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紅又稱化州橘紅,雖然名稱中含有“橘”字,但并非來源于橘,不是橘的加工品,而是蕓香科木本植物柚或其變種化州柚的干燥外層果皮。采摘后先放入沸水燙泡,立即撈出,將果皮割成5~7瓣,除去果瓤和中果皮,然后曬干,再用水浸透,對折,用木板壓平,焙干。
化橘紅味苦、辛,性溫,具有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及食積不化等證無熱象表現(xiàn)者。(狄俊虹)
橘紅和桔紅,是一樣的,寫法不同而已。
化橘紅,在很多地方,是和橘紅通用的。但嚴格的說,二者并非同一藥物。
橘紅——本品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
化橘紅——本品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 (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前者習(xí)稱“毛橘紅”,后者習(xí)稱“光七爪”“光五爪”。夏季果實未成熟時采收,置沸水中略燙后,將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壓制成形,干燥。
橘紅功效為:散寒,燥濕,利氣,消痰。用于風(fēng)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化橘紅功效為:化痰,理氣,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滯,咳嗽氣喘,嘔吐呃逆,飲食積滯。
————二者功效雖稍有差異,但完全可以通用。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拉丁名5英文名6化橘紅的別名7來源及產(chǎn)地8植物形態(tài)9采制10性狀11性味歸經(jīng)12功能主治13化橘紅的用法用量14運用15化學(xué)成分16化橘紅的藥理作用17化橘紅的藥典標準 17.1品名17.2來源17.3性狀 17.3.1化州柚17.3.2柚 17.4鑒別17.5檢查 17.5.1水分17.5.2總灰分 17.6含量測定 17.6.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17.6.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17.6.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17.6.4測定法 17.7化橘紅飲片 17.7.1炮制17.7.2性味與歸經(jīng)17.7.3功能與主治17.7.4用法與用量17.7.5貯藏 17.8出處 18參考資料附:1用到中藥化橘紅的方劑2用到中藥化橘紅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化橘紅 1拼音 huà jú hóng
2英文參考 exocarpium citri grandis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pummelo peel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pummelo exocarp [湘雅醫(yī)學(xué)專業(yè)詞典]
Exocarpium Citri Grandis(拉)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pummelo peel [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3概述
化橘紅
化橘紅為中藥名,出自《識藥辨微》[1]。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 或柚Citrus grandis (L.) O *** eck 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層果皮[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拉丁名 Exocarpium Citri Grandis(拉)(《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5英文名 pummelo peel(《中醫(yī)藥學(xué)名詞(2004)》)
6化橘紅的別名 柚皮橘紅、化州陳皮[1]
化州橘紅、柚子皮。
7來源及產(chǎn)地 蕓香料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 (L.) O *** eck var. tomentosa Hort. 或柚C. grandis (L.) O *** eck的外果皮[1]。主產(chǎn)廣東、廣西等地[1]。
柚的栽培變種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的外層果皮同作化橘紅入藥。
8植物形態(tài) 常綠喬木,高5~10m。小板扁,幼枝、新葉被短柔毛。單身復(fù)葉互生,長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闊卵形,長6.5~16.5cm,寬4.5~8cm,邊緣淺波狀,葉翅倒心形。花單生或為總狀花序,腋生;花瓣白色;雄蕊25~45;子房長圓形。柑果梨形、倒卵形或圓形,直徑10~15cm,檸檬黃色,油室大;瓤囊10~18瓣。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9采制 果實未成熟時采收,置沸水中略燙后,將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壓制成形,干燥。
10性狀 藥材呈對折的七角或展開的五角星狀,單片呈柳葉形。完整者展開后直徑15~28cm,厚0.2~0.5cm。外表面黃綠色至黃棕色,有皺紋及小油室;內(nèi)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脈絡(luò)紋。質(zhì)脆,易折斷。氣芳香,味苦、微辛。
11性味歸經(jīng) 苦、辛,溫[1]。入脾、肺經(jīng)[1]。
12功能主治 燥濕化痰,下氣健胃[1]。治咳嗽氣喘,痰多,嘔吐噫氣,食積[1]。
散寒,燥濕,利氣,消痰。用于風(fēng)寒咳嗽、喉癢痰多、食積傷酒、哎惡痞悶。
13化橘紅的用法用量 煎服:3~6g[1]。
14運用 柚的種子名柚核,煎服治小腸疝氣[1]。
