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guān)鍵詞:清腸排毒類
甲魚 : 1個(約500g)
生地 : 10g
地骨皮 : 10g
火腿片 : 3片
水發(fā)香菇 : 適量
蔥 : 適量
姜 : 適量
鹽 : 適量
味精 : 適量
麻油 : 適量
甲魚宰殺,去內(nèi)臟,洗凈,放生地、地骨皮于甲魚腹內(nèi)。將甲魚放入碗內(nèi),水發(fā)香菇排在兩旁,撒上蔥、姜、鹽、味精后,上籠蒸半小時出籠,覆扣在湯盤內(nèi),淋上麻油即成。
你知道嗎?甲魚殼有很大的藥用價值,不僅可以滋陰清熱,還可以消除腹內(nèi)腫塊。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甲魚因為具有很好的營養(yǎng),逐漸走上大眾的餐桌,而甲魚的殼是一味常用的中藥,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甲魚殼有什么妙用。
了解甲魚殼的妙用前,我們要知道,甲魚殼的中醫(yī)學(xué)名叫做“鱉甲”,是甲魚的背甲。去腫塊需要用醋炮制。稱為醋鱉甲。
都有什么妙用呢?
1、滋陰潛陽
中醫(yī)認(rèn)為,陰陽既互根互用,又互相制約對方,才能達到相對平衡,如果一方衰弱,一方強盛,身體就會出問題,如果陰虛陽亢,就會導(dǎo)致血壓升高,出現(xiàn)頭暈?zāi)垦#? 而鱉甲能滋陰潛陽,可以配合牡蠣、生地、阿膠等,組成二甲復(fù)脈湯。
2、退熱除骨蒸
鱉甲性寒,能夠滋陰清熱,常用于陰虛發(fā)熱, 滋陰作用同龜板而稍弱,但清熱作用強,很多陰虛嚴(yán)重的人會出現(xiàn)夜間發(fā)熱,體內(nèi)熱如火燒,盜汗,清晨熱會褪去,而且舌紅無苔 ,叫做夜熱早涼,鱉甲配伍青蒿、生地、丹皮、知母等可以治療熱病傷陰的夜熱早涼。
3、軟堅散結(jié)
鱉甲還有一個妙用,就是消腹部癥瘕(腹部肝脾腫塊), 鱉甲味咸,入肝經(jīng),有軟堅散結(jié)的功效,用醋炮制過后效果更佳,治瘧母所致的肝脾腫大,脅肋疼痛,常與柴胡、蟄蟲、丹皮等組成鱉甲煎丸,還可以治療女性閉經(jīng)。
4、陰虛風(fēng)動(抽搐)
中醫(yī)認(rèn)為陰虛可產(chǎn)生內(nèi)風(fēng),形成陰虛風(fēng)動,人體手指抽動、蠕動 ,甚至驚厥昏迷,鱉甲可以滋陰息風(fēng),治療熱病后期,陰傷出現(xiàn)的陰虛風(fēng)動。
以上就是鱉甲的介紹了,可以降血壓止頭暈,退陰虛發(fā)熱,還能消腹部肝脾腫塊,最后還能治療陰虛抽筋,抽動,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滋陰清熱消腫塊佳品。
你還知道鱉甲有什么作用呢?歡迎評論區(qū)補充。
沙甲魚擁有豐富風(fēng)營養(yǎng),贏得很多人的喜愛,沙甲魚的營養(yǎng)價值有哪些呢?下面是的沙甲魚的營養(yǎng)價值及食用指南,歡迎閱讀。
沙甲魚的營養(yǎng)價值
甲魚富含蛋白質(zhì)、無機鹽、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此外,龜甲富含骨膠原、蛋白質(zhì)、脂肪、肽類和多種酶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
膳食價值
人們喜愛食用甲魚,因為它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鈣、鐵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是不可多得的滋補品,尤以500多克重的母鱉為佳。母鱉體厚尾巴短,甲裙厚, 肉肥,味最美,公鱉則體薄尾巴長。
鱉肉具有雞、鹿、牛、羊、豬5種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稱。它不但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補珍品,能夠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及調(diào)節(jié)人體的內(nèi)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質(zhì)量、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補佳品。
