臟五行相配,肝和于春氣,歸屬于木,以木氣的沖和條達之象,類比肝的疏泄功能,提出了“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的理論。所以中醫(yī)認為,肝具有喜疏通、條達、升發(fā)、暢泄,而厭惡被壓抑、郁滯的生理功能特點。
古人通過不斷實踐觀察研究認識到:肝居左側,其氣在人體從左側向上升散,肺為華蓋,居于膈上,其氣從人體右側向下肅降——肝臟與肺臟相配合,如
此一升一降,循環(huán)往復,全身氣機方可調暢。而肝臟依靠其升發(fā),喜條達的特
性,在調節(jié)人體氣機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所以,我們要注意保持肝氣升發(fā)正常,使氣機條暢無礙。
肝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郁的含義也非常廣泛,非是專指氣機的調暢,它還涉
及人體內各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如推動津、血、液等物質的流通,調節(jié)精神活動,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調節(jié)膽汁的分泌和排泄,幫助消化吸收,調節(jié)和控制月經(jīng)周期等,都需要肝的疏泄功能。肝藏血主疏泄,藏血是疏泄的基礎,疏泄是藏血的功用,故曰“體陰而用陽”。體陰指能藏血,用陽指主疏泄。
(二)肝與其他臟腑及器官組織的關系
1.肝與其他臟腑的關系
中醫(yī)強調整體觀,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臟腑、氣血津液靠相互協(xié)調和制約
維持其生理功能正常進行。五臟六腑、經(jīng)絡系統(tǒng)相互連貫,相互協(xié)作、維持氣血津液在人體內的正常化生、運行、代謝,并保證臟腑功能的協(xié)調正常。從整體上講,若失其一,兼或氣血代謝、運行失調,皆可變生疾病。
肝臟正常的生理功能與心、肺、脾、腎,氣、血等關系密切。從五行關系上
講,木(肝)之生發(fā),有賴于水(腎)之滋養(yǎng)和土(脾)之培植,肝賴腎陰以涵
養(yǎng),依脾土以培養(yǎng);受金(肺)之控制,以制其太過,得為柔和之體,而為無病之肝。通俗地講,肝與心的關系為:人身之血,肝藏之,心行之;肝主疏泄,心主神明,共同調節(jié)人的情志活動。肝與肺的關系為:肝居隔下,其氣升發(fā)上行,肺居上焦,其氣清肅下行,肝升肺降以調全身氣機運行,肝影響著肺氣的宣發(fā)和肅降功能,及肺所主司的氣血津液輸布運行。肝與脾的關系為:肝主疏泄,為藏血之臟,脾主運化而生氣血,任統(tǒng)血之職,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可使氣機的升降得以幫助脾胃對飲食的消化吸收,化生氣血津液,兩者共司人身氣血之生化收藏。肝與腎的關系為:肝為乙木,腎為癸水,肝藏血,腎藏精,精血相互滋生,故稱“乙癸同源”;肝主疏泄,腎主閉藏,共主男子生精排精和女子月經(jīng)妊娠的生理功能。肝與膽的關系為:肝藏血主疏泄,膽貯精汁主升發(fā)排泄,肝的疏泄功能還有助于膽汁的排泄,以助人體消化功能;“膽附于肝,相為表里,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兩者共同影響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
肝在君主之官心的英明統(tǒng)治之下,受為相輔之官肺之有效治節(jié),賴于作強之
官腎之水的充分滋養(yǎng),靠倉廩之官脾胃化生之營血濡潤培育,并在能貯精汁不偏不倚的中正之官膽的果決之下,行使藏血、疏泄調暢氣機的功能,當好司謀略的將軍之職。
2.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
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筋,即筋膜、肌腱。筋膜附著于骨而聚于關節(jié),
是聯(lián)結關節(jié)、肌肉,主司運動的組織?!端貑枴そ?jīng)脈別論篇》說:“食氣人胃,
散精于肝,淫氣于筋?!薄端貑枴ゐ粽撈氛f:“肝主身之筋膜。99《靈樞·九
針篇》說:“肝主筋?!苯钅び匈囉诟窝某浞肿甜B(yǎng),如肝血充盛,筋膜濡養(yǎng)充
分,肢體才能強健有力,活動自如,屈伸靈活。而且因為肝以爪甲為其外華,故肝之功能強弱與否,可從人的指甲好壞加以推斷。
3.肝主目竅在液為淚
《素問·經(jīng)脈別論篇》說:“肝開竅于目?!鹅`樞·脈度論》也說:“肝
