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 蘿卜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 蘿卜切塊,杏仁去皮、尖。牛肺用開水燙過,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牛肺、蘿卜、杏仁,煮熟即成。
功效 補肺清肺、降氣除痰。
服法 吃肺飲湯。每周2~3次。
蜜餞雙仁
原料 炒甜杏仁、炒核桃仁各250克,蜂蜜500克。
做法 將炒甜杏仁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再加核桃仁,收汁,將干時加蜂蜜,拌勻至沸即可。
功效 補腎益肺、止咳平喘潤燥。
當歸燉子雞
原料 當歸30克,小母雞1只。
做法 將小母雞宰殺去毛、去肚腸。將當歸填入雞腹,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爛熟。
功效 補血益氣、和胃止痛。
黃精粥
原料 黃精15~30克(或鮮黃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做法 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后加白糖適量即可食用。每日1劑。
功效 滋陰潤肺、平咳去痰。
禁忌 脾虛有濕、咳嗽痰多而稀白者不可食用。
天門冬粥
原料 天門冬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天門冬搗碎,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煎取濃汁,去渣。2.將米洗凈,連同煎汁一起放入沙鍋內(nèi),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為小火煮約30分鐘成粥,用糖調(diào)味即成。
天門冬含天冬酞胺、黏液質(zhì)等成分。近代研究證明,天冬酞胺有去除色素沉著的作用,與粳米共煮粥,具補中益氣、益皮膚、悅顏色的作用。
功效 潤肺生津、養(yǎng)腎補虧。
禁忌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者不可食用。
甘蔗粥
原料 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凈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凈,將甘蔗汁與高粱米共入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煮成薄粥。
功效 補脾消食、清熱生津、養(yǎng)陰潤燥。適宜于熱癥恢復(fù)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jié)等癥。
海米熗竹筍
原料 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竹筍洗凈,切成條,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干。鍋內(nèi)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后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加高湯、味精少許,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消痰、祛風托毒。(龔輯)
1、雪梨無花果燉鵪鶉,材料:雪梨1~2個、無花果6個、鵪鶉2只、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雪梨去皮、芯,切塊;無花果洗凈;鵪鶉宰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一起與生姜下燉盅,加冷開水1500毫升(6碗量),加蓋隔水燉約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
2、銀耳百合炒蝦仁,材料:干銀耳20克,百合干20克,蝦仁60克,鹽3克,白糖8g,白醋3克,雞精4克,料酒2ml,胡椒粉2ml,淀粉5ml,蔥花適量。銀耳和百合用溫水浸泡3小時,百合干泡略軟,銀耳泡發(fā)大。銀耳用剪子或者小刀去根。用手把銀耳撕成小朵。鍋里水燒開,放入銀耳和百合焯大約2分鐘斷生。銀耳和百合焯熟,撈出控水備用。蝦仁加入料酒,淀粉2ml,白胡椒粉。用手抓均勻腌制10分鐘。鍋里倒油燒至7成熱,下入銀耳和百合翻炒半分鐘。加入糖,鹽,醋,雞精調(diào)味。倒入蝦仁翻炒均勻。剩余3ml淀粉加水攪拌均勻成水淀粉,倒入鍋里大火翻炒。撒上蔥花。大火翻炒收汁變得濃稠即可。
