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茯苓12克,桂枝12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歌】苓桂五味甘草湯,桂枝甘草味苓鑲,咳逆上氣痰飲重,解表化飲是良方。
【方解】本方也是桂枝甘草湯變化而成。茯苓加強利尿逐飲,五味子治咳逆上氣,兩味加于桂枝甘草湯中,治療桂枝甘草湯證見咳逆上氣者。
【仲景原文解析】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6條: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fù)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fù)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解析:本條是承繼“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一條而說。青龍湯下已,是說服下小青龍湯后,原有的癥狀沒有了。多唾、口燥,是服小青龍湯使寒飲欲解的癥驗。但支飲重證多不是一擊即退,今寸脈沉而尺脈微,仍屬飲盛里虛的反映。手足厥逆,即因水氣沖逆所致。氣從小腹上沖胸咽,即發(fā)作性的上沖癥狀。手足痹,是由于血虛。其面翕熱如醉狀,為有虛熱上蒸。氣沖休止,則水飲因復(fù)下流陰股,故亦不出現(xiàn)眩冒。氣沖發(fā)作,則水飲伴隨上逆,故又出現(xiàn)小便難而眩冒,因此用苓桂五味甘草湯先治其氣沖。
【臨證思考】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心病等常見本方證。不論是否服過小青龍湯,只要是外寒里飲氣上沖、眩暈明顯者,皆可考慮選本方。
【辨證要點】桂枝甘草湯證又見咳逆上氣眩暈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52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歌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