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膽汁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止咳定喘和利膽的作用。現(xiàn)代藥理分析,豬膽汁中有膽鹽、膽色素、膽固醇和卵磷脂等成分,能刺激膽汁分泌,促進脂肪的消化與吸收,增弧胰蛋白酶的活性,有利于脂肪維生素的吸收。臨床與民間常用豬膽汁治病的驗方如下:
腮腺炎:鮮豬膽汁若干個,大黃10克,青黛3克,將大黃研細粉后與青黛同豬膽汁調(diào)成糊狀,敷患處。24小時一換,一般3次可愈。
消化不良:取豬膽汁烘干制成3%豬膽汁粉糖漿,6個月以下兒童每日4毫升,6個月至一歲6毫升,1~4歲8毫升,4~7歲10毫升,分3~4次內(nèi)服,連服3~5天。
淋巴結(jié)核:鮮豬膽汁500毫升,醋250毫升,夏枯草50克(研細粉),松香2克。將膽汁與醋放鍋內(nèi)熬熱、攪勻,待沸后加入夏枯草粉、松香,熬至濃縮成膏狀,取出備用。若淋巴結(jié)核未破潰,可直接敷患處,已破潰后可做膏藥外貼,有消腫散結(jié)、活血化瘀、生肌收口之效。
濕疹:鮮豬膽汁50克,大黃15克,黃連15克。將大黃、黃連研細粉后倒入豬膽汁,拌勻。濕疹無滲出者可將上藥拌勻成糊狀后,均勻地涂于患處,每日一次;若有滲出,可將拌勻后的藥面待其干燥后,直接撒于患處。一般每日一次,若濕疹嚴重,可每日兩次。
急性傳染性肝炎:將鮮豬膽汁烘干研末,根據(jù)病情輕重,每日服3~5克,每日3次,連用15天為一療程。
鼻炎:藿香20克,蒼耳子12克,豬膽汁適量。藿香研為細末,用豬膽汁調(diào)拌成糊,蒼耳子煎湯。飯后送服藿香糊,每次服10克,每日兩次。
乳癰:取豬膽汁、紅糖適量,兌水少許,共熬成膏,攤涂于藥用紗布上,敷于患處。適用于乳房紅腫未化膿者。
痔瘡:鮮豬膽汁適量,白開水適量,二者倒入盆中攪勻,趁熱熏洗患處,每日兩次,每次20分鐘左右。此法最宜外痔,一般一次即可解除疼痛。
中耳炎:鮮豬膽汁100克,曬干或烘干后加入白礬5克,桑枝10克(炒炭研細粉),共研細粉后吹入耳內(nèi),每日早晚各一次。(宋麗華)
【出處】《別錄》
【拼音名】Zhū Dǎn
【來源】 為豬科動物豬的膽或膽汁,取得后,掛起晾乾,或在半干時稍稍壓扁,再干燥之。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豬肉條。
【化學(xué)成份】膽汁中主要成分為膽汁酸類、膽色素、粘蛋白、脂類及無機物等。膽汁酸中有鵝脫氧膽酸、3α-羥基-6-氧-5α-膽烷酸和石膽酸,它們幾乎完全與甘氨酸結(jié)合而存在。另含豬膽酸和豬去氧膽酸。
【藥理作用】
1鎮(zhèn)咳、平喘作用
用電 *** 麻醉貓喉上神經(jīng)引起咳嗽的方法證明,靜脈注射膽酸鈉(20毫克/公斤)有鎮(zhèn)咳作用,去氧膽酸鈉及?;悄懰徕c則無此作用。同樣方法用豬膽粉(0.5~1.0克/公斤)灌胃,也有上咳作用,在給藥后30~60分鐘作用最明顯,持續(xù)2~2.5小時左右。四此,膽汁可抑制咳嗽中樞的興奮性,用小鼠氨水噴霧法證明,從雞膽中提出的鵝脫氧膽酸鈉有止咳作用,而粗制品則較差;也有報告,從豬膽中提出的膽酸(鈉)有止咳效果,而復(fù)方(豬膽、桔梗、半夏、地龍)效果更好一些。
用豚鼠組織胺噴霧法初步表明,鵝脫氧膽酸鈉有平喘作用。膽酸灌胃(1克/公斤)1小時后,再用組織胺-乙酰膽堿混合液噴霧,對豚鼠亦有某些平喘作用,復(fù)方效果更好一些。用豚鼠離體肺灌流,膽汁能解除組織胺引起的支氣管痙攣,膽酸鈉為此種解痙的有效成分。也有初步報告,對小鼠有祛痰作用。
2消炎、抗過敏作用
