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厚樸15克,麻黃12克,石膏30—60克,杏仁15克,半夏15克,干姜6克,細辛6克,浮小麥30克,五味子14克。
【用法】先煮浮小麥熟,去滓,內諸藥再煎,溫服。
【方歌】厚樸麻黃小青龍,桂芍去麥膏杏從,重于養(yǎng)正輕利水,主治喘滿顯其功。
【方解】此亦是小青龍加石膏湯的變劑,故主治亦相近似。加樸杏去桂芍,則偏于治喘滿,但用大量浮小麥,養(yǎng)正則有余,逐水則不足,故不能治溢飲。
【仲景原文解析】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8條:咳而脈浮者,厚樸麻黃湯主之。
解析:咳而脈浮者,為病在表,亦是咳而上氣之類的證候,當有喘滿、短氣等癥,故以厚樸麻黃湯主之。
【臨證思考】此述脈而無證,過于簡略,臨證應以外邪內飲、咳逆喘滿者用之為妥。
【辨證要點】小青龍加石膏湯證見胸滿、短氣者。
相關文章:
厚樸麻黃湯方歌,厚樸麻黃湯藥理研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54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原文解析
下一篇: 射干麻黃湯方歌方解,臨床運用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