3、芋頭粉蒸排骨,材料:芋頭、排骨、粉蒸肉醬包調(diào)料、粉蒸肉粉包。排骨洗凈,加少許水(500克排骨約加20克水),放入粉蒸肉醬包調(diào)料混合均勻,腌制半個小時。芋頭去皮切片,鋪入碗底;腌制好的排骨放入粉蒸肉粉包混合均勻,鋪到芋頭上;放入蒸籠,大火蒸開,中火蒸一個小時即可。
秋天就這樣來了,天一下子轉(zhuǎn)涼,讓好多還在盡情享受裸露夏季的MM們很是吃驚加遺憾,想著很多還沒來得及穿的漂亮衣服就要這樣沉入箱底默默無聞了,不免有些傷感吧,可是也不要沉浸在傷感中白白錯過了涼爽的秋季哦,要知道,從養(yǎng)生角度看,秋季可是很關(guān)鍵的呢。因為漫長炎夏與冷冬的交替,需要更多呵護,讓身體能夠儲存能量度過寒冬。
從中醫(yī)節(jié)氣看,中秋是氣候轉(zhuǎn)換的分界點。中秋之前算早秋,一過中秋,天氣明顯轉(zhuǎn)涼,早晚溫差大,人體新陳代謝漸緩,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甚至會皮膚干燥,或腹瀉、便秘等腸胃功能失調(diào)。
秋燥傷人
“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燥,”不同于夏天雨水多,濕度高,秋天氣候干爽,燥氣為主。 燥,呈顯在身體的癥狀多是:發(fā)炎、腫痛、干。
古書《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提到:“燥勝則干”,中醫(yī)學認為秋氣與人體的肺臟相通,如果肺氣太強,容易口干舌燥、干咳、喉嚨痛。肺在五行屬金,金克木,木在中醫(yī)屬肝,如果肺氣過強容易傷肝木,產(chǎn)生虛火、肝火。
身體的血、津液與痰是一體的,會互相轉(zhuǎn)化。當負責藏血的肝功能弱時,身體血液循環(huán)不良的地方津液就不足,自然導(dǎo)致皮膚干燥、口渴、失眠、大便干解。
7招讓你天涼好個秋
第一招:少辛增酸 忌寒涼
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臟功能,因為中醫(yī)認為“肺氣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
從食物屬性解釋,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氣。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過量。
有些人愛吃酸梅止渴,“其實酸梅屬于堿性,”吃多了影響腸胃道消化機能,容易發(fā)生潰瘍,一旦天氣更冷,罹患消化性潰瘍的機率大增。
至于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就太陽能量來說,秋天陽氣漸收,陰氣慢慢增加,不適合吃太多陰寒食物?!安俗詈眠^個火,燙一燙再吃?!?
尤其應(yīng)避免瓜果,因為“秋瓜壞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損脾胃陽氣。不妨適量吃蘋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龍眼。
“順著大自然節(jié)氣吃當令水果最好了,”現(xiàn)代人因為運輸方便、科技發(fā)達,可以輕易吃到其它季節(jié)盛產(chǎn)的水果,反而容易吃錯食物,“你想想,古人的秋冬哪有西瓜?”
貼心小秘方:
可滋陰潤燥:銀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jié){、蜂蜜、藕等。
偏酸性水果:蘋果、葡萄、石榴、楊桃、檸檬、柚子、山楂等。
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椒、蔥等。
第二招:養(yǎng)陰補氣
中醫(yī)師不反對秋天進補,但了解自己是哪種體質(zhì)很重要,因為“補”的內(nèi)容也各異。
有時出現(xiàn)上呼吸道毛病,以為感冒,其實不然。而是有些年紀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較少,容易眼睛干澀、干咳舌燥,并沒有出現(xiàn)紅腫痛的發(fā)炎現(xiàn)象,中醫(yī)稱為“陰虛”,要適度服用養(yǎng)陰藥,以改善體質(zhì)。
如果屬于過敏體質(zhì),著重“補氣”,要偏向溫補,忌吃寒涼食物。
在門診中會發(fā)現(xiàn),病人經(jīng)?!把a錯藥”。有一次,醫(yī)生發(fā)現(xiàn)怎么都控制不好過敏體質(zhì)患者病情,經(jīng)詢問后才知道,病人私下吃蜂膠。
很多人以為蜂膠對過敏性疾病很好,其實蜂膠在中醫(yī)屬于寒性,剛好與治過敏體質(zhì)溫熱藥相沖。病患一停用蜂膠,癥狀立刻改善。
另外,經(jīng)常腹瀉等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議多補鰻(最好清蒸)。
