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guān)鍵詞:塑體健身
魚膠 : 100g
豆苗 : 250g
大蒜 : 1個(約10粒)
鹽 : 適量
味精 : 適量
魚膠制成魚丸,豆苗洗凈,大蒜去衣洗凈拍爛。起油鍋放大蒜,稍爆后放清水適量,煮沸后放魚丸,再放豆苗,煮熟調(diào)味便可食用。
魚丸需要魚肉,鹽,水,生姜制作而成,魚肉,水,鹽,生姜的比例為50:50:1:1。具體做法如下:
需要提前準(zhǔn)備好的材料包括:魚肉 500g、水 500g、食鹽 10g、姜 10g。
1、刀口平著刮下魚肉。
2、魚肉里放點(diǎn)生姜末。
3、將魚肉放入攪拌機(jī),并加入500克清水。
4、攪拌成魚蓉。
5、加鹽,拌勻。
6、擠出魚丸。
7、放入鍋中煮熟。
8、盛出,完成。
注意事項(xiàng):
魚丸是福建福州、溫州、閩南、廣東、臺灣、江西撫州一帶經(jīng)常烹制的特色傳統(tǒng)名點(diǎn),屬于粵菜或閩菜系。亦名“水丸”,古時稱“氽魚丸”。因?yàn)樗兜栗r美,多吃不膩,可作點(diǎn)心配料,又可作湯,是沿海人們不可少的海味佳肴。
魚丸因注重選料和制作工藝而名聞遐邇。多以鮮黃魚、馬鮫魚、鰻魚、鯊魚為主料。剁碎魚肉,加適量姜汁、食鹽、味精,搗成魚泥,調(diào)進(jìn)番薯粉,攪勻后擠成小圓球,入沸湯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彈性,脆而不膩,為宴席常見菜品。
魚丸傳統(tǒng)名點(diǎn),亦名“水丸”,古時稱“氽魚丸”。魚丸是福州、閩南、廣州一帶經(jīng)常烹制的傳統(tǒng)食品。因?yàn)樗兜栗r美,多吃不膩,可作點(diǎn)心配料,又可作湯,是沿海人們不可少的海味佳肴。
魚丸,又名魚圓,為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魚糜制品,根據(jù)各地的不同制作習(xí)慣,分為有無包餡、有無淀粉等諸多品種,各具風(fēng)味,口感鮮美,烹調(diào)方式多樣,適合大多數(shù)人食用。因魚丸的主要原料是魚肉,俗話說“吃魚聰明”,魚丸的營養(yǎng)價值可見一斑。
魚丸的由來
相傳,公元210年秦始皇東巡來到膠東芝罘島,他非常喜歡吃海魚,便讓廚師給他做魚吃,恰巧吃魚時被魚刺卡住喉嚨,一怒之下殺掉了給他做魚的廚師。秦始皇第二次東巡來到芝罘島。廚師們沒有一個敢給秦始皇做魚吃的,但又害怕秦始皇點(diǎn)名要吃魚,廚師們只好抽簽來決定誰來做魚,不幸的是被一位福山的廚師抽到。廚師知道自己大禍臨頭,沒有辦法只好糊里糊凃的把魚放到案板上,用刀使勁拍打,嘴里嚷道:“就是你把我送了命,我要死了……”不知過了多久,突然有位廚師喊他上菜了,這時他才清醒過來,低頭一看魚已經(jīng)被他拍成爛泥,魚肉和魚刺分離了,巧的是秦始皇沒有點(diǎn)魚,情急之中腦子里突然有了靈感。于是便將拍成爛泥的魚肉用手做成了魚丸,放到鍋里去煮制成魚丸湯。秦始皇吃了這又鮮、又嫩、又無刺的魚丸子,龍顏大悅,稱贊福山廚師技藝高超,眾廚師紛紛都學(xué)做汆“魚丸子”。這位福山廚師得到了秦始皇賞識,后經(jīng)常給他做汆“魚丸子”吃,便留在了秦始皇身邊做了御廚。這個故事和這道菜在整個膠東流傳開來,成為佳話。
