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10月23日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笨梢姟八怠北硎咎鞖庵饾u變冷,開始降霜。
此時,人的陽氣與草木一樣開始由收轉(zhuǎn)向了藏。這段時間,血熱、血黏、血稠的人要防止“腦?!钡陌l(fā)生。應對措施是少吃辣味和溫補之物,盡量不飲酒,血熱的人適合經(jīng)常吃些海帶以涼血。只要飲食起居得當,可有效地避免“腦梗”一類問題的發(fā)生。
霜降進補,調(diào)養(yǎng)脾胃是關(guān)鍵
霜降作為秋季進入冬季的一個過渡節(jié)氣,是我國秋季中最寒涼的一個節(jié)氣。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來講,這時應適當進補,為迎接寒冬做準備。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認為“秋補”比“冬補”更重要。這是為什么呢?秋補是“打底補”,相當于打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冬補才會有意義。
在這個季節(jié)應選擇什么樣的進補方式呢?我國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的習俗。俗話說“吃腦補腦”,據(jù)說吃煲羊頭能輔療“頭風”等疾病。廈門民俗則是在霜降節(jié)氣時吃紅柿,據(jù)說有補筋骨、清熱潤肺、祛痰鎮(zhèn)咳的功效。這些進補方式都有一定道理,但在中醫(yī)看來,霜降進補最主要的還是健胃補脾。
因為秋季進補是為冬季進補打基礎(chǔ)的,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氣血的生化之源,就是說,冬季進補能不能達到高效,關(guān)鍵在于脾胃是“受補”還是“不受補”,不先把脾胃養(yǎng)好,進補后承受不了,就會發(fā)生腹脹、不能消化甚至腹瀉等現(xiàn)象。
在飲食上,可常食用有益于健脾的山藥薏米粥及紅棗、牛肉、四季豆。在此,再推薦一種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芡實。芡實可健脾補腎、止瀉,符合深秋補脾胃而冬季補腎的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深秋吃芡實是非常有利于身體健康的。
芡實的吃法很簡單,如蝦仁炒芡實、冰糖桂花煮芡實、芡實粥?!侗静菥V目》稱:“糯米合芡實作粥食,益精強志,聰耳明目,通五臟,好顏色。”不過,吃芡實時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方能起到充養(yǎng)身體的作用。一次不能食用太多,以50克為宜。由于芡實有較強的收澀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婦女產(chǎn)后皆不宜食。
此時還可多吃點性溫熱而又不偏燥的食物,如核桃仁、黑豆等,或是服用一些滋補粥湯,如三七、胡椒燉雞或黃芪、當歸、生地、三七、蔥白、生姜燉雞等。
霜降多胃病,暖胃散寒可食療
在霜降時段,是脾臟功能處于旺盛的時期,由于脾胃功能過于旺盛,易致胃病發(fā)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fā)的高峰期。因為寒冷的刺激,人體胃腸蠕動的正常規(guī)律被擾亂,破壞了胃腸的防御屏障,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xiàn)。
對付霜降時節(jié)高發(fā)的胃痛,溫胃散寒是最有效的辦法。如果這時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暖胃食物,如南瓜、胡蘿卜、甘藍、紅薯、花生等,便可以達到養(yǎng)胃暖胃的目的。特別是溫胃散寒的花生,在治療胃病方面歷代醫(yī)書多有記載?!侗静菥V目》說:“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yǎng)補氣、清咽止癢?!薄端幮钥肌氛f:“食用花生養(yǎng)胃醒脾,滑腸潤燥?!彼哉f在霜降時節(jié)食用花生是明智的選擇。每天可適量吃生花生(不超過50克),對養(yǎng)胃有一定好處。
吃生花生要連著紅衣一起吃。女性經(jīng)期、孕期、產(chǎn)后和哺乳期更應該常吃,對于養(yǎng)血、補血很有好處。花生紅衣還有生發(fā)、烏發(fā)的效果,常吃能使頭發(fā)更加烏黑亮麗。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吃生花生都有好處,比如有些跌打瘀腫的病人,就不宜吃?;ㄉt衣能止血、促進凝血,跌打損傷、血脈瘀滯者吃得過多,會導致血瘀難散。另外,因為花生中含有的油脂多,需要多耗膽汁去幫助消化,所以那些做過膽囊切除手術(shù)或膽病患者,也不宜多吃花生。
穴位按摩,和胃止痛
除食療外,我們還可通過穴位按摩緩解和治療胃腸疾病,常用穴位有中脘穴、天樞穴、足三里穴。
