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博主:羅大倫 中醫(yī)博士
赤小豆是我們生活中的常用食物,八寶粥里就少不了它。
赤小豆分兩種,一種叫赤小豆,一種叫赤豆。在古人的眼里,赤小豆可不是一般的物件,它是辟邪的東西之一,一般辟邪的東西是水、火、銅鏡等等,還有赤小豆?!稓q廣記》曰:“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十粒,止赤白痢疾?!蔽覀兛梢钥闯?,古人連服用赤小豆的日子都規(guī)定好了。即使在今天,朝鮮半島和日本的民俗中也有“撒豆驅(qū)鬼”的行為。
下面,再講講古人用赤小豆治病的故事。據(jù)《朱氏集驗方》記載:“宋仁宗在東宮時患痄腮,命道士贊寧治之。”宋朝的皇族和道士的關(guān)系很密切,有事兒沒事兒都找道士來解決。贊寧道士“取赤小豆四十九粒咒之,雜他藥敷之而愈”。原來赤小豆是通靈的,居然用咒就可以調(diào)動它來治病。
當(dāng)時,有位中貴人,叫任承亮,看到后對道士充滿敬仰之情。后來,任承亮“自患惡瘡”,他的朋友傅永“投以藥立愈”。這位任兄很好奇,就問傅永用的是什么藥,傅永回答得很痛快,說:“赤小豆也?!?/p>
任承亮這才明白,原來不用念咒,赤小豆也能治病啊,敢情道士念咒是故弄玄虛啊??磥?,宋朝皇帝被道士蒙得很慘。
赤小豆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食物呢?
中醫(y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jīng)。功能利水消種、解毒排膿。用于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風(fēng)濕熱痹、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宋仁宗的故事就展示了赤小豆解毒的一面。赤小豆除了解毒,最主要的功能是利水濕。以下是古書中的幾個用赤小豆利水濕、消水腫的方子:
《梅師集驗方》載:治水腫坐臥不得,頭面身體悉腫: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飽,饑即食盡,不得吃飯。
《補缺肘后方》載: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赤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
《獨行方》載: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殺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極爛,取汁四、五升,溫漬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雜食。
可以看到,古人對赤小豆的利水功能很是倚重,很多方子里都用到赤小豆,而我們在生活中也發(fā)現(xiàn),赤小豆確實能夠利水。
在此有一個食療方,即赤小豆100克,鯉魚(500克以上)一條,一起熬湯,少放鹽和其他調(diào)料,喝湯吃魚。中醫(yī)認為,鯉魚本身就是利水的食物,和赤小豆一起煮,作用就更強了。
另外,有的人有時候會出現(xiàn)水腫,比如腿腫,這是因為體內(nèi)運化之力不足所致,就可以喝兩次鯉魚赤小豆湯,很快就會消腫,效果還是非常確切的。當(dāng)然,如果是嚴重疾病所引起的水腫,就要去醫(yī)院檢查確診。但可用此方配合治療。
赤小豆還有什么作用呢?
文獻報道,患流行性腮腺炎可利用赤小豆的解毒作用來治療。用赤小豆五六十粒,研磨成粉,然后用雞蛋清加清水調(diào)成糊狀,攤在紗布上,敷患處,可起到迅速消腫的作用。
赤小豆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通乳。南宋著名醫(yī)家陳自明的《婦人大全良方》中就介紹了喝赤小豆湯通乳的故事。
在濕熱的夏季,我們可以用赤小豆熬水來喝,一次用30克左右就可以了,可以稍微放入一些冰糖,如果脾胃不是虛寒型的,也可以加入一些綠豆,從而增加祛暑的作用。
1、赤小豆薏米茶的作用與功效是消腫利濕、解毒排膿、健脾止瀉的作用。
2、赤小豆能夠清熱解毒、退黃疸、利尿、催乳、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預(yù)防結(jié)石的作用,而且還能夠瘦身減肥。
3、薏米的功效主要是補充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還能夠潤肺,用于治療肺膿腫、胸痛等癥狀,薏米還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胃腸道的負擔(dān)。
1、赤小豆其實既是雜糧的一種,也是藥物,這個藥物甘、酸,性味平,歸心經(jīng)和小腸經(jīng),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的作用,經(jīng)常用于治療水腫脹滿、下肢腫,以及黃疸、尿紅、尿赤、風(fēng)濕熱痹、疔瘡腫毒,一般來說小赤豆入煎劑。
2、單吃單用這種小豆其實效果并不是很好,往往需要跟很多的藥物在一起配伍來使用,效果往往更好,比如赤小豆配伍上豬苓、澤瀉、茯苓皮這樣的藥物,可以用于濕熱黃疸。將赤小豆、麻黃、連翹配起來,也可以治療疔瘡腫毒之癥以及關(guān)節(jié)腫,其實配合起來用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58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腎病可用膏方調(diào)
下一篇: 信藥還須重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