2、 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很好的保護(hù)作用,有利于預(yù)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3、 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yǎng)肝補(bǔ)血、澤膚養(yǎng)發(fā)健美的功效。
魚丸的熱量 :
別名:魚蛋
熱量:107 大卡(100克)
分類:蛋類、肉類及制品
評價:含水量較高,蛋白質(zhì)和脂肪含量比一般魚肉少,其制作中加入淀粉,綜合來說熱量與一般魚類相當(dāng),減肥時可適量食用。
速凍魚丸要少吃 :
速凍魚丸為了吃的時候有魚肉的鮮味,在制作的過程中加入了大量的食品提鮮劑,據(jù)調(diào)查速凍魚丸的鹽含量是五花肉的5倍,為了保持口感,速凍魚丸的脂肪含量都要大于20%,吃6個魚丸就想到于吃了6片豬肥肉的熱量,這種速凍魚丸的熱量是相當(dāng)?shù)母叩?,是真正發(fā)胖的元兇。
1、普通魚丸
1、買魚。好像是什么魚都可以的。但是最好挑刺少的吧。
2、片魚。要把魚肉從骨頭上剔成兩片。
3、做魚茸。把片下來的魚魚皮朝下放在案板上,用手按住尾巴,從魚尾往魚頭方向用刀刃用力刮,這樣就可以刮出魚茸了。
4、攪拌魚茸。把魚茸倒入個大點(diǎn)的盆里,放鹽,水,姜末,蒜末,蔥末,順時針方向用力攪拌。注意攪的時候一定要一直朝一個方向。鹽可以多放一些,魚丸咸一些沒問題。一直攪,攪到魚肉上勁了為止。測試方法是捏一個丸子放到清水里,如果不沉底的話就OK啦。
5、做調(diào)料。找一個容器,里面放上雞精,胡椒粉,醬油,醋,香油,蔥花,和香菜,待用。
6、煮魚丸。做一鍋水,注意,首先要保持低溫,把攪拌好的魚肉捏成丸狀一一下鍋。魚丸全部下鍋之后,把火開大,把魚丸煮熟。
7、出鍋,把魚丸連湯一起。
2、 章魚丸
材料:低筋面粉200公克 澄粉30公克 泡打粉1/2小匙 蛋2個 高湯350cc 高麗菜適量,章魚適量,紅姜絲適量,海苔粉適量。
調(diào)味料 鹽少許 醬油1小匙
醬料 沙拉醬
做法:
1、將材料 低筋面粉200公克 澄粉30公克 泡打粉1/2小匙 過篩備用
2、將蛋打散成蛋汁,加入高湯及作法1的粉料拌勻成面糊,再加入調(diào)味料調(diào)味
3、高麗菜切碎 章魚切小塊備用
4、將章魚燒模型燒熱,再將家用紙巾揉成方便涂油的形狀,沾上油抹模型, 接著將面糊倒入模型中約5分滿,放入高麗菜 章魚塊及紅姜絲,再淋滿面糊, 然后反覆旋轉(zhuǎn)待面糊燒烤成金黃色的圓球狀時便可盛盤,淋上沙拉醬并撒上海苔粉即可。
潮州大魚丸
菜譜名稱:潮州大魚丸
所屬菜系:粵菜(潮州流派)
菜譜功效:營養(yǎng)不良調(diào)理 孕婦食譜 青少年食譜 動脈硬化調(diào)理
制作工藝
1、將黃花宰殺,去鰓、鱗、內(nèi)臟,洗凈,片取凈肉絞成魚茸,放在盆里;
2、魚茸中加入雞蛋清、精鹽、味精、清水25毫升攪勻,用力撻至起膠,能粘手不掉,便擠成魚丸,排放于清水盆中浸泡,約做50 粒;
3、將魚丸連清水一起倒入鍋中,先用旺火煮至表面快熟成型,改用小火將魚丸浸至微熟,取出;
4、中火燒沸湯(或水)1000毫升,將魚丸放入煮至浮動,立即端離火位,加入紫菜、蔥花、味精、魚露、香油、胡椒粉,然后盛入湯盅或碗內(nèi)。
(二)做魚丸的要訣
不論東江魚丸、潮州魚丸、福州魚丸、鯪魚丸、墨魚丸等,都以色澤雪白、幼滑而爽口、味鮮美而著名。
對于魚丸的烹制,五花八門,各師各法,著名的魚丸,有其獨(dú)家配方、秘竅。筆者從廚30多年的實(shí)踐,談?wù)勽~丸制作的要訣。
