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反流性胃炎汁系指由于膽汁反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嘔吐膽汁、腹脹、體重減輕等一系列表現的綜合征。癥見中上腹持續(xù)性燒灼痛,餐后疼痛加重,服堿性藥物后不能緩解,或反而加重;少數病人可表現為胸骨后痛,或胃部不消化感覺。膽汁性嘔吐是其特征性表現,由于胃排空障礙,嘔吐多在晚間或半夜時發(fā)生,嘔吐物中可伴有食物,偶有少量血液。
膽汁反流性胃炎屬中醫(yī)“胃脘痛”、“嘔吐”、“胃反”等范疇。與脾胃肝膽有關,其病機屬于本虛標實。本虛為脾失健運,標實為肝胃不和。胃氣上逆,濕熱內蘊,胃絡瘀阻,由于脾胃失調,脾氣當升不升,胃氣當降不降,肝不隨脾升,膽不隨胃降,膽胃不和,膽氣上逆則見膽汁反流入胃。治療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標本兼治為原則。
藥用黃連5克,大棗5枚,竹茹10克,枳實10克,清半夏8克,陳皮8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烏賊骨12克,浙貝母12克,白及15克,三七粉3克,金錢草20克,雞內金15克為基本方。方中半夏、陳皮、竹茹除濕化痰、和胃止嘔;茯苓、甘草、大棗健脾和胃、滲濕化痰;烏賊骨、浙貝母、白及、三七粉制酸止痛、活血斂瘡;黃連瀉火解毒;金錢草利膽排石;雞內金消食和胃。全方共濟除濕化痰、和胃止嘔、制酸止痛、活血斂瘡之效。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溫服。
證屬肝胃氣滯者,加香附10克、佛手10克舒肝理氣;寒邪犯胃者,加吳萸8克、干姜8克溫中散寒;胃熱熾盛者,加石膏15克、公英15克清胃泄熱;食滯胃腸者,加炒麥芽30克、神曲10克和中消導;胃陰虧虛者,加玉竹10克、麥冬15克滋陰養(yǎng)胃;脾胃虛寒者,加蒼術15克、白蔻仁6克溫運脾陽;痰飲停胃者,加生姜3克、杏仁8克散水化痰。(伏新順)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膽汁等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胃粘膜與之接觸而產生的炎癥性病變.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灼痛,嘔吐膽汁性液體,甚至體重下降和出血,.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等可導致發(fā)病.可以用胃復安或嗎丁啉,可促進胃排空減少膽汁返流.消膽胺或氫氧化鋁凝膠可結合膽鹽保護胃粘膜.泰胃美或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抑制胃酸保護粘膜減少疼痛.苯并咪噻,氯哌酮也能促進蠕動減少返流.這些藥必須在醫(yī)生處方和指導下使用.中藥治療: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為主,用玄胡,半夏,黃連,白術,枳殼,厚樸,大黃等煎服.平時注意宜進低脂高蛋白飲食,如牛奶,豆類和魚類.避免油膩過飽飲食,宜少量多餐.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膽汁等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胃粘膜與之接觸而產生的炎癥性病變.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灼痛,嘔吐膽汁性液體,甚至體重下降和出血,.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等可導致發(fā)病.發(fā)病時上腹部灼痛非常痛苦,一定要及時正確治療,以免病情逐步加重;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只能暫時緩解病情,但是胃黏膜仍在不斷受到侵害,甚至會進一步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害程度,因而導致胃病久治不愈;中醫(yī)方面建議你可以喝祖方茶療瑺媦寶茶,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并注重飲食建議應避免精神刺激,少食多餐,低脂肪、清淡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吃的過飽,特別是晚餐;睡前不要吃東西;忌煙、酒和咖啡,餐后不要立即躺平,睡眠時應把床頭抬高,以減少胃酸反流的機會。
俗語說:養(yǎng)胃要吃面。面食相對于米飯來說更容易消化,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面食。這里介紹一道簡單的面食做法,不管你是在哪里,只要你有電飯鍋或者電磁爐、或者高壓鍋,一句話只要可以煮東西的都可以。材料:面(超市里有各種面可供你選擇)、青菜幾棵、干木耳、西紅柿一只、雞蛋一只?,F在鍋里燒大概兩碗水,將青菜,西紅柿洗干凈待用,木耳泡好待用;水開后將西紅柿用刀切塊到鍋里,再將木耳放進去;燒一開后,將適量的面放進去,等面煮的軟和后,將雞蛋打到鍋里,再等一開,就好了,最后放入鹽,調味品。我胃不好的時候經常自己做這個面吃,效果超好。
腸胃不好怎么調理
多吃富含V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腸胃的保養(yǎng)。深色蔬菜含VC較豐富,如青菜、韭菜、菠菜、雪里蕻、柿子椒等。獼猴桃、柑橘、紅果、柚子、棗等水果含量也較高。
腹部按摩:每天晚上入睡前,雙手交疊放在肚子上,以肚臍為中心畫圓,用掌心左三十下、右三十下,剛開始力道小點,后面可以稍微加大力道。長此以往,可以有效改善腸胃功能,還可以減小肚子嗷!