在中國很早以前的記載中就有"鱉可補癆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出自《本草綱目》,原文非如此,但基本是在表述此意),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滋補的營養(yǎng)保健品。唐.孟詵:婦人漏下五色,贏瘦,宜常食之?!峨S息居飲食譜》:鱉甘平,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宜蒸煮食之。
鱉肉富含動物膠、角蛋白、銅、維生素D等營養(yǎng)素。因鱉的種類和生活地區(qū)的不同,其營養(yǎng)成分不盡完全一致。據(jù)分析,每百克鮮鱉肉一般含:水分73-83g,蛋白質(zhì)15.3-17.3g,脂肪0.1-3.5g,碳水化合物1.6-1.49g,灰分0.9-1g,鎂3.9mg,鈣1-107mg,鐵1.4-4.3mg,磷0.54-430mg,維生素A 13-2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02mg,維生素B2 0.037-0.047mg,尼克酸3.7-7mg,硫胺素0.62mg,核黃素0.37mg,熱量288-744千焦耳。鱉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占75.43%,其中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占32.4%,是牛肉的6.54倍,羅非魚的2.54倍,鐵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甲魚肉性平、味甘;歸肝經(jīng)。
具有滋陰涼血、補益調(diào)中、補腎健骨、散結(jié)消痞等作用 可防治身虛體弱、肝脾腫大、肺結(jié)核等癥。
【性味】性寒,味咸。
【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zhì)、脂肪、鐵、鈣、動物膠、角質(zhì)白及多種維生素等。
【功效】滋陰清熱,補虛養(yǎng)腎,補血補肝。
宜&忌:適宜身體虛弱者食用。肝病患者忌食;患有腸胃炎、胃潰瘍、膽囊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不宜食用;失眠、孕婦及產(chǎn)后腹瀉者不宜食用。甲魚含高蛋白質(zhì)和脂肪,特別是它的邊緣肉裙部分還含有動物膠質(zhì),不容易消化吸收,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挑選
好的甲魚動作敏捷,腹部有光澤,肌肉肥厚,裙邊厚而向上翹,體外無傷病痕跡;把甲魚翻轉(zhuǎn),頭腿活動靈活,很快能翻回來,既為質(zhì)量較優(yōu)的甲魚;需格外注意的是,買甲魚必須買活的,千萬不能圖便宜買死甲魚,甲魚死后體內(nèi)會分解大量毒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使冷藏也不可食用。
一看:主要看甲魚的各個部位。凡外形完整,無傷無病,肌肉肥厚,腹甲有光澤,背胛肋骨模糊,裙厚而上翹,四腿粗而有勁,動作敏捷的為優(yōu)等甲魚;反之,為劣等甲魚。
二抓:用手抓住甲魚的反腿掖窩處,如活動迅速、四腳亂蹬、兇猛有力的為優(yōu)等甲魚;如活動不靈活、四腳微動甚至不動的為劣等甲魚。
三查:主要檢查甲魚頸部有無鉤、針。有鉤、針的甲魚,不能久養(yǎng)和長途運輸。檢查的方法:可用一硬竹筷刺激甲魚頭部,讓它咬住,再一手拉筷子,以拉長它的頸部,另一手在頸部細(xì)摸。
四試:把甲魚仰翻過來平放在地,如能很快翻轉(zhuǎn)過來,且逃跑迅速、行動靈活的為優(yōu)等甲魚;如翻轉(zhuǎn)緩慢、行動遲鈍的為劣等甲魚。
加工
將甲魚翻過身來,背朝地,肚朝天,當(dāng)它使勁翻身將脖子伸到最長時,用快刀在脖根一剁,然后控血。
當(dāng)甲魚伸長脖子翻身時,用兩指抓住其頸部,用快刀在頭部割斷其頭骨,然后控血。
用筷子引出甲魚頭,待其咬住拉長,用刀斬斷頸根,然后控血。如果自己無法下手的話,那最好讓賣家?guī)湍阍讱ⅲ约杭庸で逑础?br>
清洗方法如下:放半鍋水,水溫?zé)链蠹s有70~80度,將宰殺后的甲魚放在熱水中,燙2-5分鐘(具體時間和溫度根據(jù)甲魚的老嫩和季節(jié)掌握)撈出,放涼后(迫不及待者可以用涼水浸泡降溫),用一小刀將甲魚全身的烏黑污皮輕輕刮凈。注意了,可別把裙邊(也叫飛邊,位于甲魚周圍,是甲魚身上滋味最香美的部分)刮破或刮掉。刮凈黑皮后,再將甲魚清洗干凈。
