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豐六年(1856年)春
彼時翁同龢的兩個哥哥分別任安徽巡撫和湖北巡撫
按照大清慣例,殿試前夕
,參加殿試的貢士如果住家離殿庭稍遠,則需借宿朝門附近親友家中,以便次日清早能及時進入隆宗門。那時
,孫家宅第就在皇城附近,翁家則稍遠些。當晚,孫家很大方地邀請翁同龢到府邸中吃飯、留宿。孫毓汶的父親孫瑞珍以父執(zhí)世誼殷勤款待了翁同龢。席間,孫瑞珍頻頻勸酒,絮絮暢談,賓主非常歡洽。散席后,孫瑞珍又邀請翁同龢到他書齋里,把殿試規(guī)矩一一指點,直到深夜。翁同龢對前輩的指點甚是感激。但因入夜已深,又加上翁同龢不勝酒力,兩眼困倦?yún)s不忍推辭。而孫毓汶則早早散席去入寢了。翁同穌以為會和孫毓汶一起住宿
,等了好些時候,還不見他來,已覺不支考試中
,翁同龢剛開始還能抖擻精神寫草稿,可是到了執(zhí)筆謄抄時已經(jīng)沒了精神,心想這次狀元必讓孫毓汶搶去無疑。突然,翁同龢記起離家前父親給了他兩支老山參,藏在卷帶里,便急忙找了出來,折下半支放入口中咀嚼起來。不一會就覺精氣流貫,神志奮發(fā)。于是振筆直書,一氣到底,按時交了卷。考試結(jié)果出來后
,翁同龢第一,孫毓汶第二。事后,翁同龢才想起孫家的款待用意,幸虧老父親更勝一籌,用老山參助他奪冠。后來人們就稱翁同龢為“人參狀元”。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10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上一篇:
從清代《迎春圖》說咀片
下一篇:
古人用中藥漿糊裝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