貼心小秘方:
常見的養(yǎng)陰藥:枸杞、玄參、玉竹、麥冬,可促進唾液腺體的分泌,可潤喉,也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的作用。
常見的補氣藥:人參、黃耆、白術(shù)、茯苓(不過,在劑量上難以拿捏是否適合自己體質(zhì),不論食補或藥補,最好找專業(yè)中醫(yī)師問診。)
第三招:情緒保守,收斂元氣
依照自然界律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yīng)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nèi)收,為了貯存體內(nèi)陽氣,要早睡早起。
《皇帝內(nèi)經(jīng)》記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郁結(jié)?!靶囊迕?,性保持安靜,”在時令轉(zhuǎn)變中,維持心性平穩(wěn),注意身、心、息的調(diào)整,才能保生機元氣。
第四招:適當?shù)倪\動
北京的秋天不算太冷,空氣品質(zhì)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運動,吸收天地精華。尤其伸展動作,可幫助拉身,維持身體靈活度,滋脾補筋,強化循環(huán)。
伸展具有“運化作用”,能收斂心神。運指呼吸,“運之始暢”,意思是呼吸一旦舒暢開來,“化之始通”,從呼吸帶動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腸胃消化到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一路順暢,氣血循環(huán)自然活絡(luò)。
要注意的是,早晚較冷時,不要在外面運動。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調(diào)整運動方式。
貼心小秘方:
早晚天冷:建議在室內(nèi)運動,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或瑜伽等。
白天戶外:建議老年人多緩步走,年輕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稍鰪娦姆喂δ?、調(diào)整氣血。
第五招:穿明亮衣服
有種說法,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這是延伸自五行理論(“木火土金水”對應(yīng)“青赤黃白黑”再對應(yīng)“肝心脾肺腎”)。
然而中醫(yī)師有另番詮釋。
“秋與白,有點穿鑿附會,”尤其白色食物多偏寒涼,像白菜、蘿卜這類,“吃吃當然不錯,可是如果屬于過敏體質(zhì),會愈吃愈嚴重?!憋@見中醫(yī)理論絕非一板一眼,必須適個別體質(zhì)而異。
另外秋天萬物枯敗,充滿蕭瑟肅殺氣氛,情緒容易受影響。五行中既然秋天對應(yīng)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讓心情更愉悅輕快,別人看起來也較有生氣,不致死氣沉沉。
第六招:強身健肺養(yǎng)生功
秋氣通肺,秋燥易傷肺,因此秋天首當保養(yǎng)肺臟,以下介紹兩種養(yǎng)肺功法。
高甩兼容法
功效:能擴展心、肺脈及肝、脾、胃功能,有助于神智清明,身體輕盈靈活。
步驟: 1.眼神平視,吸氣,兩手順勢甩高過頭,身體向上挺拔。
2.吐氣放松,兩手平均朝身后下甩。
3.如此來回運作,連續(xù)約十分鐘。
嘶泄肺盛法
功效:能幫助情緒內(nèi)斂、收攝平和。
步驟: 1.兩腳平行與肩同寬。
2.吸氣時手心上捧,順勢在胸前翻掌,掌心朝外。
3.呈“嘶”字口形不發(fā)出聲音,緩緩?fù)職?,兩手向兩?cè)平推伸直,然后慢慢放松。
4.兩手放下,身形回正。 第七招:秋季養(yǎng)生食譜
A.潤膚止癢粥
B.清蒸鱸魚
C.滋陰銀耳羹
D.秋季養(yǎng)生茶:桑菊茶
去這里看,全是如何養(yǎng)生的文章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jié)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jīng)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秋分之后,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
蘿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蘿卜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制作]蘿卜切塊,杏仁去皮尖。牛肺用開水燙過,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牛肺、蘿卜,杏仁,煮烹即成。
