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秋養(yǎng)肺”,這是因為秋天的氣候比較干燥,因而更容易傷肺,如果在秋天沒有做好肺部的養(yǎng)護工作,就會導致唇舌干燥、咽喉干癢、咳嗽、大便干結以及手足皮膚瘙癢等肺燥的癥狀。因此秋季養(yǎng)生重要養(yǎng)肺,老年人想要安度涼秋,更應做好肺部的養(yǎng)護,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方式。
1、捶背端坐
建議老年朋友平時可以多捶背端坐,這樣可以通暢胸氣,有預防感冒,健肺養(yǎng)肺的功效。腰背自然直立,兩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兩側,各捶3遍。捶背時要閉住呼吸,叩齒10次,緩緩吞咽津液數(shù)次。捶背時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反復數(shù)次。
2、多曬太陽
美國有科學家的研究表明:護肺養(yǎng)肺,要多曬太陽。維生素D可能會修復由于抽煙引起的肺損傷,有助于減輕炎癥,因此,維生素D缺乏者更容易發(fā)生炎癥、感染,得慢性阻塞性肺等病,所以說,老年朋友秋季多曬曬太陽有益于養(yǎng)肺。
3、適量運動
想要養(yǎng)好肺,平時一定要適量運動,養(yǎng)肺的關鍵在于加強機體免疫功能,體育鍛煉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專家建議,人們根據(jù)各自的體質,選擇幾項適合自己的運動,每日堅持不懈地練習,并結合一些專門提高肺功能的鍛煉,對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肺功能極有好處。“不必拘泥于運動形式,游泳、跑步、太極拳、氣功都是十分可行的運動形式?!?/p>
以上就是有關“老年人秋季如何養(yǎng)生”的相關介紹了,大家在看完文章后想必也都知道該怎么做了。除了上文中介紹的幾種方法之外,老年人也可以適量做一些耐寒鍛煉,幫助改善肺部功能,例如可以用冷水來洗臉,此外,也可以選擇進行一些登山、秋泳以及冷空氣浴等有助于養(yǎng)肺的有氧運動。
人體與外界接觸有三大防線:皮膚、胃腸黏膜和呼吸道黏膜。這三者中,呼吸道這道防線,特別是肺,更容易與外界接觸、受細菌感染,是最脆弱、最容易失守的。
在中醫(yī)看來,肺是個嬌弱又重要的臟器。肺稱為“華蓋”,也就是形容肺像雨傘一樣,是給五臟六腑擋風遮雨的。
“主呼吸之氣”是肺最本職的工作,它上與鼻、口相通,
氣體可由此直接入肺。肺氣受傷,呼吸之氣就會發(fā)生異常改變,進而出現(xiàn)咳嗽、喘等呼吸道癥狀。除此之外,肺還主持著人體的水液代謝,通調(diào)水道,就像自然界的河流由高到低流動一樣,肺就相當于人體高處的水源,在氣的推動下,水液向皮表四周與人體五臟六腑流動。
養(yǎng)肺七法
1、笑:宣肺
中醫(yī)有“常笑宣肺”一說。大笑能使肺擴張,人在笑的同時,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暢,同時讓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能獲得充足的氧氣。
2、深呼吸:清肺
適度的深呼吸動作有助于清肺。介紹兩種比較簡單有效的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后用腹部帶動來呼吸,這種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
縮唇呼吸法:快速吸滿一口氣,呼氣時像吹口哨一樣慢慢“吹”出,目的是讓空氣在肺里停留的時間長一些,讓肺部氣體交換更充分,支氣管炎病人可常做。
3、按摩:護肺
按迎香穴,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有熱感后,用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至兩組。
叩肺俞穴,每晚臨睡前端坐椅上,兩膝自然分開,雙手放在大腿上,頭正目閉,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氣于胸中,兩手握成空心拳,輕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數(shù)十下,同時抬手用掌從兩側背部由下至上輕拍,持續(xù)約10分鐘。
4、主動咳嗽:凈肺
人體吸入空氣中的污染物后,輕者可引起支氣管,重者可引起中毒,甚至癌變。秋天應注意經(jīng)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日早晚選擇空氣清新處主動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減少肺部損害。
5、運動:健肺
多做擴胸運動,可以起到健肺的效果。同時注意呼吸統(tǒng)的鍛煉,提倡腹式呼吸法。
6、主動喝水:益肺
秋季氣候干燥,人體水分大量丟失,要及時補充,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7、食療:潤肺
蓮子、芡實、魚鰾、蜂蜜等有滋陰潤肺作用,冰糖銀耳湯、黃精秋梨湯、雪梨膏、百合蓮子湯、山藥蓮子湯、芡實山藥羹等也可養(yǎng)陰潤肺。
九款秋季潤肺茶
1、蘿卜茶c
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加少量食鹽,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略加食鹽調(diào)味,再將茶葉沖泡5分鐘后倒入蘿卜汁內(nèi)服用。有清熱化痰、理氣開胃之功,適用于咳嗽痰多、納食不香等。
2、姜蘇茶
準備生姜、蘇葉各3克。將生姜切成絲,將蘇葉清洗干凈,用開水沖泡十分鐘為宜。具有理氣、疏風寒和胃之功,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疼發(fā)熱等。
3、銀耳茶