從甲魚的裙邊底下沿周邊割開,將蓋掀起,去除內(nèi)臟;還有一種方法,是用剪刀或尖刀在甲魚的腹部切開十字刀口,挖出內(nèi)臟,用清水洗凈。內(nèi)臟掏凈后,洗凈,斬掉四爪尖和尾鞘,去掉四腳附著的黃油。訣竅沒有別的,就是膽大心細(xì)性子剛,下手迅速心不慌。另外,甲魚體內(nèi)的黃油腥味異常,一定要除凈。
沙甲魚的藥用價值
鱉渾身都是寶,鱉的頭、甲、骨、肉、卵、膽、脂肪均可入藥。
《名醫(yī)別錄》中稱鱉肉有補中益氣之功效。據(jù)《本草綱目》記載,鱉肉有滋陰補腎,清熱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種功效,可治虛勞盜汗,陰虛陽亢,腰酸腿疼,久病泄瀉,小兒驚癇,婦女閉經(jīng)、難產(chǎn)等癥?!度沼帽静荨氛J(rèn)為,鱉血外敷能治面神經(jīng),可除中風(fēng)口渴,虛勞潮熱,并可治療骨結(jié)核。鱉血含有動物膠、角蛋白、碘和維生素D等成份,可滋補潛陽、補血、消腫、平肝火,能治療肝硬化和肝脾腫大,治療閉經(jīng)、經(jīng)漏和小兒尺癲等癥。鱉膽可治痔漏。鱉卵可治久痢。鱉頭焙干研末,黃酒沖服,可治脫肛。鱉的脂肪可滋陰養(yǎng)陽,治療白發(fā)?,F(xiàn)代科學(xué)認(rèn)為,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膠原蛋白和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有養(yǎng)顏美容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以下人群不宜食用甲魚:
肝炎患者由于胃黏膜水腫,小腸絨毛變粗變短,膽汁分泌失調(diào)等因素,消化吸收機能大大減弱。而甲魚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zhì),病人食后不僅難以吸收,反而會加重肝臟負(fù)擔(dān),嚴(yán)重時肝細(xì)胞還會大量壞死,血清膽紅素劇增,血漿濃度升高,誘發(fā)肝昏迷。
腸胃功能虛弱、消化不良的人應(yīng)慎吃。尤其是患有腸胃炎、胃潰瘍、膽囊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失眠、孕婦及產(chǎn)后泄瀉也不宜食用。
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肉。中華鱉又稱鱉、團魚、圓魚、甲魚。分布于中國東北至海南島,以及湖北、安徽、四川、云南、陜西、甘肅等地湖泊、河、溏。獲得后,砍去鱉頭致死,去內(nèi)臟,取肉鮮用;或砍去鱉頭后,將鱉身入沸水內(nèi)煮1-2小時,至甲上硬皮脫落時,取出,剝下背甲及腸雜后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補肝腎,涼血。
[參考]含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A、B1、B2和煙酸、鈣、磷、鐵等成分。
[用途]用于肝腎陰虛,勞熱骨蒸,或虛勞咳嗽;沖任虛損,崩漏失血;久瘧不止等。
[用法]蒸食,或燉湯等。
[附方]
1,杞地鱉肉湯:鱉1只,枸杞子、山藥各30g,女貞子、熟地黃各15g。加水適量,水火燉至鱉熟透為止,去藥或僅去女貞子,飲湯食肉。
本方用枸杞子、女貞子、熟地黃大補肝腎,用山藥益脾補腎;與鱉肉并用,其功尤著。用于肝腎虛損,腰腳酸軟,頭暈眼花,遺精等。
2,二母團魚湯:鱉1只,知母、貝母、銀柴胡、甜杏仁各15g。加水適量,同煎煮至肉熟。食肉飲湯。也可加食鹽少許調(diào)味。另將余藥焙研為末,以鱉的骨、甲煎湯,取汁合丸服。
據(jù)《奇效方》團魚丸。本方用鱉肉滋陰而清虛熱,配知母、銀柴胡專于清退虛熱,貝母、甜杏仁潤肺止咳。用于肺腎陰虛,骨蒸潮熱,手足心熱,盜汗,咳嗽,咽干,或肺結(jié)核患者而屬陰虛發(fā)熱者。
3,團魚燉湯:鱉1只,豬脂60g。加水適量,小火燉至爛熟,入食鹽少許食。
源于《貴州中醫(yī)驗方》?!侗静輦湟酚涊d該品能治瘧。本方亦用以治久瘧不愈。大抵取其補肝益血,扶正祛邪之功。
《食療本草》說:"婦人漏下五色,羸瘦,宜常食之。"亦可采用此法。
鱉殼
名稱:鱉甲
類別:補益藥
拼音:BIE JIA
拉丁:Carapax Trionycis
別名:上甲、鱉殼、團甲魚、鱉蓋子
藥用部位:背甲
