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人大便會先干后?。?/p>
所謂大便先干后稀就是前半段,或者開頭那部分,是干的,但是到后面一段就變成了稀便、溏便。干稀結合,所以叫先干后稀。
這個一部分人是因為胃強脾弱,一部分人是因為脾虛濕盛。
一、胃強脾弱的人群表現
胃強脾弱的癥狀為能食,經常容易餓,形體偏胖,大便不調等。
脾虛不能夠很好地運化水谷精微,導致無形之水濕停留于體內引起肥胖。比如腰酸背痛,喜燥惡濕等。大便不調,黏滯不暢。濕易困脾,脾虛濕盛,濕阻腸道與糟粕互結,導致大便不調,黏膩不暢,舌淡苔黃,脈細數。
胃強脾弱的上述癥候群,屬于中醫(yī)的消渴病,便秘,小兒疳積等病證范圍。
西醫(yī)通常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分別診斷為:習慣性便秘,腸神經官能癥,糖尿病等疾病。其實,胃強脾弱者本質上中醫(yī)認為指胃的功能過于亢進,而脾的運化功能較弱??哼M多是胃火亢盛,脾弱多是脾運化水谷精微能力不足。本質上是本虛標實證,在治療上要標本兼顧,扶正為主,兼顧養(yǎng)陰生津,潤腸通便等法。
二、胃強脾弱的調理方法
胃強脾弱的調理方法,可以通過使用中藥湯、配合食療,還有穴位推拿、針灸也能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1、使用中藥湯:就醫(yī)后,根據個人具體情況,結合舌苔脈象進行辨證,單純的脾氣虛弱,可使用四君子丸治療 ;脾虛兼有痰濕阻滯,可用陳夏六君子丸治療;脾虛氣滯合并痰濕阻滯,可使用香砂六君子丸治療;脾虛兼脾胃不和,可以用參苓白術丸、香砂養(yǎng)胃丸、香砂和胃丸等中成藥治療,可以起到健脾益胃、扶脾益胃、疏肝理氣的作用。
2、配合食療:在飲食上可以適當吃一些粥類食物,比如紅豆薏米粥、山藥粥等有助于健脾,同時每餐應該盡量少吃一些,避免過飽;
3、推拿按摩:通過推拿配合按摩穴位,比如脾俞穴、胃俞穴、天樞穴等一些穴位,對于胃強脾弱也能起到一定調理作用。
三、脾虛濕盛的人群表現
四、脾虛濕盛調理方法:
1、中醫(yī)方子調理
要想改善這個問題,中醫(yī)上就必須健脾祛濕。通過健脾益氣之法,讓脾的運化之能得到恢復,祛濕化痰可以把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利尿)或者減少、清除胃腸道水濕,使大便正常。中醫(yī)人會想到著名的“參苓白術散”方劑:
蓮子肉9克,薏苡仁9克,砂仁6克,桔梗6克,白扁豆12克,白茯苓15克,人參15克,炒甘草10克,白術15克,山藥15克。
臨床應用中,醫(yī)師常有加減。
其中,山藥、白術、甘草、人參、白扁豆、蓮子肉健脾益氣,茯苓和薏苡仁健脾利濕。砂仁一味,可以行氣化濕,令補而不滯,同時兼能止瀉。桔梗,載藥上行,使得所補脾氣上達于肺,改善脾肺之不足。
脾氣得到加強,運化之能得以提升,水濕之邪得到化解,大便先干后稀的現象,自然可以改善了。
2、食療方法
益脾粥:熟棗仁250克,雞內金10克,干姜粉60克,生白術120克,先將白術、雞內金文火焙干,碾成細末,共入干姜粉和棗肉搗為泥,制作成約20克的小餅,放烤爐烘干,每次一個,可空腹時當點心食用(應細嚼慢咽)。
3、代茶飲
4、按摩調理
5、艾灸
當然了中醫(yī)還可以針灸、外用中藥泡腳泡澡等調理和治療方法。
平時調護:注意適當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適量運動,從而使大便更軟,排便更順暢。
大便先干后稀,臨床辨證及用藥
臨證中發(fā)現一種由脾虛失運,肝血不足,肝旺克脾所引起得便秘。通過對數十例患者的治療,積累了一定經驗,對其臨床表現,病因病機及治療方法有所心得,并自擬“運脾調木飲”治療該病取得較滿意之療效。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夜提高,飽食肥甘厚膩,工作壓力日增,懶于運動等等因素,導致便秘一癥在臨床上屢見不鮮。
并且在中青年人群中發(fā)病率日增。便秘病因繁多,治法各異。惜乎當今患者不明事理,每自以為“熱重了”貪圖一時之快;醫(yī)者不詳加辨治,單純滿足患者要求,凡遇便秘一癥,便是大黃,黃連,三黃片,麻仁丸,黃連上清丸等苦寒瀉藥,信手拈來。殊不知苦寒瀉藥久服,多服,必傷脾胃正氣,甚至會對其產生藥性依耐。但醫(yī)者心安理得,患者也深信不疑,哀呼!
