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小雪是入冬后的第二個節(jié)氣,小雪過后,氣溫會逐步降低到0℃以下,也就是說真正的嚴寒即將到來。那么美食文化聞名世界的中國各地,在小雪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呢?
北方在小雪節(jié)氣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沒有太多講究,冬天偏愛吃火鍋來暖和身體。
1、寒菜
江浙地區(qū)會在小雪時節(jié)腌寒菜。清代《真州竹枝詞引》描述此景:“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绷硗膺€要炒糯米儲存起來,以供寒冬時泡開水吃,當?shù)孛裰V:“炒糯米曰‘炒米’,蓄以過冬。”紹興等地小雪日開始釀酒,稱之為小雪酒。
2、糍粑
南方多地在小雪節(jié)氣中有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南方流行的美食。有的地方將糍粑制作成圓形,象征著豐收、喜慶和團圓。有的地方又稱之為年糕,寓意吉祥如意,人們常說:“年糕,年糕,年豐壽高”。
3、刨湯
湖南、湖北、重慶、貴州等地的土家族群眾在小雪前后有“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的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很適合冬季暖身食用。
4、曬魚干
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在小雪時節(jié)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nóng)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5、臘腸
小雪過后,臘腸就成了餐桌上受歡迎的美味。廣州人最喜歡用臘味來做臘味蘿卜糕、臘味煮香芋,還有臘腸炒蜜豆。在冬天寒冷的天氣里,溫暖香糯的煲仔飯盛滿臘肉、臘腸,熱量極高,御寒作用也很明顯。
6、臘肉
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腌臘肉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南北方均有出產(chǎn),南方以腌豬肉較多,北方以腌牛肉為主。臘肉是用食鹽、花椒、桂皮、丁香等香料,把肉腌在缸里,經(jīng)一段時間后,再慢慢熏干而制成的臘味。
1、飲食宜溫熱
飲食方面要多吃熱量高、有活血功效的食物。溫補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核桃、花生等;飯前記得喝碗熱粥或熱湯,寒冷的氣溫下,溫熱的養(yǎng)生粥或養(yǎng)生湯不僅能迅速補充水分和熱量,讓身體溫暖起來,還能夠幫助暖腸胃、促進食欲。尤其是雜糧粥還能幫助補充B族維生素和鉀等多種易缺乏的營養(yǎng)素。如果喝養(yǎng)生湯一定記得清淡溫潤,少油少鹽無糖無辛辣。
2、蔬果不可少
冬季干燥,吃肉較多的人容易便秘。一定要注意蔬菜水果的攝入。像蘿卜、大白菜、土豆、山藥、蓮藕、芹菜、香菇、冬筍等蔬菜,蘋果、香蕉、柚子等水果皆是不錯的選擇。小雪時節(jié)要常食菠菜、獼猴桃、橘子、黃豆等深綠色蔬果,補充葉酸,抵抗抑郁。堅果富含維生素以及鐵、鋅、鈣等礦物質(zhì),還有一定的脂肪和蛋白質(zhì),能幫助抵抗寒冷,因此冬季不妨把堅果當成零食適量食用。
3、以養(yǎng)腎為主
冬季主藏,也就是將秋天收斂的陽氣封藏起來溫養(yǎng)。因此所有生發(fā)的食物最好少吃,尤其是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泄露陽氣。小雪節(jié)氣一到,氣溫急劇降低,要多吃養(yǎng)腎的食物,中醫(yī)認為黑色入腎,很多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等,不僅補養(yǎng)腎氣,還能抵抗寒冷。另外,腰果、芡實、栗子、核桃等也可以鞏固腎氣。
結(jié)語:小雪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北方城市沒有特別的習俗,南方以臘味、湯水等為主,不過這些傳統(tǒng)食物并不適合用來養(yǎng)生,因此品嘗一下即可,不要多食。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冬季養(yǎng)生以養(yǎng)腎防寒為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143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黑芝麻對女性朋友有哪些好處
下一篇: 小米和藜麥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