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先天的本能告訴你,這里好像有一點不對勁的地方
。
說這些是讓大家不要拿精力
、時間、財力先制造疾病
,然后再拿精力
、時間、財力去治病
,等于一只手掏錢
,往那只手放GDP,好像兩方面都拉動了
,最后呢
,等于零。這叫人為地制造痛苦
,花錢買罪受
。
所以我提醒大家,還是多聽聽自然的話
,盡量避免吃那些反季節(jié)的
、不合時令的東西。偶爾淺嘗輒止可以
,天天把這個作為飲食的主角吃就錯了
。
比如秋天的蘋果,正好適應(yīng)了季節(jié)干燥的特點
,所以吃的時候
,身體感覺很滋潤。但現(xiàn)在保鮮技術(shù)發(fā)達以后
,到了春天萬物生發(fā)需要發(fā)散的時候
,大家還在吃蘋果。最后結(jié)果是什么呢
?沒把氣發(fā)出來
,這就是人為地制造矛盾。
所以我說
,人可以不知
,但一定要有覺。跟著先天本能的那種健康的感覺走
,或者去學(xué)一下古人的養(yǎng)生之道
,跟著節(jié)氣時令走
。這就是我們說的要講節(jié)氣。
第二要講節(jié)奏
。吃飯要慢慢吃
,這時候胃做主,它會掌握消化的節(jié)奏
。
我見過一些很著急上火的人吃飯
,他們說將來科技發(fā)展,能不能直接在肚子上安個拉鎖
,一拉開倒進去
,然后一合上,就完事了
。我還看到一些人吃飯的時候
,恨不得嗓子眼里伸出手來去抓這些東西(小王注:就像俗話里一句不太好聽的話,說這個人是餓死鬼托生的)
。
他們?yōu)槭裁催@么吃飯呢
?是因為他們被一種「病邪」或者是「邪火」主導(dǎo),失去了本來正常有序的節(jié)奏
。
我們知道
,胃本身是團肌肉,是有彈性的
。人年輕的時候
,它彈性好,吃多少東西
,都能很快消化掉
。但歲數(shù)大了以后,胃的彈性就沒那么好了
,如果還是吃那么多東西
,它的正常蠕動就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你如果非要狼吞虎咽
,就完全打亂了節(jié)奏
,影響了正常的消化秩序。
所以我看到很多所謂消化不好的人
,吃完飯以后,這堆食物就在上邊停著
、堵著
,下不去。頭一天吃完飯
,第二天早上起來一打嗝
,還是那個飯味
。為什么呢?這就是食飲無節(jié)造成的一個后果
,消化系統(tǒng)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本正常工作的秩序
。
第三要有節(jié)制。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得的病
,都是飲食過于不節(jié)制導(dǎo)致的
。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也談不上什么節(jié)制不節(jié)制?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在人們都富裕了
,有足夠的能力去吃去喝,這時候就容易犯一個錯誤
,叫恣情縱欲
。
中醫(yī)反對禁欲,讓人不許吃不許喝
,辟谷節(jié)食
,甚至不讓吃這個不讓吃那個;但是
,我們也反對縱欲
,就是放縱自己的食欲,胡吃海塞
,來者不拒
,無節(jié)無度。
什么是健康的人
?你觀察一下小孩子
,健康的小孩子,到了飯點就吃飯
,吃完以后就不吃了
,再怎么勸也不吃了,為什么
?他有本能保護著
、制約著,吃飽
、吃好就打住了
。
現(xiàn)代人也知道自己吃飽吃好了,但是有兩個問題:一是正頓飯吃飽了以后
,冷不丁又來了應(yīng)酬
、聚會、邀請什么的
,好東西又上來了
,食欲又被勾起來
,這又加大了對胃的刺激。現(xiàn)在什么東西讓人食欲大開呢
?辣的(小王注:比如你們很多人愛吃的麻辣小龍蝦
、變態(tài)烤翅、香辣蟹
、川湘菜
、麻辣鴨脖等等)。本來覺得吃飽了
,一刺激
,胃口又來了;二是現(xiàn)在的食品中鹽
、味精
、雞精,還有各種增香增味的添加劑放得過多
,晚上出去吃的飯
,打包回來,第二天早上再吃
