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土茯苓是一種中草藥,而且是一中灌木,一般都生活在山坡下的,我們都是選擇在干燥后的根莖入藥,我們到了夏季秋季的時候去挖土茯苓,我們一般都是將他們的須洗掉,然后洗干凈后讓其干燥后,將根莖入藥,或者將土茯苓切塊入藥,所以一般都會呈黃棕色,那么,土茯苓一般有哪些副作用呢?
我們都知道土茯苓的根莖入藥后,人們服用后可以起到濕熱解毒的功效,而且土茯苓還含有淀粉,還可以用來做美味的糕點或者釀酒喝也是可以的,雖然土茯苓對人有很多好處,但是很多人還是想知道土茯苓會不會有什么副作用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土茯苓的副作用。
土茯苓的副作用有哪些?中醫(yī)稱,有些人會對土茯苓中藥過敏,服完含有土茯苓的藥物會引發(fā)皮膚瘙癢,產生丘疹。
【土茯苓的服用禁忌】
肝腎陰虧者慎服。土茯苓的中藥后致過敏,周身皮膚瘙癢,并起散在性大小紅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發(fā)生過敏癥狀,如再加土茯苓則過敏癥狀又出現。
①《萬氏家抄方》:“不犯鐵器。”
②《綱目》:“服時忌茶?!?/p>
③《本草從新》:“肝腎陰虧者勿服?!?/p>
土茯苓的治病偏方分享:
1、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
2、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鉛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治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風濕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次連滓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不犯鐵器)八兩。石臼內搗為細末,糯米一斗,蒸熟,白酒藥造成醇酒用,酒與糟俱可食。(《萬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瘡紅腫,未成即濫:土茯苓,為細末,好醋調敷。(《滇南本草》)
7、治瘰疬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蛉胫鄡仁持毝嗍碁槊?。忌鐵器、發(fā)物。(《積德堂經驗方》)
上面就是我們土茯苓的副作用和一些土方法,我們都知道,土茯苓作為中草藥對于我們的身體還是很有好處的,而且其中的藥用價值還是很高的,但是如果肝腎不太好的人還是不要吃土茯苓,因為很有可能就會加重病情,還有我們在吃土茯苓的時候不要喝茶哦。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副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副作用,相信對中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土茯苓是一種中草藥,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它不僅有著強大的功效于作用,副作用也是不少的,以下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副作用分享給大家。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副作用1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梅毒
土茯苓有著去濕氣、解毒、通利關節(jié)的功效。土茯苓也是治療梅毒的重要藥材之一,但事實上土茯苓湯原來是用來治療比較嚴重的痔瘡。后來用來治療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兩,皂角子7個,煎水代替茶來飲用。
2、瘰疬潰爛
用土茯苓切,或研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吃下,多吃為好。
3、治療頭痛
根據不同的類型,要對應不同的藥物。治療頭痛可以選取30-60G的土茯苓,最大劑量不能超過120g。服用要付的時間最短7天,最長要3個月。
4、治療膝關節(jié)積液
以身痛逐淤湯為基礎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輕則30g,重則達120~240g。一般病情輕者20劑即可見效, 重者100劑收功。以身體疼痛去除淤血的藥湯為基礎,可以加大土茯苓用量,少達30g,多達120g-240g。正常病情患者20劑左右就可以見效。嚴重的患者需要到100g左右。
5、治療急性菌痢
土茯苓(鮮)、車前草(鮮)各90g,穿心蓮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愈天數為3.8天。
土茯苓的副作用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所以在服用土茯苓時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中醫(yī)之精髓在于辯證論治。中藥是否對人體有毒害,在于其合理使用,必須準確地根據用藥者的體質、年齡、性別、種族以及皮膚等各方面的情況作為用藥的依據,才能有效地減少或防止中藥對人體的毒害。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副作用2 服用土茯苓注意事項
1、孕婦謹喝土茯苓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有中醫(yī)師指出土茯苓可以去胎毒,但也有部分中醫(yī)師持反對意見,認為土茯苓容易導致滑胎,建議孕婦懷孕期間還是少飲為好。
2、過敏者忌服
據河南鶴壁市中醫(yī)院報道1例因皮膚病服含土茯苓的中藥后致過敏,周身皮膚瘙癢,并起散在性大小紅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發(fā)生過敏癥狀,如再加土茯苓則過敏癥狀又出現。
3、服用土茯苓應避免米醋,濃茶等物質以及注意服用劑量
因為茶葉里含有鞣酸,濃茶里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同時還會發(fā)生中毒過敏癥狀,比如腹痛,皮膚紅腫,支氣管哮喘發(fā)作等情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1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夏季貪涼要祛濕,試試土茯苓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