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穎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5歲,食欲特別好,從小到大沒為吃飯發(fā)過愁,而且特別喜歡吃肉,煎炸的快餐食品更是愛不釋口。但孩子平時口中老有異味,有兩次吃完飯后還吐了。孩子的大便很干,氣味兒也很大。
良好的食欲是小兒健康的標志之一,但是,飲食過多就可能出問題了。其實,這種情況老百姓叫“吃撐”了、“積住”了,中醫(yī)叫“食積”,又稱“積證”、“積滯”,與西醫(yī)的消化不良相近。
“要想小兒安,常須三分饑和寒。”中醫(yī)這句老話流傳至今,不少人只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今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請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兒科主任醫(yī)師李建,給大家講講其中的道理,以及兒童防治常見病、多發(fā)病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臨 床:
呼吸和消化疾病占80%
在日常生活中,兒童容易患哪些疾病呢?李建說,這些病大致有三類,一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感冒、發(fā)燒、咳嗽、鼻炎等;二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厭食、腹痛、腹瀉、口瘡等;三是傳染病,如痄腮、水痘、菌痢等。前兩類疾病在臨床上占80%,是常見病和多發(fā)病。
李建說,孩子處在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時期,即身體以及各器官功能發(fā)育還不完善,易受到外邪侵襲而致??;孩子脾胃功能較弱,自制能力又差,常常飲食無度,增加脾胃負擔,損傷了脾胃功能,就會產(chǎn)生疾病。
如小兒食積,在臨床上,中醫(yī)常分為傷乳和傷食兩類,傷乳多指還在吃奶的嬰兒,因哺乳不節(jié),食乳過量,或乳液變質(zhì),冷熱不調(diào),造成停積脾胃,壅而不化,形成乳積。而傷于食者,多為年齡較大的兒童,因饑飽無度,喂養(yǎng)不當,或過食肥甘厚味及寒涼食物,或食入不易消化的柿子、黑棗、豆類食物,均可造成食物停積在中焦脾胃中,而發(fā)為食積。中醫(yī)所說的“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如果孩子有長出氣、心煩氣躁、厭學、摔東西等情況,應(yīng)該引起家長的注意。這說明小兒情志有了問題。食積還會引起氣郁,加上學習壓力大、精神壓力就大,容易出現(xiàn)眨眼睛、多動等癥狀。李建提醒家長,要按照孩子的意愿和愛好讓他們學習知識,給他們減壓,從而避免情志病的發(fā)生。
生 活:
飲食穿衣適度不易得病
“要想小兒安,常須三分饑和寒。”李建解釋說,要確保孩子平安健康,就不能給他們吃得太飽、穿得太暖。
李建說,孩子?;己粑到y(tǒng)疾病,這些孩子就是由于吃得過多,內(nèi)有積熱,加上穿得過暖,出汗多反而容易受涼,患感冒、發(fā)熱、咳嗽就不可避免了。
李建建議,愛護孩子首先要保護孩子的脾胃,做到合理飲食,粗細、葷素搭配,少吃冰涼、油膩、煎炸之物。他介紹,經(jīng)常用蓮子、山藥、薏米熬粥給孩子喝,是保護脾胃的好方法。
一位年輕媽媽曾說,自己比較怕冷,就覺得孩子也冷。秋風乍起,毛衣外套就給孩子套上了身,生怕小孩病了遭罪。李建認為,孩子穿衣服應(yīng)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來增減,“春捂秋凍”對大人如此,對孩子也同樣。
孩子是陽盛之體,自身易熱,即使受涼也會化熱,即寒從熱化,不需要捂著。尤其秋天本應(yīng)鍛煉孩子的耐寒能力,一捂反而容易上火生病。另外,新生兒不宜穿偏燥熱的新棉衣、蓋新被褥。
保 健:
專家教您幾招防治方法
中醫(yī)常說“不治已病治未病”,對孩子也一樣適用。李建說,在臨床上,孩子常常有實熱和虛熱之分。孩子暴飲暴食、吃得過多,常有口舌生瘡、口氣大的癥狀,這就屬于實熱,應(yīng)該清熱祛火??墒秤靡恍┥介称罚缣呛J、山楂糕、山楂片等都能幫助消化;藥物可以吃一點導赤丸、化食丸、大山楂丸等,但更多的是鼓勵孩子多吃水果、蔬菜。虛熱的常見癥狀為手心熱、盜汗、腦袋出汗等,這就應(yīng)該養(yǎng)陰益胃,吃點養(yǎng)陰益氣合劑等。
由于食積是感冒的基礎(chǔ),經(jīng)常食積的孩子,可應(yīng)用推脾土穴、揉板門穴加以調(diào)整。脾土穴在大拇指橈側(cè)面,采用平推的手法,循拇指橈側(cè)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每次推100~200圈左右,可健脾助消化。
摩腹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如果孩子便秘、便干,用全掌腹面或四指腹面輕貼腹部,以臍為中心,作環(huán)形運動,順大腸方向為瀉法,每次100~200次,具有健脾和胃、化食通便的功能。如果拉稀,方法同上,但要逆時針去揉。