魚的選擇
海鰻為首選,此魚少刺多肉,潔白細(xì)嫩,吃水量大,味道鮮美,是烹制魚丸的理想原料。
其次可用鯊魚、鱸魚、鱖魚(桂花魚)、石斑魚、青衣、鯰魚、鯪魚、鯇魚、鰱魚、(魚甘)魚、鯽魚、帶魚、墨魚、魷魚、(魚章)魚等。
1.不宜用活魚與凍魚。
如用即宰活魚即制魚丸,則會產(chǎn)生魚肉不易吃水,難以上勁的現(xiàn)象。因?yàn)閯傇讱Ⅳ~,肌肉僵直,肌纖維硬化之故。
不宜用冷藏魚,因魚體經(jīng)凍結(jié)后,有冰晶會使肌肉組織受到損傷,魚體變干縮,在制魚膠時,難以吸水,很難打上勁,不易起膠。
2.只取“魚青”,不要魚紅肉。
魚體中不是全部的魚肉都可采用,一般只取魚背部位的肉。而且刮肉時,只刮取白色部分的魚肉,不要取魚的細(xì)骨和近魚皮的紅肉。因含肌紅蛋白的魚肉,會影響魚丸的色澤。
魚的處理
1.魚肉不宜漂洗。
魚不宜放在清水中漂洗。經(jīng)過漂洗的魚,會變得比較僵硬,不易斬制,也不利于吃水,攪拌時難以起膠。
2.魚肉要斬細(xì)。
將魚肉顆粒斬得越細(xì)膩,與水、味料結(jié)合就越好,魚膠的吃水量也越全面,烹制出來的魚丸也就越嫩滑了。
可采用絞肉機(jī)先絞后再斬。
魚膠加鹽上勁
所謂“上勁”,廚業(yè)將魚膠加鹽充分?jǐn)嚢韬螅こ矶扔鷣碛?,吃進(jìn)去的水也愈來愈多,稱為上勁。
鹽,是一種電解質(zhì),加鹽后能將水分吸收。鹽在外力作用下,和水、魚肉蛋白質(zhì)充分結(jié)合而形成黏性的溶膠,使空氣進(jìn)入溶膠,而致魚丸松軟細(xì)嫩。
魚丸中要加入淀粉
魚膠攪拌時,除了加鹽、水、蛋清、味粉等調(diào)料外,還需加入適量淀粉(薯粉或生粉)。因淀粉在魚茸、水、鹽、味之間起著乳膠劑的作用,經(jīng)糊化后變成具有一定黏稠性的膠體,從而增加魚膠的黏稠。
魚膠可以加入蛋清
在制作魚丸時,可以加入適量蛋清,因?yàn)榈扒寰哂心z凝性、膨脹性,色白滑嫩。
魚膠加入蛋清攪拌后,會和不同的原料黏結(jié)起來,烹制出來的魚丸更加滑嫩細(xì)膩、色白如雪、易于漂浮、富有彈性。
攪拌時要順著一個方向
攪拌,是烹制魚丸的最重要步驟,魚丸成功與失敗,就在于攪拌技術(shù)如何。
順著一個方面攪拌,可把魚肉纖維組織內(nèi)蛋白質(zhì)分子逐漸地相互結(jié)合在一起,并且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起來,從而形成了比較緊密的結(jié)構(gòu)形式;再進(jìn)一步順向地不斷攪拌,就會越攪越緊,勁力也就越來越增大。
如果采用順、逆并舉的手法攪拌,那么已經(jīng)順向排列起來的蛋白質(zhì)分子,就會隨著逆向攪動而被打散,造成魚膠黏性不足。
攪拌時要注意3點(diǎn) :
1.加鹽攪拌時,速度應(yīng)由慢到快,用力由輕到重,讓魚茸逐步上勁。隨著鹽量的增加,魚膠的黏稠度也跟著增加。
2.攪拌魚茸,開始摻水時,應(yīng)慢而少,再分次加入,逐步增加。加水量按實(shí)際操作時靈活掌握。
3.魚茸攪拌過程中,摻水、入味、加鹽是有順序的,應(yīng)先加入水、粉、味調(diào)成漿,然后加鹽。按此規(guī)律,是烹制魚丸成功的秘訣。
材料用量:
白鰱魚丸300克,雞湯750克,豆苗25克,熟筍片,雞油各20克,水發(fā)香菇2各,熟火腿10克。
制作方法:
烹飪方法:將魚丸在沸水中氽一下。另用砂鍋將雞湯煮沸,將魚丸放入,加精鹽,味精和豆苗。熟筍片,香菇沸水略氽后在魚丸上間隔擺放香菇結(jié)頂,四周以豆苗襯托,淋上雞油即可。
