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是在公元659年由唐代蘇敬等20余人編寫的我國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藥典。它比歐洲最早的《佛羅倫薩藥典》(1498年出版)早839年,比1535年頒發(fā)的世界醫(yī)學史上有名的《紐倫堡藥典》早876年,比俄國第一部國家藥典(1778年頒行)早1119年,所以有世界第一部藥典之稱。
原書是卷子本,計21卷。除序例外,以玉石、草木、獸禽、蟲魚、果菜,米谷等分類,共收集藥品850種,并注意藥物實際形態(tài)。當時曾下詔全國,征詢各地藥物形色,畫成圖形,另外還加有說明的圖經(jīng)。《新修本草》的藥圖和圖經(jīng)的篇幅繁富,超過正文的內(nèi)容。
在內(nèi)容方面,《新修本草》也很突出。由于當時正處于唐朝全盛時期,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十分活躍,有不少外來藥品通過貿(mào)易進入我國,如安息香、龍腦、胡椒、訶子、郁金、回香、阿魏等。鴉片一物就是由波斯地區(qū)當貴重藥物運進中原的。
由于《新修本草》內(nèi)容豐富,所以一經(jīng)問世,立刻四散傳播,最早由當時來中國求法的日本僧徒傳過去,對日本醫(yī)學界影響很大,不久又傳到朝鮮等國。
本書不僅流傳廣泛,而且流傳時間也久。自公元659年開始,直至公元10世紀的中葉(宋代),這300多年中,日本和我國的醫(yī)家都把它列為必讀之課本。
《新修本草》在宋元祐年間已完全亡佚。我國在1959年重新出版的《新修本草》是根據(jù)德清《傅氏籑廬叢書》中影印過來的,這使廣大讀者可以見到1300多年前唐朝原書的面目,實在是件十分好的事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20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