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實的統(tǒng)稱
沙棘是一種胡頹子科、沙棘屬落葉性灌木
沙棘是什么
沙棘的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
應(yīng)用價值
藥用價值
⑴藥材基源
為胡頹子科植物中國沙棘和云南沙棘的果實
【采收和儲藏】9-10月果實成熟時采收
⑵化學鑒定
【性狀鑒別】果實類球形或扁球形
【顯微鑒別】果實橫切面:外果皮細胞一列
【理化鑒別】取該品粉末1g
,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10min,濾過,濾液供下列試驗:(1)取濾液滴于濾紙卜,噴三氯化鋁試液⑶中藥藥性
【性味】味酸
【功效主治】止咳化痰
;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主咳嗽痰多;肺膿腫;消化不良;食積腹痛;胃痛;腸炎;閉經(jīng);跌打瘀腫。【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03
食療價值
沙棘果實營養(yǎng)豐富
,據(jù)測定其果實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亞油素、沙棘黃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質(zhì)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其中維生素C含量極高,每100克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可達到825—1100毫克沙棘葉片含粗蛋白15.75%
、粗脂肪9.48%、粗纖維14.04%、無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葉可制作保健茶。沙棘種子含油率10%—12%
,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沙棘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
、果酒、果醬、果脯、果凍、飲料、保健品等。沙棘能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
。在1000多年前,人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食沙棘果的當?shù)鼐用裆眢w健壯,很少生病,特別是一些患有腸胃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治而愈環(huán)保價值
沙棘(圖5)
沙棘是個寶
⑴恢復植被
我國西北地區(qū)由于干旱少雨
⑵減少泥沙
由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淤積在黃河下游河道
,使河床高出地面4-6米,最高達14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一是溝道
⑶恢復生物鏈
黃土高原大部分地區(qū)植被稀少
沙棘不但自身能夠適應(yīng)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⑷促進山區(qū)發(fā)展
沙棘是生長在干旱、貧瘠的不毛之地上的經(jīng)濟植物
沙棘(拉丁學名:.)是一種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
、抗風沙,可以在鹽堿化土回地上生存沙棘來是目前世界上含有天然維源生素種類最多的珍貴經(jīng)濟林樹種
沙棘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生態(tài)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
沙棘
有什么作用或藥用價值嗎
1
、有效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2
、保肝護肝,防止肝硬化;3、心腦血管疾病防治
;4
、預防腫瘤、癌癥;3
6、止咳平喘利肺化痰
7、打通微循環(huán)疏通血管
8、美容養(yǎng)顏淡化黃褐斑
果實可以直接吃嗎
可以
但是好像市面上只有飲料
親
沙棘是1種落葉性灌木
特性:耐旱抗風沙生存力強
用途:沙漠綠化因其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可被用作藥材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fā)作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功效
別稱:醋柳黃酸刺酸刺柳黑刺酸刺
沙棘果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desL.)的果實
沙棘
沙棘是一種可食用的植物
沙棘是一種落葉性灌木
種中文名:沙棘
種拉丁名:
Linn.
科中文名:胡頹子科
科拉丁名:
屬中文名:沙棘屬
屬拉丁名:
中國植物志:52(2):064
形態(tài)描述
落葉灌木或喬木
性狀描述
采制
10~11月采摘成熟果實,曬干
分布情況
它的地理分布很廣
,在東經(jīng)2°-123°北緯27°一69°之間,跨歐亞兩洲溫帶地區(qū),分為六個種和十二個亞種。我國是沙棘屬植物分布區(qū)面積最大,種類最多的國家。目前有山西、陜西、內(nèi)蒙古、河北、甘肅、寧夏、遼寧、青海、四川、云南、貴州、新疆、西藏等19個省和自治區(qū)都有分布我國天然生長的沙棘主要有以下種(亞種):
中國沙棘亞種
,面積最大,占我國沙棘資源面積的80%以上,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qū)。目前我國在水土流失地區(qū)大面積種植的即是這種沙棘。中亞沙棘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南。中亞沙棘的生境
,遠處楊樹后的雪山是昆侖山脈西藏沙棘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肋果沙棘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蒙古沙棘
,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北。俄羅斯主要以這種沙棘為育種材料,培育出了大果沙棘良種。柳葉沙棘
,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開發(fā)研究較少。云南沙棘
,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等地區(qū)。開發(fā)研究較少。江孜沙棘
,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青藏高原東部。開發(fā)研究較少。藥用價值介紹
化學成分
含異鼠李素()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
【英文名】
【別名】醋柳果
【來源】本品系蒙古族、藏族習用藥材
。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L.
的干燥成熟果實
。秋、冬二季果實成熟或凍硬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干燥或蒸后干燥。【性狀】本品呈類球形或扁球形
,有的數(shù)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頂端有殘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蚬:?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果肉油潤,質(zhì)柔軟。種子斜卵形【鑒別】
(1)
果皮表面觀:果皮表皮細胞多角形
多個單細胞毛毗連而成,末端分離
(2)
取本品粉末1g
下觀察
【性味歸經(jīng)】酸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
【用法用量】
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