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剛開始體育鍛煉,容易發(fā)生肌肉酸痛,這叫運動性肌肉酸痛。原因是:肌肉過度牽拉,肌肉組織損傷,肌肉組織中乳酸堆積。
醫(yī)學家們發(fā)現(xiàn),甘草根、蒲公英和藏紅花等草藥,是消除和減輕肌肉酸痛的良好藥物。
辦法
內(nèi)服。把適量的上述幾種草藥放入杯中,用開水浸泡一刻鐘左右,濾汁飲服。
淋浴。把少量薄荷、雛菊、鼠尾草、洋甘菊放入小布袋裝好,用開水煎熬,然后,先用裝藥的小布袋在酸痛處輕輕按摩,再用藥水淋浴。這些草藥具有滲透皮膚外層的功能,用藥水淋浴可消除酸痛。
按摩。把雛菊、鼠尾草、洋甘菊和涂抹劑混合在一起,加上一小匙辣粉和500克醋,煮十分鐘,然后裝入布袋,在酸痛處按摩,能消除酸痛。
許多人在剛開始鍛煉、長久停止鍛煉又恢復鍛煉、變換鍛煉內(nèi)容的時候都會有某部位肌肉的酸痛感。因為在運動時,人體內(nèi)的肌肉會把葡萄糖轉(zhuǎn)化為能量,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中間產(chǎn)物——乳酸。當肌肉缺氧時,乳酸堆積,就會引起肌肉的酸脹感。
出現(xiàn)酸痛感意味著你在運動中的拉伸已經(jīng)達到了改變一些肌肉的程度,屬于正?,F(xiàn)象,這時,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些方法緩解全身酸痛。
適當休息
在疼痛感不能消除或消除較慢時,應適當休息。因為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并可慢慢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除,提高肌肉酸痛部位營養(yǎng)的供給與修復能力。
拍打按摩
對酸痛部位輕輕拍打按摩,可使肌肉放松,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肌肉損傷修復及痙攣緩解。
增加活動
劇烈運動后立即靜坐會導致肌肉僵硬,很多人往往因此而放棄鍛煉,其實是不對的。在體力和精神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再增加一點運動量,比如站起來走動或做一些伸展運動,這種方式能有效促進乳酸分解,有助于緩解肌張力和肌肉僵硬,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止痛。
熱敷或冷敷
這是一種簡單、快速、容易操作的天然療法,有助于減輕腫脹和放松肌肉。對于肌肉酸痛或緊繃,應采用熱敷的方法。對于肌肉疼痛或腫脹,直接把冰袋或用涼水泡過的毛巾敷在受影響的部位上20分鐘。
肌肉酸痛可由運動、感染性疾病等疾病引起。事實上,肌肉的慢性酸痛是肌肉的損傷分裂所形成。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運動后的肌肉酸痛怎么緩解,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不經(jīng)常鍛煉的人,參加比較劇烈的運動以后,局部肌肉有時產(chǎn)生酸痛現(xiàn)象,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通常認為與肌肉內(nèi)部的能量代謝有關系。
肌肉酸痛是正常的生理表現(xiàn)。人們往往在力量訓練或一個不太適應(運動量偏大或新的運動項目)的練習后,會產(chǎn)生明顯的肌肉酸痛和不適。而這些癥狀在休息一段時間后會自然消失,當再次進行同樣的運動時,肌肉酸痛癥狀會明顯減輕或不產(chǎn)生。
許多人參加鍛煉后發(fā)現(xiàn),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鍛煉后即刻出現(xiàn),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現(xiàn),持續(xù)2—3天后才逐漸緩解。如果說,肌肉酸痛是由于運動時乳酸積累所致,那么,應該在運動時或運動后即刻達到高峰,怎么會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現(xiàn)呢?這種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應怎樣減輕或防止呢?
