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學習中醫(yī)針灸知識!傳承中醫(yī)文化!
腰痛特征:疼痛位置固定。
取穴原則:尋取痛區(qū)中心壓痛明顯處。
針灸方法:針刺或以火針代灸?;疳樋捎么箢^針代替,燒紅后垂直刺入皮膚約3mm,可按壓片刻再去針,一般以一穴為準,在同一孔穴可重復1~2次。
二、遠近相呼法
腰痛特征:腰痛、影響下肢運動。
取穴原則:在患處就近取穴與遠道取穴相結合(循經或不循經,上肢或下肢均可)。常用就近取穴:阿是穴或腰夾脊(相應的),大腸俞、腎俞等;遠道取穴:委中、陽陵泉、承山、昆侖等,一般按腰痛的部位只選一組穴,即遠近各一穴。
針灸方法:以針刺為主,在近處進針得氣后停針不動、再于遠處循經取穴(或不循經),進針,得氣后即加強手法,令氣直達病所即停,隨即瀉第一針,再下第二針處催氣至病所,如此三度而行之,使病衰痛止為度,近處瀉,遠處補,可雙手同時運針。
三、從陰引陽法
腰痛特征:腰痛連及下肢內側及下腹者。
取穴原則:前病后取為從陽引陰,后病前取為從陰引陽,正腰痛前取陰交穴,側腰痛取同側天樞,亦可在病痛處腹部對應點取穴。
針灸方法:采取灸架固定薫灸較針刺療效好而持久,如出現灸感,且能自前向后直達腰部者,療效最佳。
取穴原則:取上、下肢應病要穴以手足同治,上肢可取腕骨或后溪,下肢常取足三里、申脈,可取同側上、下肢穴位,亦可交叉取穴,上下任選一組。
針灸方法:以針刺為主,可雙手同時運針,催上、下之氣相接并直達病所。
五、俞募相連法
腰痛特征:腰痛范圍較大,延及脅肋或前后陰部。
取穴原則:腹、背部同時取穴、前取募穴,后取俞穴,如前取石門(或陰交),后取三焦俞,或前取京門后取腎俞,亦可取大腸俞和天樞。
針灸方法:灸或針,可前后同取,亦可輪流選之。
六、獨取耳尖法
腰痛特征:腰痛劇烈,病程較短,由急性閃挫傷所致。
取穴原則:雙側耳尖穴,以右耳尖穴為必取。
針灸方法:耳輪水針或點灸,耳輪水針多在耳尖穴注射5%利多卡因0.2~0.4ml,以局部皮膚腫脹色蒼白為度。
七、同中求異法
腰痛特征:腰痛有多種兼癥者。
取穴原則:隨兼癥不同而取不同的穴位,腰痛不能舉足取申脈,腰痛不能小便取太沖,腰膝拘攣痛取陰交,腰痛連髖,脊強不可轉,取腰俞。
針灸方法:針或灸,其他參見三、四、五法。
八、左右開弓法
腰痛特征:雙側腰痛或雙側輕重不一。
取穴原則:雙側同時取穴,取穴方法參照二、三、四、五法。
針灸方法:針、灸,或點灸,具體可參照二、三、四、五法。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
如果您支持中醫(yī),請多多分享和轉發(fā),功德無量!
有機會免費獲得紙質教材“識別”關注
明天下午3點,精彩繼續(xù)......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動動手指轉發(fā)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收獲知識與健康喔!
《董氏奇穴視頻資料》免費下載
針灸減肥針灸甲乙經中醫(yī)針灸
現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991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