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中衛(wèi)市人民醫(yī)院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病,其癥狀主要包括胸悶、氣短、頭痛、耳鳴、健忘、失眠、乏力等。究其病機,多是心臟氣血陰陽虧虛及內(nèi)傷七情、外感六淫、痰濕阻滯、水飲內(nèi)停、氣滯血瘀等。除湯劑外,應用中成藥對該病進行辨證論治,也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虛 癥
心脾兩虛:胸悶,怔忡,心悸氣短,失眠多夢,思慮勞心則甚,疲乏,眩暈健忘,面色無華,唇淡等。治宜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藥用歸脾丸。
心虛膽怯:心悸善驚,煩躁痰多,食少泛惡,舌苔黃膩等。治宜鎮(zhèn)驚定志安神,藥用安神定志丸。
氣陰兩虛:心悸不安,氣短乏力,動則加劇,胸部悶痛,失眠多夢,盜汗,神倦懶言等。治宜益氣養(yǎng)血,活血通絡,清心安神,藥用參松養(yǎng)心膠囊;或用穩(wěn)心顆粒以益氣養(yǎng)陰、定悸復脈、活血化瘀,而主治氣陰兩虛兼心脈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寧、氣短乏力、頭暈心悸、胸悶胸痛,以及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癥狀。
氣血虛:心氣虛寒,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健忘。藥用柏子養(yǎng)心丸以補氣、養(yǎng)血、安神。
陰虛火旺:心悸易驚,心煩失眠,頭暈目眩,耳鳴,口舌糜爛疼痛,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盜汗,急躁易怒等。藥用天王補心丹,可滋陰降火,寧心安神。
心陽不振:心悸、動則更甚,形寒肢冷,胸悶氣短,自汗,畏寒喜暖。治宜回陽救逆,益氣固脫,藥用參附注射液或心力丸以溫陽益氣,活血化瘀。
實 癥
氣滯血瘀:心悸胸悶,心痛時作,痛如針刺,肋痛,舌質(zhì)暗,或見瘀斑等。可選用理氣活血的血府逐瘀膠囊及其口服液治療。
痰火擾心:胸中郁熱,頭目眩暈,痰涎壅盛,心悸時作時止,受驚易作,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痰多泛惡,便干溲黃,舌苔黃膩等。治宜清心解毒,鎮(zhèn)驚安神,化痰熄風,可選牛黃清心丸。
2.云南白藥、三七片、大小活絡丹及含川烏、草烏的中成藥,這些藥物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和風濕性肩、背、腰腿疼痛,但因含有烏頭堿,過量或長期服用,可誘發(fā)室性期前收縮、房室脫節(jié)、房顫、室性停搏等心律失常,故有心臟病的老年人要謹慎使用。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病,其癥狀主要包括胸悶、氣短、頭痛、耳鳴、健忘、失眠、乏力等。究其病機,多是心臟氣血陰陽虧虛及內(nèi)傷七情、外感六淫、痰濕阻滯、水飲內(nèi)停、氣滯血瘀等。除湯劑外,應用中成藥對該病進行辨證論治,也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虛 癥
心脾兩虛:胸悶,怔忡,心悸氣短,失眠多夢,思慮勞心則甚,疲乏,眩暈健忘,面色無華,唇淡等。治宜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藥用歸脾丸。
心虛膽怯:心悸善驚,煩躁痰多,食少泛惡,舌苔黃膩等。治宜鎮(zhèn)驚定志安神,藥用安神定志丸。
氣陰兩虛:心悸不安,氣短乏力,動則加劇,胸部悶痛,失眠多夢,盜汗,神倦懶言等。治宜益氣養(yǎng)血,活血通絡,清心安神,藥用參松養(yǎng)心膠囊;或用穩(wěn)心顆粒以益氣養(yǎng)陰、定悸復脈、活血化瘀,而主治氣陰兩虛兼心脈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寧、氣短乏力、頭暈心悸、胸悶胸痛,以及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癥狀。
氣血虛:心氣虛寒,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健忘。藥用柏子養(yǎng)心丸以補氣、養(yǎng)血、安神。
陰虛火旺:心悸易驚,心煩失眠,頭暈目眩,耳鳴,口舌糜爛疼痛,口燥咽干,五心煩熱,盜汗,急躁易怒等。藥用天王補心丹,可滋陰降火,寧心安神。
心陽不振:心悸、動則更甚,形寒肢冷,胸悶氣短,自汗,畏寒喜暖。治宜回陽救逆,益氣固脫,藥用參附注射液或心力丸以溫陽益氣,活血化瘀。
實 癥
氣滯血瘀:心悸胸悶,心痛時作,痛如針刺,肋痛,舌質(zhì)暗,或見瘀斑等??蛇x用理氣活血的血府逐瘀膠囊及其口服液治療。
痰火擾心:胸中郁熱,頭目眩暈,痰涎壅盛,心悸時作時止,受驚易作,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痰多泛惡,便干溲黃,舌苔黃膩等。治宜清心解毒,鎮(zhèn)驚安神,化痰熄風,可選牛黃清心丸。
心肌炎到了恢復期僅有心悸,胸悶,乏力不適,心電圖正?;蛴休p度ST-T 改變,輕度心肌缺血,輕度心律失常等情況時,以調(diào)養(yǎng)善后為主。此時選用中成藥治療,既方便,又經(jīng)濟,且效果可靠。
(1)歸脾丸(《濟生方》)
方藥組成:白術(shù)、茯神、黃芪、龍眼肉、酸棗仁、人參、木香、遠志、當歸、甘草。
功能: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
臨床應用:心肌炎恢復期因思慮過度,勞心傷脾所致的體倦少食,心悸怔忡,睡眠不佳者。
(2)柏子養(yǎng)心丸(《體仁匯編》)
方藥組成:柏子仁、枸杞子、麥冬、當歸、石菖蒲、茯神、玄參、熟地黃、甘草。
功用:養(yǎng)心安神,補腎滋陰。
臨床應用:可用于心肌炎后期,營血不足所引起的心悸怔忡持續(xù)不斷,夜寐多夢,健忘盜汗者。
(3)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方藥組成:生地、人參、丹參、玄參、茯苓、五味子、遠志、桔梗、當歸身、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
功用: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
臨床應用:用于心肌炎恢復期偏于陰虛而見虛煩少寐、心悸神疲、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者。
(4)補中益氣丸(《脾胃論》)
方藥組成:人參、黃芪、白術(shù)、陳皮、炙升麻、柴胡、當歸。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臨床應用:可用于心肌炎恢復期心悸、乏力少氣、食少者。
(5)生脈飲口服液(《內(nèi)外傷辨惑論》)
方藥組成:人參、麥冬、五味子。
功用: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臨床應用:用于心肌炎恢復期氣陰兩虛而見心悸、乏力、少氣、自汗、口干、脈細、苔少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6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牛黃解毒片最多吃3天
下一篇: 肺心病患者用藥5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