三色魚丸
【主料】 原料:青魚(或草魚)肉100克,胡蘿卜、青椒、蔥姜末各10克,花生油10毫升,肉湯150毫升、雞蛋1枚、水發(fā)木耳5克,芝麻油、食鹽、料酒
【制法】
1.將魚肉去刺,斬泥,分3次加蛋清、食鹽、蔥姜水、淀粉和適量肉湯順一個方向攪均。
2.將魚肉泥擠成丸子,逐個放入80℃的水鍋中,旺火氽熟、撈出。
3.將胡蘿卜、青椒、木耳切丁。
4.起油鍋,旺火下蔥姜末煸香,在放入胡蘿卜、青椒、木耳,略炒,添入所余肉湯。
5.胡蘿卜熟后,用水淀粉勾芡,下入魚丸,淋上芝麻油即成。
煲仔魚丸
【原料】
攪碎鯪魚肉225克,臘腸1條 浸軟發(fā)菜20克,粉絲50克,雞清湯100克,生菜100克 醬油、油各20克,生粉、香油各15克,精鹽、胡椒粉各5克,切碎香菜、蔥、蝦各10克。
【制作過程】
蝦粒、臘腸粒、發(fā)菜段、香菜、蔥和魚肉攪拌均勻; 雞湯倒入鍋中加熱,魚肉擠成魚丸下到湯中,煮熟后撈出; 將粉絲、生菜放入湯鍋中,隨后放醬油等調(diào)味品稍煮,將魚丸排在上面;另用鍋將淀粉勾芡,澆在魚丸上即可。
魚丸粥
材料:大米100克,魚丸10個,韭菜50克。
調(diào)料:鹽適量,胡椒粉、味精各少許。
做法:
1.大米淘洗凈;韭菜擇洗凈,切末。
2.大米與適量清水一同放入鍋中,以大火煮沸,再轉(zhuǎn)用小火熬煮20分鐘至粥成。
3.加入魚丸再煮5分鐘,加韭菜末、鹽和味精至熟,撒上胡椒粉即可。
大廚支招
魚丸可以買現(xiàn)成的也可自己制作。制作魚丸需注意的地方是,魚肉一定要新鮮。魚丸的成敗主要由魚的新鮮度和魚肉的纖維所決定的。掌握好魚肉、鹽、水三者的比例。鹽和水過少,魚蓉?zé)o黏性,湯易渾濁,反之,魚丸易變硬,沉底浮不起來。水的總量大概為魚肉的1.7倍。將魚肉剁成泥攪打時,用干淀粉攪拌,魚丸韌而有彈性,如用水淀粉攪拌,軟而滑嫩,彈性稍差。
香辣炒魚丸
(到超市購買)青椒切片。紅辣椒切片。洋蔥切片。
1.鍋里水燒開,下魚丸煮熟。煮熟的魚丸撈出。
2.比較大一點(diǎn)的魚丸切一切。
3.重新起鍋,鍋內(nèi)放油,下洋蔥翻炒。
4.再下青椒翻炒。下紅椒翻炒。加適量鹽。
5.洋蔥和辣椒都炒熟后,把切好的魚丸放入,加入黑胡椒、孜然,翻炒均勻即可出鍋。香辣炒魚丸,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決定各種調(diào)料的多少。
小青菜魚丸湯,無油輕調(diào)料,是很健康的一道菜。
魚丸的做法
步驟step
1
可以讓賣魚的直接開好魚肉
步驟step
2
偷懶,直接攪拌機(jī)攪碎。其實(shí)應(yīng)該是用刀一層層刮下來的。
步驟step
3
看圖吧,全加進(jìn)去。然后就是攪拌了。
步驟step
4
一順攪拌,一直攪拌到插進(jìn)筷子可以豎起來。
步驟step
5
自己一個人,沒辦法拍照。一手不停捏魚糜,一手拿勺子,捏好的丸子放進(jìn)熱水里煮。魚丸子浮到水面,就好了。放進(jìn)洗干凈的小青菜就OK啦。
魚丸的烹飪技巧
技巧tips
攪拌一定要有耐性,這個是關(guān)鍵。很健康的一道湯,家里小朋友很喜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33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球鮮湯的功效與作用,三球鮮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