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大約在肚臍向上一掌處。指壓時仰臥,放松肌肉,一邊緩緩吐氣,一邊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后將手離開,重復10次,就能使胃部感到舒適。在胃痛時采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天樞穴 此穴位于人體中腹部,肚臍左、右三指寬處。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間三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2分鐘。天樞穴的主治病癥包括消化不良、惡心欲吐、胃脹、腹瀉、腹痛等。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側(cè)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cè)一橫指處。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纱龠M胃酸分泌,使胃部感覺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由于腸胃喜暖惡冷,入秋后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添加衣服,夜晚避免腹部著涼。
霜降養(yǎng)生食譜推薦1 霜降養(yǎng)生食譜推薦
滋補腎陰,健脾養(yǎng)胃,生津潤燥,補血益氣
1.白果蘿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蘿卜洗凈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卜絲即可出鍋食之。
2.雙耳湯
配料: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做法:將白木耳、黑木耳用溫水發(fā)泡,除去雜質(zhì),洗凈,放入碗內(nèi),加冰糖、水適量,置蒸籠中,蒸一小時,待木耳熟透時即成。
3.栗子粥
配料:大米粥1小碗、栗子數(shù)個,鹽少許。
霜降養(yǎng)生知識
防寒保暖
專家提醒,腳部受涼,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人體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對冷空氣刺激最為敏感,驟然降溫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易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可使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或哮喘性支氣管炎發(fā)作。
霜降時的多變氣候,早晚及室內(nèi)外溫差較大,極易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加新詺夤苎缀拖牟∪耍Y狀也往往加重。
睡前用熱水泡腳是個好習慣。熱水泡腳除了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yǎng),并減少下肢酸痛的發(fā)生,緩解一天的疲勞。
但是,泡腳也要注意喔:
1.秋季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饑或進食狀態(tài)下。飯后半小時內(nèi)不宜泡腳養(yǎng)生,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jīng)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因為用熱水泡腳后,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于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發(fā)病的危險。
防寒不忘補陽
入秋后,人體的陽氣處于相對弱的狀態(tài),如果不注重保暖,那么寒氣加重,一些病癥就會出現(xiàn),比如打噴嚏、流鼻涕等。然而一些年輕女性,仍在此節(jié)令了還穿著短裙或是露臍裝,雖然自己不覺得冷,但對身體很不好喔。
女性腰腹部的保暖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寒氣入侵,一些婦科疾病也會乘虛而入。而且關(guān)節(jié)處如果長期暴露在外,老了也容易得關(guān)節(jié)疾病。
霜降到冬至的這段時間里,大家除了可以通過適當食療(比如當歸、桂圓等食材)來補足陽氣,驅(qū)走寒氣,還可以嘗試一些物理療法補陽。
養(yǎng)生專家教大家一個好辦法——溫灸,如灸足三里穴位,能夠起到養(yǎng)胃的作用;灸神闕穴,有補腎陽的功效。
霜降節(jié)氣該如何養(yǎng)生
1、注意保暖。這個季節(jié),晝夜溫差大,平時要注意及時給自己添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預防流感的發(fā)生。
