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認為,肝具有主藏血,調(diào)節(jié)血量,主疏泄和調(diào)暢情志的功能。肝的功能正常,則氣機條達、氣血寧和、生機健旺;反之由于各種致病因素影響或年老體衰,可致肝的功能失常,出現(xiàn)頭暈眼花、四肢麻木、關節(jié)不利、肢體拘攣、抽搐等癥。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肝血虛、肝陰虛、肝陽虛。
肝虛的補養(yǎng)原則,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可以用滋補肝陰、補肝益氣、補肝養(yǎng)血、疏肝理氣等來進行調(diào)理治療。
滋補肝陰藥膳——生地枸杞肉絲
原料 枸杞子、青筍、熟豬油各100克,豬瘦肉500克,生地片30克,白糖、醬油、食鹽、味精、香油、料酒各適量。
制作
(1)將豬瘦肉洗凈,切成長絲;青筍切成細絲;生地切成絲;構杞子洗凈待用。
(2)炒鍋放入豬油燒熱,再將肉絲、筍絲、生地絲同時下鍋,烹入料酒,加入白糖、醬油、食鹽、味精攪勻,投入枸杞子,翻炒幾下,淋入香油,炒熟即成。
功效 滋陰補腎、明目健身。適用于肝陰虧損而致體弱乏力、視力減退、兩目干澀、手足心熱、自汗盜汗、大便干結等病癥。
補肝益氣藥膳——燉椰肉杞子雞
原料 椰肉150克,枸杞子、黑棗各50克,母雞肉200克,精鹽、醬油、味精適量。
制作
(1)先將椰肉洗凈,切成小塊,榨汁備用,雞肉切成小塊。
(2)將雞肉塊、枸杞子、黑棗同入沙鍋,倒入椰肉汁,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文火慢燉,待雞熟爛后,調(diào)入精鹽、醬油、味精即成。
功效 益肝腎、補脾胃。適用于肝胃氣虛、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神疲體倦、面色無華、頭暈眼花、腰膝酸軟、心煩口渴、食欲不振等。
補肝養(yǎng)血藥膳——山藥肉麻圓
原料 山藥、黑芝麻各50克,豬肉400克,白砂糖200克,雞蛋3個,花生油、精鹽各適量。
制作
(1)將山藥切片烘脆,研細末,黑芝麻炒香,備用。
(2)將豬肉洗凈,煮熟,撈入涼水內(nèi)泡一下,切成肉丁,將雞蛋攪勻,加入山藥粉、精鹽、濕淀粉,調(diào)和均勻成稠糊,待用。
(3)將肉丁裝入碗內(nèi),加入調(diào)勻后的蛋糊上漿,待用。
(4)炒鍋置中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用筷子將肉逐個放入鍋內(nèi)炸,糊凝起鍋,掰去棱角,再一起重炸至色黃時撈出瀝油。
(5)將炒鍋重置火上,加少量清水及白糖,待糖汁成金黃色時下入炸好的肉圓,離火,撒入芝麻,晾涼即可。
功效 滋陰血、補肝腎。適用于肝陰血虧虛所致的形體消瘦、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皮膚干燥、大便干結等。
疏肝理氣藥膳——合歡花蒸豬肝
原料 干合歡花10~12克,豬肝100~150克,食鹽少許。
制作 將干合歡花放碟中,加清水少許浸泡4~6小時,再將豬肝切片,同放碟中,加鹽少許,隔水蒸熟,食肝。
功效 養(yǎng)陰柔肝。適用于陰囊紅腫、小腹脹痛、胸脅脹痛、情緒急躁、頭暈耳鳴等。(鄭偉達 鄭東海)
藥膳是養(yǎng)生的調(diào)理的食療方法,那么夏季養(yǎng)生吃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夏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希望對你有用!
