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上了泡腳,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好的保健方法。的確泡腳能帶來很多好處,但有的人泡腳還是有所講究的。
中藥泡腳的神奇效果
生姜 祛寒
生姜在中醫(yī)上屬于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F(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
生姜中的藥用成分有許多是小分子物質(zhì),蓋上鍋蓋煮可以避免其揮發(fā)。半塊姜的用量是對于一般家庭用來泡腳的盆裝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腳用的水量較多,或是怕冷的癥狀比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腳一段時間后,怕冷的癥狀一般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艾草 溫肺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是性溫、味苦、無毒的一味藥。它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yī)草”。用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艾草泡腳的方法和生姜泡腳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腳,煮法與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體寒濕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腳。還可在用艾草水泡腳的同時,喝上一杯生姜紅棗水(10粒干紅棗加兩片生姜,加十碗水煮兩個小時)作為輔助。
桂皮 消腫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它與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他們泡腳,對于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如果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如腿)開始出現(xiàn)水腫癥狀,逐漸發(fā)展到身體其他部位,則可能是由于心臟功能問題而導(dǎo)致的心源性水腫。這種水腫可以選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來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輔助減輕水腫的目的。
冬季老人泡腳有講究
老人泡完腳之后,最好平躺或者在沙發(fā)上半躺3分鐘。因為泡腳的時候全身的血液都往下半身加速循環(huán)流淌,直到腳底。如若突然起身,老年人循環(huán)功能本身較弱,血液不能及時“增援”到上半身,容易造成一過性的眩暈。所以泡腳后老人先別著急起身去倒水,最好平躺或者半躺3分鐘左右,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臟,預(yù)防低血壓和眩暈的發(fā)生。
泡腳的時候后背、額頭微微有汗即可,千萬不能泡得渾身大汗。因為中醫(yī)認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不利于心血管系統(tǒng)的健康。心臟病、心功能不全者、低血壓、經(jīng)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糖尿病老年患者更要留意水溫,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jīng)常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fā)嚴重的后果。泡腳的水以40℃左右為宜。
老人最好晚上9點泡腳,此時腎經(jīng)氣血比較衰弱,泡腳有利于溫補腎陽。這個時間點泡腳也能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tài)下進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2019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3大食療-老人感冒咳嗽福星
下一篇: 吃這幾類食物可降膽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