準備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加水與冰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和入銀耳湯,攪拌均勻服用。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之功,適用于陰虛咳嗽。
4、橘紅茶
準備橘紅3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nèi)隔水蒸20分鐘后服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之功,適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癥。
5、黃精茶
選擇新鮮的黃精30克左右,然后切成薄片放入大點的杯子中,接著加入150CC的溫開水浸泡,幾分鐘過后再加入400CC的溫水繼續(xù)泡三分鐘左右即可服用,具有生津、潤肺、養(yǎng)陰之功效。
6、天麥冬茶
取天冬、麥冬各12克,加入熱開水300毫升浸泡10分鐘,棄渣喝茶,有養(yǎng)陰生津、清肺降火之功。
7、沙參大棗茶
取沙參15克、大棗5枚,加入沸開水適量加蓋浸泡15分鐘飲用,有養(yǎng)陰生津之功。
8、玉竹冰糖茶
取玉竹15克,加冰糖適量,加入沸開水適量加蓋浸泡15分鐘,并用筷子和勻后再飲用,有養(yǎng)陰生津、潤喉益肺之功。
9、蘆根蜜糖茶
取鮮蘆根25克,加蜂蜜適量,加入適量熱開水加蓋浸泡10分鐘,并用筷子和勻后再飲用,有生津清熱、潤肺利咽之功。
七大養(yǎng)肺水果
1、葡萄
葡萄營養(yǎng)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jīng)常食用,對神經(jīng)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干后,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p>
2、石榴
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煩渴不休者,可作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
3、甘蔗
甘蔗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yǎng)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zhèn)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中醫(yī)常把其作清涼生津劑,用于治療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高燒煩渴等癥。
4、梨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若與荸薺、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5、大棗
大棗能養(yǎng)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diào)營衛(wèi)、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y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臟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癥,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6、柑桔
柑桔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于身體虛弱、熱病后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癥,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p>
7、柿子
柿子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癥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干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癥。
導讀 :進入,最容易生的人是小孩和。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防秋燥、防濕護腸胃、適當增減衣服……下面為您介紹初秋養(yǎng)生的13個小,想要健康,你一定要知道!
1、多喝水防秋燥
水是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溫度關鍵,最好以少量多次法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除了食物的攝取以外,平均每日需喝水1.5~2公升,用餐時也可以喝水,水含,可稀釋食物,也易被吸收。
2、初秋防濕護腸胃
初秋時期,盛夏的余熱未消,天氣濕熱并重。這個時期應特別注意濕之邪侵襲機體。早餐可改為薏米粥,或者喝薏米水,平時烹飪可以加些山藥、蓮子。每天一杯花旗參茶,也能健脾益胃。此外,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品,避免消化不良。
3、適當增減衣服
初秋季節(jié)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涼氣”的侵襲。但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脫受涼感冒。
4、入睡時要避風寒而臥
