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甘;味微溫;歸肺、脾、肝、腎經。
功效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黃芪益氣補中,生用固表托瘡。
禁忌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黃芪,又名黃耆、北芪,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tǒng)稱。黃芪是是中藥補氣藥中最為常用,且功效顯著的一味藥物,除能治療因氣虛引起的多種病癥外,更有良好的保健防病作用。
黃芪的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始見于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明《本草綱目》載“耆長也,黃芪色黃,為補者之長故名……”?!侗静輩R言》載“黃芪,補肺健脾,衛(wèi)實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侗静莘暝份d“黃芪能補五臟諸虛 ,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fā),有汗則止。”
黃芪的功效
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jié)血糖含量。用于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于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chuàng)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補氣升陽
用于氣虛引起的脫肛、子宮脫垂、崩漏、眩暈乏力等,并常與升麻、柴胡等同用。
固表斂汗
多用于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外感風寒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就問健康
托瘡排膿
用于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瘡瘍潰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就問健康
利尿消腫
用于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并常與防已、茯苓、白術等合而用之。
名家論述
本草對于黃芪的論述黃芪,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濃,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其功用甚多,而其獨效者,尤在補血。
夫黃芪乃補氣之圣藥,如何補血獨效。蓋氣無形,血則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無形之氣以生之。黃芪用之于當歸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當歸原能生血,何藉黃芪,不知血藥生血其功緩,氣藥生血其功速,況氣分血分之藥,合而相同,則血得氣而速生,又何疑哉。
中藥學中的黃芪名醫(yī)陶弘景就說:“黃芪第一出隴百沈陽 , 色黃白, 甜美, 今亦難得?!笔侵傅母拭C省野生黃芪,黃芪商品中,野生品除東北所產三種關芪(卜奎芪、寧古塔芪、正口芪)較佳,最好的當數(shù)甘肅野生黃芪。由于野生品較少,在我國各省區(qū)均有栽培。
黃芪的作用
增強免疫功能、對干擾素的作用、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改善心功能、降壓作用、保肝作用、調節(jié)血糖、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激素樣作用。
對創(chuàng)傷感染的影響
芪多糖對實驗性小鼠創(chuàng)傷的藥理實驗表明,能明顯增強巨噬細胞吞噬發(fā)光強度并抑制PCE2的釋放,進一步促進TNF的釋放。
免疫激活劑黃芪多糖與環(huán)氧化酶抑制劑布洛芬合用,既增強了巨噬細胞吞噬發(fā)光強度,又明顯抑制PGE2,TNF的IL-1的分泌。由此可見,免疫激活劑和環(huán)氧化酶抑制劑的組合可望成為創(chuàng)傷感染藥物治療的新方案。
預防傳染病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黃芪內含而多種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還能用于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fā)生。
對慢性闌尾炎的治療
又因黃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療疔瘡及慢性闌尾炎等疾病時也常常選用黃芪治療。
