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飲食不合理或者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常會導致胃腸道疾病,胃腸道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虛弱,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tǒng)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可導致營養(yǎng)物質和水液運化失常。下面介紹一些對消化不良有效的小偏方,患者可以對癥選用。
偏方
偏方一:雞肫皮(雞內(nèi)金) 將雞肫皮曬干,搗碎,研末過篩即可,飯前1小時服3克,每日2次。
此方具有消積化滯的功效,用于治療消化不良、積聚痞脹等。
偏方二: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diào)料適量。將羊肉洗凈、切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及調(diào)料,燉煮1~2小時,吃肉喝湯。
此方具有補氣養(yǎng)血、溫中暖腎的作用,用于血虛有寒、脾胃虛弱而致的消化不良、腹中冷痛等。
偏方三:橘皮大棗湯 橘皮l0克,大棗10枚,煮水即可。
此方具有調(diào)中、醒胃的作用,飯前飲可治食欲不振,飯后飲可治消化不良。
醫(yī)生經(jīng)驗方
“中醫(yī)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癥狀各異,并無特別固定的治療大法,‘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瘪R醫(yī)生介紹說,自己臨床常用的方劑有四逆散、半夏厚樸湯、半夏瀉心湯、烏梅丸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經(jīng)驗方一:四逆散合半夏厚樸湯
柴胡、白芍、枳殼、甘草、半夏、茯苓、厚樸、蘇梗。
該方多用于敏感性體質女性患者,多有咽喉異物感、消化道癥狀(腹脹,嘔吐惡心,食欲不振)、四肢常冷、精神緊張、月經(jīng)期和生氣時更甚、胸脅苦滿等,主訴以自覺癥狀為多。
經(jīng)驗方二:半夏瀉心湯
半夏、黃芩、干姜、人參、炙甘草、黃連、大棗。
該方用于寒熱互結,中焦氣機升降失司,痞脹不通的消化病患者,臨床癥狀有心下(胃脘部)痞滿,按之柔軟而不痛,干嘔,腸鳴下利,舌苔薄黃而膩,脈弦數(shù),三個字概括就是“痞、嘔、利”。該方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一個經(jīng)典高效方。
飲食禁忌
忌吃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忌吃味厚、油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冬瓜、海帶、螃蟹、鴨子等。
參考膳食
早餐:粳米、蓮子、鵝如蓮子粥、涼拌鵝肉。
午餐:粳米、玉米、羊肚、青椒、胡蘿卜如米飯、煮玉米、青椒炒羊肚、青炒胡蘿卜絲。
晚餐:南瓜、粳米、山藥、牛肉、胡蘿卜、馬鈴薯如南瓜飯、山藥燉牛肉、馬鈴薯胡蘿卜湯。
脾胃虛弱者可多吃一些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品,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或水果,如蘋果香,蕉等,可達到健脾開胃的效果。忌食寒涼食物,如海鮮,鴨子等,寒涼食物易損傷脾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71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6個食療方輕松治療酒精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