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多夢、心煩意亂的男性是非常容易失眠的,黃連阿膠湯對失眠男性來說是非常合適的,黃連阿膠湯可以滋陰降火、安神助眠,黃連阿膠湯主要用于心腎不足、陰虛火旺較重的心煩失眠、舌紅苔燥、脈細數者,對失眠的人群來說是非常好的滋補品。
男性失眠喝黃連阿膠湯安神助眠
現在的男性從20-50歲之間是壓力最大的時候,因為上有老下有小,照顧一下人的生計,還要忙于工作事物,壓力非常大,失眠多夢是常有的事情。黃連阿膠湯對于男性來說可以養(yǎng)陰瀉火、益腎寧心。黃連阿膠湯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
黃連阿膠湯
【藥方名稱】黃連阿膠湯
【處方】黃連12克、黃芩6克、芍藥6克、雞子黃2枚、阿膠9克
【功能主治】養(yǎng)陰瀉火,益腎寧心。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膠烊盡,稍冷,入雞子黃,攪勻,每次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備注】方中黃連瀉心火,阿膠益腎水,黃芩佐黃連,則清火力大;芍藥佐阿膠,則益水力強。妙在雞子黃,乃滋腎陰,養(yǎng)心血而安神,數藥合用,則腎水可旺,心火可清,心腎交通,水火既濟,諸證悉平。
注意事項
由于黃連阿膠湯苦寒黏膩,中病即止,不可久服,恐有傷胃礙脾之嫌;病之大勢已去,即更滋陰降火之輕劑天王補心丹,清中有補,或易為丹梔逍遙散,清熱除煩,疏肝理脾,總為陽能入于陰,陰陽和合,夜得安寐。
失眠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由于環(huán)境因素、疾病因素、或者是精神原因導致的,對男性的身體影響非常大,會導致心的溫陽功能與腎的滋陰功能不能協(xié)調、氣血虧虛、陰陽失調,黃連阿膠湯用于治療失眠、心煩不寧、舌紅、脈細數都有非常好的治療功效,黃連阿膠湯還非常適合陰虛火旺者服用,可以治療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心肌炎、痢疾、甲狀腺功能亢進、眼球出血等。
治療各種失眠的偏方絕招: 治思慮過度傷脾后導致的失眠 藥物:歸脾丸 穴位:神闕(肚臍) 方法:取一粒歸脾丸搗碎,填入肚臍里,外面用醫(yī)用紗布和醫(yī)用膠布固定。晚上貼,早晨取下。 思慮過度會傷脾,所以治療這種類型的失眠,我首先是補脾。 歸脾丸是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的中醫(yī)名藥,最能治療思慮過度導致的種種脾傷癥狀。脾好了,當然就不失眠了。 肚臍位于任脈之上,中醫(yī)稱為“神闕”,它是一個很特殊的穴位。大家都知道,出生之前,我們是通過臍帶從母親的身體那里接收營養(yǎng)的,因此神闕穴是我們出生前的命脈。人出生后,任脈總領一身的陰經,它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聯心肺,中經脾胃,下通肝腎。而神闕穴是任脈的經氣之海,也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可以調節(jié)全身氣血。這就意味著,在神闕一穴外貼藥物就可作用于全身。同時神闕臨近脾胃,我把中醫(yī)補脾的名藥歸脾丸填在肚臍里,就能迅速調節(jié)脾胃之氣,讓人可以睡得香香甜甜。 不習慣在肚臍里面填藥的朋友,也可以口服歸脾丸。 除了外敷或口服歸脾丸,您還可以經常到公園里散散步,充分吸收一下樹木青草的清新氣息,也有助于安眠。因為大自然中草木的氣息都含有巽木的屬性,能制約屬于坤土的思慮,幫助您的脾胃療傷。 治悲傷過度傷肺導致的失眠 藥物:枸杞子 穴位:左側太淵穴 方法:買些枸杞,取其中一粒搗爛,貼在左側太淵穴上,外面用醫(yī)用膠布固定。晚上貼,早晨取下。 過度的悲傷首先會傷害到我們的肺,對于這種情況導致的失眠,我都用上面的方法來治療。 太淵穴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即肺中元氣聚集最多的地方,也就是說,肺氣都是從此穴源源不斷地流出抵達全身各處的。所以,在這個穴位上外貼藥物,就能夠最有效地促使經絡中的肺氣回歸肺臟中潛藏,以補肺氣之虛。 而枸杞子味甘性平,顏色鮮紅,在《易經》中,它對應兌澤,是補肺潤肺的最佳選擇。