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是指人或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tài)?,F(xiàn)實中,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通常顯得錯綜復雜。然而,在中藥這個獨特的領域里,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似乎顯得相依為命,情深意長。
親緣關系 很多中藥都具有親緣關系的特性,桑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桑樹根皮為桑白皮,具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枝條為桑枝,具有祛風濕、利關節(jié)、行水氣的功效;葉子為桑葉,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的功能;果實為桑椹子,能滋陰補血、養(yǎng)陰生津。這類藥物,雖是出自同一種植物,功效卻各異,在治療疾病過程中各司其職。這類中藥如果炮制質量不過關,就很容易造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局面,如蓮子米入藥時,蓮子心未抽干凈,就很容易把這兩種中藥同時煎在一起了,蓮子心的苦味會把蓮子米的甜味給敗掉,還會影響健脾胃功能。
“裙帶”關系 如果說我們把桑樹中的這些中藥品種稱為親緣關系的話,那么下面這些與桑樹相關而產生的中藥,則可以稱為裙帶關系。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功效的僵蠶,是蠶蛾科昆蟲家蠶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體。其生長過程是通過吃桑葉而生長的。蠶沙則是家蠶食用桑葉產生的干燥糞便,有燥濕祛風、和胃化濁、活血定痛的功效。
寄生關系 一種生物或植物需要根植于另一種植物的體內,并靠其提供營養(yǎng)支持的現(xiàn)象,稱為寄生關系。中藥就有很多這種品種。如桑螵蛸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南方刀螂、廣腹螳螂的卵鞘,又名蜱蛸、桑蛸。古時稱螳螂卵為螵蛸,產于桑樹上者則稱為桑螵蛸,具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的功效。桑寄生,別稱桃樹寄生,苦楝寄生等以寄生在桑樹的為佳,有祛風濕、益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
共生關系 在生物界,兩種不同生物緊密相聯(lián)地生活在一起,并相互受益的穩(wěn)定狀況,稱之為共生關系。中藥也有很多共生關系。如具有平肝息風止痙作用的中藥天麻,其生長環(huán)境與蜜環(huán)菌有密切關系。中藥豬苓也是和蜜環(huán)菌栽培在一起而成。
華夏人在千年 歷史 的成長中,追求的是 健康 長壽,事出有因萬事說理的生活理念。讓子孫后代枝繁葉茂遍布全球。在 歷史 生活中。留給子孫的是,怎樣把生命延續(xù)下去。自救的生活方式。從神農嘗百草到本草綱目。點點滴滴都在介紹我們的生活與大自然密不可分的關系。從黃帝內經到傷寒雜論、八鋼論證等眾多經典醫(yī)學名著。都記載了生活飲食與中醫(yī)藥調理的關系。中醫(yī)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了。古代從平民救命到皇親國戚的飲食保養(yǎng)。處處體現(xiàn)了食物與中醫(yī)藥共存的智慧。
中藥是以草本植物為主,很多藥物來源于食物,可以藥食同用。常用的有生姜有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吐,溫肺止咳的作用,可以治療外感風寒導致的頭痛鼻塞,也可以治療胃寒嘔吐。白芷有解表,祛風燥濕,消腫排膿的功效。可以治療外感風寒導致的頭痛鼻塞,也是調味品十三香的成分。淡豆豉就是黑豆種子發(fā)酵而成。有解表除煩的功效,可以治療熱病胸中煩悶失眠。
有些東西,只能用來治病,就稱為藥物,有些東西只能作飲食之用,就稱為飲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東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樣也能當作飲食之用,即藥食兩用。由于它們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藥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龍眼肉、山楂、烏梅、核桃、杏仁、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它們既屬于中藥,有良好的治病療效,又是大家經常吃的富有營養(yǎng)的可口食品。
感謝小伙伴的觀看,下期再見!
