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炎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以周圍對稱性感覺障礙最為多見,醫(yī)學上又稱為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以感覺缺失、肌肉無力、腱反射減退為主要病變。一般是以雙下肢病變?yōu)橹?,表現(xiàn)為肢體麻木、疼痛、蟻走感、灼熱感、手套或襪套樣感覺、手足冰冷及感覺過敏等癥狀。急性神經(jīng)病變的預后較好,可在糖尿病控制后得以明顯緩解,而慢性神經(jīng)病變的預后較差,一旦發(fā)生難以恢復。
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的原因較為復雜,尚未完全明確,但可以肯定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是發(fā)病的關鍵原因。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控制血糖,以延遲或阻止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生。如果已發(fā)生周圍神經(jīng)病變,除要強化降糖治療和進一步加強飲食療法之外,同時也要重視運動療法,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癥狀。在運動療法中,主要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避免劇烈運動 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神經(jīng)病變時,其保護性感覺缺失,痛覺反應遲鈍,任何劇烈運動都極容易造成損傷,因而患者應當避免如打籃球、踢足球和快節(jié)奏的健身操等劇烈運動。另外,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通常以下肢為主,且由足部開始逐漸向踝部、膝部發(fā)展,所以,患者還應避免負重和足部的反復運動,如舉重和長距離跑步、快走等。
注意運動環(huán)境 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者要選擇好運動場所,周圍障礙物應少些,路面應平坦些,且不要擁擠,以防跌倒。如果神經(jīng)病變已使患者的體溫調節(jié)有障礙,還應當注意運動場所的溫度,避免在過熱或過冷的環(huán)境中運動。在運動中要多喝些水,以防因散熱不良或出汗過多而致體溫升高、脫水等異?,F(xiàn)象。
做好運動準備 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者在運動前要選擇好鞋襪,鞋襪要舒適、柔軟與透氣,同時注意檢查鞋墊和鞋幫內(nèi)有無沙礫,清除干凈,以免在運動中造成足部皮膚損傷。另外,由于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往往包括自主神經(jīng)的病變,可使患者心臟對運動的反應能力降低,因而在運動強度過大時易致血管擴張而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或由于心肌供血跟不上而發(fā)生心肌缺血。所以,患者在制定運動計劃時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任何超負荷運動,以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
選擇適宜項目 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患者運動要適可而止,循序漸進,但應堅持不懈。患者應在吃第一口飯起的1~2小時內(nèi)進行運動,每次運動時間不宜過長,20~30分鐘即可。可選擇運動強度小,不負重的項目,如散步、游泳、騎車、打太極拳、五禽戲等,也可通過活動手足來緩解麻木,例如,手麻者可練習擊掌,先對拍手心,再互拍手背及手臂,而足麻者可拍打足底涌泉穴,早晚各一次,直至手足心發(fā)熱為止。(韓詠霞)
一、 運動療法的目的:
1、對心血管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輕中度高血壓;改善心肺功能,促進全身代謝。
2、減輕體重(特別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脂代謝。
3、改善患者健康狀況, 提高生活質量;維持正常成人的體力和工作能力;保證兒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二、糖尿病運動療法-基本作用原理
(一)運動的即時反應:
1、肌糖原、肝糖原異生增加
2、促使脂肪分解,F(xiàn)FA升高
3、胰高血糖素、兒茶酚胺、生長激素、皮質醇增加,使血糖升高
4、促使胰島素和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
5、增加葡萄糖的轉運
6、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二)運動的慢性反應:
長期鍛煉可以增加各種酶活性,改善肌細胞的氧化代謝能力;己糖激酶活性增加35%,
琥珀酸脫氫酶活性增加75%,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肌糖原貯存能力增加;從而改善糖耐量。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還可以減輕體重
(三)運動鍛煉對脂代謝的作用
1、運動可降低CH,其機制為:
-提高卵磷脂-膽固醇轉?;傅幕钚?,促使
膽固醇轉化為膽固醇酯
-膽固醇酯容易和載脂蛋白結合而被轉運,加
速清除和排泄,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內(nèi)膜的沉積
