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致老年人腿抽筋的原因是什么
1.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腿經常抽筋,尤其是夜間加重的中老年患者,有的誤以為是缺鈣,長時間大量補充鈣劑,而延誤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診治,造成截肢。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當出現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癥狀時,應該想到是否有動脈粥樣硬化,如下肢動脈閉塞癥。
2.腰椎間盤突出癥。在確認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中,腿抽筋的發(fā)生率可高達70%。
3.脊柱退行性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脊柱會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如骨質增生等,因脊神經根受壓和脊神經根內血流量下降,發(fā)生腿抽筋。
4.藥物性腿抽筋。服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可發(fā)生腿抽筋。因此經常服用多種藥物的中老年人,要注意藥物的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
5.營養(yǎng)性腿抽筋。營養(yǎng)不良可引起肌肉痙攣,尤其是維生素B1缺乏時更容易發(fā)生腓腸肌痙攣。
6.衰老性腿抽筋。腿抽筋是老年人衰老的常見表現。
7.其他寒冷刺激、過度疲勞或劇烈運動、游泳、長時間行走或登山、下肢靜脈曲張等也可引起小腿抽筋。
二、老人腿抽筋后怎么做
1、反向扳腳趾。當發(fā)生抽筋時,應當“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并堅持1~2分鐘以上,即可收效。若在游泳期間出現抽筋癥狀,一定不要驚慌,先深吸一口氣憋住,身體仰浮,用抽筋腿對側的手抓住腳趾向身體方向拉,用另一只手向下壓膝蓋,使腿后部伸展,緩解后上岸繼續(xù)按摩休息。
2、熱敷。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熱敷患肢腓腸肌(小腿后側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代謝產物排泄,熱敷后也要注意小腿的保暖。
3、足尖運動。脫鞋站立,腳尖著地并盡量將腳后跟抬起,持續(xù)10秒鐘后放下,然后休息數秒鐘接著再繼續(xù)做,如此反復進行10至15分鐘,早晚各1次。再配合做旋轉踝關節(jié),則效果更佳。常做足尖運動,能刺激足部末梢穴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皮膚溫度升高,肌力增強,解除小腿痙攣,而且對下肢肌肉、膝關節(jié)都有很好的鍛煉作用。
4、跺腳。兩腳交替用力跺腳。坐在椅子上,兩腳踏地輪流交替用力跺腳200次,可顯著改善小腿部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代謝功能,緩解和消除小腿疼痛和抽筋。
5、伸展肌肉。睡前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可有助于在第一時間預防抽筋。還可以將足前部置于樓梯踏步的第一階,慢慢下壓腳跟使腳跟位置低于階梯位置。
6、涂抹噴藥。對痙攣的肌肉涂抹消炎止痛藥膏,也可使用運動噴劑,隨后對小腿肌肉進行揉搓和按摩,使肌肉痙攣得到緩解。
7、睡前泡腳。每天臨睡前用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浸泡雙腳,等到水冷了,再倒進熱水以保持水溫。浸泡時間15至20分鐘。睡前用熱水浸泡雙腳,可起到促進末梢血液循環(huán),舒筋活血,解除痙攣的作用。
8、拉松被褥。很多人睡覺時喜歡把被子捂得緊緊的,特別是在仰臥的時候,被子可能壓住足部,這樣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很容易發(fā)生痙攣。只要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以了。
9、按摩。按摩拍打小腿部。用兩只手掌按摩、拍打小腿部5分鐘,并重點拍打三陰交穴、足三里穴和承山穴各100次。
三、老人腿抽筋的治療方法
