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麻子仁二升(500g)芍藥半斤(250g)枳實炙,半斤(250g)大黃去皮,一斤(500g)厚樸炙,去皮一尺(250g)杏仁去皮尖,熬,別作脂一升(250g)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約,大黃枳樸杏仁芍,土燥津枯便難解,腸潤熱瀉諸癥卻。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現(xiàn)代用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次9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減,改湯劑煎服)
【功用】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主治】胃腸燥熱,脾約便秘證。大便干結(jié),小便頻數(shù),舌紅苔黃,脈數(shù)。
【方解】本方證乃因胃腸燥熱、脾津不足所致,《傷寒論》稱之為“脾約”。胃腸燥熱,脾受其約束而失布津之職,津液但輸膀胱則致腸失濡潤,故大便干結(jié)、小便頻數(shù)、脘腹脹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治宜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質(zhì)潤多脂,潤腸通便,是為君藥。杏仁肅肺潤腸,白芍養(yǎng)血斂陰、和里緩急為臣。枳實、厚樸行氣消滯為佐藥。蜂蜜甘緩潤腸,既助麻子仁潤腸通便,又可養(yǎng)胃和中,緩和瀉下之力,以為佐使。本方具有下不傷正、潤而不膩、攻潤相合的特點,以達潤腸、通便、緩下之功,使燥熱去,陰液復,而大便自調(diào)。
【麻子仁丸臨床運用】1.用方要點 本方為治療胃腸燥熱、脾津不足之“脾約”證的常用方,又是潤下法的代表方。臨床應(yīng)用以大便秘結(jié),小便頻數(shù),舌紅苔黃少津為用方要點。
2.臨床加減 本方常用于虛人及老人腸燥便秘、習慣性便秘、產(chǎn)后便秘、痔瘡術(shù)后便秘等屬胃腸燥熱者。
痔瘡便秘者,可加桃仁、當歸以養(yǎng)血和血、潤腸通便。痔瘡出血屬胃腸燥熱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涼血止血。習慣性便秘燥熱傷津較甚者,可加生地、玄參、石斛以增液通便。
3.典型醫(yī)案 患者,男,72歲,2009年12月1日初診?;颊叽蟊忝亟Y(jié)難解2個月余,大便干結(jié)成球狀,難以排出,數(shù)日一行,口干舌燥,喜涼飲,手足心熱,時腰酸,尿頻。有糖尿病病史3年,血糖控制欠佳。舌質(zhì)紅,苔薄黃欠津,脈沉細數(shù)。辨證為熱結(jié)陰虛,胃腸津虧。治以瀉熱滋陰、潤腸通便為法,投以麻子仁丸合增液湯加味治療。藥用麻子仁15g,杏仁10g,郁李仁10g,白芍15g,生大黃9g(后下),枳實10 g,厚樸10g,麥冬15g,玄參20g,生地15g,天花粉10g,黃精15g,蘆薈9g,當歸20g。水煎服,日1劑。服藥7劑后復診,患者大便干結(jié)明顯減輕,隔日一行,口干舌燥、手足心熱諸癥均明顯減輕,血糖較前亦有所下降,繼續(xù)在原方基礎(chǔ)上加減治療,半個月后大便日行1次,質(zhì)軟,排便轉(zhuǎn)正常。[鐘柳娜,沈毅,關(guān)偉,等,便秘辨治舉隅,北京中醫(yī)藥,2011,30(5):391-393.]
【使用注意】本方雖為潤腸緩下之劑,但含有攻下破滯之品,故年老體虛、津虧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婦慎用。
相關(guān)文章:
麻子仁丸的功效與作用,組成,方歌方解,醫(yī)案分析麻子仁丸方歌方解,麻子仁丸醫(yī)案麻子仁丸的臨床應(yīng)用《傷寒論》之脾約證與麻子仁丸證探析麻子仁丸組成,方歌方解,服用禁忌,功效與作用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由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上:“下法不曰承氣,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約為脾土過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潤脾燥,白芍安脾陰,而后以枳樸大黃承氣法勝之,則下不亡陰。法中用丸漸加者,脾燥宜用緩法,以遂脾欲,非比胃實當急下也。”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麻仁丸藥典標準 3.1品名3.2處方3.3制法3.4性狀3.5鑒別3.6檢查3.7含量測定 3.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3.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3.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3.7.4測定法 3.8功能與主治3.9用法與用量3.10規(guī)格3.11貯藏3.12版本 4麻仁丸說明書 4.1藥品名稱4.2藥品漢語拼音4.3劑型4.4性狀4.5麻仁丸的主要成份4.6麻仁丸的功能主治4.7麻仁丸的用法用量4.8注意事項4.9麻仁丸與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4.10備注 5《景岳全書》卷五十五之麻仁丸 5.1方名5.2組成5.3主治5.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5.5制備方法 6《圣濟總錄》卷九十七之麻仁丸 6.1方名6.2組成6.3主治6.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6.5制備方法 7《圣濟總錄》卷一八三之麻仁丸 7.1方名7.2組成7.3主治7.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7.5制備方法 8《楊氏家藏方》卷四之麻仁丸 8.1方名8.2組成8.3主治8.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8.5制備方法 9《傷科補要》卷三之麻仁丸 9.1方名9.2組成9.3功效9.4主治9.5麻仁丸的用法用量9.6制備方法 10《產(chǎn)育寶慶集》卷上之麻仁丸 10.1方名10.2組成10.3主治10.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0.5制備方法10.6附注 11《靈驗良方匯編》卷下之麻仁丸 11.1方名11.2組成11.3主治11.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1.5制備方法 12《博濟》卷二之麻仁丸 12.1方名12.2組成12.3功效12.4主治12.5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2.6制備方法 13《潔古家珍》之麻仁丸 13.1方名13.2組成13.3主治13.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3.5制備方法 14《圣惠》卷二十九之麻仁丸 14.1方名14.2組成14.3主治14.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4.5制備方法 15《圣惠》卷二十三之麻仁丸 15.1方名15.2組成15.3主治15.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5.5制備方法15.6用藥禁忌 16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二五三之麻仁丸 16.1方名16.2組成16.3主治16.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6.5制備方法 17方出《肘后》卷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九九之麻仁丸 17.1方名17.2組成17.3主治17.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7.5制備方法17.6附注 18《圣惠》卷五十八之麻仁丸 18.1方名18.2組成18.3主治18.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8.5制備方法 19《儒門事親》卷十二之麻仁丸 19.1方名19.2組成19.3主治19.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19.5加減19.6制備方法 20《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五之麻仁丸 20.1方名20.2組成20.3主治20.4麻仁丸的用法用量20.5制備方法20.6各家論述 附:*麻仁丸相關(guān)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1拼音 má rén wán