2、長期規(guī)律運動,可使HDL增加,LDL減少
三、糖尿病運動療法的適應人群
1、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為適合
2、輕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
3 、穩(wěn)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
四、運動類型-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需消耗氧的運動,多為大肌肉群運動,它能增加葡萄糖利用,動員脂肪,改善心肺功能。
常見的運動形式有:步行、慢跑、游泳、爬樓梯、騎自行車、打球、跳舞、打太極拳等。
而無氧運動如舉重或一百米賽跑、跳高、跳遠等對糖尿病的代謝異常無明顯益處,不適宜糖尿病患者。
1、步行:由于簡便易行、有效,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運動強度較小,比較安全,特別適合年齡較大、身體較弱的患者。
?快速步行 - 90-100m/min;中速步行 - 70-90m/min;慢速步行 - 40-70m/min, 能量消耗2-2.7kcal/min。建議從慢速步行開始,逐漸增加步行速度;時間可從10分鐘逐漸延長至30分鐘;距離可自500米延長至1000-1500米;中間可穿插一些爬坡或登臺階等
2、慢跑:屬中等強度,適合于較年輕、身體條件較好、有一定鍛煉基礎的糖尿病患者。
常規(guī)慢跑:速度一般為100米/30-40秒。
優(yōu)點:較為輕松、跑步中不至于出現(xiàn)明顯氣促。缺點:下肢關節(jié)受力較大,易引起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疼痛。
3、間歇跑:慢跑和步行交替進行的過渡性練習。
五、運動療法的方法和組成
運動療法包括3個步驟:
?準備活動:5-10分鐘,為輕微運動。如步行
?運動進行:通常為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包括步行、慢跑、游泳、跳繩等
?運動后的放松活動:5-10分鐘的慢走,自我按摩等??纱龠M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運動造成的肢體瘀血,回心血量下降,昏厥或心律失常
六、運動強度
? 強度決定效果,只有當運動強度達到50%最大攝氧量時才能改善代謝和心血管功能。
? 強度過低只起安慰作用,但可改善主觀感覺。
? 強度過大,無氧代謝比重增加,治療作用降低,且可引起心血管負荷過度或運動系統(tǒng)損傷,應予避免。
能獲得較好運動效果,又確保安全的心率稱為靶心率,即運動試驗中最高心率的70-80%作為靶心率,一般人,最高心率=220—年齡
七、運動時間及頻度
?可自10分鐘開始,逐步延長至30-40分鐘,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間歇時間,但達到靶心率的累計時間一般以20-30分鐘為宜。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共同決定運動量,兩者可協(xié)調配合。
每周鍛煉3-4次為最適宜。若運動間歇超過3-4天,則效果及累積作用將減弱。
八、運動的注意事項
1、有規(guī)律
2、強度由低開始
3、如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應監(jiān)測血糖并注意調整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用量
4、如運動前血糖較低,應先加餐
5、進餐后1-3小時進行運動
6、運動減體重應緩慢進行,每周減重少于400g
7、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8、避免高強度運動
9、高血壓---不舉重屏氣
10、周圍血管病變---走---休息---走
11、視網(wǎng)膜病變----不舉重、不潛水、頭不低于腰
12、周圍神經(jīng)病變----避免過度伸展,不負重
13、運動會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強,應注意飲食控制
14、注意足部護理
有下列情況時暫停運動:
1、各種急性感染期
2、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并且活動后加重
3、嚴重糖尿病腎病
4、糖尿病足
5、嚴重的眼底病變
6、新近發(fā)生的血栓
7、血糖未得到較好控制(血糖>16.8mmol/L)
8、酮癥或酮癥酸中毒
九、1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療法:
1、相當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經(jīng)確診,往往以飲食及運動治療為開始。而1型糖尿病患者首先應進行飲食及胰島素治療,待血糖控制穩(wěn)定后再開始運動療法。
2、每次運動盡量避免胰島素作用高峰期
3、胰島素注射部位盡量避開將要進行運動的肢體,避免胰島素吸收過快
4、注意監(jiān)測血糖
5、運動量較大時需額外補充食物
建議以有氧和抗阻運動為主,運動量相對較小。如快走、慢跑、游泳、打球、太極或騎自行車等;建議糖尿病患者飯后一小時開始運動;糖尿病患者不建議空腹運動,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糖尿病運動治療主要采用中等強度、節(jié)律的有氧耐力運動。運動方式應根據(jù)病情、體力和客觀條件選擇適合個人特征和興趣的運動。最好選擇盡可能多地動員大肌肉群的運動。這種運動消耗大量能量,也能有效刺激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目前推薦的運動形式有:散步、快走、慢跑、騎自行車、廣播運動和各種健身運動、太極拳、羽毛球、乒乓球、劃船、爬山、上下樓梯等。運動形式不必是單一的,而是交替的。