藥材性狀:該品呈橢圓形或卵圓形,嘴面隆起,長10-15cm,寬9-14cm。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綠色。略澤,具細(xì)網(wǎng)狀皺紋及灰黃色或灰白色斑點,中間有一條縱棱,兩側(cè)各有左右對稱的橫凹紋8條,外皮脫落后,可見鋸齒狀嵌接縫。內(nèi)表面類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頸骨向內(nèi)卷曲,兩側(cè)各有肋骨8條,伸出邊緣。質(zhì)堅硬。氣微腥,味淡。
產(chǎn)地:河北、湖南、安徽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后殺死,置沸水中燙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剝落時,取出,剝?nèi)”臣祝埲?,曬干?br>
地道沿革:
栽培要點:
性味歸經(jīng):微寒;咸;歸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滋陰潛陽,軟堅散結(jié),退熱除蒸。用于陰虛發(fā)熱,勞熱骨蒸,虛風(fēng)內(nèi)動,經(jīng)閉,癥瘕,久瘧瘧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先煎;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摻或調(diào)敷。
禁忌: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及孕婦禁服。
藥用民間藥膳
民間藥膳:參靈甲魚
〖來源〗:民間藥膳方
〖原料〗:黨參、浮小麥各15g,茯苓10g,靈芝、大棗各6g,甲魚200g,火腿50g,蔥、姜各20g,雞湯、鹽、味精各適量。
〖制作〗:將甲魚切塊,同以上各味藥及調(diào)料同放大碗內(nèi),加水適量,放蒸鍋內(nèi)蒸至甲魚熟爛即可。
〖服法〗:吃肉喝湯。
〖功效〗:益氣健脾,消除疲勞。[臨床應(yīng)用]
治骨蒸癆熱:鱉1只,去內(nèi)臟,地骨皮15g,生地15g,丹皮15g,燉湯服,每日1次。連服7天為1療程。
治肝癌低燒、乏力消瘦者:鱉甲50g,鴿1只。將鱉甲洗凈,搗碎放入洗凈的鴿腹內(nèi),放瓦鍋或大碗內(nèi),隔水燉至肉熟透,加鹽、味精等調(diào)味料,即可服食。
治子宮癌陰虛火旺、低燒者:鱉1只(500g左右),白蓮子 75g,豬瘦肉200g,雞蛋1個,香菇10g,米酒10g,姜、蔥、淀粉、食鹽、醬油各適量。將鱉宰殺(在頸下開刀,但不割斷頭),入開水內(nèi)泡洗干凈,取下甲殼,取出內(nèi)臟,洗凈待用。豬肉剁碎,香菇切丁,加上蛋液、蔥姜末、淀粉、米酒、鹽、醬油、味精等調(diào)料,拌勻后放入鱉腹內(nèi),將八成熟的蓮子擺在肉餡上面,在鱉周圍也擺上兩圈蓮子,上籠蒸1小時,出籠勾芡后即可食用。
治腰膝酸軟、遺精、陽痿:鱉肉100g,冬蟲草10g,紅棗 20g,米酒30g,鹽6g,蔥節(jié)6g,姜片6g,大蒜頭4瓣和雞清湯1000g,同蒸燉熟,用味精調(diào)味食用佐膳。
治羊癇瘋:鱉1只,煮熟去殼,用油鹽燉爛,連湯帶肉1次食完。在羊癇瘋未發(fā)作前服食,每日1次,連服7天。
治療慢性腎炎:鱉1只,大蒜頭60g,白糖、米酒、水適量,燉熟食用。
癌癥放化療體質(zhì)虛弱:甲魚1只(約500g),靈芝粉15g,枸杞子20g,生姜適量。將甲魚放人沸水中燙死,剁去頭、爪,揭去甲殼,除去內(nèi)臟,將肉切成小塊,與靈芝粉、枸杞子、生姜,一起放入大砂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燉至甲魚肉爛熟即可食用佐膳。有滋陰清熱、解毒抗癌功效。
治癌癥術(shù)后或放化療體虛:將甲魚1只用刀沿殼切斷頸骨,再將頭頸處割開,抽去氣管,腹剖開,去內(nèi)臟,斬去腳爪,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取出刮去背殼黑膜,剁成4塊;將猴頭菇30g水浸 15分鐘,瀝干,切成薄片。再將甲魚塊、猴頭菇放人砂鍋,再加蔥節(jié)1個,生姜絲10g,米酒60g,筍片30g,火腿片30g,加清水淹浸沒甲魚,放旺火燉開,移文火燜2小時,至爛后去姜蔥,加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食用佐膳。有填精補腎、扶正抗癌功效。
[用法用量]水煎,燉熟服。每次適量。
[宜忌]幼鱉有毒,誤吃后嚴(yán)重中毒的可致死亡,故禁食。脾胃陽虛及孕婦忌服。
[成分與藥用]