15化學(xué)成分 外果皮含揮發(fā)油,內(nèi)有檸檬醛、牻牛兒醇、芳樟醇等[1]。果實含柚皮苷、新橙皮苷、枳屬苷等[1]。
果實含柚皮甙(naringin)、柚皮甙元(naringenin);果皮含枸櫞醛(citral)、香葉醇(geraniol)、芳樟醇(linalool)、磷氨基苯甲酸甲酯等。
16藥理作用 柚皮苷注射對小鼠、大鼠實驗性炎癥均有明顯抗炎作用,并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1]。此外,對小鼠的病毒感染、X射線照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1]。
17化橘紅的藥典標準
Huajuhong
CITRI GRANDIS EXOCARPIUM
17.3.2柚 外表面黃綠色至黃棕色,無毛。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15分鐘,離心,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柚皮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
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一冰醋酸一水(8:4:0.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三氯化鋁乙醇溶液,在105℃加熱1分鐘,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7.5.2總灰分 不得過5.0%(附錄ⅨK)。
17.6.1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一醋酸一水(35:4:6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3nm。理論板數(shù)按柚皮苷峰計算應(yīng)不低于1000。
17.6.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柚皮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17.6.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二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縣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稱定重量,水浴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xù)濾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17.6.4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柚皮苷(C27H32014)不得少于3.5%。
17.7.2性味與歸經(jīng) 辛、苦,溫。歸肺、脾經(jīng)。
17.7.3功能與主治 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積傷酒,嘔惡痞悶。
17.7.4用法與用量 3~6g。
17.7.5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橘紅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桔或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
橘紅干燥的外層果皮呈黃棕色或橙紅色、有光澤,外形呈長條形或不整齊紙狀薄片、邊緣皺縮卷曲,質(zhì)脆易碎、氣味芳香。
市面上的橘紅大多呈長條形或不規(guī)則薄片狀,果皮的邊緣是向內(nèi)卷曲的,它的外表呈黃棕色或橙黃色,存放一段時間后會變成棕褐色。橘紅的內(nèi)表層呈黃白色,里面布有許多透光的小圓點。
歷史背景:
“橘紅”最早記載于《本草綱目》,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習(xí)慣上把橘紅稱為橘類橘紅,也就是常說的橘子皮。在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摘,然后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切碎。
主要特征:
正宗橘紅表皮上遍布細小絨毛,這是主要特征之一,包括制好的橘紅果,大家買到手里的是帶有絨毛的。其它橘或者柚是沒有絨毛的,新鮮時它們的表皮非常光滑,干了之后也沒有絨毛。
以上內(nèi)容參考:人民網(wǎng)-橘紅與化橘紅
橘紅,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
橘紅呈長條形或不規(guī)則薄片狀,邊緣皺縮向內(nèi)卷曲。外表面黃棕色或橙紅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黃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內(nèi)表面黃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圓點。質(zhì)脆易碎。氣芳香,味微苦、麻。
擴展資料
“橘紅”最早記載于《本草綱目》,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在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摘,然后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切碎,生用。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用于咳嗽痰多及食積不化等癥而無熱象者;
正宗化州橘紅表皮上遍布細小絨毛,這是主要特征之一,包括制好的橘紅果,大家買到手里的是帶有絨毛的。其它地方的橘或者柚是沒有絨毛的,新鮮時它們的表皮非常光滑,干了之后也沒有絨毛。
人民網(wǎng)-橘紅與化橘紅 究竟有何不同 藥材辨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夏枯草煎洗治小兒濕疹
下一篇: 茯苓品種不同,功效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