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樹亦稱“相思樹”,常綠喬木,產(chǎn)于廣東、廣西、江蘇、安徽、浙江、湖南、福建、云南、江西、臺灣等地。種子叫“紅豆”“相思子”“鴛鴦豆”等,色艷若血,晶瑩剔透,質堅如鉆。相思樹的枝、葉、莖、根、種子皆入藥。
古往今來,創(chuàng)作、吟誦“紅豆”的詩詞歌賦數(shù)量繁多、佳篇比比皆是。諸如:“采來紅豆寄心知”“采擷紅豆寄思濃”“紅豆一顆勝千言”“何人撫案幸紅豆,寄語麗人別后”“空有三生紅豆種,相思更惹悲心痛”“相思紅豆種何方?佳期已過場”“躡手輕足開蕊苞,欲尋紅豆瞧”“正是瑩瑩紅豆鮮,一睹相思又”“紅豆春深發(fā)幾枝”“院落秋氣正颯然,一枝紅豆報鮮妍”“秋來一顆寄相思”“口含紅豆相思語”“江南紅豆樹,一葉一相思”“一聲紅豆也沾巾”“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曹雪芹《紅豆曲》道:“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其中,尤以唐代詩人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最為著名,千古傳頌。
紅豆凝聚著許許多多的喜慶歡愉和凄美故事,備受人憐,深惹人愛。《述異志》載:“昔戰(zhàn)國有民眾征戍秦,久不返,妻思而瘁。既葬,塚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傾,因名相思木,結其子即相思子也?!?/p>
紅豆,蘊含著滿腔情愫,寄托著無限相思,業(yè)已從物質實體走向精神層面,升華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1654年,清代著名文學家錢謙益購得常熟白茆港之芙蓉莊,因喜愛莊園內一株百余年的紅豆樹,便給“芙蓉莊”來了一個華麗轉身,更名為“紅豆山莊”。錢謙益80壽辰時,欣得柳如是“紅豆一顆以為壽”,大喜,揮毫賦《紅豆》詩18首。近代文學家、著名報人俞友清平生酷愛紅豆,廣搜精研,自號“紅豆室主人”。1934年,程思白與俞友清的“紅豆之爭”,觸發(fā)了俞友清對紅豆的深入研究、縝密考訂。1936年,俞友清關于紅豆的集大成之作《紅豆集》付梓。該書由豐子愷作畫、題簽、設計封面,蒐集了70余篇紅豆詩文、掌故軼聞,并配有多幀照片。不啻如此,一粒小小的紅豆還促成了一部學術巨著的問世??箲?zhàn)時期,史學家陳寅恪執(zhí)教于西南聯(lián)大,曾“得常熟白茆港錢氏故園紅豆一粒,因有箋釋錢柳因緣之意?!标愐∵€寫了一首《詠紅豆》詩:“東山蔥嶺意悠悠,誰訪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v回楊愛千金笑,終剩歸莊萬古愁。灰劫昆明紅豆在,相思廿載待今酬?!焙髞恚愐v經(jīng)10年之久,撰寫了80萬字的《柳如是別傳》。
堪稱“情種”的相思樹,也是治病療疾的一味良藥,《千金方》《本草綱目》等皆有記載。其味辛、苦,性平,有毒,歸心、肺經(jīng),主治內外科諸疾患。根、莖、葉能生津潤肺、清熱解毒、利尿,可治療肝炎、支氣管炎、咳嗽痰喘、咽喉痛等。相思子能通九竅、消腫、殺三蟲、治蠱毒,可治療經(jīng)脈損傷、嘔逆吐食、膈氣反胃、月經(jīng)不調、風濕骨痛等,外用可治癬疥、癰瘡、濕疹等。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相思子還具有抗腫瘤作用。
據(jù)史料載,宋仁宗趙禎患腮痛腫硬之癥,御醫(yī)屢治不效,下詔求醫(yī)。一道士揭榜進宮,用相思子研末與雞蛋清調糊制成“萬應解凝膏”,藥到病除。1916年,近代著名民主革命人士胡漢民赴小呂宋籌措革命活動經(jīng)費。其間因氣候炎蒸,嘔吐頭暈,遽然病倒。華僑周容甫之女將自己收藏的5枚紅豆贈予胡漢民,并告知:煎湯飲之,病可霍然。胡漢民依言試之,很快痊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12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渡舟針灸救患兒
下一篇: 古代傳說故事中的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