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屬于寒涼性的食物,可以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薏米經(jīng)常可以和其他食物一起搭配,煮粥,燉湯等,有很廣泛的食用價值。薏米中油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膳食纖維,可以潤腸通便,促進腸胃的消化吸收,還有助于人們保養(yǎng)皮膚。
薏米可以搭配什么食材一起吃
薏米一般怎么吃?薏米怎么搭配?薏米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米的藥用價值非常高。脾胃虛弱患者、皮膚干燥者、身體濕氣較重的人們都適合吃薏米,薏米適合很多人群食用,尤其適合胃癌、子宮頸癌、腳氣病、水腫、關節(jié)炎患者經(jīng)常吃。
薏米的食材搭配
1、薏米和銀耳滋補生津,輔助治療脾胃虛弱,肺胃陰虛等。
2、薏米和香菇香菇中的多糖可提高免疫力,同食可抗癌。
3、薏米用于頭發(fā):它具有營養(yǎng)頭發(fā)、防止脫發(fā),并使頭發(fā)光滑柔軟的作用。
4、薏米和雞肉健脾祛濕,溫中益氣,補虛強身。
5、薏米和冬瓜薏米健脾化濕,冬瓜清熱利水,同食祛濕功效更強。
6、薏米和百合滋陰潤肺,清心安神,健脾利水。
薏米山楂粥
主料:薏米30克、炒扁豆、山楂各15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將薏米、山楂洗凈與扁豆一起入鍋同煮,大火燒開后轉(zhuǎn)至中火進行煮1小時左右。
2.粥煮好后放入適量紅糖即可。
薏米的吃法非常多樣化,可以和很多食材一起搭配,多用來煮粥或者燉湯,但是薏米比較難煮,所以最好提前泡水,再煮的話會熟的比較快。而且薏米有一定的食用禁忌,薏米屬于寒性食物,脾胃虛寒的人和體質(zhì)虛弱的人、月經(jīng)不調(diào)患者是不能吃的。薏米雖然可以降脂降壓降血糖,但是,薏米并不是藥物,所以不能代替藥物來經(jīng)常食用。
(1)醫(yī)師處方用量15~30g。
(2)生薏苡仁60g、鮮魚腥草120g。先將薏苡仁水煎熟,再加入魚腥草煮20分鐘,去魚腥草,1曰分2次服食。用于肺癰。
(3)薏苡仁30g、一枝黃花根20g、百部20g、冬瓜子3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肺癰(一枝黃花根為菊科植物一枝黃花的根)。
(4)薏苡仁60g、豬肺1副。豬肺洗凈,共煮熟,少量食鹽調(diào)味,酌量食之。用于咳血。
(5)薏苡仁15g、南沙參3g、茯苓3g、白術6g、陳皮2g、甘草1g、枳實15g、炒萊菔子1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慢性腹瀉。
(6)薏苡仁、炒扁豆、山藥、茯苓各等量。共研為細末,每次10g,1曰3次服。用于腹瀉。
(7)薏苡仁60g、飯鍋粑60g。同加水煮成稀飯,1曰3餐按患者食量酌情食用。用于五更瀉。
(8)生薏苡仁30g、赤小豆30g、炙黃芪15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慢性腎炎。
(9)薏苡仁60g、生黃芪30g、炙龜板60g(先煎)。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慢性腎炎。
(10)薏苡仁20g、茯苓15g、豬鬃草5g、車前草15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膀胱炎(豬鬃草為鐵線蕨科植物豬鬃草的全草)。
(11)薏苡仁25g、律草2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膏淋。
(12)薏苡仁30g、豬胰1個。共用水燉熟,少量食鹽調(diào)味,1曰分2次服。用于糖尿病。
(13)薏苡仁15g、防己6g、赤小豆30g、甘草6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面神經(jīng)麻痹(肌束震顫)。
(14)薏苡仁60g、白術3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風濕腰痛。
(15)薏苡仁30g、木瓜30g、豬蹄1只。共加水燉熟,少量食鹽調(diào)味,1曰分2次,食蹄喝湯。用于風濕痹證。
(16)、薏苡仁24g、土茯苓18g、蒼術6g、車前子9g(包煎)、苦參12g、黃柏6g、雞冠花15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白帶異常。
(17)薏苡仁20g、豬膀胱1個。將薏苡仁灌入洗凈的豬膀胱內(nèi),扎緊,加水燉熟,少量食鹽調(diào)味,分數(shù)次服用。用于遺尿。