筆者在臨床中發(fā)現一種證型之便秘,在歷代醫(yī)書中少有提及。通過對十多例該病患者的治療,逐漸掌握其病機特點,并對證擬出方藥,屢屢得效?,F將此種便秘的臨床癥狀,舌脈特征,病因機理,以及方藥驗案錄于下文,以供同道參考。
此種便秘在中青年女性中多見。其典型臨床癥狀表現為習慣性長期便秘,大便幾日一行,甚至一周一行。
但大便形狀多先干后溏,或先硬后軟,甚或全程干結如羊屎,粒粒分明。
其附帶全身癥狀或有平素易躁易怒,或思慮過多,或有口干但無口苦,或余無異常。
舌體多正常或稍胖嫩,有齒印,舌質淡紅或邊尖略紅,舌苔薄白,或薄白黃。
其脈象最具特征:左手關脈或弦,或浮大,或弦細,右手關脈或沉細,或浮大,沉取乏力。
綜合脈癥,吾辨證為肝脾不和之脾虛不運,肝血不足,肝旺克脾證。脾虛運化糟粕不及,糟粕停留不得下,輕者其中下段水分被吸收,故先干后溏,重者水分被吸收怠盡,故干結如羊屎。舌體胖嫩,或有齒印,舌質不紅,乃脾虛明證。脈象兩關浮大,重取乏力,《瀕湖脈學》云:“關浮土衰兼木旺”,或右脈沉細,左脈弦或細弦,更是辨為此證之關鍵。脾主運化。后世醫(yī)書往往強調了脾主運化布散水谷精微的功能,而忽視其同樣能運送糟粕的功能;重視了脾之升清,胃之降濁的特性,忽略了胃之升散,脾之降瀉的功能。殊不知先賢早有提及。
如《素問。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闭f明胃的升清功能。《論。太陰病篇》云:“。。。。。。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闭f明脾的排穢瀉詬的功能。又如《靈樞。雜病第二十六》中云:“腹?jié)M食不化。。。。。。不能大便,取足太陰?!庇衷啤靶耐?,腹脹瑟瑟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太陽病篇中
證治“桂枝附子湯”條文云:“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術湯主之?!贝四孙L濕困脾,脾失健運,輸送不利,糟粕久留腸中,大便因硬也。陽明病篇反復提示:“若大便初頭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描述了脾虛不運導致大便不行的癥狀特征。。
惜后世醫(yī)家未加以重視,先賢之意未得以廣明也。肝主疏泄,體陰而用陽。肝血不足,陰不斂陽,肝陽肝用偏亢,自然對脾土侵而辱之。脾土本虛在先,肝木乘辱在后,安能望其運化正常,糟粕順行呼?吾方從仲圣之意,以經方化裁之,選桂枝加芍藥湯合痛瀉要方加減成“運脾調木飲”一方。
該方以重用白術40-60g為君,循仲景之意,大補脾肺之氣,燥濕運脾,脾得健運,氣血沖和,水谷糟粕皆得以各行其道,糞便自按時而下;芍藥當歸為臣,既能養(yǎng)血柔肝,緩肝之急,肝血得養(yǎng),自能斂陽,且重用白芍30-60g配以當歸又能協(xié)助白術有通便之能,取自《傷寒論。太陰病篇》中“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xù)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焙笫泪t(yī)家恒多用之,茲不累述。佐以桂枝,防風,紫菀。桂枝配白術既能增強溫運脾陽之功,配白芍加強運下之力,且和防風相配,既能平肝,又能疏達肝氣,使肝臟在制約中又不失其條達本性,且取風吹舟行之意。紫菀肅降肺氣,從而通達大腸,潤腸通便,前人早有論述,尚能助肺平肝。使以陳皮,甘草,條暢氣機,則脾健肝平氣運,大便自能暢通。
“運脾調木飲”全方如下:
桂枝15g白芍30-60g白術40-60g當歸15g陳皮10g防風6g紫菀20g炙甘草10g,水煎服。
臨床使用該方:
只要患者符合上述脈癥,即可放手使用該方,其中白術,白芍兩味藥的劑量一定要用足,至少在30g以上,往往一劑便效,屢試不爽。但切末就此住手,需續(xù)服四五劑,再每隔二三日服一劑或將該方熬膏久服,以一月為期,脈象平和方可停藥。取王道無近功也。該方藥性較為平和,不會造成大瀉下。
典型病例:
1.張某某,女,27歲,體型肥胖,自云習慣性便秘,大便四五日或一周一行,先硬后軟,解之費力,常常撐裂肛門,臉頰額頭氟痤點點,甚為苦惱。長期服用麻仁丸,黃連上清丸等藥,初服的效,停藥復如故。視其舌體胖嫩,舌質邊尖稍紅,右脈沉細,左脈沉細弦,脈證相符,處以運脾調木飲,加入茯苓,竹葉,桑白皮,桑椹,五劑。二診,云藥后便行,日一至兩次,便軟成形,臉上氟痤也消退不少。診其脈象尚無多大改變,囑其每隔兩日服上方一劑,連服一月,切不可間斷,方能鞏固療效。后該患者因他病找吾診治,云現大便已正常,基本每日一行等等。
2.李某某,女,48歲,長期便秘,每次上廁所至少半少時才能“完事”,虛坐努責,大便干結如羊屎,粒粒分明,依耐麻仁丸方略為輕松。別無所苦。舌淡苔白,脈象兩關部皆浮大,重按乏力,左尺沉弱。遂處以運脾調木飲,加入淡蓯蓉,黑芝麻,五劑。藥后便下,囑其將前方熬膏,日服兩勺,可長期服用,以斷病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45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提綱要領篇:怎樣自學中醫(yī)(從大處著眼···
下一篇: 中醫(yī)頂峰:人體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