9款夏季養(yǎng)生藥膳
1、荷葉藥汁八寶飯
薏苡仁50克,蓮子15克,粳米250克,鮮荷葉3張,扁豆30克,白豆蔻5 克,杏仁20克,胡蘿卜1個,白糖、小蔥、青紅絲各適量。將薏苡仁、蓮子、扁豆、白蔻仁、杏仁分別用清水洗凈,備用。將胡蘿卜洗凈切絲。再將淘凈的粳米放鍋中,煮至七成熟,撈入盆內(nèi),拌入白糖,攪勻。把上述藥物擺在荷葉上,再將粳米飯攤在藥上,用荷葉包好,上籠蒸熟,取出扣入盆中,再撒上胡蘿卜絲、小蔥、青紅絲即成。有健脾燥濕的功效。
2、清燉鴨
荷葉10克,薏苡仁30克,玉竹15克,蓮子15克,山藥20克,桂圓肉10克,沙參15克,太子參15克,鴨肉500克。將鴨肉洗凈切塊,荷葉、薏苡仁、玉竹、蓮子、山藥、桂圓肉、沙參、太子參洗凈,與鴨肉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燉2小時,調(diào)入精鹽即成。當菜佐餐,飲湯吃肉。有健脾祛濕、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
3、赤豆內(nèi)金荷葉粥
赤小豆60克,雞內(nèi)金10克,鮮荷葉1張。將鮮荷葉洗凈,切碎,雞內(nèi)金研成細粉,備用。赤小豆洗凈后入鍋,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至赤小豆熟爛,加入荷葉、雞內(nèi)金粉,再煮5分鐘即成。早晚分食。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4、海帶綠豆粥
綠豆300克,粳米50克,白糖200克,海帶50克。將海帶洗凈,泡發(fā),切絲;將綠豆、粳米淘洗干凈后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加入海帶,文火煮至豆爛粥成,再加入白糖,大火煮沸即成。有消暑生津的功效。
5、三汁飲
荸薺100克,藕100克,鮮蘆根100克。將上述3種原料用清水洗凈,切碎,再分別絞碎成泥,用紗布擠壓成汁或放入榨汁機中榨成汁,混合攪勻即可。有清熱消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6、黃花菜蒸豬肉
豬瘦肉200克,鮮黃花菜50克(干品25克),油、鹽、醬油、生粉、糖適。將豬瘦肉洗凈切片,放在盤中,黃花菜洗凈晾干水。豬瘦肉放入生粉拌勻后加油、鹽、糖、醬油拌勻,最后加入黃花菜拌勻。沙鍋中加適量水,煮沸,將豬瘦肉放入沙鍋,隔水蒸約10分鐘即成。當菜佐餐。有清熱瀉火利濕的功效。
7、綠豆鮮藕燉瘦肉
綠豆100克,鮮藕250克,豬瘦肉250克,精鹽適量。綠豆洗凈,鮮藕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將鮮藕、綠豆及豬瘦肉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煮約2小時,加入適量精鹽,將鮮藕撈起,切成片,放入盤子中,吃藕喝湯。有清熱消暑生津的功效。
8、番茄荸薺飲
荸薺200克,番茄200克,白糖30克。將荸薺洗凈,去皮,切碎,絞取汁液;番茄洗凈,切碎,絞取汁液。合并番茄、荸薺的汁液,加入白糖攪勻即成。有清熱利濕,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通便的功效。
9、化濕泄熱茶
青蒿10克,薄荷15克,通草3克,荷葉1張,茶葉3克。青蒿、薄荷、通草、荷葉用清水洗凈,將上述5味中藥一起放入大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頻頻飲用。有清熱化濕,宣通開胃的功效。
夏季養(yǎng)生原則
一、飲食養(yǎng)生
由于夏季天氣十分炎熱,因此夏季的飲食也應該順應“天時地利”,這里所說的“天時”是指夏季的飲食應該多以一些本季節(jié)生產(chǎn)的食物為主。而“地利”是指應多食用當?shù)厣a(chǎn)的食物,因為蔬菜瓜果都存在著南北差異,吃異地的瓜果有可能引起身體不適。
1.多吃瓜類蔬菜
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瓜類蔬菜含水量較高,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多吃涼性蔬菜
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喙?、西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于涼性蔬菜。
3.多吃“殺菌”蔬菜
夏季是人類疾病多發(fā)季節(jié),特別是腸道傳染病。因此在夏季應該多吃些大蒜、洋蔥、韭菜,等可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具有殺滅以及抑制作用。
二、睡眠養(yǎng)生
規(guī)律、充足的睡眠不僅能夠使人體保持旺盛的精力應對工作、學習等,同時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等,所以夏季睡眠很重要。
專家提醒,夏天炎熱,易生菌,保持床鋪整潔不但可使人有個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還可以有份好的心情。睡覺時,要保持良好的濕度和溫度,并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夏天睡覺宜用天然草本植物精細編制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國特有的瓷竹、毛竹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涼枕。
對很多晚上老是睡不著的人來說,適時午睡可以作為一種補償。但午睡30分鐘-1小時左右為宜,不要過長。
三、運動養(yǎng)生
運動是人體保持各種活力的最重要的保障,在現(xiàn)代,很多人都能夠正確的看待以及認識到運動給人帶來的好處有哪些,并且還能積極地參與到這些運動當中。然而由于夏季高溫干燥的特點,運動也有以下應當注意之處。
