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胃痛、胃酸、胃脹,許多人都會想到吃胃藥,其實充分發(fā)揮好人體腹部上脘、中脘、下脘3個穴位的作用,即可解決胃部的許多煩惱。古人說:“胃為太倉,三皇五帝之廚府也?!睘榱吮Wo太倉的正常運作,人體給胃部配備了護衛(wèi)“三劍客”,即上中下三脘穴。如果平時讓這“三劍客”站好崗,就可形成對胃的層層保護,讓各種胃病無法侵入。
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5寸,和食管相對應,是食物進入胃的通道。按壓上脘穴,對人們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飽或者其他原因而導致的反胃、胃脹、嘔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肚臍上4寸處,占據(jù)了胃的主體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對于促進胃的蠕動,治療胃脘痛、腹脹、泛酸等都有較好的效果,而且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肚臍上2寸處,胃和小腸的連接處,對應人體的小腸。下脘穴位于食物從胃進入小腸的關口,因此掌握著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權,對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導致的食谷不化、腹脹、胃痛、嘔吐以及胃炎、胃潰瘍、胃痙攣、胃擴張、腸炎等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而且,因為它在胃的下部,對于因為中氣不足導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平時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飯看電視時,都可以用手輕輕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調(diào)動它們的積極性,對于冬季防治胃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用熱水袋在這3個穴位處進行熱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楊威)
胃病三分治療,七分養(yǎng)護,吃飯八成飽是最好的,不要暴飲暴食。 胃虛寒者可以用生姜紅糖水趁熱服用,還可以用香砂養(yǎng)胃丸效果不錯。或是用生姜片貼肚臍,用艾灸熏烤效,或是用艾灸烤足三里穴,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足三里穴 位置: 尖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左腿為例,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蓋骨正中央,輕抓膝蓋。中指沿脛骨伸長,在中指水 平 畫線,與食指方向延長線交匯處既是。 三里膝眼下,三寸兩筋間,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并泄瀉,腿腫膝脛痠,傷寒羸瘦損,氣蠱及諸般,年過三旬后,針灸眼便寬,取穴當審的,八分三壯安。 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jié)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本穴是胃經(jīng)的合穴,四總穴之一,其作用非常巨大,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艾灸。足三里確實相當于一個寶藏。胃痛一揉這個足三里,馬上緩解。 醉酒 一按足三里馬上就能吐出來,最好吃上幾粒 藿香正氣丸 以保護胃氣。
下面的四個穴位能夠?qū)ξ钙鸬金B(yǎng)護治療作用:
神闕穴:就是平時說的肚臍,又叫臍中,這個穴位是人的長壽大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嬰兒出生后,臍帶就被切斷,先天胎息中止,后天肺呼吸開始。鍛煉神闕可以重新啟動胎息,就像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的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diào)節(jié),也就健康無病。
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在肚臍上,順時針方向邊揉邊轉,每次按揉360下。或者臨睡前用拇指肚按壓神闕穴,按壓輕重由自己掌握,以適中為度。經(jīng)常揉按神闕穴,可使人精神飽滿、體力充沛、面色紅潤、耳聰目明,并且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中風脫癥都有獨特的療效。
中脘穴:位置在身體的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的地方,也就是肚臍和胸骨劍突尖連線的中點。這個穴位主治胃痛、腹脹、嘔逆、吞酸、泄瀉、黃疸等胃病。平時可以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并攏,沿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按揉時會有疼痛的感覺,這是因為胃里有食積和氣滯血瘀。這個穴位除了治療胃炎、胃潰瘍、胃下垂、食物中毒,還可以治療癲癇、精神病、神經(jīng)衰弱等。
胃痛穴:在脊背正中督脈第7椎下的至陽穴和第8椎下的靈臺穴附近,按壓它的時候有明顯的痛感。當發(fā)生急性胃痙攣、胃痛時,按壓胃痛穴有特效,一般可以在幾分鐘內(nèi)止痛。如果配合內(nèi)關穴,止痛效果更好。
足三里穴:針灸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該穴位主治胃痛、嘔吐、腹脹、泄瀉、痢疾、便秘、水腫、腳氣,是很重要的保健穴位,也是臨床常用的保健強壯穴。經(jīng)常灸這個穴位可以健脾益氣,增補后天氣血生化之源,全身得以滋養(yǎng),起到延緩人體衰老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按摩足三里穴,要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每周至少3次,每次5至10分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47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家庭艾灸祛虛寒(虛寒體質(zhì)一周艾灸幾次···
下一篇: 百會穴實乃百歲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