2、預防感染。在急性期,應遵照醫(yī)囑,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如:復方磺胺甲醛異惡挫、強力毒素、紅霉素、青霉素等。治療無效時,也可以選用病人未用過或少用的藥物,如麥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鋒霉素等。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時停用抗菌藥物,以免長期應用引起副作用。
3、加強鍛煉。護理慢性支氣管炎,鍛煉也是很重要的。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提高耐寒能力和機體抵抗力。寒冷季節(jié)堅持用冷水洗臉、洗手,睡前按摩腳心、手心,都有一定的幫助。
4、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藥物的同時,應用鎮(zhèn)咳、祛痰藥物。對年老體弱無力咳痰的病人或痰量較多的病人,應以祛痰為主,不宜選用強烈鎮(zhèn)咳藥,以免抑制中樞神經(jīng)加重呼吸道炎癥,導致病情惡化。危重病人應注意定時變換體位,家人應幫助輕輕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霜降養(yǎng)生食譜推薦2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jié)氣。古籍《二十四節(jié)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這時候,晚上地面的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jié)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故稱為霜降。
霜降養(yǎng)生食譜推薦推薦三款粥湯都具有滋補腎陰,健脾養(yǎng)胃,生津潤燥,補血益氣之功效。
白果蘿卜粥
配料:白果6粒,白蘿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蘿卜洗凈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卜絲即可出鍋食之。
雙耳湯
制作原料: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制作方法:將白木耳、黑木耳用溫水發(fā)泡,除去雜質(zhì),洗凈,放入碗內(nèi),加冰糖、水適量,置蒸籠中,蒸一小時,待木耳熟透時即成。
栗子粥
配料:大米粥1小碗、栗子3個,鹽少許。
做法:將栗子剝?nèi)テず笄兴?,加水煮熟,再與大米粥混合同煮至熟,加入少許鹽,使其具有淡淡的咸味即可。
霜降養(yǎng)生食物1、橄欖
鮮橄欖入口雖苦,但是經(jīng)過仔細的咀嚼后,越發(fā)的甘甜,且滿口生津,是秋冬防燥潤喉的佳品。橄欖在醫(yī)學上用為清肺利咽藥,主治咽喉腫痛。秋季天氣干燥,嚼食鮮橄欖可以潤喉、清熱、止渴、生津。鮮食味甘甜,與鮮蘿卜煎服潤喉效果更佳。橄欖經(jīng)蒸餾后的液體稱橄欖露,可用于治療咽痛、咳嗽、煩躁等癥。
2、栗子
栗子具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霜降節(jié)氣的進補佳品。中醫(yī)認為栗子能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故又稱為“腎之果”。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緩解脾虛。將板栗仁蒸熟、磨粉,制成糕餅,適用于飲食少、身體瘦弱的兒童,以增加食欲,調(diào)理腸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虛寒所致的慢性腹瀉患者早日康復,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氣虛乏力的食療驗方。
3、牛肉
霜降食療要多吃牛肉。中國人消費的肉類食品之一,僅次于豬肉,牛肉蛋白質(zhì)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中醫(y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yǎng)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適宜于中氣不足、氣短體虛、筋骨酸軟、久病貧血、面黃體瘦、頭暈目眩的病人食用。
4、秋梨
梨別名快果。甜脆多汁,清涼解渴,其中含有很多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有機酸,金秋正是各種梨收獲的季節(jié),應季、新鮮,營養(yǎng)素損失少,是秋季水果之佳品。中醫(yī)把梨的功效歸納為: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正好適合干燥的秋季食用。秋季天氣轉(zhuǎn)涼,老人孩子如果過多食用梨,會出現(xiàn)腹瀉的現(xiàn)象。胃腸功能差的人,吃梨時最好水煮,之后連梨肉帶湯一起吃掉。冰糖蒸梨也是不錯的選擇,這也是我國傳統(tǒng)的食療補品,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嗓子具有良好的潤澤保護作用。生活常識