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备伍_竅于目,目即眼睛,又稱為“精明”
有視物之功能。《素問·經(jīng)脈別論篇》說“肝受血而能視,肝的經(jīng)味上,肝的經(jīng)脈上聯(lián)下、
2正所謂肝受到血的滋養(yǎng)而能視物。此外,五臟人之相氣、血脈運達皆、
注于目。
《素問·脈要精微論篇》說:
“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長?!毖劬Φ囊暳φEc否,有賴于肝氣之疏泄和肝血之榮養(yǎng)。
旺開密干目,淚為兩目正常分泌的液體,具有潤渾和保護眼睛的功能。淚
肝的關系密切,故《素問·宣明五氣篇》說:
“肝為淚。”在正常情況下,淚液是濡潤目竅而不外溢的,但在異物侵人目中時,淚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潔配睛和排除異物的作用。
肝主藏血調配血量,又主疏泄,性喜條達,惡抑郁,以調暢氣機。肝雖為剛
臟,卻喜柔而惡剛。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和血,皆屬于肝的生理功能控制范疇,影響了神經(jīng)、內分泌、循環(huán)及消化系統(tǒng)等一些器官的生理功能,同時肝的功能對其他臟腑功能影響很大,下面將在肝的異常功能表現(xiàn)中予以說明。
未完,待續(xù)。下一節(jié)內容為肝的異常功能表現(xiàn)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之間互相配合制約,保持氣血運行的平衡,肝氣溫升而成心火,肝屬心之母,心火上炎卻被肺氣斂降而下溫于腎,腎為水臟,來自心的陽氣肝與脾,肝藏血脾生血。二者主疏泄與運化。若肝郁結可影響脾胃的升降,而脾弱則必影響肝血之數(shù),而脾若現(xiàn)濕熱之象則必影響肝膽的疏泄。
臨床所見肝之病變虛實寒熱錯雜,氣機不暢、血行瘀滯,毒邪蘊結,痰瘀互結、水瘀互阻,陽亢風動,陰竭陽脫;病證遷延善變,重癥招致癥積、鼓脹,危癥則見出血、昏迷。內外婦兒,從古中醫(yī)來講“六經(jīng)辯癥”,看癥狀屬那條經(jīng)絡,感冒風寒屬太陽病,找陽明經(jīng),胃和大腸。懶得動臉黃,肌肉泄,大便不成形是脾,厥陰就是肝,抑郁,肝氣郁結、經(jīng)血等都屬肝。以上這些都是中醫(yī)從肝論治的一些基本概念,其適用性很廣泛,肝臟和其他的臟腑諸有多關聯(lián),除了從疏肝養(yǎng)肝補肝血等方法治肝為主之外,也常涉及疏肝健脾、疏肝和胃、滋補肝腎很多疾病的產生與肝臟有關,一是因為肝臟主管血液的貯藏,二是因為肝臟主管氣機的疏泄,人體內的功能發(fā)揮,無外氣血,張景岳說過“人體不過氣血而已”,而肝臟既能主管氣的疏。
肝在人體實為重要的器官,肝亦稱為"將軍“之官,肝的經(jīng)絡循行人體四肢百骸,上于巔頂,謂之諸風眩暈階屬于肝,所以"百病"皆由肝臟失調所致,在治療方法上分虛實為治療的如果眩暈,爪甲不華,筋肉顫動僵直抽搐,四肢麻木,眼睛干澀,可能是肝陰血不足,不能濡養(yǎng)。如果急躁易怒,面目赤,頭暈頭痛,口苦,胸脅脹滿不適,月經(jīng)不調,可能是肝火上亢,表證中,與實證有關亦離不開肝臟,因肝臟主藏血,當有實證的時候,使患處淤堵之血快速回流肝臟也是一個思路。
一招一式養(yǎng)五臟,說出來您可能不信,然則在保健 養(yǎng)生 的內行看來,只有越簡單、越便于操作的方法,才有利于長期演習,后果才是任何藥物所不克不及及的。
下面5個動作,擇一保持都大規(guī)語益,假如只是看看,那么,會錯失很多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解決身材缺點的機會。
1
單舉手臂調脾胃
單舉手臂這個動鬃愿黑八段錦,在宋代的時刻就已傳播于世,對脾胃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
“脾胃為后天之本”,中醫(yī)認為,胃氣主降,性格主升,經(jīng)由過程起落有序的運化,將水谷精氣輸送到全身遍地,滋養(yǎng)機體。所以,保養(yǎng)脾胃的關鍵是使其相符臟腑氣機的變更規(guī)律。
具體做法是 :天然站立,兩膝微微曲折,兩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然后左手翻掌經(jīng)由胸前去上舉,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兩掌一上一下?lián)伍_,同時兩腿站直,把全部身材拉張開;略停兩秒后,兩手原路返回,從新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然后換為單舉右手,反復30次。