2英文參考 Fructus Cannabis Bolus [湘雅醫(yī)學專業(yè)詞典]
3麻仁丸藥典標準
Maren Wan
(2)取本品水蜜丸2g,研細,加甲醇4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4g,剪碎,加甲醇15ml,研磨使分散,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用甲醇2ml,分2次,各輕搖10秒鐘,分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火麻仁對照藥材各0.3g與厚樸對照藥材0.2g,分別加甲醇3ml,超聲處理10分鐘,取上清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對照藥材溶液各2~3μl、供試品溶液5~8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2:3: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大黃對照藥材色譜和厚樸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厚樸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噴以5%的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火麻仁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
(3)取枳實對照藥材0.3g,加甲醇3ml,超聲處理10分鐘,上清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對照藥材溶液各3~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甲酸(5.5:4.5: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
(4)取白芍對照藥材0.3g,加甲醇3ml,超聲處理10分鐘,上清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對照藥材溶液與[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各3~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8:1: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的香革醛硫酸溶液-乙醇(1:6)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
3.7.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42:23:3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nm。理論板數(shù)按大黃酚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3000。
3.7.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大黃酚對照品和大黃素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大黃酚15μg、大黃素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3.7.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1)取本品水蜜丸適量,粉碎(過50目篩),取0.8g,精密稱定;或取小蜜丸或重量差異項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勻,取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鹽酸(10:1)的混合溶液25ml,稱定重量,小蜜丸或大蜜丸浸泡10小時以上,超聲處理使溶散,置80℃水浴中加熱回流30分鐘,若瓶壁有黏附物,須超聲處理去除,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吸取續(xù)濾液2ml,置5ml量瓶中,加2%的氫氧化鈉溶液1ml,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用于測定總大黃酚和總大黃素的含量。
(2)取水蜜丸粉末0.5g,精密稱定;或剪碎的小蜜丸或大蜜丸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稱定重量,小蜜丸或大蜜丸浸泡10小時以上,用玻棒研磨使樣品溶散,用數(shù)滴甲醇沖洗玻棒于錐形瓶中,超聲處理(功率為160W,頻率為50kHz)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或揮散至原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用于測定游離大黃酚和游離大黃素的含量。
3.7.4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上述兩種供試品溶液各10~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計算總大黃酚和總大黃素的總量與游離大黃酚和游離大黃素的總量;用總大黃酚和總大黃素的總量與游離大黃酚和游離大黃素總量的差值,作為結(jié)合蒽醌中的大黃酚和大黃素的總量,即得。
本品含大黃以總大黃酚(C15H10O4)和總大黃素(C15H10O5)的總量計,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1.3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75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6.8mg;以結(jié)合蒽醌中的大黃酚(C15H10O4)和大黃素(C15H10O5)的總量計,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39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3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2.7mg。
4麻仁丸說明書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麻仁丸不宜長期服用。
6.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
7.對麻仁丸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8.麻仁丸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10.請將麻仁丸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麻仁丸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5《景岳全書》卷五十五之麻仁丸
6《圣濟總錄》卷九十七之麻仁丸
7《圣濟總錄》卷一八三之麻仁丸
8《楊氏家藏方》卷四之麻仁丸
9《傷科補要》卷三之麻仁丸
10《產(chǎn)育寶慶集》卷上之麻仁丸
11《靈驗良方匯編》卷下之麻仁丸
12《博濟》卷二之麻仁丸
13《潔古家珍》之麻仁丸
14《圣惠》卷二十九之麻仁丸
15《圣惠》卷二十三之麻仁丸
16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二五三之麻仁丸
17方出《肘后》卷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九九之麻仁丸
18《圣惠》卷五十八之麻仁丸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BMI指數(shù)計算及評價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產(chǎn)期計算器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價體溫水平評價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chǔ)代謝率計算補鈉計算器補鐵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yī)學百科,馬上計算!
19《儒門事親》卷十二之麻仁丸
20《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五之麻仁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64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