以兔耳在熱水(60℃)中燙1分鐘以造成炎癥,12小時后以豬膽粉0.5克/公斤灌胃,可使炎癥(兔耳體積及顏色)消退較對照組為快、對大鼠的甲醛性關(guān)節(jié)炎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以組織化學(xué)法觀察肝、脾、腎上腺,腸系膜淋巴結(jié)的酸性磷酸酶染色,網(wǎng)狀纖維染色及肝臟星狀細胞活體染色,作了初步觀察,膽汁似能提高抗炎能力。以馬血清(0.5毫升,共注射16天)使豚鼠致敏后,心內(nèi)注射膽酸(5毫克/公斤),10只豚鼠中有7只在接受馬血清再注射時,不發(fā)生休克現(xiàn)象,而對照組則全部發(fā)生。對組織胺性及乙酰膽堿性休克,如能多次注射膽酸,據(jù)稱也可防止休克的發(fā)生,即膽酸有抗過敏性休克的作用。
3抑菌作用
在試管中,動物(豬、牛、雞)的膽汁在高濃度時,對百日咳桿菌有抑制作用,但不如黃連,在體外,羊膽于高濃度(1:100)時,對人型、牛型結(jié)核桿菌有抑制作用,而牛膽汁作用很差,服羊膽汁2周后再接種結(jié)核桿菌,則豚鼠器官病變較對照組似較輕。對呼吸道常見細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膽酸作用強于復(fù)方,尤其肺炎雙球菌及流感桿菌較為敏感。對奈瑟氏菌無抑制作用。民間用以治療痢疾的黑虎丹(以豬膽汁與小米混合制成)在體外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4其他作用
早年國外報告,牛黃之鎮(zhèn)靜及抗痙作用主要由其中所含之膽酸及鈣鹽引起。國內(nèi)科學(xué)工作者亦證明,膽酸敖有拮抗可卡因?qū)π∈蟮捏@厥作用。在兔肺伸張反射的實驗中證明;靜脈注射膽酸鈉能抑制呼吸中樞的興奮性;對離體腸管,膽酸鈉小劑量有興奮作用(增加緊張性、節(jié)律性),大劑量則抑制。膽汁或膽鹽口服后可 *** 膽汁分泌,增加腸蠕動,使脂肪易于消化,促進脂溶性物質(zhì)如胡蘿卜素類、維生素K及鐵的吸收,并有輕瀉作用,能抑制離體蛙心;在蛙全身灌流時能擴張血管。如注入血循環(huán),可引起皂甙樣作用,導(dǎo)致溶血。大劑量抑制心臟及神經(jīng),對神經(jīng)、肌肉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性味】
苦,寒。
1《別錄》:微寒。
2《本草圖經(jīng)》;大寒。
3《湯液本草》:味苦咸,寒。
【歸經(jīng)】
入肝、膽、肺、大腸經(jīng)。
1《綱目》:入心。
2《本草匯言》:入手足陽明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潤燥,解毒。治熱病里熱燥渴、便秘,黃疸,百日咳,哮喘,泄瀉,痢疾,目赤,喉痹,聤耳,癰腫疔瘡。
1《別錄》:療傷寒熱渴。
2《本草拾遺》:主小兒頭瘡,取膽汁敷之。
3《本草圖經(jīng)》:主骨熱勞極,傷寒及渴疾,小兒五疳,殺蟲。
4《綱目》:通小便,敷惡瘡,殺疳匿,治日赤、目翳,明日,清心臟,涼肝脾。
5《隨息居飲食譜》:補膽,清熱,治熱痢,通熱秘。治厥顛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取汁沖服1~2錢;或入丸,散。外用:涂敷、點眼或 *** 。
【附方】
1治傷寒五、六日,斑出:豬膽、苦酒各三合,雞子一枚。三味合煎三沸,強人盡服之,羸人須煎六、七沸,分為二服,汗出即愈。(《千金方》豬膽湯)
2治口中干燥無津液而渴:雄豬膽五枚,定粉(《綱目》引作天花粉)一兩。-上二味,以酒煮膽,候皮爛,即入粉研細,同煎成煎,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丸,含化咽津。(《圣濟總錄》豬膽煎)