[比心]
答:配伍主要是根據(jù)中藥性能的不同,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結合在一起使用,達到增效或抵消副作用的目的。 藥物配伍會出現(xiàn)一定的相互作用關系。前人總結中藥有七情,即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其中除單行是指單味藥治病外,其他都是藥物的配伍關系。 下面是配伍方法及不同配伍方法的舉例: 單行 單行就是指用單味藥治病。病情比較單純,選用一種針對性強的藥物即能獲得療效,如清金散單用一味黃芩治輕度的肺熱咳血,現(xiàn)代單用鶴草芽驅除絳蟲,以及許多行之有效的“單方”等。它符合簡便廉驗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廣。但若病情較為復雜,單味藥難以實現(xiàn)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顧的治療要求時,便需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藥物,藥與藥之間就會發(fā)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進或減低原有藥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性和烈性,有的則能產生毒性或副作用。 編輯本段配伍關系 因此,在使用兩味以上藥物時,就必需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藥物配伍關系的問題。所以前人總結的“七情”之中,除單行者外,其余六個方面都是談配伍關系。現(xiàn)分述如次。 1.相須 即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地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配合,能明顯地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 2.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能提高主藥物的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清熱瀉火的黃芩與攻下瀉熱的大黃配合時,大黃能提高黃芩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3.相畏 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和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4.相殺 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姜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系的兩種提法,是藥物間相互對待而言的。 5.相惡 即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與另一藥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 6.相反 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藥物(見“用藥禁忌”)。 編輯本段變化關系 上述六個方面,其變化關系可以概括為四項,即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 (1)有些藥物因產生協(xié)同作用而增進療效,是臨床用藥時要充分利用的; ?。?)有些藥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藥時應加以注意; ?。?)有些藥物則由于相互作用,而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應用毒性藥或劇烈藥時必須考慮選用; ?。?)另一些本來單用無害的藥物,卻因相互作用而產生毒性反應或強烈的副作用,則屬于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從單味藥到配伍應用,是通過很長的實踐與認識過程,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藥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yī)用藥的主要形式。藥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組合,并確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適當劑型,即為方劑。方劑是藥物配伍的發(fā)展,也是藥物配伍應用的較高形式。
中藥、中成藥、中草藥、植物藥和天然藥都是常常掛在嘴邊的詞語,但是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搞清楚這幾個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一、 中藥、中成藥
廣義而言,中藥包括傳統(tǒng)中藥和民族藥,通常我們所說的中藥指傳統(tǒng)中藥。傳統(tǒng)中藥是收載于中醫(yī)藥典籍,以傳統(tǒng)中醫(yī)藥學理論闡述藥理作用并指導臨床應用、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使用形式,加工炮制比較規(guī)范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可在全國范圍內廣泛使用,并作為商品在中藥市場流通,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
中成藥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生產的各種中藥制劑,包括單方、復方制劑和以有效部位或單體化合物投料的各種制劑,包括傳統(tǒng)的膏、丹、丸、散和現(xiàn)代的片劑、膠囊劑、微丸、緩釋制劑、速效制劑等。
二、 植物藥
植物藥是指植物或其提取物制的的藥物。美國和德國對植物藥的定義是:“在治療中所選用的藥物是植物或提取物(包括整體的提取物或部分提取物),通常是復合的化學物質。”歐共體對植物藥的定義:“植物藥是指用單一或多種植物配伍,含有專一活性成分和(或)植物提取物,用于醫(yī)療目的的醫(yī)療產品?!?br>
西方植物藥與中草藥是兩個同源卻完全不同質的概念。都是植物入藥,前者僅應用生藥,偏重單味藥,是植物化學的產物;而后者講究炮制,講究藥物四性五味君臣佐使,反映中醫(yī)藥理論。
三、 中草藥
中草藥是中藥和草藥的總稱。草藥主要是指民間用藥,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藥物及其加工品,多為植物藥,少見或不見于藥學典籍,而且應用地區(qū)局限,缺少比較統(tǒng)一的醫(yī)藥學理論及統(tǒng)一的加工炮制規(guī)范。
四、 天然藥
天然藥是指人類在自然界發(fā)現(xiàn)并可直接供藥用的植物、動物或礦物中提出的單一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或植、動、礦物成分的半合成品.有人還認為天然藥物還包括植物的浸出物或提取物,在現(xiàn)代醫(yī)藥理論指導下,其適應癥用現(xiàn)代醫(yī)學術語表述。
天然藥和中藥的主要區(qū)別就在于指導思想的不同。中藥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而天然藥是在現(xiàn)代醫(y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的。
北京樂氏同仁國醫(yī)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東華門與南池子大街交匯處東南角
鄭州樂氏同仁國醫(yī)館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qū)未來路與福元路交匯處東北角
全國服務熱線:400—900—9011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07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端午到-艾葉俏
下一篇: 中醫(yī)藥視閾下的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