,可能就會覺得特別特別咸
。可昨天晚上你為什么吃得那么香呢
?這就關(guān)系到物理層面上滲透壓的概念了
。當你想把這些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強迫往身體里面壓的時候,你必須通過增大濃度
、增大調(diào)味品的用量來實現(xiàn)
。
所以現(xiàn)在人做的飯越來越辣,越來越咸
,越來越「香」
,越來越「鮮」,導(dǎo)致我們有意無意中攝入了太多食物
,體內(nèi)營養(yǎng)過剩
,垃圾越來越多,這就是我們主動或者被動縱欲的結(jié)果
。
在飲食上
,老百姓說得好,飯要吃到七八分飽
,給自己留點余地
,這樣會保持一種頭腦清醒的感覺,而且會保持將來可持續(xù)的這種吃飯的能力
。少吃兩口
,就能多吃兩年。
可我們現(xiàn)在的人
,要么大吃猛吃
,一頓吃傷,以后十頓喝湯
,要么就借助于外力
,身邊常備著健胃消食片一類的東西,寄希望于這類藥物
,強迫自己的胃腸去消化去蠕動
。
今年過年以后,我的很多病人都來復(fù)診
,我一看都是吃多喝多引起的病
。
大家要注意,最后一口可吃可不吃的飯
,扔了可惜
,吃了吧,一吃
,就可能發(fā)生量變到質(zhì)變的結(jié)果
。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壓倒一頭駱駝,大家一定要記住
。
前面重點說的是「食」
,這次再說「飲」。
(黃帝)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歲
,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
,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
,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于陰陽
,和于術(shù)數(shù)
,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
現(xiàn)在的人大量喝冷飲
,喝碳酸飲料,這些完全不符合養(yǎng)生之道
。為什么呢
?因為真正能解渴的,是你的體液
,即中醫(yī)大夫經(jīng)常提到的「津液」
,「生津止渴」是也。跟冷飲起來
,當然是熱水轉(zhuǎn)化為體液的速度更快
,人體消化吸收所耗的能量更少。
我小時候在農(nóng)村
,看到那些大騾子
、大馬,一天活兒干下來
,出了一身的汗
,然后就去飲水。飲牲口的水都是從井里打上來的
,特別涼
。這個水倒在飲馬那個食槽里面的時候,農(nóng)民會在水面上撒一層飼料草
。什么道理呢
?因為馬的鼻子和嘴是長一塊兒的,它伸下頭去喝水
,一吸水
,草就嗆它的鼻孔。所以
,馬在喝完一口水后就得抬頭打個響鼻兒
,把草噴出去。這其實就是在強制它「食飲有節(jié)」
,這么一口一口地喝水
,第二天牲口就不會得病。牲口跟人一樣
,它也渴得不行
,也想快點喝水。如果不撒這個草
,任由它咕嘟咕嘟地灌下去
,第二天肯定會得病
。老百姓叫「炸了肺了」,就是說這么一熱再這么一冷
,牲口會受不了
。
但是,牲口都受不了的事兒
,現(xiàn)在我們?nèi)祟愄焯於荚诟伞?/p>
打完球以后
,冰水、冷飲什么的
,都是大口大口地直往下灌。你看那些廣告
,冰鎮(zhèn)的啤酒
,冰鎮(zhèn)的飲料,年輕人對著瓶嘴仰頭一灌
,稀里糊涂就把這一堆陰寒的液體吞下肚了
。樸實的農(nóng)民都明白的道理,我們這些自恃「文明」「優(yōu)雅」的人卻搞不清楚
。
現(xiàn)在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惹上各種奇奇怪怪的過敏性疾病,如鼻炎
、咳嗽
、哮喘、皮炎等
,其實就跟這么沒有節(jié)奏
、沒有節(jié)制地攝入冷飲有很大關(guān)系。
《黃帝內(nèi)經(jīng)》里有一句話
,叫「形寒飲冷則傷肺」
,意思是說,你身體受寒
,不注意保暖
,還老喝冷飲、吃冰棍