專家提醒,晨練不宜過早。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很重要,過早起床鍛煉容易導致睡眠不足,特別是今年夏天世界杯的舉行,很多人熬夜看球,更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運動不宜過量。夏季溫度較高,人體能量、水分消耗巨大,一旦過量運動而無法及時補充水分,容易造成身體損傷。運動后別用冷飲降溫。有的人運動后習慣吃冷飲,事實上,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冷飲會傷害腸胃,運動后溫鹽水是最好的飲料。
藥膳一直是我們的傳統(tǒng)養(yǎng)生補身的方法, 在炎炎的夏季,可以做些藥膳來給自己和家人滋補一下身哦!那么,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醫(yī)夏季養(yǎng)生的藥膳 中醫(yī)夏季養(yǎng)生的藥膳第一:綠豆薏仁水鴨湯
材料:水鴨、薏仁、綠豆、陳皮、食鹽
做法:將水鴨用開水焯一遍,然后用涼水沖洗干凈,并且瀝干水分;將準備好的水鴨、洗干凈的一人綠豆還有陳皮放入砂鍋之中;放適量的清水,大火熬煮二十分鐘,然后去除浮油以及浮沫;繼續(xù)小火熬煮兩個小時就可以了;加入適量的食鹽就可以起鍋了。
功效:這道夏季養(yǎng)生藥膳具有止渴消暑、利尿潤膚的作用。其中鴨肉能夠有效的滋陰、利尿以及補虛的作用;薏仁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服用之后能夠有效的軟化面板之中的 角質(zhì),令我們的面板更加的光滑以及白皙,長期服用還能夠達到滋潤肌膚的作用;綠豆則能夠達到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的作用。
中醫(yī)夏季養(yǎng)生的藥膳第二:決明子綠豆瘦肉湯
材料:決明子、綠豆、油菜、瘦肉、米酒、食鹽
做法:將決明子、瘦肉、還有綠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然后大火燒開;煮沸之后加入適量的米酒;變?yōu)樾』鹄^續(xù)熬煮四十分鐘左右;然后放入準備好的油菜,大火燒開煮十分鐘,加入食鹽之后就可以起鍋食用了。
功效:這道藥膳能夠有效的達到清熱解毒以及降低血壓血脂的作用,對于保護我們的肝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味道也是非常的爽口。決明子中含有大量的大黃素以及大黃酸,這兩種物質(zhì)具有消炎抗菌、保護肝臟以及降低血壓的作用;綠豆則能夠很好的排毒、消暑、利尿。所以說,這道養(yǎng)生藥膳能夠很好的降低身體患有慢性病的可能。
中醫(yī)夏季養(yǎng)生的藥膳第三:清潤瓜絲
材料:新鮮的西瓜皮、天冬、麥冬、薄荷、各色調(diào)味品
做法:將天冬、麥冬一起放入清水中浸泡,發(fā)胖之后去除內(nèi)芯,然后切成細絲備用;薄荷用紗布包好,然后和準備好的天冬以及麥冬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煮熟之后去除薄荷還有汁水;將西瓜皮去除外面的青皮,然后切成細絲,加入少量食鹽攪拌均勻;兩個小時之后瀝干水分;將準備好的天冬、麥冬以及西瓜皮一起放入鍋中,暴炒片刻之后加入調(diào)味品就可以起鍋食用了。
功效:這道夏季養(yǎng)生藥膳香脆爽口,并且不容易產(chǎn)生膩口的感覺。天冬和麥冬都具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的功效,加入少量的薄荷之后能夠有效的達到清熱解暑的作用。
中醫(yī)夏季養(yǎng)生的原則晚睡早起中午打個盹
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要順應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應保證每天午睡半小時左右,讓一下午都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
飲食清淡多吃點“苦”
早、晚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yǎng)身體。在蔬果方面,蘋果、葡萄、木瓜、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zhì)的人吃;體質(zhì)虛寒的人最好少吃香蕉、雪梨、西瓜、柿子等寒涼類水果。除了飲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溼、清涼解暑、促進食欲等作用,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調(diào)整呼吸整理好情緒
夏天氣溫高,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因此精神調(diào)養(yǎng)很關鍵。夏季要保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泄。切忌情緒大起大落、為小事大發(fā)脾氣,以免加重甚至誘發(fā)心臟病。
運動選清晨或傍晚涼爽時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會損陽氣,還易中暑。
運動鍛煉過程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一定要喝幾口停一會兒,一次不要喝太多,尤其不能大量喝冷飲,以免胃腸道痙攣,甚至引起胃疼。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64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入秋謹防胃腸型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