3治陽明病津液內(nèi)竭,大便硬,不可攻:大豬膽汁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谷道內(nèi),如一食頃,當(dāng)大便出宿食惡物。(《傷寒論》豬膽汁導(dǎo)法)
4治大便燥結(jié):豬膽、蜂蜜,煎服。(《四川中藥志》)
5治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傷寒論》白通加豬膽汁湯)
6治黃?。贺i膽一個,雞蛋一個。共調(diào)勻,不拘時服。如嫌苦難下,用于糕咽之,連服三次。(《梅氏驗方新編》豬膽蛋)
7治瘦病咳嗽:豬膽和小便、生姜、橘皮、訶梨勒、桃皮。煮服。(《本草拾遺》)
8治目赤病及胎赤:豬膽和綠鹽五分,點眥。(《廣濟方》)
9治翳膜:豬膽一只,硇砂(細研)穰在豬膽中成膏,系定,懸當(dāng)風(fēng)處,候白衣如霜出,掃下收瓷合子內(nèi),旋旋用柱子點入眥中,覺癢乃罷,便無翳膜,未盡再點之。(《雞峰普濟方》豬膽膏)
十治喉痛:豬膽、射干、玄明粉、人中白、知母。煎服。(《四川中藥志》)
⑾治痔瘡:豬膽七枚,取汁,炭火熬成膏,用單紙攤敷,須先用槐根白皮煎湯溫洗。然后敷藥。(《仁齋直指方》豬膽膏)
⑿治湯火傷瘡:豬膽調(diào)黃柏末涂之。(《外臺》)
⒀治諸般癇搐:半夏一兩(湯洗七遍),狼豬膽三個,取汁浸半夏于瓷器中,曬乾,切片焙燥,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煮面和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煎麥門冬熟水下,食后臨臥各一服。(《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豬膽半夏丸)
【各家論述】《綱目》:方家用豬膽,取其寒能勝熱,滑能潤燥,苦能入心,又能去肝膽之火也。
【臨床應(yīng)用】
1預(yù)防白喉
職新鮮豬膽汁,或豬、魚膽汁混合,加等量砂糖,蒸30~60分鐘。托兒所小孩每次服1~2毫升,幼兒園小孩每次服2~3毫升,每天服2次,連服4天。咽拭培養(yǎng)陽性的隔1個月再服4天。曾先后在流行區(qū)的托兒所、幼兒園用上法給藥2046人,經(jīng)1年以上觀察,無1例發(fā)病。其中320人在服藥前做過咽液培養(yǎng),陽性帶菌者34人,經(jīng)第1次服藥后1~2周復(fù)查,28例轉(zhuǎn)陰,4例第2次服藥后轉(zhuǎn)陰。同時期散居的兒童未經(jīng)預(yù)防服藥者有4例發(fā)病。經(jīng)3次抑菌試驗,證明豬膽汁對白喉桿菌有一定的抑菌能力,但無殺滅作用。
2治療急性胃腸炎、菌痢等
用新鮮豬膽汁100毫升,加入綠豆粉1斤混合攪拌,制成藥丸(綠膽丸)。成人每次2~3錢,兒童每次3分,日服3~4次。治療急性胃腸炎31例,治愈28例,好轉(zhuǎn)1例,無效2例:細菌性痢疾26例,治愈24例,好轉(zhuǎn)2例;慢性腸炎4例,治愈2例,好轉(zhuǎn)1例。無效1例;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4例,治愈3例,好轉(zhuǎn)1例;卡他性腸炎8例,好轉(zhuǎn)1例,無效2例;慢性結(jié)腸炎7例,治愈3例,好轉(zhuǎn)2例,無效2例;泌尿系感染13例,治愈12例,好轉(zhuǎn)1例。遇有脫水現(xiàn)象者仍須補液。部分病例在用藥1~2天內(nèi)即出現(xiàn)療效,并無副作用。
3治療百日咳