這種一般在鍛煉后24小時后出現(xiàn)的肌肉酸痛在運動醫(yī)學上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癥”。鍛煉后24—72小時酸痛達到頂點,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還有肌肉僵硬,輕者僅有壓疼,重者肌肉腫脹,妨礙活動。任何骨骼肌在激烈運動后均可發(fā)生延遲性肌肉酸痛,尤其長距離跑后更易出現(xiàn)。長跑者可出現(xiàn)髖部、大腿部和小腿部前側(cè)伸肌和后側(cè)屈肌的疼痛,在肌肉遠端和肌腱連接處癥狀更顯。在炎熱夏天進行極量運動后,除肌肉疼痛外,還可出現(xiàn)脫水、低鈣、低蛋白等癥狀。這種肌肉酸痛的確切原因還未完全清楚。
運動主張在室外。
樹林、江河、湖邊富含負氧離子,有止咳、消除疲勞、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降壓、鎮(zhèn)靜等功效。且多與大自然接觸,還對改善肝臟功能及全身心的健康頗有好處。
傍晚運動時最好。
眾多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傍晚是一天中的最佳運動時間,尤其是室外運動。研究表明,一天內(nèi),人體血小板的含量有一定的變化規(guī)律,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度降低6%,早上容易造成血液循環(huán)不暢和心臟病病發(fā)等問題,而下午以后這個危險則降低很多。這一點對忙碌又緊張的中年男性來說,尤為重要。此外,傍晚時分,人體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大半天的活動,對運動的反應最好、吸氧量最大,運動效果也更明顯。
專家認為,空氣質(zhì)量在晨霧繚繞時明顯下降。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zhì),在霧氣中鍛煉,人的呼吸隨運動量的增多而加速、加深后,會將霧氣中大量的有害物質(zhì)吸入體內(nèi),反倒讓鍛煉成了無形殺手。
別讓汗流得過多。
中醫(yī)認為,汗與心和血有莫大的干系,一定量的流汗有排毒作用,但如果汗液排泄過多,則會帶走體內(nèi)一些珍貴的微量元素,會耗人心血、損人陽氣。因此,鍛煉到剛出汗就差不多了,鍛煉結(jié)束時還要立即擦干汗液,換上干凈衣物,以防著涼。
運動過后要注意“冷身”,做一些節(jié)奏慢的簡單運動,讓運動時加速循環(huán)的血液自動適應身體的變化,避免血壓猛然下降,使心臟供血不足,引起昏迷甚至休克死亡。
多數(shù)人認為,肌肉的過度使用可造成肌肉酸痛癥,
其原因為:
1、肌肉的張力和彈性的急劇增加,可引起肌肉結(jié)構成分的物理性損傷。
2、新陳代謝的增加,代謝廢物對組織的毒性增加。
3、肌肉的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發(fā)生改變,使肌肉發(fā)生痙攣而致疼。
應怎樣防止?
1、鍛煉安排要合理。經(jīng)過一段時間鍛煉后,原先出現(xiàn)的肌肉酸痛癥的運動量,就較少出現(xiàn)癥狀了。并且表現(xiàn)有特異性。例如下坡運動鍛煉一段時間后能減輕下坡鍛煉帶來的肌肉酸痛癥。
2、局部溫熱和涂擦藥物。鍛煉后用溫熱水泡洗可減輕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劑、糊劑或按摩擦劑也可減輕疼痛。
3、牽伸肌肉的運動可減輕酸疼。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于緊張肌肉的恢復。這種肌肉牽伸練習也為預防鍛煉時的.拉傷打下基礎。
4、做好鍛煉時的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準備活動做得充分和整理運動做得合理有助于防止或減輕肌肉酸痛。
5、適當服用維持肌肉結(jié)構的蛋白類營養(yǎng)補劑,如支鏈氨基酸、谷氨酰胺可以減輕癥狀,促進恢復。
此外還需要:
充足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關鍵。運動者每天應保證8一9個小時的睡眠,使機體處于完全放松狀態(tài)。
按摩
通過按摩不但能促進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的轉(zhuǎn)換,因疲勞引起的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紊亂消失,還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強局部血液供應,消除疲勞。按摩時以揉擔為主,交替使用按壓、扣折等手法,按摩可在運動結(jié)束后或晚上睡覺前進行。
整理運動
劇烈運動后驟然停止,會影響氧的補充和靜脈血回流,使血壓降低,引起不良反應。因此,運動后應做整理運動,動作緩慢、放松,使身體恢復。
溫水浴
有刺激血管擴張,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消除疲勞的作用。溫水浴的溫度宜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鐘。
藥物療法