5、百合
步入霜降后因為干燥的天氣,很多人會出現(xiàn)口干、咳嗽的癥狀,所以我們此時應該吃些具有潤肺止咳功效的食物,百合就是不二之選,味道清香,可以用來炒菜、熬粥、煲湯等等。并且可以起到潤肺止咳的功效,是秋季滋補的佳品。吃百合的方法很多,可以當菜肴吃,如薺菜炒百合,先將薺菜切成末,與百合瓣共炒,稱得上是美味佳肴,特別適宜于肺病患者食用。
霜降養(yǎng)生食譜推薦3 1、白果蘿卜粥
功效:固腎補肺,止咳平喘。
做法:蘿卜洗凈切絲,放入熱水焯熟備用。先將白果洗凈與糯米同煮,待米開花時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鐘,拌入蘿卜絲即可出鍋食之。
2、歸參山藥豬腰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做法:將豬腰切開,剔去筋膜臊腺,洗凈,放入鋁鍋內(nèi);將當歸、黨參、山藥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口,放入鋁鍋內(nèi);在鋁鍋內(nèi)加適量水,清燉至豬腰熟透,撈出豬腰,冷卻后,切成薄片,放在盤子里;將醬油、醋、姜絲、蒜末、香油等與豬腰片拌勻即成。
3、花生米大棗燒豬蹄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做法:花生米、大棗置碗內(nèi)用清水洗凈、浸潤;將豬蹄出毛洗凈,煮四成熟撈出,用醬油拌勻;鍋內(nèi)放油,上火燒七成熱,將豬蹄炸至金黃色撈出,放在炒鍋內(nèi),注入清水,同時放入備好的花生米、大棗及調(diào)料,燒開后用小火燉爛即可。
4、清蒸人參雞
功效:滋補腎陰,補血益氣。
做法:將母雞放入開水鍋里燙一下,用涼水洗凈;將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姜均切片;將人參用開水泡開,上籠蒸30分鐘取出;將母雞洗凈,放在盆內(nèi),置入人參、火腿、玉蘭片、香菇、蔥、生姜、精鹽、料酒、味精,添入雞湯(淹沒過雞),上籠,在大火上蒸至爛熟;將蒸熟的雞放在大碗內(nèi),將人參切碎,與火腿、玉蘭片、香菇擺在雞肉上,將蒸雞的湯倒在勺里,燒開,撇去沫子,調(diào)好口味,澆在雞肉上即成。
霜降時節(jié)氣候漸寒冷,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其時養(yǎng)生的飲食方案如下。
1、橄欖: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酸甘。
“功效”清肺,利咽,生渴,解毒。
《本草求真》:“橄欖,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后嚼之最宜。人服河豚魚肝及子,迷悶至死,取此煮汁飲既解。
2、梨: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甘微酸,入肺、胃經(jīng)。
“功效”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若在勞動口渴時食梨給人以清涼除燥之感,酒后吃梨可謂甘甜香馨,意在玉漿鮮美之中,酒意全消。
3、蘋果:
“性味歸經(jīng)”性涼,味甘。
“功效”生津、潤肺,消食、止渴。對蘋果的功效早在唐朝的《千金食治》中就有記載。西方人曾有“日食一蘋果,醫(yī)生遠離我”的說法,我國蘋果產(chǎn)區(qū)也有“飯后一蘋果,老頭賽小伙”的諺語。
4、洋蔥: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入肺經(jīng)。
“功效”清熱化痰。降脂、降糖。洋蔥作為利尿劑和祛痰劑在民間廣為流傳,還是西餐中不可缺少的高級調(diào)味底料。近年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洋蔥內(nèi)含有降血糖的物質(zhì)——甲磺丁脲,常食對糖尿病人頗有益處。
5、白果: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澀苦。入肺腎經(jīng)。
“功效”斂肺氣,定喘咳,縮小便,止帶濁。銀杏樹葉形似鴨掌,故有鴨腳之稱。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曾有“鴨腳生江南,名實本相浮。降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敝?。銀杏樹還有公孫樹之稱,這是因為此樹生長緩慢,“公植樹而孫得食”的緣故。