別看這個動作簡單,想做到位還需領會內勁兒,即手臂上舉時漸漸吸氣,小腹微收,單臂上舉至頭頂時,力達掌根,感觸感染撐天拄地的盡力,使身材對拉拔長;手臂下落時慢慢呼氣,小腹微松,盡可能地呼盡體內濁氣。
2
展肩擴胸宣肺氣
肺是所有臟器中最嬌嫩的,保養(yǎng)以宣散為主。模仿拉弓射箭的動作可哄動肺經(jīng),宣散肺之濁氣,加強肺宣發(fā)和宿降的心理功能。這個動作不僅合適肺病患者,也很合適久坐一族。
具體做法是 :兩掌合抱于胸前,然后左手變八字掌,右手像拉弓一樣變勾手,同時向閣下兩側水等分開;左臂伸展,右臂屈肘,就像前人開弓射箭一樣,展胸夾背,用力伸展,稍停兩秒;接下來兩手均變掌,兩臂側平舉,然后合于胸前,再換右手做另一側,反復30次。
經(jīng)由過程展肩擴胸及后背松緊的變更,可以刺激督脈和背部腧穴;八字立掌和勾手等指端末梢的變更,可刺激分布在手指和手段的肺經(jīng)穴位,如少商、太淵等,進而起到宣發(fā)肺氣、進步肺功能的作用。
3
常閉雙眼養(yǎng)肝血
眼皮就比如肝臟工作和歇息的開關,人只要閉上眼或者一睡著,肝臟就開端休整,發(fā)揮其藏血之功。在閉目標同時可合營眼功演習,可以或許改良頭暈目眩、視物模糊、眼睛干澀、眼肌疲憊等癥狀。
養(yǎng)肝大法就是閉眼睛,人的神明,都可以從眼神耗出去。
古代有一個 養(yǎng)生 大法:眼睛一閉,就養(yǎng)肝。因為“肝主藏血”,肝主目。比如眼睛干澀、眼睛迎風流淚,都是肝病,迎風流淚屬于肝的收斂功能不足;眼睛干澀是肝的精血不足,所以養(yǎng)肝大法就是閉眼睛。
閉目降氣,食指輕壓眼瞼,微微揉搓到眸子發(fā)燒發(fā)脹,便認為燥怒平息。
具體做法是 :輕閉雙眼,用兩手大拇指在外眼角太陽穴鄰近揉圈,然后每轉5圈棘手按住太陽穴往后偏向輕輕帶一下,酸脹為好。
4
勤踮腳尖養(yǎng)腎氣
踮起腳尖可 疏浚足三陰經(jīng)、馭氣上行 ,從而溫補腎臟、激發(fā)中氣、改良腎功能,不僅能促使血液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還有保護心血管 健康 、錘煉小腿肌肉、加強踝關節(jié)穩(wěn)定性等作用。
具體做法是 :踮著腳尖走路,或者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行走,這兩種踮腳走路方法可瓜代進行,次數(shù)和距離時間根據(jù)自身情況控制,循序漸進,以感到舒適、輕松為宜。
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較嚴重的骨質松散癥患者,應避免站立不穩(wěn)而摔倒,建議最浩揭捉?擇坐位或平躺時演習,保持膝蓋與大腿平行,用力踮腳尖或勾腳尖,反復30~50下。
5
調息摩臍降心火
解心疾的關鍵是降心火。小腹又叫“丹田”,就像一塊膏壤,為養(yǎng)分臟腑之根、氣血生發(fā)之源。演習時要呼吸徐緩,身心合一,即 “引心火下行,蕩平心意”。
具體做法是 :眼微閉,可以或許看到一絲光亮即可,同時意想肚臍處暖和舒適;把呼吸放緩,吐息綿綿,深刻小腹,一呼一吸間,領會小腹微微開合的感到;
分鐘后展開雙眼,兩掌先順時針摩腹數(shù)周,再做逆時針摩腹,嘴里的唾液會越來越多,然后慢慢吞咽下去。
6
搖頭轉頸提精力
看電視間隙,做些轉頸、前俯、后仰的頭晨活動,或用空拳輕輕叩擊頭部,能解除頸部肌肉的疲憊。
具體方法 :取豎立體位,兩手下垂,頭漸漸抬起,仰視角盡量達最大限度,保持這種姿勢15秒鐘閣下。此法能改良大腦的血氧供給,起到健腦提神的作用,還能幫助治療由神經(jīng)衰弱引起的失眠等病癥。
7
梳頭,梳通你的膽經(jīng)、膀胱經(jīng)
天天梳頭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為什么前人老是說要天天梳頭?因為梳頭實際上就是在梳經(jīng)絡。
梳頭就是在梳經(jīng)絡
有人說梳頭多了,輕易毀傷毛囊,那咱們把指甲剪平了,用10個手指肚來梳,這樣怎么梳都毀傷不了毛囊,并且還很有力量。
您看頭的側面滿是膽經(jīng),有20多個穴位,您都不消找,就這么一梳,哪塊有點疼,就證實哪塊有壅塞,您就反復地揉它,不知道那個穴叫什么名字沒緊要。因為您一梳頭, 膽經(jīng)上的20多個穴位就全部“一網(wǎng)打盡”了。
開端梳頭的時刻,您會發(fā)明,長期頭痛或者膽囊不好、有乳腺增生這些膽經(jīng)壅塞方面問題的人, 頭上必定有 響應 的阻滯點 。經(jīng)絡是連著的,下面有堵的處所,它上面也堵。所以您這么一梳,就會發(fā)覺某處有疼的處所,用大拇指一點一揉,會發(fā)明里面還有一些結節(jié)、疙瘩的器械,這時,您必定要把這個器械揉開了。
天天梳頭多長時間為好呢?