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機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藥物對細散及其毒性產物的直接抑殺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通過調動機體免疫防御功能而揮扶正祛邪抑菌,殺菌作用。
對志賀氏痢疾桿菌,炭疽桿菌,a 、b型溶鏈球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均有抗菌均有抗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是一種干擾素誘導劑,其抗病毒原理:刺激巨噬細胞和T細胞的功能,使E環(huán)形成細胞數(shù)增加, 誘生細胞因子,促進白細胞介素誘生,而使動物機體產生內源性干擾素,從而達到抗病毒的目的。
助產后恢復
女性產后往往出現(xiàn)身體虛弱、貧血、惡露和身體疲憊等癥狀,此時,如果辨證施治用藥膳調理,可有利于產后身體盡早康復。
去風濕良藥
冬季南方天氣陰冷潮濕,許多中老年人有風濕困擾的不妨一試中醫(yī)防己黃芪湯。
減緩自然衰老
黃芪能延長家蠶和果蠅的平均壽命,減緩人胎肺二倍體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自然衰老過程,使細胞壽命延長達98代,對照組僅為61-66代,使壽命延長l/3。對小鼠腎細胞培養(yǎng)也有保護作用。
抗氧化作用
黃芪并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動物血清中過氧化脂質和肝臟脂褐素含量。過氧化氫損傷中國倉鼠肺細胞(V79)引起SOD活性降低,黃芪總黃酮有回升SOD活性的作用,可減少脂質過氧化物對生物膜的損害。
對心臟作用
黃芪具有強心作用,使心臟收縮振幅增大,輸出量增加,對中毒或疲勞衰竭心臟的作用更為明顯。黃芪對缺糖缺氧條件下培養(yǎng)大鼠心肌細胞所致的乳酸脫氫酶及細病變有保護作用。在加有黃芪培養(yǎng)的心肌細胞內,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糖原顆粒豐富,而糖原顆粒是細胞的能量來源,因此,黃芪可因加強心肌細胞的能量代謝而加強其功能。黃芪多糖可對抗垂體后葉索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對抗氯化鋇誘發(fā)的大鼠心律失常和氯仿誘發(fā)的小鼠心室纖顫。
調節(jié)血壓作用
黃芪對多種動物均有降壓作用。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灌胃黃芪水煎液可使血壓的上升幅度有所控制。黃芪的降壓成分為γ-氨基丁酸和黃芪皂苷甲。當動物血壓降至休克水平時,黃芪又可使血壓稍上升且保持穩(wěn)定,對血壓具有一定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黃芪能明顯降低麻醉犬的腦血管、外周血管、冠狀動脈、腸系膜上動脈的阻力,對這些部位的血管有擴張作用,但對腎血管卻具有收縮作用。黃芪降壓作用主要為直接擴張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結果。
美容作用
黃芪是一種溫熱中藥,有抗衰老的功能,還有美容生肌之功效,黃芪深得女士喜愛,黃芪富含的二十一種氨基酸,都是對肌膚有益的微量元素。
黃芪對過敏、痤瘡、紅血絲都有療效,而且獲得了輕工部的優(yōu)質獎,而且是中藥成分,副作用小。預防肌膚干澀粗糙,松弛皺褶,黯黑枯黃,使肌膚細膩,柔滑,有光澤,延緩肌膚衰老。 精練加工,配以去離子水等材料,是一種營養(yǎng)性中藥護膚霜。
增強免疫能力
黃芪是中藥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與呼吸系統(tǒng)免疫能力的藥材. 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導致的虛汗病癥.也可以用于補氣和增進脾臟功能和代謝能力低下;
補氣作用
黃芪是補氣的,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xiàn)。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黃芪。
對心血管的作用
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jié)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癥。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愈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黃芪配伍
與芍藥、甘草、桂枝、良姜、飴糖等藥配伍可以治療脾胃虛寒、慢性腸炎、胃炎、腹瀉等癥;
與升麻、甘草、當歸、人參、柴胡等藥物配伍可治療內臟下垂、脫肛、子宮下垂等癥;與茯苓、菟絲子、白術、當歸等配伍是治療婦科良藥;
與防風、麻黃根、浮小麥配伍是治療年老體弱者所患表虛感冒的良藥。
由于黃芪而補氣利尿、消腫等功效,與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藥配伍時又是治療急慢性胃炎的良藥。
黃芪的副作用
黃芪常見的副作