最后一點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啦。要經常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緒,要遠離煩悶焦躁、無聊空虛這種負面情緒。沒事多和朋友家人聊聊天、看看喜劇,哈哈一笑也是不錯的。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種致病因子的反復侵襲而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由于粘膜的再生改造,最后導致固有的腺體萎縮。
病因病機
西醫(yī)認識
病因
一般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免疫因素為主要因素。飲酒、飲食不節(jié)、精神因素、可致胃粘膜損傷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膽汁反流等為其誘發(fā)因素。
病理
淺表性胃炎的炎癥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的表層,上皮細胞變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的膜細胞浸潤,引起粘膜充血、水腫、滲出。多發(fā)于胃竇,有時有少量糜爛及出血,部分患者在胃竇有較多的糜爛灶,或伴疣壯凸起,稱慢性糜爛性或疣狀胃炎。
萎縮性胃炎,炎癥深入粘膜固有膜,導致固有的腺體萎縮,使粘膜層變薄,粘膜皺襞平坦,甚或消失,常伴有腸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部分患者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使十二指腸內容物返流入胃,由于該內容物有膽汁的返流,而引起膽汁返流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合并膽結石或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中醫(yī)認識
脾胃虛弱為其內在因素,飲食不節(jié)、情志所傷、勞逸過度為其誘發(fā)因素。
飲食不節(jié),積滯不化,郁遏氣機;憂思惱怒,肝失疏泄,氣滯胃腕;過度辛勞則耗耗傷氣血,過度安逸則氣機不舒。
脾胃素虛,加之以上諸因素致氣機不暢,郁滯胃脘,升降失常是本病的基本病機。
癥狀 辨證
慢性胃炎大多無明顯癥狀,部分患者出現上腹飽脹不適、胃脘隱痛、嘈雜噯氣、厭食惡心等。一般胃體胃炎可見厭食、體重減輕,或伴貧血;胃竇胃炎或伴膽結石,尤其是膽汁返流較多者,可引起急性糜爛而出現明顯疼痛、嘈雜、灼熱等,嚴重時可出現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如嘔血、黑便等。
慢性胃炎在中醫(yī)書籍中多屬胃痛、痞滿、噯氣、嘈雜等范疇。
本人經多年探索,歸納出脾胃虛弱、睥虛積滯、胃氣上逆、肝胃不和等證型,可合并肝膽火勝、腸腑濕熱等。
中醫(yī)治療
以健睥消積、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為主。
保健常識
(1)合理飲食,以防積滯傷及脾胃;(2)戒煙酒,忌過食辛辣,以避免對胃粘膜的反復刺激;(3)保持心情舒暢,以免情志刺激;(4)勞逸結合,以調和胃腸功能。
膽汁反流性胃炎治療
隨著胃鏡檢查的普及,使膽汁反流性胃炎更容易發(fā)現了。
膽汁中的膽酸鹽、碳酸氫鹽及十二指腸液中的卵磷脂、胰蛋白酶類等,是消化脂肪、蛋白質不可缺少的物質。如果它們“安分守已”地呆在十二指腸中,就不會出現膽汁反流性胃炎了。但是,如果由于各種原因,使膽汁倒流到胃內,這些反流液就成了一群地地道道的“搗亂分子”,能引起許多胃炎癥狀。
藥物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猶如消滅“入境之敵”。為了便于讀者記憶,不妨將一些最新的治療方法,稱為幾種“打法”。
一“關門法”
在胃和十二指腸交界處,有一個環(huán)形肌內圈,醫(yī)學上稱為“幽門括約肌”。平時它緊閉著,不讓十二指腸內的液體(包括膽汁)反流入胃,只在胃中食物已經消化完畢時,才適時開入,使食糜得以進入腸內,接受進一步消化。
如果各種原因使幽門括約肌壓力下降而關閉不嚴,或十二指腸出現了逆向蠕動,“壞分子”們就得以乘隙而入。
某些藥物通過加強調控神經肌肉的作用,可使幽門括約肌關閉.門關嚴了,反流自然可以減少了.