“功效”宣肺豁痰,溫胃散寒。對于急慢性氣管炎寒痰內(nèi)盛,咳嗽白粘痰,胸膈瞞悶者宜食之。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jié)為霜矣”。霜降過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晝夜溫差大,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正所謂“氣肅霜降漸冷涼,草木枯萎凋零黃?!彼抵螅瑲夂驖u冷寒,空氣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腰腿痛等疾病高發(fā),節(jié)氣 養(yǎng)生 應注意防寒保暖,平補后天之本。
呼吸道疾病高發(fā)之由
秋冬季節(ji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一方面,由于肺主宣發(fā)肅降的功能依賴于肺氣的充足,后者根于脾胃后天的充養(yǎng),脾氣散精,尚能上歸于肺。霜降之后,氣候寒冷,陽下入地,陰氣始凝,脾胃之陽氣也進入收、養(yǎng)、藏時期,平素脾胃弱的人群,無以將脾之精氣輸送至肺,而致肺氣相對不足。
另一方面,肺氣與天氣相通,一呼一吸,最容易受到外界氣候的影響,氣候寒冷,寒邪束表,或風寒犯肺,都容易使肺氣郁閉不暢,肺失于宣發(fā)肅降而引發(fā)呼吸道疾病,對于素患老慢支、哮喘等患者來講,由于肺氣素弱,更容易引發(fā)舊疾。
此外,肺為嬌臟,喜潤惡燥,空氣干燥,傷及肺津,易使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繼而誘發(fā)氣道黏液增多,適當?shù)目忍凳呛粑勒衬ぷ詢艉蜐駶櫟男枰?,夾火夾滯反應過度則害而為病。
腰痛老寒腿等疾病高發(fā)的原因
頸肩腰腿痛等筋骨關(guān)節(jié)肢體經(jīng)絡病證可以統(tǒng)稱為“痹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各種痛證,以及關(guān)節(jié)活動受限,甚則肢體肌肉麻木不仁?,F(xiàn)代臨床上常見的膝骨關(guān)節(jié)病、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等皆屬于此類疾病范疇。肝主筋,腎主骨,春夏陽氣盛則筋骨舒展,秋冬陽氣內(nèi)收則筋骨活動減少,這是自然現(xiàn)象。然而,對于陽氣素弱、肝腎不足的人群來講,則能夏不能冬,秋冬氣候轉(zhuǎn)冷,陰氣始凝,痹證加重。同樣,對于喜歡運動的朋友們來說,秋冬運動切忌過度,否則易致運動損傷。
霜降節(jié)氣 養(yǎng)生 要點
防寒保暖
經(jīng)歷過初秋的“秋凍”,霜降之后就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老人、小孩、素患多種基礎(chǔ)疾病,抵抗力較差的人群。首先要避風寒,一為勿汗出當風或?qū)Υ岸P,二為少食生冷水果。其次注意保暖,及時增添衣服,穿著的衣量以使室內(nèi)手足不縮冷為宜。此外,秋冬以養(yǎng)藏為主,相比于春夏,沐浴的次數(shù)和時間需要適當減少。
補益脾胃
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講法,秋令屬金,脾胃為后天之本,此時宜平補,尤其應健脾養(yǎng)胃。脾胃健旺,則能化生水谷精微,轉(zhuǎn)輸五臟六腑,發(fā)揮各自的生理功能。霜降之后寒氣生,脾胃之氣旺方能培土生金,使肺氣足而衛(wèi)外功能牢固,從而有效抵御寒邪的侵襲;脾胃功能旺,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使精微物質(zhì)更好地收和藏,以后天補先天,從而更好地保持身輕體健的功能狀態(tài)。
推薦菜譜
蜜炙花生豬蹄
材料: 新鮮豬蹄、蜂蜜、黃酒、老抽、桂皮、香葉、生姜、紅皮花生。
制法: 豬蹄洗凈,焯水,控干,鍋中少油,放入白糖少量,小火溶化至色紅,倒入豬蹄,飛快拌炒上色,加水、黃酒、老抽、桂皮、香葉、生姜若干,文火砂鍋燉至熟微爛,放入紅皮花生,收汁后倒入少量蜂蜜,使豬蹄色澤紅亮即可。
功效: 潤肺養(yǎng)顏,滋陰補腎。
魚膠燉蘿卜
材料: 魚膠、白蘿卜、紅棗、生姜、料酒、胡椒粉、香蔥、鹽。
制法: 魚膠浸泡2小時,洗凈,放入燉鍋,加水、生姜、料酒適量,文火燉2小時左右,加入白蘿卜(切塊)和紅棗,燉至蘿卜熟而微爛,放適量鹽和香蔥,起鍋。
功效: 補益氣血,滋陰潤燥。
玉米筒骨黃芪湯
材料: 新鮮筒骨、甜玉米、黃芪、生姜、鹽、細蔥。
制法: 筒骨洗凈,焯水,加入冷水、生姜、黃芪燉,筒骨文火燉至七分熟后,加入甜玉米,繼續(xù)燉至全熟,放適量鹽和香蔥,起鍋。
功效: 益氣補精,健脾和胃。
本文作者為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傳統(tǒng)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傅慧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62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霜降時的養(yǎng)生菜
下一篇: 當歸生姜羊肉湯防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