使用維生素或天然藥物,能有效調(diào)節(jié)人體生理機能,加速新陳代謝,補充能量,減少組織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補充肌肉營養(yǎng)。目前,常用藥物有維生素b1、b12,維生素c、e、黃芪、刺五加:人參、冬蟲夏草和花粉等。
合理安排膳食
疲勞時應注意補充能量和維生素,尤其是糖,維生素c及b1,應選吃富有營養(yǎng)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緩解肌肉酸痛健身操及飲食
頭部運動
1、兩腳分立稍寬于肩,一腿屈膝,另一腿直立,一側(cè)手臂上舉,置于對側(cè)耳部,輕輕向下拉引頭部,伸展頸側(cè)肌群,重心在直立腿上。
2、兩腳前后站立,前腿屈膝,重心在兩腿中間,兩臂伸直下垂,肩下沉,頭部向前伸,拉長頸部肌肉;下肢不動,頭向屈腿一側(cè)轉(zhuǎn)動,收下頜,同時兩臂屈放于腰部,上體隨頭部轉(zhuǎn)動。
肩部運動
1、兩腳分立稍寬于肩,一腿屈膝,另一腿直立,重心在兩腿中間,兩手屈臂上舉并置于頭后,兩手拉住,向屈腿的一側(cè)下拉上臂,頭向下看;兩腿伸直站立,雙臂伸直上舉,兩手握住,抬頭挺胸,收腹站立。
2、站位或坐位均可,身體面向正前方,一臂向?qū)?cè)平舉,另一臂屈曲,并向下內(nèi)方拉引直臂。
腰部運動
1、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一臂上舉,另一臂下垂,身體向側(cè)方拉伸,上臂盡量向遠伸,抬頭挺胸。
2、兩腿并攏伸直站立,雙手分開向后(可扶墻),頭和軀干向后屈,抬頭挺胸,兩肩放松;下肢不動,頭和軀干由后向前屈,低頭弓背。
手指運動
上身保持正直,挺胸收腹,兩臂前伸,一上一下,下臂手腕上翹,由上面的手握住,輕輕向內(nèi)拉引,然后四個手指由小指到食指依次從上面的手中伸出來。
注意:所有動作都要根據(jù)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掌握其幅度、速度和強度。
飲食和工作一樣,“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補充自己最需的8大營養(yǎng),是白領女性必須解決的。
維生素B6是人體脂肪和糖代謝的必需物質(zhì),女性的雌激素代謝也需要維生素B6,因此它對防治某些婦科病大有益處。
許多女性會因服用避孕藥導致情緒悲觀、脾氣急躁、自感乏力等,每日補充60毫克維生素B6就可以緩緩解癥狀。還有些婦女患有經(jīng)前期緊張綜合征,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前眼瞼、手足浮腫、失眠、健忘,每日吃50—100毫克維生素B6后癥狀可完全緩解。富含B6的食物有金槍魚、瘦牛排、雞胸肉、香蕉、花生等。
葉酸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綠葉蔬菜中的B族維生素,由于它最早從葉子中提取而得,故名“葉酸”。研究還發(fā)現(xiàn),葉酸對孕婦尤其重要,如果在懷孕頭3個月內(nèi)缺乏葉酸,可引起胎兒神經(jīng)管發(fā)育缺陷,而導致畸形。因此,準備懷孕的白領女性,可在懷孕前就開始每天服用400微克葉酸。富含葉酸的食物除綠葉蔬菜外,還有胡蘿卜、蛋黃、杏、南瓜、豆類、全麥面粉等。
維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癥、心臟病、中風,保護牙齒和牙齦等。另外,堅持按時服用維生素C還可以使皮膚黑色素沉著減少,從而減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膚白皙。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紅柿等,可以說,在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都不少。美國專家認為,每人每天維生素C的最佳用量應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克,半杯新鮮橙汁便可滿足這個最低量。
維生素E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機體耐力,提高免疫力。此外,維生素E是一種高效抗氧化劑,能保護生物膜免于遭受過氧化物的損害,起著改善皮膚血液循環(huán),增強肌膚細胞活力及延緩衰老的作用。缺乏它,會產(chǎn)生皮膚發(fā)干、粗糙、過度老化等不良后果。成人的維生素E供給量為15毫克/日。富含維生素E的主要是堅果類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以及瘦肉、乳類、蛋類、麥芽等。
鈣享有“生命元素”之稱,20歲以后的女性尤其需要補充。這是因為,自20歲起,骨質(zhì)密度即開始緩慢減少,30歲以后減速逐漸加快,從而為骨質(zhì)疏松癥等骨病埋下禍根。此外,缺鈣也是導致女性衰老的一大因素,因此補鈣對女性來說再重要不過。專家建議,成年婦女每日至少攝取1000毫克鈣。若在懷孕期、哺乳期或絕經(jīng)期,則須加至1500毫克。其最佳來源有乳制品、豆類、綠色蔬菜等。
鐵是人體的造血元素,而女性又多一個排鐵渠道——月經(jīng),故補鐵量應大于男性。鐵每日攝入量為15毫克,可保持面色紅潤。含鐵最豐富、也最好吸收的是豬肝、豬血、鴨血,豆制品、芝麻、蘑菇、木耳、海帶、紫菜、桂圓等也含有較多的鐵。另外,食用加鐵的強化醬油也有很好的補鐵效果。