我把它貼在太淵穴上,其藥性便能通過肺經的傳導,進入受傷的肺臟。當肺能藏魄時,我們的睡眠自然就恢復正常了。 治過于生氣傷肝后導致的失眠 藥物:桑葚子 穴位:左側太沖穴 方法:買些桑葚子,取一粒黑色的、成熟的搗爛,貼在左側太沖穴上,外面用醫(yī)用紗布和膠布固定。 不少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心里有火發(fā)不出來,老是憋著,于是,晚上就失眠了。 這種失眠是怒氣傷肝導致的,治療時,要先補肝。我通常都采用上面的方法。 中醫(yī)認為桑葚味甘性寒,有補血滋陰、補肝益腎等功效,自古以來就作為斂肝氣的良藥被廣泛應用。而太沖穴是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即肝經元氣匯集、留駐的地方。因此,我在太沖穴外貼桑葚子就能補益肝氣,修復肝臟,讓“魂”回到肝中。 治驚恐過度傷腎后導致的失眠 藥物:白參片 穴位:左側太溪穴 方法:取一小片白參,貼在左側太溪穴處,外面用醫(yī)用膠布固定,晚上睡覺時貼,早上取下。 人受到驚嚇后,不僅會做噩夢,嚴重時甚至無法入睡。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過度的恐懼使腎臟受到了傷害,以致“志”不能歸于腎。我治療過很多例類似的病人,都使用上面的方法。 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腎臟元氣居住的地方,它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的功能。而人參最能補人的元氣,對五臟六腑都有益處,所以我一般選用白參搭配太溪穴的方法來治療“恐傷腎”后的失眠。 其實,不僅情緒過度會使神、魂、魄、意、志不能分別安于五臟,引發(fā)失眠,其他像外感邪氣、飲食不調、環(huán)境變化等因素都有可能讓您睡不好覺。 治憂慮過度傷胃后導致的失眠 藥物:麥芽,麥冬 穴位:左側內關穴、神門穴 方法:在藥店買些麥芽和麥冬,取幾粒麥芽(生熟均可),除去麥殼,只取里面的芽,弄碎,貼在左側內關穴處,再取一粒麥冬搗碎,貼在左側神門穴處。都是睡前貼,早晨取下。 《黃帝內經》里面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如果您由于暴飲暴食、飲食沒有規(guī)律或者吃了生冷的食物導致胃氣受損,也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這時,我建議您采取以上對策: 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它主管脾胃附近風氣的運行,而“胃不和”多半是由于受到風邪的侵擾,所以通過內關穴將風氣轉移走,問題就能解決。而麥芽可以健脾開胃。這兩者相搭配,失調的胃氣便能回歸正常。 麥冬滋心陰,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將麥冬貼在神門穴上就相當于吃了一味天王補心丹,能很快為心臟補充正氣。而心屬火,胃屬土,火能生土,補心之火氣,就是間接補胃。把侵襲胃的風氣驅趕走之后,趕緊補充胃氣,讓胃恢復正常,胃一和,臥自然就安了。 治心神不安或者得流感發(fā)熱后導致的失眠 藥物:干荷葉 穴位:右側陽輔穴,左側神門穴 方法:取干荷葉一小片揉碎,貼在右側陽輔穴處;再取麥冬一粒搗碎,貼在左側神門穴處,都用醫(yī)用膠布固定。晚上貼,早晨取下。 如果您體內火氣過大,常常心神不安,或者得流感發(fā)熱后導致的失眠,那么我推薦您用上面的方法。 這種失眠是本該運行在膽經和三焦經中的火氣流竄入心經引起的。所以,治療時要一方面收束火氣,使其回歸本經(膽經和三焦經),另一方面,要調理失衡的心氣。 陽輔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經穴,膽經中運行的火氣,正是導致失眠的主要原因。荷葉是散火的,貼在右邊陽輔穴上恰好可以瀉掉這些惹是生非的過多火氣。 前面已經提到過,麥冬貼神門能補心氣,心氣足了,神志就能聽心控制,失眠也就治好了。 治感冒傷風導致的失眠 感冒傷風也能導致人睡不好覺。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位患者,不僅感冒傷風遲遲不愈,連睡覺都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每天怎么也睡不著。