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陰功,亦稱“馬陰藏相”,其源出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相傳明末清初,心意六合拳河南派開山鼻祖馬學禮先生,青年時,途經嵩山少林寺,與寺內武僧較技取勝,而客居寺院,以心意把從高僧中互換而得的一套正宗少林功夫,此后,斂陰功作為心意六合拳門的主要功法之,一直秘密流傳于各代傳人之間。
斂陰者,就是指通過特殊的意念和呼吸訓練,將男子的睪丸收藏于小腹內,令外人域不到、打不著而故名。此功法,只要經一年時間的鍛煉,就可功成。功成之后,不僅可以提高自身薄弱環(huán)節(jié)一一襠部的保護作用,而且能增強實戰(zhàn)之人的搏擊威力,特別是對那些患有滑精、遺糖、陽痿的病者,亦有顯著的醫(yī)療效果,懸融健身、技擊,醫(yī)療三者為一體的優(yōu)秀護身功法。
(一)周天導引功
姿勢:
身體放松自然站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微曲下蹲,兩足尖內扣成平行。十趾抓地,重心落在兩腿正中,襠部撐圓,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沉肩收胯,兩臂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掌心相對,十指向下,目視正前方,舌尖抵于上腭。
行功:
姿勢調正之后,以柔和呼吸,吸長呼短,配合意念。首先意守百會穴五分鐘,吸氣時意想天地精氣徐徐匯集百會穴,并收提睪丸和肛門,十趾著地收緊;呼氣時意想體內濁氣由百會穴泄出,并放松睪丸,肛門和十趾。如此收放五分鐘,當意注百會穴時,似有氣布頭頂之感覺時(此氣感,即為內家“罡氣”)則行下步功法。
姿勢不變,意念由百會穴下移至印堂→人中→東漿一中一中脘一神闕氣海一中極→會陰→長強→命門→夾脊→玉枕→百會穴。
此式修日早晚行功二次,毎次行功不少于六百息(一呼一吸為一息)。每行功用意念配合呼吸循上述穴位一圈(即為小周天功),罡氣隨意念而移全穴位,不管在穴位中有氣無氣,應照常行之,呼吸如前述。
釋義:
周天導引功,在心意六合拳門中亦稱“虛無含一氣”。它是指無極到有極時所生的一點真一之氣,象云煙一樣,若有若無,忽存忽消,虛虛似有,又似無有。初學著,當偶爾在百會或其它穴位中產生了一些微熱感,佴很快又變成無有時,不必急于求成,仍應安心下來,繼續(xù)著意于穴位,久而自然,所行之氣隨著持久的鍛煉,氣質會逐步地改變,體內的罡氣也由少積多,由增生到充盈。精盈則氣充,氣充則精盈,精氣充盈,罡氣乃生,當能在一念之中,呼吸之間引罡氣循上述穴位一周,即為周天引導功成也。
(二)藏陰斂氣功
周天導引功成之后,姿勢不變。首先把充盈的罡氣用意念將睪丸全部罩住,采用深長的自然呼吸,布氣十五分鐘之后,當睪丸有明顯的熱感時,即行下步功法。
吸氣時,意念引罡氣由百會經印堂→人中→承漿→膻中→中脘→神闕→氣?!袠O→睪丸。并有意識地收提睪丸,肛門和一十趾。雙掌變拳緊握,雙膝上升伸直。
呼氣時,意念引罡氣由睪丸經會陰→長強→命門→夾脊→玉枕→百會。并放松睪丸,肛門和十指,雙拳、雙膝均還原,成最初姿勢。
釋義:
藏陰斂氣功,必須在周天導引功成之后的基礎上練習,它的動作,呼吸、意念三者要互相配合,合一進行,切忌散亂,否則會前功盡棄。此式初期鍛煉階段,睪丸只能在陰囊內,隨著呼吸一下一上的滑動,不能進入小腹內,但只要再經過四,五個月之后的鍛煉,毎經一吸之時,睪丸便能收入小腹內,只剰下陰囊;一呼之后,睪丸又能自動下落陰囊內,此乃斂陰功全盤功成矣。
【注意事項】
一、練功地點宜選擇在山青水秀、樹林茂盛、空氣新鮮流通、陽光充足之地。也可在空氣暢通,地面干燥的練功房內練習。
二、本功法適宜于童子身體,練習毫無禁忌,惟破體之人習之,則需禁絕房事。
三、練習本功法,心中務求穩(wěn)靜,絕對禁起雜念,邪念,須一意專注穴位。
四、功法告成之后,仍可結婚生子,惟不可間斷練習,否則一如常人,前功盡棄。
五,功法中所用穴位。請參照醫(yī)用穴位。
【備注】
以上屬于一些氣功方向的練習方向,道家正宗馬陰藏相其實不需要專門的功夫進行練習,在我們平日的實修過程中,功夫達到了自然而然就會出現(xiàn)此種證驗。例如道家文始派丹道中男子在進行丹道第三層的修煉以后,三層轉四層的一個證驗便是馬陰藏相,此過程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不需要我們單獨練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xiudao/74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修道防漏密法:多數(shù)人只知防漏精走丹,···
下一篇: 全身通氣三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