睡眠是養(yǎng)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huán)境也要求較高。秋季夜里涼風習習,就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若“賊風”吹在熟睡者的頭面部,翌日清晨就會感覺偏頭痛,甚至發(fā)生口眼歪斜流涎;“賊風”吹在腹部,則會引發(fā)腹瀉;“賊風”吹在暴露于外的肢體,還會使肌肉處于緊張性收縮狀態(tài),讓人不能充分休息,翌日全身酸痛,困乏無力。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臥。
5、注意皮膚衛(wèi)生
初秋濕熱并重,人們常常出汗過多,保持皮膚清潔對護膚尤為重要。但秋季老人洗澡不宜過多,以免因皮膚干燥而發(fā)生癥。由于秋天氣候干燥,皮膚容易缺水引起瘙癢癥狀。尤其一些老年人因為自身皮脂腺分泌過低,皮膚干燥,搔抓可見抓痕、血痂。普通人在秋季應該多喝水,皮膚干燥的人在時間不要太長,水溫不要過高,間隔時間不要太近,盡量避免搓澡,盡量不用去脂的香皂和藥皂。
6、潤肺生津的食物不可少
秋季氣候干燥,老年人常顯得津液不足而出現(xiàn)口干舌燥、大便秘結等癥狀。此時可以多吃一些潤肺生津的食物,如梨子、百合、麥冬、荸薺、山藥、蓮子、藕、蜂蜜等食物。粥能和胃健脾,潤養(yǎng)肺燥,老幼體弱者皆宜。藥粥為秋日佳品,適當多食大有裨益,如梨粥、芝麻粥、菊花粥、胡蘿卜粥、茯苓粥、紅棗粥和百合粥等,皆為藥食兩宜的物品。老人腸胃對冷的 *** 比較敏感,秋季盡量少吃一些生冷食品,秋燥當令,應少吃辛辣食品。
7、不能少,要堅持秋練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diào)整,《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說“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痹缗P,以順應 *** 的收藏,以養(yǎng)“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常言道“動則不衰,用則不退?!崩夏耆藨?jīng)常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或,如掃地、澆花、登樓、做操、打太極拳戶外散步、慢跑、跳交誼舞、短程旅游等,達到通血脈、利關節(jié)、豐肌肉、延緩各臟器組織的衰老的目的。
8、晨練早上最佳
一些老年人認為晨練就是應該越早越好。但專家告誡廣大市民,這是不科學的。秋冬時節(jié),冷暖不定的溫差,使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腦梗死、冠心的患者遇到冷空氣 *** 時容易引發(fā)血管驟然收縮,由于原有血管的內(nèi)壁較厚、管腔狹窄,加上有大量的脂類沉積使血液流通受阻,局部組織缺氧,從而引起。為預防此類的發(fā)生,專家建議,除將晨練推遲到上午10時左右,還應注意防寒保暖,衣褲柔軟寬松以利于血液循環(huán)。
9、注意保持室內(nèi)的濕度
秋季氣候干燥、風力大,汗液蒸發(fā)快,容易使人出現(xiàn)口干、咽燥、便秘、皮膚干裂、毛發(fā)脫落等癥狀。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nèi)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nèi)的家俱,用濕拖布擦地板,室內(nèi)還可養(yǎng)魚、養(yǎng)花,或者使用加濕器等。
10、秋凍因人而異
通常,老年人身體機能減退,秋天的起居應特別注意,秋凍要因人而異。秋天是疾的高發(fā)季節(jié),身體虛的老年人要適當添加衣服,不要過于追求秋凍。因為老年人著涼會激發(fā)原有的哮喘、氣管炎等發(fā)病。天涼,血管容易處于收縮狀態(tài),導致血壓升高?;加懈哐獕翰〉睦夏耆擞锌赡芤虼搜獕荷仙T發(fā)中風。體內(nèi)熱盛有火的老年人也不能太凍,受涼后反而容易引起內(nèi)熱外寒型的感冒。有的老年人也要注意,防止受涼后誘發(fā)心絞痛。
11、多食梨粥可補肺潤燥
秋天各種梨大量上市,老人常煮點梨粥喝,可謂秋季的上佳補品。中醫(yī)認為,梨有潤肺化痰、生津潤燥的功效,適合秋季養(yǎng)肺。由于初秋的天氣,還沒完全走出高溫,脾胃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易出現(xiàn)胃口欠佳、消化不良的癥狀,因此,補肺最好兼顧脾胃,可將梨與大米煮成粥。梨雖然是補肺佳果,但進食過多傷脾胃,老人脾胃功能下降,更要注意適量。
12、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秋風蕭瑟,自然界凄涼的景色容易導致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因此,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精神,可適當選擇琴棋書畫、養(yǎng)花種草、玩物賞鳥等文化娛樂活動,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如果心情憂愁郁悶,會使抗病能力下降,引起哮喘等病復發(fā)或加重。為此,保持愉快心情是秋季養(yǎng)生的基礎。老同志要學會調(diào)節(jié)心情,積極參加一些有益且自己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13、避免盲目進補
老年人一定要根據(jù)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進補、。并不是多有的中藥補品都適合自己,要慎重選擇以免服用不當對身體造成損傷,甚至引發(fā)疾病。
【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aoren/83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老年人秋季這樣做遠離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