于是我開了桂枝湯給她,她只用了一帖就好了。 傷風導致失眠的典型伴隨癥狀是出汗,如果您某天吹了風,并且出汗、失眠,那么不妨試試桂枝湯。另外,這種失眠是脾被風傷、意不安于脾造成的,所以,用思慮過度傷脾后導致失眠的治療方法也有效。 一直以來,失眠都是一種原因很復雜的疾病,所以,我提供上述多種方法給您挑選。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癥施治。有些朋友是多年頑固失眠,那時,您不如就把以上7種方法同時使用,效果也會讓您大吃一驚的。此外,您還可以去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讓悅耳的旋律來伴自己入睡。這其實就是中醫(yī)里所說的五音療法,因為,音樂的獨特韻律也能調節(jié)人體中的各種經氣平衡。
現在許多人因為壓力太大,導致失眠越來越嚴重,每天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就是難以入睡。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就會昏昏沉沉,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的效率會大打折扣,此時通過一些中醫(yī)療法可以有效的緩解失眠癥狀,那么,中醫(yī)如何治療失眠呢?
一、針灸治療失眠
如果失眠比較嚴重,可以找有經驗的中醫(yī)給自己進行穴位針灸,能起到很好的助眠作用。建議針灸內關穴,神門穴,安眠穴,足三里穴,后溪穴等穴位。
二、耳針治療失眠
耳針也有很好的助眠作用,如果失眠癥狀不是特別嚴重,可以用膠布把綠豆或者鳳仙花籽貼在耳后的安眠穴上,能起到很好的助眠作用。如果失眠癥狀比較嚴重,用王不留行籽貼在耳穴處,也能起到很好的助眠作用。
三、中藥治療失眠
1.黃連溫膽湯:這種中藥方劑的組成成分包括枳實,半夏,陳皮,甘草,茯苓等,對于情緒異常導致的失眠有很好的調理作用,而且常喝這種中藥方劑還能減肥、降脂。
2.龍膽瀉肝湯:這種中藥方劑中包含龍膽草,山梔子,澤瀉,生地黃,當歸等多種中藥材,可以清心火,去肝火,因為肝火上亢導致的失眠,服用這種藥物能起到很好的助眠作用。
3.歸脾湯:這種中藥方劑中有白茯苓,當歸,酸棗仁,甘草,人參,白術等中藥,能起到養(yǎng)血安神,補心益脾的作用,如果是氣血虧虛導致的失眠,服用這種藥物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四、食療緩解失眠
1.參味湯:用太子參,五味子加水煎煮,最后加入適量的糖漿,一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15毫升,對于失眠,心慌乏力等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生百合湯:把生百合加水,用小火燉煮,最后加入適量的白糖,每天服用兩三次,對于心陰不足導致的失眠癥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你描述的具體癥狀不是很清楚,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中醫(yī)認為,思慮勞倦、內傷心脾、陰陽不交、心腎不交、陰虛火旺、心氣虛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響心神而失眠。
其的發(fā)生常與心脾肝腎及陰血不足有關,病理變化屬陽盛陰衰,陰陽不交。
中醫(yī)將失眠分為以下類型:
實證型:肝郁化火,用龍膽瀉肝湯加味;痰熱內擾,用溫膽湯加味。
虛證型:陰虛火旺,用黃連阿膠湯合朱砂安神丸加減,心脾兩虛者用歸脾湯;心膽氣虛者,用安神定志丸;心腎不交、虛陽上擾者用交泰丸。
頑固性不寐從瘀論治,乃氣血凝滯導致,用血府逐瘀湯。
你可明確診斷后,在確定治療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420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鯽魚冬瓜湯適合哪些人群喝
下一篇: 消化不良的人能喝雞腳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