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某,男,52歲,初診日期:2011年3月29日。
患者訴在大禮堂幫朋友籌備婚禮時受涼,雙足跟涼痛,無汗,口中和,腰微酸,眼花,小便可,大便可,舌淡苔白,脈弦數(shù),右寸浮。
辨六經(jīng)屬少陰太陰合病挾飲證,辨方證為桂枝加苓術附加防己湯證。處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蒼術15g,川附子15g,茯苓12g,防己10g,生姜15g,大棗4枚。6劑,水煎服,附片同煎,日1劑。結果:腳跟涼痛減輕。
按語:患者雙足跟涼痛、腰微酸、口中和、右寸浮,為少陰表證,
《傷寒論》第7條:“病有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庇盅刍ǎ垦#?、舌淡苔白、脈弦數(shù),提示里有停飲上犯、寒飲郁而化熱。故以桂枝加苓術附湯,解表溫陽、利水除飲,加防己清熱利水止痛。《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防己:“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p>
關于桂枝加苓術附湯方證
桂枝加苓術附湯是馮老基于對仲景外邪內(nèi)飲證治思想的深入解讀并結合多年臨證經(jīng)驗,擬定的治療外邪內(nèi)飲證的效方。本方證可理解為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的合方,或桂枝湯、真武湯的合方。
桂枝加附子湯方證見于《傷寒論》第20條:“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p>
通常認為,本方證屬于過汗后陰陽兩傷而表未解者,仍屬太陽病。馮老在《解讀張仲景醫(yī)學》一書中對本條的解讀為,由于誤汗,“使太陽表虛證還未解而陷入陰證少陰病”。同時明確指出:“桂枝湯治太陽病即表陽證,桂枝加附子湯治少陰病即表陰證。”并指出本方證的辨證要點為桂枝湯證更見惡寒、小便難、四肢微急者。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方證見于《傷寒論》第28條:“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p>
對本條的理解,注家歷來爭議較多,有的認為去桂,有的認為是去芍,亦有認為不去桂也不去芍。經(jīng)反復探索研讀,馮老在《解讀張仲景醫(yī)學》一書中寫道:“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原文是正確的。此病的主要矛盾為小便不利,水伴沖氣逆于上,故心下滿微痛;里氣阻塞,表失通透,故形似桂枝湯證而無自汗出,這種情況治療時,必須以茯苓、白術利其小便,同時再以桂枝去桂湯以解外,這樣才能使表解水去而病解?!狈阶C要點為頭痛、身熱、小便不利者。
對于外邪內(nèi)飲證,胡希恕老師曾反復強調“一個感冒要是有明顯的小便不利、身上發(fā)燒等的,要不利小便,表是絕對不會解的。在用解表藥同時非加利尿藥不可,治小便不利,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綜上分析,桂枝加苓術附湯證,為少陰太陰合病方證,用于外有表證不解、內(nèi)有水飲痰濕停滯,又陷于陰證者,證見頭項痛、發(fā)熱、惡風、小便不利、身涼痛、四肢沉痛、四肢難以屈伸、心悸、頭眩、心下滿微痛,或兼腹痛、自下利者。桂枝湯解表、調和營衛(wèi);附子辛溫,為一有力的溫中、祛寒、逐濕藥,尚有亢奮、振興代謝功能的作用,無論表里證,若陷于陰證者,多適宜配以本藥治之。桂枝湯是治太陽表虛證者,如陷入表陰證即少陰病,則應加附子以溫陽解表。
茯苓、蒼術均利水除飲,苓、術合附子既可治小便不利,也能治小便自利。
但這兩個利尿藥又有不同,胡希恕先生曾解說:“白術、蒼術,是溫性藥,偏于治胃水,所以可治‘心下滿,微痛’,胃里有停飲,對胃有好處,后世說術燥濕健脾(胃),要是胃沒有停水,對胃是有壞處的。術性溫,刺激胃,很容易發(fā)炎、充血,所以胃要是沒有停水,術要少用。茯苓藥性最平,也治胃有停飲,但是它利小便很有力。茯苓,在水氣里有一種神經(jīng)官能癥用的機會多,像心跳、煩躁,所以也治失眠,如酸棗仁湯里加茯苓(茯神〉??偠灾?,茯苓在利尿的過程中,治神經(jīng)官能癥的機會多。白術也是利尿藥,但是它健胃的作用多,健胃的作用限制于胃有停水。如果一個人小便不利,但胃里不但沒有停水,上邊還有熱,白術這個藥是不能用的,豬苓湯就沒有用?!?/p>
本段摘自《馮世綸經(jīng)方帶教醫(yī)案:方正對應臨床實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49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桂枝加苓術附防己狗脊湯治療腰痛案
下一篇: 桂枝加芍藥湯原文解讀,方證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