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現(xiàn)“上火”癥狀,如面紅、心煩、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轉病勢。
臨床上,一般人經常單獨使用黃芪進補或一次性大量進補,那是沒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險行為。使用黃芪進補,一般要由少逐漸增加,邊服邊觀察有無上火的表現(xiàn)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或是否出現(xiàn)悶、痛的感覺,一旦有則應停用或配藥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氣喘等癥狀減輕,精神和體力改善而又無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
更安全的辦法則是先用黨參,有效而無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黃芪,使用黃芪時采用逐步加量的辦法,以身體能耐受而無副作用為度。最安全的辦法是配方使用。
三種腎虛,慎用黃芪
腎病屬陰虛,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xiàn)毒副作用,應禁用。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
陰虛的表現(xiàn)
有手足心熱、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shù)等。濕熱的表現(xiàn):有口苦、口干、舌苔黃膩等。熱毒熾盛的表現(xiàn):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xiàn)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等。
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yǎng)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需注意用量
黃芪會加重上火的癥狀,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無汗、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熱毒熾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黃芪時不可擅自加大劑量,否則高血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幾率會明顯增加。 所以黃芪泡茶喝也要有個度。
黃芪的食用方法
(一)服用方法
每天用黃芪5~10克左右,開水泡10~20分鐘后代茶飲用,可反復沖泡。
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
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后,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還有些人喜歡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二)常見的食用方法
黃芪泡水
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泡水當茶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黃芪茶能補中蓋氣,而且補而不膩,可改善氣虛和貧血,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若熊再加上枸杞、黨參、茯芩等藥材一起沖泡,效果更好。
黃芪枸杞乳鴿
材料:黃芪、枸杞各30克,乳鴿1只,料酒、精鹽、味精、姜片、雞清湯、雞油各適量。
食用方法:
將乳鴿宰殺,去毛、內臟、斬腳爪、洗凈,放入沸水中氽一會,撈出洗凈斬塊放燉盅內。
黃芪、枸杞分別洗凈,放入燉盅內。
將料酒、鹽、味精、姜片、雞清湯同放燉盅內,上籠蒸到肉熟爛,取出籠,揀出姜、黃芪,淋上雞油即成。
功效:具有補氣壯陽、固表止汗、解毒祛風之功用。適于中氣虛弱、體倦乏力,表虛自汗及癰疽瘡潰久不愈合之人食用。
黃芪陳皮粥
材料:黃芪30克,陳皮末3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食用方法:黃芪水煎3次,去渣取汁,同粳米共煮為粥,再加陳皮末稍煮,然后加糖。每日1次,連食5~7天即可。
功效:黃芪擅補氣固表,為補脾益氣主藥,又長于溫運陽氣,為利水消腫佳品,而陳皮也能理氣調中。食用本粥后,可療產后氣虛型惡露(惡露色淡紅,質稀,時覺疲倦頭暈)。
黃芪豬肝湯
材料:豬肝500克,黃芪60克,精鹽少許。
食用方法:
將豬肝洗凈,黃芪洗凈,切片,用紗布包好。
沙鍋置火上,加適量水,放入黃芪包、豬肝,共煮成湯,熟后去黃芪包,將豬肝切片,加精鹽少許調味,即可吃肝飲湯。
適用人群:產后婦女。
當歸黃芪燉羊肉
材料:當歸20克、炙黃芪30克、鮮羊肉250克、食鹽、蔥、姜、蒜、陳皮各適量。