本品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 A、動物膠、角蛋白、碘等。體外實驗表明鱉的上甲殼能抑制人體肝癌,胃癌細(xì)胞的呼吸;用美蘭法對肝癌、胃癌、急性淋巴型白血病細(xì)胞有效。故民間有"龜鱉肉能治癌癥"之說,不無科學(xué)道理。
肉
鱉湯
鱉湯
【性味】味甘,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主補中益氣。能治熱氣及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腹內(nèi)積熱。和五味煮食,有腹瀉、婦女漏下、形體消瘦、腹內(nèi)積氣結(jié)塊及腰痛者,宜常食。還可去血熱,補陰虛。作肉羹食,可治久痢,長胡須。作成丸服,治虛勞、腳氣。
【發(fā)明與傳說】李時珍說:根據(jù)《三元參贊書》載:鱉性冷,吃了能發(fā)水病。有冷勞氣、腹部包塊的人不宜食。
鱉甲
鱉甲
鱉甲
【性味】味咸,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主治胸腹包塊、積滯寒熱,去痞塊息肉、溫瘧、腹內(nèi)積氣結(jié)塊及腰痛、小兒脅下腫脹。膈夜食,治臍腹或肋硬條塊、冷腹脹氣、虛勞贏瘦、除骨熱、骨節(jié)間勞熱、結(jié)滯壅塞、下氣、婦女漏下雜質(zhì)。治下瘀血,去血氣,破結(jié)石惡血,墮胎,消瘡腫腸癰及跌損瘀血。能滋陰補氣,去復(fù)發(fā)性瘧疾、陰毒腹痛,治積勞成病、飲食不當(dāng)、舊病復(fù)發(fā)、斑痘煩悶氣喘、小兒驚癇、婦女經(jīng)脈不通、難產(chǎn)、產(chǎn)后**開而不閉、男子陰瘡淋病。還可收斂瘡口。
脂
【功效主治】除白發(fā)。拔掉白發(fā)后,取脂涂孔,即不生。如欲再生的,用白狗的乳汁涂。
頭
【功效主治】燒灰,治小兒多種疾病及婦女**脫垂,產(chǎn)后**不閉,發(fā)高燒及胸腹痛。還可治多年脫肛。
卵
【功效主治】用鹽腌藏后煨食。止小兒下痢。
附方
治臍腹或脅肋長硬條塊:用大鱉一個,蠶沙一斗,桑柴灰一斗,淋汁五次,等煮爛后去骨再煮成膏,搗成梧桐子大的丸。每天服三次,每次服十丸。
治寒濕腳氣,痛不可忍:用鱉二只,水二斗,煮取一斗。去鱉留汁,加蒼耳、蒼術(shù)、尋風(fēng)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用盆盛好后薰蒸,待水溫涼一些浸洗。
治癰瘡久不收門:將鱉甲燒灰存性,研末摻在瘡口上,治療效果極為好。
治婦女難產(chǎn):取鱉甲燒灰存性,研末,用酒送服一方寸匕。
治**生瘡:將鱉甲燒后研末,用雞蛋清調(diào)勻涂。
治小便沙石淋痛:將九肋鱉甲用醋炙過,研末,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產(chǎn)后**不閉:用五枚鱉頭燒后研末,每次用井水送服一方寸匕,一日三次?;蛘呒佑枚筛鸶?。
治大腸脫肛:將鷲頭燒后研末,用米湯送服,方寸匕,一日二次。再將末涂在腸頭上。
沙甲魚的食用指南
冰糖甲魚
美食原料
甲魚500g,豬板油25g,熟豬油50g,冰糖50g,料酒25g,醋15g,
蔥段15g,姜片8g,醬油35g,鹽3g,濕淀粉20g,香油10g,
鮮湯適量。
美食做法
將宰殺和經(jīng)過初加工的甲魚用水洗凈,放在案板上,從魚的腹部正中對半剁開,再將每半切成3-4塊,同時取下裙邊,一起投入沸水鍋中,焯燙2-3分鐘,撈起放入冷水盆洗凈血漬,以去掉腥味,撈出瀝干水;豬板油洗兆,切成小丁。
將魚肉,裙邊放在大湯碗內(nèi),其上放蔥段,姜片和料酒,上屜后架在水鍋上,用旺火蒸1.5個小時左右,蒸至魚肉酥爛下屜,揀去蔥段,姜片。
將鍋架在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七成熱,推入蒸酥的魚肉,裙邊,加入醬油,料酒, 醋,鹽,豬板油丁,北糖(一半)和適量鮮湯,加蓋,用小火燜6-8分鐘,揭蓋,轉(zhuǎn)用旺火收汁,汁一轉(zhuǎn)濃即用濕淀粉勾芡,攪勻,淋入香油,裝盤,撒上另一半敲碎的冰糖末即成。
美食特色
色澤深紅,酥爛脫滑,軟糯味濃,香甜菜適口。
清蒸甲魚
清蒸甲魚的做法
將熟火腿切成2.5cm長、1.6cm寬的薄片。香菇洗凈去蒂切小片,蒜頭去皮,肥膘肉切成3條,白胡椒拍碎,蔥打結(jié),加姜、鹽放入蒸盅內(nèi),下料酒、香油。
將放好料的蒸盅蒸爛,
原料:活甲魚1只(1000g)、黃芪、黨參各30g。料酒、精鹽、蔥節(jié)、姜片、味精、蒜瓣、雞清湯各適量。