(18)薏苡仁30g、茯苓60g、白術30g、車前子15g(包煎)、乳香9g、桂心3g、沒藥9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脫骨疽。
(19)薏苡仁30g、小米3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扁平疣。
(20)生薏苡仁30g、白扁豆3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于尋常疣。
(21)生薏苡仁5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10~15曰為1個療程。用于尋常疣。
(22)薏苡仁15g、苦參9g、甘草9g、大黃6g。每曰1劑,水煎湯,洗患處。用于膿皰瘡。
(23)薏苡仁30g、甘草9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湯吃薏苡仁。用于體癬。
(24)薏苡仁10g、生谷芽10g、蟬蛻5g、竹葉5g、山楂5g、雙鉤藤10g、燈心花3朵。每曰1劑,水煎取汁代茶飲。用于小兒防病;治小兒消化不良,煩躁易怒,夜啼易驚,小便短赤或不明原因之發(fā)熱等。
(25)薏苡仁15g、高麗參5g、紫藤子3g、梓葉2g。將薏苡仁、高麗參和紫藤子分別用文火炒至微黃,放入茶杯中,再加入梓葉,每曰1劑,用沸水A泡飲用。用于強身,清熱解毒。本方尚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26)薏苡仁粉15g、大麥粉15g、大豆粉30g。混合均勻,加水1000mL,煮沸飲用。用于食A泄瀉,水腫脹滿等。
(27)炒薏苡仁25g。加水100mL,用小火煮至1/2量時,飲其汁。用于水腫,脾虛泄瀉。
(28)薏苡仁120g、白酒1000g。將薏苡仁用紗布包好,扎緊,密封浸泡于白酒中,隔曰攪拌1次,7天后酌量服用。用于寒濕阻A經(jīng)脈,復受風邪而致的下肢浮腫,全身骨節(jié)疼痛、沉重等癥。
(29)薏苡仁5g、蒼術5g、羌活5g、獨活5g。將薏苡仁砸碎、其他藥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nèi),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鐘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shù)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于著痹所致的四肢重著,麻木疼痛,活動則舒等癥。
(30)薏苡仁5g、續(xù)斷5g、防風5g、羌活5g。將薏苡仁砸碎、其他藥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nèi),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鐘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shù)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于風濕之邪阻A經(jīng)絡的痹證。癥見腰脊酸軟疼痛,腿膝沉重,屈伸不利,步履不便,俯仰困難等。
(31)薏苡仁150g、薄荷15g、荊芥15g、蔥白15g、豆豉50g。先將后4味藥洗凈,加水1500mL煮10分鐘,取藥汁煮薏苡仁,至薏苡仁開裂酥爛,加少量食鹽調(diào)味,宜空腹時服用。用于風濕阻A經(jīng)絡或兼襲表之一身盡痛、筋脈攣急、屈伸不利或兼見手熱、心煩等癥。
薏米可以和山藥一起煮。
山藥紅棗薏仁粥,這道養(yǎng)生藥膳粥,能夠補氣血,健脾胃,排毒養(yǎng)顏。薏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分解酵素,能使皮膚角質(zhì)軟化,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
主料:糯米80克、薏仁50克、紅棗10個、山藥100克
輔料:冰糖20克
步驟:1、糯米和薏仁用清水浸泡15分鐘;
2、山藥去皮和洗凈的紅棗一起用清水浸泡備用;
3、把紅棗放入電壓鍋內(nèi)膽加入適量的清水;
4、加入泡過的糯米和薏仁;
5、再加入切片的山藥;
6、加入冰糖;
7、把內(nèi)膽放入電壓鍋中;
8、加蓋按下營養(yǎng)飯煮粥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417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荷葉粉泡茶喝清暑利濕祛瘀
下一篇: 煮小米粥的幾個技巧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