但是,我們應該避免快速高強度的運動,如快速跑步、快速游泳、體操、網(wǎng)球等。此外,除無并發(fā)癥的輕度糖尿病患者外,賽車、舉重、拳擊、游泳等運動也不參加,以免使交感神經(jīng)和胰島B細胞等興奮會導致糖原分解和血糖升高。步行更安全,簡單易行,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堅持的鍛煉方式。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主要是有氧運動(也稱耐力運動),這是一種可以增強呼吸、心血管功能、改善新陳代謝、糾正血糖和血脂代謝紊亂的運動方法。通常使用的有氧運動包括步行、跑步、騎自行車、爬山、爬樓梯、劃船、游泳等。體育有很多好處,但這些好處取決于體育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糖友可以選擇多種運動形式。每種運動形式對應不同的運動強度。同時,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運動形式消耗不同的卡路里。推薦:糖尿病患者每天消耗300千卡路里。如果你想減肥,你應該每周消耗2000千卡路里,每天鍛煉,相當于每天通過鍛煉消耗300千卡路里。如果你選擇步行或慢跑,你可以佩戴計步器或運動能耗監(jiān)測器來幫助你計算你消耗的熱量。有氧運動30分鐘,不包括熱身和放松。糖友知道每天至少要做30分鐘的有氧運動,每周至少要做5天,也就是每周至少要做150分鐘。
但是這30分鐘不是從外出鍛煉的時間到進門的時間計算出來的,而是去掉你5~10分鐘的熱身鍛煉,然后去掉你5~10分鐘的整理鍛煉,真正達到170-中等運動強度的有效心率年齡。建議每周鍛煉5天。最好每天鍛煉。每天鍛煉的時間也應該是恒定的,這樣身體就可以適應你的鍛煉時間,形成生理習慣!這不僅有助于我們控制血糖,而且根據(jù)我們的運動情況制定醫(yī)生的用藥計劃!所以鍛煉時間必須固定!選擇日常運動時間:建議飯后30分鐘進行運動_60分鐘,因為這段時間是小腸吸收葡萄最多、最充分的時段,血液升高的幅度也最大,加強運動消耗血糖有助于降低血糖升高的幅度,保持全天血糖不平不至于過高。
糖尿病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可以降低血脂、血糖,從而減少胰島素注射量或口服降糖藥劑量,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其實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運動,具體請看以下內(nèi)容:可以手機關注 搜藥送、soyao511
糖尿病患者因病不能起床活動,或者不易入睡,醒后不愿意起床的,可以選擇臥床運動。
臥床運動有以下幾種方法。調息運動法:全身放松,入靜,緩慢呼吸,先呼后吸,以呼為主,自然吸氣。順其自然,以舒服為度。呼吸可深可淺。意念運動法:閉目調息,想著做體操、打太極拳、做八斷錦、打球等自己平時喜歡的活動。四肢或全身運動法:雙手十指交叉握拳做松緊活動,雙足十趾伸曲運動,雙手腕、雙足腕活動,四肢伸曲活動,挺胸、收腹運動?;颊哌€可以坐著活動,方法為:下肢單或雙肢顫抖,腳趾抓鞋底,自我全身按摩活動如果條件許可,患者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量力選擇各種運動,如散步、走路、騎車、跑步、爬樓梯、打球、游泳、滑船、滑雪等。打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跳舞也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根據(jù)體型選擇運動強度
運動的強度決定運動的效果,患者應根據(jù)自己的體型選擇運動強度,既達到運動效果,又確保安全的心率(安全心率即最大心率的70%~80%,一般人最大心率=220-年齡)。正常體重型的病人應選擇輕度運動,如散步、做飯、清掃、購物、拔草、步行、下樓梯、廣播操、平地騎車等;偏胖體型的病人應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上樓梯、坡路騎車、快步走、滑雪、滑冰、打臺球、登山等;偏瘦體型的人應選擇長跑、跳繩、打球、游泳、擊劍等活動。
運動負荷量應由小逐漸加大;運動時機選擇在餐后1小時左右,有規(guī)律、持之以恒地進行。
根據(jù)病情掌握運動“宜忌”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滿意,高于14mmol/L,不宜參加運動,以免產(chǎn)生酮癥;新近發(fā)生的血栓、各種急性感染、急性并發(fā)癥者,不宜運動?;加懈哐獕赫卟慌e重、屏氣;有視網(wǎng)膜病變者不舉重、不潛水,運動時頭不低于腰;有周圍神經(jīng)病變者避免過度伸展,不負重;嚴重的糖尿病腎病、眼底病變、心功不全、嚴重心律失常、糖尿病足、高血壓者,運動宜輕緩不宜劇烈。
做好細節(jié)準備防意外
外出活動安全第一,要告訴家人時間、地點,佩帶標明姓名、住址、疾病的名簽,以便發(fā)生意外時能及時救治和與家人聯(lián)系。著裝要寬松,特別是鞋襪,鞋不能太硬,以免磨腳;襪子不宜太緊,以免影響血供。運動時間長的病人應隨身攜帶食品,以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運動量增加前應適當減少胰島素劑量或少量進食以防運動后低血糖反應。運動中若有心血管方面不適應及時停止運動并到醫(yī)院處理。可以手機關注 搜藥送,soyao511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51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海參藥膳
下一篇: 血壓高,松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