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桂枝9克,芍藥18克,生姜9克,大棗(擘)4枚,甘草(炙)6克,大黃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歌】桂枝加大黃湯方,本于桂枝加芍湯,雖然都是表里病,今有里實加大黃。
【方解】本方是于桂枝加芍藥湯再加攻下的大黃,故治桂枝加芍藥湯證而大便不通者。
【仲景論述解析】
《傷寒論》第279條: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爾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解析:本條的前半部分已在桂枝加芍藥湯方解析,茲再就大實痛者以下文字略加說明。大實痛是承腹?jié)M痛而言,意思是說,腹?jié)M時痛,只是由于腹肌拘急所致,病仍在表,故治療于桂枝湯增加芍藥用量即可。若病已陷于里,里實、腹?jié)M痛甚,因以大實痛稱之,此時呈太陽陽明并病的里實證,故治療須加大黃攻下里實。
【臨證思考】腹痛是臨床常見癥,可發(fā)于急慢性腸胃炎、潰瘍病、肝膽病、感冒、腹部手術(shù)后遺癥等,凡腹痛伴見太陽表虛證,而里實明顯者可選用本方。
【辨證要點】腹痛大便不通里實明顯,而外見桂枝湯證者。
【醫(yī)案】賴某,男,56歲,1966年3月25日初診。左腹痛3天。1周前感冒發(fā)熱,經(jīng)用西藥治療熱退,近3天左右腹剌痛、腹脹,時輕時重,服用阿托品后痛緩不明顯,伴見頭微痛、汗出、惡風(fēng)、大便3天未行,左腹按之痛,舌苔白根膩,脈沉弦細,左尺弦滑。證屬太陽陽明并病,表虛挾瘀,與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大黃6克。
結(jié)果:上藥服一劑,大便行兩次,左腹痛減,去大黃又服二劑,頭痛、汗出、惡風(fēng)悉除。
本段摘自《張仲景用方解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50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越婢加半夏湯立方意義,治療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