鋅可使頭發(fā)保持本來顏色,因為它是頭發(fā)光澤的主要成分,無論黑色、金色、褐色還是紅色,都依靠鋅來保持其鮮艷亮麗。另外,鋅在促進身體發(fā)育,維持正常性功能,增強人體抗病力等方面,亦有不可取代的優(yōu)勢。海產(chǎn)品、豆類、蘋果、瓜子、芝麻、塊根蔬菜中含量不少。攝入量每日12毫克。
鎂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需元素,具有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和肌肉活動、增強耐久力的神奇功能。此外,鎂也是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的“克星”,它還有助于防治中風、冠心病和糖尿病。青豆、黃豆、綠豆、玉米、面粉、麥芽、蘑菇、茴香、菠菜、黃瓜、柿子等含鎂較多,常吃有益于女性健康。每日攝入量為320毫克。
下面這套操能為坐班族排憂解難,使您神清氣爽,活力再生。
1、掌心向上,將左手拇指輕輕向手腕扳動,換右手做,重復幾次。
2、掌心向上,將手指逐個輕輕下按,同時呼氣,換另一只手再做。
3、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手掌,左右各5-10次。
4、上下抖動手掌。
5、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緩緩轉(zhuǎn)動頭部各5次。
6、雙肩上聳,吸氣,然后放松呼氣。反復做4-5次。
7、轉(zhuǎn)動肩關節(jié),前后各5次。
8、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腳踝,左右各10次。
9、交替踮腳,左右各20-30次。
10、用指尖從太陽穴按摩至下頜。
11、用指尖輕擊頭頂和及陽穴若干次。
12、用大拇指和食指按摩眉弓。
13、用手指按摩眼眶,然后沿鼻翼下按摩至上頜。
14、用指尖按摩下頜。
15、手掌按住鼻尖,分別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5次。
16、用力將耳朵向上、向外牽拉,再將耳垂向下牽拉,各5次。然后將耳朵向前后各拉3次。
■肌肉酸痛
是運動后出現(xiàn)的一種正常生理現(xiàn)象,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運動后立即出現(xiàn)的酸痛感,稱為急性肌肉酸痛;另一種是運動后幾小時或一夜之后出現(xiàn)的'酸痛,同時伴有疲倦乏力,肌肉僵硬等癥狀,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①乳酸堆積 ②肌纖維或結(jié)締組織損傷 ③肌肉痙攣 ④肌肉組織間滲透壓發(fā)生急劇變化或急性發(fā)炎等,也可造成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的自我處理
A.休息
B.按摩:對酸痛的肌肉進行按摩,使肌肉放松,促進肌肉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損傷修復及緩解痙攣
C.靜態(tài)伸展:主動拉伸肌肉可讓肌肉放松,有助于痙攣肌肉的恢復。對酸痛部位肌肉進行靜態(tài)牽拉,保持伸展狀態(tài)30秒-1分鐘,反復進行2-3次。
D.熱敷或洗熱水澡
運動后上半身肌肉拉伸小教程
上斜方?。?/strong>
拉伸過程中肩部必須下沉,手扶頭部,輕微用力將頭拉向一側(cè),在頸部和肩部肌肉感到牽拉繃緊時停止,保持拉伸肌肉5至10秒。
肱二頭肌:
拉伸過程中手臂伸直,手臂內(nèi)旋,將大拇指向下,身體保持直立,在肱二頭肌感到牽拉繃緊時停止,保持拉伸狀態(tài)5-10秒。
肱三頭?。?/strong>
身體右側(cè)靠墻站立,抬起右手臂舉過頭頂,盡可能的彎曲右手臂,左手抓住右手肘。左手將右手肘向后拉,在肱三頭肌感到牽拉繃緊時停止,保持拉伸狀態(tài)5-10秒。
前臂屈肌:
找一個平面,雙手向外旋轉(zhuǎn),讓手指對著身體,伸直手臂,在感到前臂屈肌感到牽拉繃緊時停止,保持拉伸狀態(tài)5-10秒。
胸大?。?/strong>
右手前臂與肘關節(jié)彎曲成90度,抵住墻壁立柱或門框,右腿適當彎曲成前后腿弓步站立,身體逐漸前傾并向外扭轉(zhuǎn),在胸大肌感到牽拉繃緊時停止,保持拉伸狀態(tài)5-10秒。
胸小?。?/strong>
右手前臂和右手抵住墻壁立柱或門框,右腿適當彎曲成前后腿弓步站立,身體逐漸前傾,在胸小肌感到牽拉繃緊時停止,保持拉伸狀態(tài)5-10秒。
背闊?。?/strong>
坐在凳子或椅子上,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踩在地上。右腳踝放在左大腿上,坐立時背部挺直,腹部收緊。右手臂舉過頭頂,手指向斜上方延伸,身體向左側(cè)傾斜,在背闊肌感到牽拉繃緊時停止,保持拉伸狀態(tài)5-10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136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老年人要注意營養(yǎng)不足
下一篇: 中老年人應少吃酸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