1.治療原發(fā)疾病。由于老年人鈣質吸收能力減弱以及鈣質流失會出現骨質疏松,補鈣很有必要。但因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循環(huán)不好引發(fā)抽筋,光補鈣不行,必須選用一定的藥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改善循環(huán)才有效??稍卺t(y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E、川芎等藥,同時還需積極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2.保養(yǎng)。在服藥基礎上注意休息或睡眠時腿部保暖,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和運動,每日對小腿肌肉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合理營養(yǎng),減少脂肪和多余熱量的攝入,適當吃豆類、魚類、骨頭湯等高鈣食物和蔬菜水果等,以有效解除老年人腿抽筋。
預防
對于寒冷、疲勞或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小腿抽筋,睡前可用溫水泡腳,或睡眠中多注意保暖,適當按摩,注意合理膳食、均衡營養(yǎng),科學鍛煉,多曬太陽,但如果常發(fā)作,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尤其是有其他疾病的中老年人,應去醫(yī)院診治。
四、老人如何保護好雙腿
1.搓揉腿肚。以雙手掌緊夾一側小腿肚,邊轉動邊搓揉,每側揉動20次左右。
2.多曬太陽。不僅有利于保暖,還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避免雙腿鈣流失,有效預防骨質疏松。
3.適度甩腿。一側手臂輕靠墻體,對側的腿以胯部為軸輕輕甩動,5次后換另一條腿做同樣動作,早中晚三次,可以讓受阻的微循環(huán)重新通暢起來,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液黏稠度。
4.輕揉雙腿。把按摩膏均勻涂在腿上,將雙掌心搓熱,從大腿根部開始以順時針的方向輕揉雙腿內側的各個部位,這樣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激活細胞新陳代謝、舒筋活絡,雙腿自我發(fā)熱系統就此被開啟。
5.熱水泡腳。用熱水泡腳,特別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腳,可較快地擴張人體呼吸道黏膜的毛細血管網,加快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呼吸道黏膜內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時地消滅侵襲人體的細菌和病毒,使人體免受感染。
6.扭膝。活血脈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數10次,然后再逆時針扭動。此法能疏通血脈,防治下肢乏力、膝關節(jié)疼痛等癥。但是注意,膝關節(jié)本身有病變的患者不宜做這種運動。
7.干洗腿。用雙手緊抱一側大腿,稍用力從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從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另一條腿,重復10~20遍。這樣可使關節(jié)靈活、腿肌與步行能力增強,預防下肢靜脈曲張、水腫及肌肉萎縮等。
5 腰椎間盤突出老人總是小腿抽筋的話就要注意了!不要再把這種抽筋看作普通的抽筋,這種現象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因為脊椎變形后,長期壓迫神經,會導致腿麻、腿抽筋。
6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那些腿經常抽筋,尤其夜間會加重的中老年人,有可能并不是因為缺鈣,而是因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
要知道,老年人動脈硬化,使得血管腔變窄,因而供血不足的情況較為普遍。當人在活動時,腿部肌肉的收縮和舒張會擠壓血管,加快血液流動,使腿部血液循環(huán)能維持正常。
但是,當人在睡覺時,腿部血流減慢,代謝產物不能及時被血液帶走,這些代謝產物積聚于肌肉中,達到一定濃度時, 就會刺激肌肉產生收縮,發(fā)生腿抽筋的現象。
糖尿病患者動脈更容易動脈硬化,硬化以后血管閉塞,血液供不上去了,有可能會導致壞疽,最后甚至會截肢。因此,當抽筋反復發(fā)作時,需要及時到醫(yī)院查明并排除血管、神經的器質性病變,以免耽誤治療。
7 緩解突發(fā)性抽筋的方法
8 怎樣預防抽筋
多吃乳酸和氨基酸的奶制品、瘦肉等食品,能促進鈣鹽溶解,幫助吸收。常見含鈣量高的食物有牛奶、蝦皮、海帶、豆腐。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出現足部發(fā)涼時,要注意腳部保暖,老年人要穿透氣、柔軟、較寬松的純棉襪子。
如果年紀較大,行動不便,無法做高強度的肢體運動,可以做簡易操。
必要時,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脂質代謝等藥物,同時需要預防可能加重腿部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639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