。這個「冷」指的是遠低于我們正常人體溫的溫度
,摸起來凍手、拔涼拔涼的飲品
。
這些東西喝到胃里后
,就得靠你的胃,靠你身體里的熱乎氣兒
,也就是陽氣
,把這個冷飲溫到跟人的體溫36.5℃一樣
。這個過程,就需要消耗你更多的能量
,日積月累
,胃當然會受不了。肺胃相關(guān)
,所以時間長了
,肺也受不了。
平時飲水
,渴了再喝
,喝的時候要喝溫?zé)岬乃颐看魏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慢慢咽下
。三口加起來,叫「有品」?/p>
在古代
,中國人把熱水稱為湯
,泡溫泉叫泡湯。中國古代有一部經(jīng)典著作叫《湯液經(jīng)法》,這里的湯
,指的是用開水熱水煮藥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喝溫?zé)岬乃彩侵腥A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
。
那么問題又來了
,我們到底能不能喝涼水甚至冰水呢?我的答案是能
。什么時候喝比較合適呢
?冬天。
其實答案很簡單
,道法自然
,因為冬天有冰。北方一些地方
,包括北京
,到冬天老百姓都會吃一些凍柿子、凍梨
、凍海棠果
,這是一個習(xí)俗。冬天的時候
,人體的氣血是潛伏閉藏的
,這時候體表是冷的,但胃腸是熱的
。所以冬天吃進補的東西最容易被吸收消化
,吃冰冰涼涼的東西也是如此
。
相反,夏天人的氣血在體表發(fā)散
,體表是熱的
,但胃腸相對來說就是冷的。人到夏天的時候
,消化功能是最差的
,所以人們有「苦夏」之說。
到了夏天
,自然界沒有冰
。但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人能在夏天造出冰
,所以有些人會在夏天吃冰
。因為得到的太容易,所以很多人就放任了自己的這種欲望
。
這么吃的結(jié)果是什么呢?很多人把胃腸給吃壞了
,上吐下瀉
。開始你身體有反應(yīng),會上吐下瀉肚子疼
,以后慢慢會失去知覺
。麻木以后,你漸漸地就不吐不瀉不疼了
,那些陰寒的東西積攢到體內(nèi)
。目前貌似沒有疾病的表現(xiàn),但其實
,這背后隱藏著更大的風(fēng)險
。
很多中國人到美國待個兩年到三年之后,就開始得花粉癥
,就是不停地流稀鼻涕
、打噴嚏,甚至有些人會出現(xiàn)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哮喘等等
。這又是為什么?不是美國的花跟中國的不一樣
,是人喝熱水
、喝開水的習(xí)慣被改變了。
到美國
,你幾乎找不著開水
。你要說喝熱水開水
,人家還覺得你很奇怪。在美國的餐館
,你往那一坐
,服務(wù)生就會先端出一杯冰水放在你面前,然后問你點什么菜
。
到底是冰水解渴還是熱水解渴
?民國的時候,人們把冬天河里結(jié)的冰
,儲存在房山的一些山洞里
,到夏天運到城里賣。這些賣冰的人口渴了
,會敲開街坊家的門討碗熱水喝
。有人會說,他們車上不是有冰嘛
,口渴嚼塊冰不就完事了
?事實上這些賣冰的人知道,那個冰根本不解渴
。等他喝完熱水后
,會回贈街坊一塊冰。
大家應(yīng)該記一句話
,叫「生津止渴」
。真正能解渴的,是你的津液
。而喝的水
,不可能一下子就轉(zhuǎn)化成為體液。那么
,是用熱乎的胃把這個冰先轉(zhuǎn)化成零度的水
,再提高到36℃這個過程快,還是你喝一口熱水讓它很快消化吸收
,變成你的體液這個過程快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事實也證明
,喝熱水
、熱茶生津止渴,遠遠要比那個冰來得快?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在人把奶油或者糖這種高能量的東西摻到冰里邊
,會讓人越吃越渴。
你可以不相信中醫(yī)
,但要相信實踐
。你自己可以去試一試
。
所以我們說「食飲有節(jié)」,要看是什么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