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傷寒派是倡導在內傷雜病的治療中遵循《傷寒論》理法的一個流派。它的出現(xiàn)與清初《傷寒論》的研究有關。清初,我國的《傷寒論》研究開始擺脫宋金傷寒學的束縛,不再把《傷寒論》看作治療外感熱病的專著,而注重開掘其中的辨證論治體系,認為《傷寒論》是各科臨證的典范,六經(jīng)辨證同樣適用于內傷雜病。許多醫(yī)家一方面對《傷寒論》作理論上的探討,一方面將六經(jīng)辨證運用于雜病證治,從而形成了不同于易水內傷派、丹溪雜病派的臨床特色。代表人物有明末醫(yī)家方有執(zhí)(《傷寒論條辨》),清代醫(yī)家舒馳遠(《傷寒集注》《六經(jīng)定法》)、程應旄(《傷寒論后條辨》)、柯韻伯(《傷寒來蘇集》)、余聽鴻(《傷寒論翼注》《診余集》)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25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經(jīng)典雜病派學術特點
下一篇: 辨證傷寒派學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