采用豬膽汁粉劑、糖漿和流浸膏等,膽汁粉劑,6個月以內(nèi),每次0.2克,每天1~2次;6個月至1歲,每次0.3克,每日2次;1~4歲每次0.4克,每天2次;4~7歲每次0.5~0.6克,每日2次;膽汁流浸膏,1~2歲每次1.5~2.0毫升,2~4歲每次2~3毫升,4~6歲每次3~4毫升,均每日3次,食后服;7.7%豬膽汁糖漿,6個月以下每次5毫升,6個月至1歲每次8毫升,1~4歲每次10毫升,4~7歲每次13~15毫升,日服2次,連服3~5日。根據(jù)1215例的治療結(jié)果,一般服后2~4天開始生效,療程為5~14天,總有效率約在62~97%之間。
4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將鮮豬膽汁烘干研粉,裝膠囊,治療黃疸型肝炎10例,用量以黃疸指數(shù)為依據(jù),黃疸指數(shù)在10~40單位者每次1錢,日服3次;40~70單位者,每日4錢,分3次服;70~100單位者,每日5錢,分3次服。均在服藥3天后消化道癥狀有不同程度改善,7天后食量大增;黃疸指數(shù)在1~2周內(nèi)恢復(fù)正常,黃疸消失平均9.9天。療程11~25天。隨訪1年均未復(fù)發(fā)。有用豬膽汁片(含豬膽汁粉0.2克),每次1~2片,日服3次,治療傳染性肝炎32例(其中黃疸型7例)。治療后食欲不振、腹脹、乏力、肝區(qū)疼痛等自覺癥狀均有明顯改善,7例黃疸型患者1周后黃疸全部消失;肝腫大26例,治療后恢復(fù)正常者13例,不同程度縮小者8例,無改變者5例;肝功能檢查,有前后對照者14例,治療后對麝香草酚絮狀試驗及轉(zhuǎn)氨酶等,均有較明顯的改善。
5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鮮豬膽汁加熱濃縮,烘干磨細粉,裝入膠囊,每次0.5克,日服3次(空腹開水送下);治療143例,近期控制13例(9.03%),顯效35例(24.48%)。或用鮮膽汁1份,淀粉2份,混合炒拌均勻,待干燥后研粉壓制成片,每片含豬膽汁0.3克,每次2~3片,日服3次,7天為一療程;經(jīng)治療119例,顯效12例,占10%。其中以單純型患者的效果較好。又可采用豬膽汁(濃縮)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含豬膽汁原液3毫升),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或隔日1
豬苦膽汁的味特別的苦,主要入肝膽經(jīng),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清熱解毒,可以抑制多種病毒的活性。豬苦膽汁可以瀉熱,潤滑腸道,去肝膽火熱,有治療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的作用,對黃疸也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止咳平喘也是豬苦膽汁一很好的功效,可以用于氣喘,咳嗽痰多以及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療。豬苦膽汁不但清熱解毒還能消腫止痛,對痔瘡有很好療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11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藥食佳品胡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