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1998年7月2日
由於目前西醫(yī)并不知道高血壓真正的成因
因此人的血壓本來就有很大的上下升降空間存在
中醫(yī)理論認為人體正常的水,存在各部位
根據(jù)我臨床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人體中的代謝情形與自然界完全一樣
,自然界中巖石與水是最重的,一旦人體有過重的壓力存在必然令血壓上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人類得到高血壓,絕大多數(shù)只有三種成因,1∶膽結(jié)石或發(fā)炎;2∶腎結(jié)石3∶積水,第一丶第二種造成高血壓的原因
,大家可以利用漢唐-14及漢唐-26即可解決,包含眼壓過高在內(nèi)。至於第三種的積水問題,就是肝陽上亢,腎陽不足造成的,必須要用漢唐-23,因為這里所謂積水,并非一般看得到的四肢或腹腔丶胸腔的積水,而是有積水環(huán)繞著血管,或停積在肌肉中。這就好像一個人潛水時會受到來自水的壓力一樣,一旦水包圍著血管,血管無法正常舒張,就導(dǎo)致血壓上升,如同偏頭痛一樣,全世界的醫(yī)生都知道是因為腦部兩側(cè)血管過小,血流無法流暢的通過所造成,但因不知此血管變小乃因外在過多水的屯積,而令血管縮小的,因此只一昧的要病人服用血管擴張劑第一∶西醫(yī)不知水自何來
中風(fēng)之前會有四大徵兆第一∶手前三指麻或足前三趾麻
之內(nèi).時間越快越好,超過半年
同時病人必須時常做運動或勞力工作
(摘自倪海廈《漢唐藥方全集》)
二、高血壓可用方劑
高血壓病的漢方治療
1
處方;柴胡6克
此方用于體質(zhì)壯實或肥胖體質(zhì)而有便秘者
2、三黃瀉心湯《金匱要略》
處方:大黃
此方用于陽熱上亢而見顏面潮紅
3
處方:黃連、黃柏各1.5克
此方可用于有三黃瀉心湯癥狀而無便秘者
4
處方:柴胡5克,半夏4克
此方可用于高血壓有胸脅苦滿
5
處方:當(dāng)歸
此方用于高血壓之虛證
6
、鉤藤散(《本事方》)處方:鉤藤
、陳皮、半夏、麥門冬、茯苓各3克,人參、防風(fēng)、菊花各2克,石膏5~7克,生姜、甘草各1克。此方對高血壓癥而有神經(jīng)質(zhì)
,頭痛,眩暈7、八味丸《金匱要略》
處方:干地黃5克
此方用于高血壓病而有口渴
8
、防風(fēng)通圣散《宣明論方》處方:當(dāng)歸
、芍藥、川芎、山梔子、連翹、薄荷葉、生姜、荊芥、防風(fēng)、麻黃各1.2克,大黃、芒硝各1.5克,白術(shù)、桔梗、黃芩、甘草各2克,石膏3克,滑石5克。此方用于高血壓病之肥胖體質(zhì)或體格壯實者
。對邪結(jié)腹中而腹部膨滿,便秘者有效。9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脾胃論》處方:半夏、白術(shù)
、茯苓、陳皮、蒼術(shù)各3克麥芽、天麻、神曲各2克此方用于高血壓癥胃腸虛弱
,胃內(nèi)停水,乏力,血色不佳,或肩背凝痛、足冷、頭痛、眩暈、嘔吐等癥者可收效。10、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
處方:桂枝
、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藥各4克此方可用于高血壓癥有面赤,眼花
,頭痛,眩暈或肩凝、足冷,在下腹部可觸有抵抗及壓痛者。高血壓病的中醫(yī)治療
1
、實證高血壓1.1大柴胡湯
頭暈?zāi)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1.2黃連解毒湯
頭痛
1.3大承氣湯
病人體格壯實
1.4桃核承氣湯
頭痛日久
2
2.1歸脾湯
心悸少眠
2.2六味地黃丸
頭暈?zāi)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2.3八味地黃丸
眩暈耳鳴
,腰膝酸軟,形寒怕冷2.4真武湯
眩暈心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264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詳細講解:8個化痰方劑精細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