食用方法:
(1)將當歸、黃芪用布包好,鮮羊肉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塊備用。
(2)將羊肉塊及布包好的當歸、黃芪一同放入加有1500毫升清水的砂鍋中,武火至沸,然后改為文火,并加入蔥、姜、蒜、陳皮各適量,煮40~60分鐘。
(3)待肉爛后,加入食鹽即可。用法:佐餐食用,隔日1次,可連用10次。
黃芪紅棗茶
材料:黃芪3—5片,紅棗3粒。
食用方法:
(1)紅棗用溫水泡發(fā)洗凈后,去核(不去核會有些燥熱,如果體質比較寒的也可以不去核)。
(2)黃芪和紅棗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正常煎中藥都需要把藥材泡20-30分鐘,以便于藥性的析出)。
(3)點火,煮滾了以后轉小火煮20分鐘以上(不要用電磁爐,要用明火)。
黃芪力大功宏,使用面廣,從古至今,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得到了很多醫(yī)家的論證。如《神農本草經》明確記載,黃芪可治小兒百病。梁代《神農本草經集注》提出黃芪有活血和止渴作用。
金元時代《湯液本草》提出黃芪補腎臟元氣。清代《本經逢原》提出黃芪瀉陰火,止表虛自汗。近代《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及《本草正義》指出黃芪不僅補氣,兼能升氣。總而言之,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所獲贊譽頗多,其功效主要分為三類,即補氣要藥,氣中血藥,瘡家圣藥三個方面。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較多,如黃芪當歸補血湯,黃芪大補元氣,以裕生血之源,輔以當歸益血和營,以使陽生陰長,氣旺血生,因而該方益氣養(yǎng)血功效較為顯著,只是煎熬制作稍嫌麻煩。
另外黃芪飲片泡水、黃芪顆粒等也是市場上常見的食用方式,但這兩種方式因是生黃芪制成,因而更偏于托毒斂瘡,補氣血功效較弱,適合于瘡瘍潰后,久不愈合者,有利于生肌收口。
經煉蜜炮制的蜜炙黃芪則更長于滋補,而且蜜炙后口感更好,如揚子江藥業(yè)的黃 芪精口服 液是蜜炙黃芪經獨特工藝提取而成,完整的析出了有效成分多糖和皂苷,保證了藥效的有效吸收,因而增長了滋補的功效——黃芪泡水只能利用三四成功效,而且該藥服用方便。
1、補益中氣、托毒生肌、利水消腫。首先,黃芪的功效主要有補益中氣、托毒生肌、利水消腫、升陽舉陷,這是黃芪的功效。其次,它的作用主要是補益中氣,對于中氣不足的這樣的患者,比如氣虛乏力的患者都有較好的作用。并且能夠托毒生肌,就是能夠把陰性的瘡瘍或者是一些陰疽,不易潰爛的這樣的瘡瘍,讓它很容易康復。
2、另外,能夠利水消腫,對于水腫性疾病有較好的療效。再就是對于女性患者內臟下垂或者是子宮下垂都有很好的升舉的作用。最后,就是它的食用方法,一般黃芪與各種肉類的燉,作為食材,比如說老母雞或者是豬肉、牛肉、羊肉燉的時候都可以放入黃芪,能夠起到補益中氣的作用。
01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中醫(yī)看病的時候總是會說到“氣虛”這個詞,而很多人其實都不明白中醫(yī)說的氣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氣虛的人就身體不好了呢?其實中醫(yī)的氣指的就是器官活動時候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影響,器官活動健康就能給我們身體帶來很好的防御,而氣虛的人可以服用下面這個藥材。
它就是溫和味道發(fā)甘的黃芪,功效就是利尿和補氣,有典籍記載黃芪還是補藥里面最好的食材。除了中醫(yī)之外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分析了黃芪的成分之后都認為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含有葉酸、黃酮類、單糖等等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好處的元素,而且對中老年人的疾病特別有療效。
那么除了一般用黃芪來煮湯這種吃法之外,我們還可以怎么吃呢。
第一種最簡單的就是取少數(shù)黃芪干嚼,不但味道不難吃還會吃到有一種豆類的香味。
第二種就是取片狀黃芪5-10可,沖泡10分鐘后就可以當成黃芪茶來飲用,而且還可以反復泡很多次。
第三種,其實黃芪還可以喝黨參、粳米、大棗一起用來煮粥,黨參和黃芪要先煎一下,然后把其它兩種材料一起熬煮就可以了。
而黃芪這么好我們就要更加學會分辨優(yōu)劣黃芪的辦法,因為市面上假冒偽劣的黃芪非常多,我們第一個可以觀察,一般黃芪都是黃色的圓錐型物體,表皮有皺紋而且有韌性,如果看不出來還可以拿一點來嚼一下,如果有都豆類的腥味而且味道發(fā)甘就應該是真的黃芪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hangshi/51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補氣圣藥黃芪養(yǎng)生功效大
下一篇: 黃芪紅棗茶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