還可用食療方法來調(diào)補孩子的身體。如果孩子厭食,李建教大家做一款果茶山藥。原料有山藥250g,生山楂50g或果茶醬50g。做法是將山藥去皮去須、洗凈、切斜塊,依高矮錯落擺放盤中,放入鍋中蒸熟;將生山楂熬成山楂醬,去渣留汁,或直接用果茶醬,淋灑在蒸熟的山藥上,即可食用。這道菜紅中透白,酸甜可口,能引發(fā)孩子的食欲,也能健脾消食。
“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想要讓小孩兒過的安康舒適,就不能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厚。
小孩不能穿的太厚
寒冷的冬季,家長總是怕孩子凍著,給孩子裹了一層又一層,但捂的太厚,很容易捂出“嬰兒捂熱綜合征”,具體表現(xiàn)為寶寶高熱,面色蒼白,拒絕吃奶等。嬰幼兒調(diào)節(jié)體溫的能力很差,穿的太厚往往不懂得出汗來散熱,體溫在嬰幼兒體表不斷上升,會讓寶寶燥熱不已。如果給寶寶穿得太厚,很有可能會導致寶寶高燒,從而導致寶寶器官衰竭,代謝功能紊亂。給寶寶穿得太厚,孩子也容易上火,稍微一活動就會滿身大汗,如果此時風寒侵入,極其容易感冒。
小孩不能吃太飽
正常人都知道,飯不能吃太飽,否則會加重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七分飽才是最健康的飲食狀態(tài),小孩子如果吃的太飽的話,會增加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很容易積食產(chǎn)生各種疾病。經(jīng)常讓孩子吃的太飽,不僅容易讓孩子便秘,口臭,還會誘發(fā)種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孩子都有好動的天性,吃的太飽,再加上劇烈運動,很容易刺激胃部導致嘔吐等情況。喂養(yǎng)寶寶最好是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飽即可。
孩子應(yīng)當適當窮養(yǎng)
除了字面上的“饑”和“寒”之外,在培養(yǎng)孩子的時候,也應(yīng)當適當窮養(yǎng)。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條件一天天變好,家長溺愛孩子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了,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上總是不愿意放手,想要給孩子最好的物質(zhì)條件。但其實,相比物質(zhì)條件來說,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富養(yǎng),讓孩子適當學會挫折和等待,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三觀。
“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這句話很有道理的,雖說我們現(xiàn)在社會進步,思想進步,很多陳舊思想都要淘汰,但是有些自古養(yǎng)成的生活習性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的。
三分饑,并不是孩子長身體,不讓孩子吃飽,而是孩子正在成長,身體各機能都還未成熟,吃的太飽,會造成腸胃負擔,吃的多了,消化不了時就會積食,而且孩子積食后,就很容易生病。所以每次吃飯吃7成飽就行了,餓了可以再吃,多餐少食都是可以的。
三分寒,大多數(shù)寶媽寶爸應(yīng)該可以做到,爺爺奶奶輩的多數(shù)會違背,老人總怕孩子餓著,怕孩子凍著,多數(shù)會給孩子像自己一樣多穿點,要知道老人新陳代謝慢,活動少,容易感覺到冷,而孩子不同,小孩本身就愛熱,而且好動,穿的多了,活動不方便還會一身汗,出汗后毛孔是張開的,不及時換衣擦干就容易受涼感冒。所以,孩子會跑會走了就和爸爸媽媽穿一樣多就可以,如果活動量大,就少穿一件,男孩參照爸爸的穿衣,女孩參照媽媽的就可以了。
我孩子是男孩,在4歲以前就愛積食,積食就生病,吃消食片,山楂片就不管用,而且活動量也不小,但是脾胃消化不了。我就給他少吃點,而且任何零食不能碰,加之按摩推拿,慢慢就好很多。穿著上都是穿的比較多,很愛活動,每次到冬天早早就是厚衣服,奶奶整天在后面說,給孩子多穿點,但一樣總是感冒,那個時期都快煩死了。今年開始,我就大膽了一次,給孩子穿的和自己或者爸爸一樣多,現(xiàn)在天冷了,就是一件秋衣,一件薄毛衣,一件加棉薄外套,褲子一條秋褲,一條厚點的保暖褲或薄棉褲,現(xiàn)在在老家農(nóng)村沒有暖氣,屋里現(xiàn)在七八度。感覺孩子一樣也不會凍著。
所以“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寒”還是很有道理的!?以上是屬于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和想法,如果你們有更好的想法,可以評論在文章的下方,如果我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希望可以點贊收藏和評論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08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寶寶夏天5類疾病早預(yù)防
下一篇: 別把粽子當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