保持天天300次就非常好了 。有人說我有的是時間,梳3000次怎么樣?那當然更好。頭不怕多梳,您就記住,梳頭好處大了。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氣血都是奔著頭上來的,頭就怕堵住了,一堵住什么心血管疾病、腦梗塞之類的問題就全來了。
您把頭一梳,頭部一清爽,這些問題就全解決了。 所以梳頭是能消百病的妙法。
有人說:“我不敢梳頭,因為頭發(fā)本來就少,還老掉”。我說:“越是這樣的人,越得多梳。為什么?您別怕掉頭發(fā),因為,凡是用手指肚一梳就掉的頭發(fā),它根本就是在頭上面浮擱著呢!
您不動它,睡覺起來后也是一床,您不如干脆先給它弄下來就完了,剩下的頭發(fā)就個個都是精英了。這就跟蒔花似的,您得把那些枯葉剪下去,別讓它也跟著一塊接收養(yǎng)分,最后剩下的那些擦?雎壯的?!?/p>
還有的人說:“我也不敢梳頭,我一梳頭就白花花的跟下雪似的,滿是頭皮屑,沒法梳?!彼J為越梳頭皮屑越多。其實,假如能保持天天梳頭至少300次,連著梳1周,您再梳的時刻就會發(fā)明已經(jīng)沒什么“雪花”了,并且梳完今后會看到滿手都是油污污的。這解釋您把堵塞在毛孔上的這些黑油(中醫(yī)講的濕氣、痰濁)給梳出來了, 這樣當然就不長頭皮屑了。
梳頭治療白發(fā)和頭發(fā)無光澤
梳頭不只可以治療脫發(fā),還能治療白發(fā)和頭發(fā)無光澤。當頭發(fā)稠密起來后,就證實您的氣血越來越足,肝腎的功能進步了。
別的,有的時刻我們想補補肝、補補腎,但往往直接補不到,效力達不到這個處所,怎么辦呢?“諸痊愈內,必形于外”,人體的里面和外面是有通路的。誰是它的通路?頭部就是它的通路。您 經(jīng)常梳梳頭,就跟肝腎通上 了。
人弗成能頭發(fā)很稠密而肝腎卻很弱,這是絕弗成能的。頭發(fā)稠密了,肝腎的功能也就進步了,這是一體的兩面,只要進步一方面,另一方面就進步了。
梳頭防感冒通督脈
梳頭時, 除了頭兩側,正面也要全梳 。頭的正面是膀胱經(jīng),是專門抵抗風寒的。有的人經(jīng)常輕易感冒,就長短寒老進來的原因。您把膀胱經(jīng)多梳梳,就不輕易患感冒了。
還有的人總認為頭暈,腦供血不足,什么原因?是督脈堵塞住了。督脈這條中心線,下至尾骨,與腎經(jīng)相通,上行巔頂百會穴,假如不時保持通行的話,不只您不會得老歲首?年代呆,并且會越梳越精力。
所以梳頭應當把頭部全梳一遍,天天梳得越多越好。
別小看梳頭這個動作,靠它就能打通璩?的很多經(jīng)絡,是屬于給身材打地基的。當打通經(jīng)絡后,再集中看看哪個穴位有問題,特意去揉一揉,這就是為身材添磚加瓦了。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 健康養(yǎng)生 圖文信息,特別是當涉及食療、藥品、配方、針灸技術等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yī)療診斷冶療依據(jù)。如有需要,請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非專業(yè)人士請勿隨意使用!若有侵僅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謝謝!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91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