常用藥物有:⑴嗎丁啉,每次10毫克,每天3-4次;⑵普瑞博思,5-10毫克,每天3-4次;⑶胃復安,每次10毫克,每天3-4次。
以上藥物任選一種即可。應當注意的是,上述藥品應在飯前15-30分鐘服用,服用時間不得少于2周。
二“驅逐法”
膽汁等一旦進入胃內,如能加強胃的蠕動,使這些“不速之客”還沒有來得及胃黏膜接觸,就被趕出“大門”,自然就不會損害胃黏膜了。如果再加強十二指腸的正向蠕動,減少其病態(tài)的逆向蠕動,也有利于膽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療。前面介紹的那些常用藥品,就有這樣的功能。
三“收編法”
膽汁既已入胃,也可以采取辦法,設法在胃內對它們加以處置,“就地收縮”。
有一類藥物,如思密達,就有吸附膽汁等物質的作用。思密達的片狀結構,就像有夾層的威化餅干那樣,有大量的吸附能力,從而吸咐膽鹽,消除有毒的溶血性卵磷脂(引起胃炎的“罪魁禍首”之一)。思密達還可以薄薄地覆蓋在受損傷的胃黏膜上,隔離有害因素的侵害。
服用時,將1袋思密達(3克)倒入50毫升溫水中搖勻,使它的樣子像牛奶一樣,就可以服用了。
以上這些治療方法,如果能配合運用,則效果更好。
一部分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在膽系疾?。ㄈ缒懯Y、膽囊炎以及膽囊切除后);或與一些十二指腸疾?。ㄈ缬拈T管或十二指腸潰瘍、胃次全切除手術后等)有關,也應針對這些疾病進行治療,才更有效。
膽汁反流性胃炎的保健
何謂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gurgitational gastritis)是由于膽汁等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胃粘膜與之接觸而產生的炎癥性病變。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灼痛、嘔吐膽汁性液體,甚至體重下降和出血,本病見于胃大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后。幽門功能失常和慢性膽道疾病等可導致發(fā)病。
如何治療:
藥物保健
①胃復安或嗎丁啉每次10毫克,每日3次,口服,可促進胃排空減少膽汁返流。
②消膽胺每次4克或氫氧化鋁凝膠每次10毫升或硫糖鋁每次1克,每日3次,口服,可結合膽鹽保護胃粘膜。
③泰胃美每晚0.8克,口服。雷尼替丁每次150毫克或法莫替丁每次20毫克,每日2次,口服,可抑制胃酸保護粘膜減少疼痛。
④苯并咪噻、氯哌酮也能促進蠕動減少返流。
⑤中藥治療: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為主,用玄胡、半夏、黃連、白術、枳殼、厚樸、大黃等煎服。
飲食保健
①宜進低脂高蛋白飲食,如牛奶、豆類和魚類。
②避免油膩過飽飲食,宜少量多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5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治牙痛驗方
下一篇: 跟師學習謹記兩要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