特色:大補藥膳,滋陰益氣,補腎固精。健康人食用能增強體質(zhì),防病延年。
操作:
將宰殺好的甲魚切成四大塊,放人鍋中煮沸后撈出,割開四肢,剝?nèi)ネ扔?,洗凈?br>
將黃芪、黨參洗凈。
甲魚放入湯碗中,上放黃芪、黨參,加入料酒等各配料,上籠蒸2小時后取出,揀去蔥、姜即成。
烏雞燉甲魚
所需材料
甲魚 500g、烏骨雞 1000g。鹽 20g、味精 2g、胡椒粉 2g、
料酒 25g、姜 25g、大蔥 25g 各適量。
烏雞燉甲魚的制做過程:
將甲魚宰殺放血后,先用70℃的水燙一下。
再放在90℃的水中燙一下?lián)破稹?br>
刮去頸、爪、裙邊上的粗皮,用刀順著裙邊將其劃穿,除去內(nèi)臟漂洗干凈。
用刀將甲魚爪尖宰去,然后用沸水焯,出水后洗凈,烏雞洗凈宰成塊,用沸水除盡血水。
鍋洗凈摻入鮮湯,放入烏雞、甲魚、鹽、胡椒粉、姜、蔥、料酒,用小火慢燉至雞塊與甲魚質(zhì)地軟透。
揀去姜、蔥,調(diào)好味即可。
貼士:
燙甲魚時,不能用沸水,不然甲魚上的黑膜不易刮凈
甲魚與烏雞中一種的質(zhì)地軟時,就得先從湯中撈出,留下另一種繼續(xù)燉制
待其亦軟時,再將撈出的放入,燒沸后即可
這樣的目的是保持二種原料的質(zhì)地一致,形態(tài)完整
摻入的湯量應(yīng)與原料的用量吻合,湯要一次性加足,否則湯味不好。
烏雞燉甲魚這道菜的營養(yǎng)價值:烏雞又名烏骨雞、藥雞、武山雞、羊毛雞、絨毛雞、松毛雞、黑腳雞、叢冠雞、穿褲雞、竹絲雞。烏骨雞為雉科動物,因皮、肉、骨嘴均為黑色,故而得名。甲魚,學(xué)名鱉,又稱水魚、團魚、黿魚,是人們喜愛的滋補水產(chǎn)佳肴,它無論蒸煮、清燉,還是燒鹵。
清燉甲魚
原料:甲魚1000g,熟火腿50g,水發(fā)香菇10朵,肥膘肉50g,蒜頭10瓣,蔥8條,姜10片,白胡椒粒少許,料酒1.5湯匙,雞油、香油各適量。
制作:①將甲魚剖凈,用滾水燙過,取下殼,剁成2.5cm見方的塊,洗凈,濾干水分,放料酒、鹽腌漬10分鐘,濾去鹽水,取蒸盅,先放入蓋殼,再放甲魚肉。 ②將熟火腿切成2.5cm長、1.6cm寬的薄片。香菇洗凈去蒂切小片,蒜頭去皮,肥膘肉切成3條,白胡椒拍碎,蔥打結(jié),加姜、鹽放入蒸盅內(nèi),下料酒、香油。 ③將放好料的蒸盅蒸爛,取出蔥、姜、肥肉,將甲魚倒入碗內(nèi),用筷子將頭、尾、四腳擺好,蓋上甲魚殼,讓部分頭、尾、腳露出一小部分在湯上,淋上雞油即可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體質(zhì)衰弱,肝腎陰虛,骨蒸勞熱,營養(yǎng)不良之人食用;適宜肺結(jié)核及肺外結(jié)核低燒不退之人食用;適宜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脾腫大,糖尿病,以及腎炎水腫之人食用;適宜各種類型的癌癥患者及放療化療后食用;適宜干燥綜合征患者食用;適宜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患者食用;適宜低蛋白血癥患者食用;適宜腳氣病患者食用;
孕婦不宜多吃:甲魚又稱鱉,其味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含豐富優(yōu)質(zhì)動物蛋白質(zhì),其殼為名貴中藥材。但懷孕期間的婦女不宜多吃甲魚。甲魚人人想吃,又非人人皆宜,孕婦就不宜多吃甲魚。中醫(yī)認(rèn)為,鱉的主要功能是滋陰養(yǎng)血,還有軟堅散結(jié)的作用,最適合于陰虛內(nèi)熱的人食用。而久病體虛、陰虛怕冷、消化不良、食欲缺乏者均應(yīng)慎食。凡脾虛、濕重、孕期及產(chǎn)后泄瀉的人也不宜吃,因吃后易引起胃腸不適等癥狀。還有人吃了甲龜后產(chǎn)生變態(tài)反應(yīng),皮膚出現(xiàn)風(fēng)疹塊的瘙癢癥狀,并使胃腸道平滑肌痙攣而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特別是吃甲魚時又喝酒,甲魚中的蛋白質(zhì)分解產(chǎn)生的蛋白胨,易通過腸黏膜而引起全身性的變態(tài)反應(yīng)。此外,妊娠合并慢性腎炎、肝硬化、肝炎的孕婦吃甲魚,有可能誘發(fā)肝性腦病。凡此種種,說明孕婦適量吃甲魚是有益的,但不宜多吃,特別是不能一次吃得太多,也不能在早孕反應(yīng)時吃,以免損害消化功能。
猜你喜歡:
1. 甲魚營養(yǎng)價值與禁忌人群
2. 甲魚的營養(yǎng)價值有哪些
3. 甲魚湯的營養(yǎng)價值與功效
4. 甲魚的營養(yǎng)價值和食用禁忌
