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個很普通、很常見的癥狀,但引起的原因卻十指難數(shù)。民間就有“聽到病人咳,醫(yī)生眉頭皺”的說法。有人認為,晚上咳嗽多,那是寒咳;白天咳嗽多,就是熱咳;也有人說,痰稠者屬熱咳,痰稀者則屬寒咳等。
事實上,單純從咳嗽的時間判斷寒咳或熱咳,未免過于牽強。中醫(yī)認為,晚上屬陰,寒亦屬陰,因此,患者夜臥時咳嗽比較劇烈,而且持續(xù)不已,并伴有氣促,這是屬于寒咳。但是,晚上也有熱咳的,如痰飲阻肺、胃腸積滯等所引起的咳嗽。而白天咳嗽的緣由就更多了。所以,古代醫(yī)家從時間方面總結(jié)咳嗽原因時說:“上半日多嗽者,此屬胃中有火……午后嗽多者,屬陰虛……黃昏嗽者,是火氣浮于肺……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積,至此時火氣流于肺……”
一、熱咳:“姜太公”無效
既然阿文屬于熱咳,為什么開始時姜湯很奏效,后來卻無效呢?
對于寒咳,喝點姜湯很有效,因為姜的性味辛溫。辛,有辛散疏風的功效;溫,能散寒。而熱咳者喝姜湯后,能驅(qū)除風邪,這樣咽喉的刺激減輕,咳嗽便會減少。不過,由于熱邪仍然存在,所以過后癥狀又來了。若仍然反復(fù)地喝姜湯,那咳嗽反而會加重了。
所以,大家不能簡單地根據(jù)咳嗽是在白天或晚上來判斷其寒熱屬性,而應(yīng)在正確診斷的基礎(chǔ)上,再根據(jù)“熱病涼藥治療、寒病熱藥治療”的原則下方。中醫(yī)治療是講究辨證論治、標本兼治的。
二、咳嗽的“內(nèi)憂外患”
另外,中醫(yī)認為引起咳嗽的原因分外感、內(nèi)傷兩大類。外感咳嗽是由于四季氣候變化導致人體感受致病邪氣而引起的。其中,風為各種邪氣之首,其他邪氣多隨風邪侵襲人體。外感咳嗽常以風為先導,夾有寒、熱、燥等邪氣,故古人有“寒、暑、燥、濕、風、火六氣,皆令人咳”的說法。
至于內(nèi)傷咳嗽,則是由于臟腑功能失調(diào),影響了肺功能所致,如過度的情志刺激、氣逆于上、嗜煙好酒、過食辛辣食物等。此外,過食肥膩、甘甜食物也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日久便積濕生痰,上漬于肺。而肺的門戶在咽喉,當咽喉充血發(fā)炎時,刺激到氣管,就會引起反射性咳嗽。
若此時用溫熱的藥物(如姜湯)治療,那只能是火上加油;更得不償失的是,很多患者常因此而出現(xiàn)發(fā)熱、咽喉疼痛,甚至扁桃體化膿等。
常見的治療咳嗽的食療:
1.蘿卜蔥白治風寒咳嗽
做法:蘿卜1根,蔥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將蘿卜煮熟,再放蔥白、姜,煮成一碗湯,連渣一次服。
適用: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紅糖姜棗湯治傷風咳嗽
做法: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以水三碗煎至過半,頓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適用:驅(qū)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chǎn)后受寒腹瀉,惡陰等。
3.芫荽湯平傷風咳嗽
做法: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洗凈,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芫荽,飴糖攪拌后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
適用:發(fā)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蘿卜蜂蜜治風寒咳嗽
做法: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將蘿卜洗凈,切片,放入碗內(nèi),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臥床見汗即愈。
適用:發(fā)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
5.蒸貝母甲魚滋陰補肺
做法:川貝母5克,甲魚1只(約500克),雞清湯1公斤,蔥,姜,花椒,料酒,鹽各適量。將甲魚宰殺,去頭及內(nèi)臟,切塊備用。將甲魚塊放蒸盆內(nèi),加入貝母、鹽、料酒、花椒、蔥、姜,上籠蒸1小時許。趁熱服食。
適用: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退熱。治陰虛咳喘,低熱,盜汗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772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決明子泡水喝的功效
下一篇: 2款治愈骨折的食療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