百部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和對葉百部的根。春季新芽出土前及秋季苗將枯萎時挖取,洗凈泥土,除去須根,置沸水中浸燙后,取出曬干。是一味良好的中藥。然而百部有些什么功效呢?百部的作用又有哪些呢?親,您一定也想了解吧。那么我們一起往下閱讀吧^_^
百部的功效:成分:塊根含多種生物堿,尚含糖2.32{bf},脂類O.84{bf},蛋白質(zhì)9.25{bf},灰分12.1{bf},以及乙酸、甲酸、蘋果酸、琥珀酸、草酸等。
性味:甘、苦,微溫。
歸經(jīng):歸肺經(jīng)。
功效:潤肺止咳;殺蟲滅虱。主新久咳嗽;肺癆;百日咳;蟯蟲??;體虱;癬疥。
百部的作用:一、藥理作用:
1、 鎮(zhèn)咳祛痰作用。百部生物堿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鎮(zhèn)咳之效。
2、 抗病原微生物。體外試驗表明:百部煎劑及醇浸劑對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白喉桿菌、肺炎桿菌、鼠疫桿菌、炭疽桿菌、枯草桿菌以及霍亂弧菌、人型結(jié)核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 起到殺蟲作用。蔓生百部與其他品種百部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及臭蟲等均有殺滅作用,醇浸劑較水浸劑的效力為大。百部乙醇浸出物的50{bf}蒸餾水混懸液接觸陰虱數(shù)分鐘即可將其殺死, 水浸液則無效。用70{bf}的乙醇浸出液殺頭虱和陰虱的效力比DDT和除蟲菊強。高濃度百部在體外有殺死鼠蟯蟲的作用。
4、 支氣管平滑肌作用。100{bf}百部生物堿提取液0.2ml對組胺所引起的離體豚鼠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松弛作用。其作用強度與氨茶堿相似,但較緩慢而持久。
二、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百日咳。用百部250克制成糖漿800毫升,小兒每次3~5毫升,4小時1次;或每次用百部糖漿10~15毫升,每日3次,連服1周。亦可將百部曬干研粉,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日服3次,1歲以下每次3~10丸,2~4歲20~30丸,5~8歲40~50丸。據(jù)百余例的觀察,有效率在85{bf}以上,對痙咳期效果特別顯著。一般用藥2~4日即可見效,治愈時間最快3天左右,最慢15~19天。有合并癥者須加用其它藥物。百部糖漿亦可作預(yù)防用藥。另有報道以百部配合其它中藥組成復(fù)方應(yīng)用。
2、治療肺結(jié)核。百部曬干研粉,以童雌雞(未產(chǎn)卵的)加水煨汁,調(diào)和為丸(每斤百部粉約需凈雞1斤煨成雞汁12兩)。每次3錢,早晚各服1次,20~30天為一療程,視病情需要可以繼續(xù)再服。此方用于慢性發(fā)作的肺結(jié)核效果較好,對長期應(yīng)用西藥抗癆藥物效果不顯的病例,有時療效尤為顯著。據(jù)153例的觀察,多數(shù)服藥一、二療程后癥狀改善,食欲增進,體重增加;X線復(fù)查也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對于病情發(fā)展迅速、癥狀急劇或血沉增速至第一小時末40毫米以上者,此藥難以控制,不宜應(yīng)用。服藥后除個別病例有咽干現(xiàn)象外,尚未發(fā)現(xiàn)其它不良反應(yīng)。
3、治療慢性氣管炎。以百部為主(每劑6~8錢),配伍甘草、紫菀、白果、黃芩、麻黃等,組成幾個不同方劑,治療老年性慢性氣管炎100例,經(jīng)1年的隨訪觀察,總有效率為75{bf},其中初步治愈率為25{bf},顯效率為9{bf},好轉(zhuǎn)率為41{bf}。服藥后1~2天即覺咳嗽減輕,連服10天之內(nèi)可出現(xiàn)最高效果。男性及喘息型患者效果較差。少數(shù)病例服藥后有口干、腹痛、眼瞼浮腫等輕微反應(yīng),不影響治療。此外,有用百部配伍等量麻黃、杏仁,以蜂蜜制成丸劑(每丸2錢),早晚各服2丸,10天為一療程。于夏季觀察181例,經(jīng)1~2療程后,有效率達88.3{bf}(臨床治愈率23.1{bf},顯效率21{bf},好轉(zhuǎn)率44.2{bf})。一般在5~10天即見明顯療效。
4、治療蟯蟲病。小兒每次用百部1兩,加水濃煎成30毫升(成人用量加倍),于夜間11時左右作保留灌腸,10~12天為一療程。通過133例觀察,治愈者占62{bf}。如輔以使君子粉和大黃浸泡液內(nèi)服,則療效可顯著提高?;蛴?0{bf}百部煎液每次30毫升灌腸,每日1次,7次為一療程,多數(shù)病例在一療程內(nèi)即獲治愈。另報告52例,系用百部5兩,配合苦楝皮2兩、烏梅3錢,加水800毫升,煎成400毫升,每次用20~30毫升于臨睡前作保留灌腸,結(jié)果有51例治愈。為了使用方便,以后改為百部5錢,苦楝皮1兩,鶴虱5錢,研粉混合裝入膠囊,于臨睡前取1粒插入肛門內(nèi),連用7~10天。
5、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用百部2兩,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沖洗陰道,而后用雄黃粉均勻地噴入陰道皺襞。每日1次,5日為一療程。觀察60例,多數(shù)為一個療程,少數(shù)經(jīng)過2~3個療程治愈。平均用藥3~5日,陰道分泌物顯著減少,外陰部瘙癢等自覺癥狀消失。少數(shù)病例復(fù)發(fā)(多于月經(jīng)后或流產(chǎn)后),再次治療仍可獲愈。遠(yuǎn)期效果尚待觀察。
6、可以治療癬癥。用百部20克,浸入50{bf}酒精100毫升中48小時,過濾后再加酒精至100毫升,患處洗凈后即以棉簽蘸藥液涂擦。輕癥約3~4天即可見效。此外,用百部制成試劑作百部白霧反應(yīng)試驗,診斷血吸蟲病,據(jù)1091例血吸蟲病患者觀察,陽性率占96.72{bf}。
三、藥理作用:
1、百部堿服用過多可減低呼吸中樞興奮性,繼而導(dǎo)致呼吸中樞麻痹。體外試驗表明,百部醇浸劑在1:100~1:1600濃度時對H37RV人型結(jié)核抑菌有抑制作用,在1:80濃度10分鐘內(nèi)可將其殺死。
2、此外,百部煎劑對多種細(xì)菌及皮膚真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并能降低亞洲甲型流感病毒對小鼠的致病力。對已感染的小鼠也有治療作用。
4、用雞胚培養(yǎng)的新城病毒試驗,表明百部能延長雞胚壽命36小時。置鼠曉蟲于50{bf}百部藥液內(nèi),經(jīng)11小時已有少數(shù)死亡,20小時全部死亡。
百部的注意事項:用藥禁忌
1、脾胃有熱者慎用。
2、《得配本草》:熱嗽,水虧火炎者禁用。
3、服用過量中毒,常引起呼吸中樞麻痹。解救方法應(yīng)立即給氧或人工呼吸;注射山梗菜堿或尼可剎米等呼吸興奮劑;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等對癥治療。
百部的知識擴展:食用方法:
1、百部燉豬蹄。
食材:百部15克、豬蹄1只、蔥、生姜、料酒、味精、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百部洗凈、切碎、用白紗布包好、扎緊,豬蹄去毛、洗凈、入沸水鍋氽透、撈出、用涼水沖洗干凈、瀝凈水分、與紗布藥包同置砂鍋內(nèi)、擺上蔥節(jié)、姜片、澆上料酒、注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之、待豬蹄熟爛脫骨、揀去蔥節(jié)、姜片和紗布藥包、加入精鹽、味精調(diào)好味即可。食肉飲湯。
功用:潤肺,祛風(fēng)。主治風(fēng)濕癥等。
2、百部燉團魚。
食材:百部20克、生地20克、地骨皮12克、知母10克、團魚(甲魚)1只、蔥姜佐料各適量。
做法:將團魚頭宰下,放血,入沸水鍋中略氽,當(dāng)裙邊與甲殼分離時撈出,去粗皮與內(nèi)臟,宰成塊,中藥放紗布袋內(nèi)封口,鍋置旺火上,加清水,下墊雞骨,加入團魚,燒開后撇去血沫,加中藥包、姜、蔥、紹酒、移至小火上燉至熟軟,除去雞骨、蔥、姜、加入精鹽、味精調(diào)味即成。
功用: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適用于肺結(jié)核、肺虛咯血、陰虛潮熱盜汗等癥。
3、百部粥。百部10克、大米30克,蜂蜜適量。先煎百部、取汁去渣,入大米同煮成粥。每日2次、溫?zé)岱?。食前調(diào)入蜂蜜。本食療方止咳化痰。適用于百日咳、有特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541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