[功效]補肺,清肺,降氣,除痰。
[服法]吃肺飲湯。每周2~3次。
蜜餞雙仁
[原料]炒甜杏仁250克,炒仁250克,蜂蜜500克。
[制作]將炒甜杏仁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再加核桃仁,收汁,將干時加蜂蜜,拌勻至沸即可。
[功效]補腎益肺,止咳平喘,潤燥。
豬肉燉墨魚
[原料]小墨魚(烏賊)2個,鮮瘦豬肉250克,食鹽3克。
[制作]將墨魚、豬肉洗凈后同燉,爛熟后加食鹽。
[功效]滋陰補陽,強筋健骨。
值得一提的是,墨魚是一種頗為理想的保健食品,女子一生不論經(jīng)、孕、產(chǎn)、乳各期,食用墨魚皆為有益。據(jù)記載,婦女食用有養(yǎng)血、明目、通經(jīng)、安胎、利產(chǎn)、止血、催乳和崩漏等功效。中醫(yī)古籍《隨息居飲食譜》說它“愈崩淋、利胎產(chǎn)、調(diào)經(jīng)帶、療疝瘕,最益婦人”。
芝麻黑豆泥鰍湯
泥鰍300克,黑豆50克,黑芝麻50克。
做 法
將黑豆、黑芝麻洗凈;泥鰍放冷水鍋內(nèi),加蓋加熱燙死,洗凈,干水后下油起鍋稍煎黃,鏟起。然后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至黑豆熟,調(diào)味食用,每日1次。
補腎健脾,養(yǎng)血生發(fā)。用于脫發(fā),須發(fā)早白,或有脾氣虛瘦弱之面色萎黃;或腎虛之陽痿、消渴、便秘;或濕盛瘡癬瘙癢等。
當歸燉子雞
[原料]當歸30克,子母雞1只。
[制作]將子母雞宰殺去毛、去肚腸。將當歸填入雞腹,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爛熟。
[功效]補血益氣,和胃止痛。
黃精粥
[原料]黃精15~30克(或鮮黃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作]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后加白糖適量即可食。每日1劑。
[功效]滋陰潤肺,平咳去痰。
[禁忌]脾虛有濕,咳嗽痰多而稀白者,不可食用。
天門冬粥
原料
1.主料:天門冬20 克,粳米100 克。
2.調(diào)料:冰糖。
制法
1.將天門冬搗碎,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煎取濃汁,去渣。
2.將米洗凈,連同煎汁一起放入砂鍋內(nèi),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為小火煮約30 分鐘成粥,用糖調(diào)味即成。
按:天門冬含天冬酞胺,粘液質(zhì)等成分。近代研究證明,天冬酞胺有去除色素沉著癥的作用,與粳米共煮粥,具補中益氣、益皮膚、悅顏色的作用。
藥用價值
潤肺生津,養(yǎng)腎補虧。天門冬粥是很好的健美食品,還可作為肺腎陰虛病人的食療粥。
禁忌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者,不可食用。
二柑汁
[原料]廣柑500克,橘柑500克,白糖50克。
[制作]將廣柑、橘柑去皮,去核,用白布絞取汁液,裝入杯中。將杯中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功效]生津止渴,清心安神。
[禁忌]脾胃虛寒者忌食用。
蘋果柿子汁
[原料]蘋果500克,柿子500克,白糖50克。
[制作]將蘋果、柿子去皮,去核。柿子、蘋果切成片,剁成泥,用涼開水適量,浸泡3~5分鐘。用白布絞取蘋果、柿子汁液,將汁液放人杯中,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功效]清熱,潤肺,止渴。適用于熱渴、咳嗽、吐血、口瘡等癥。生津止渴,降低血壓。高血壓屬肝腎陰虛患者飲用。
海米熗竹筍
配料: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竹筍洗凈,用刀拍松,切段,再切成條,放入沸水鍋中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干油。鍋內(nèi)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后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湯少許,加味精,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清熱消痰,祛風托毒。
油醬毛蟹
原料:毛蟹4只,蔥段、姜片、糖、海鮮醬、上湯、干淀粉、料酒、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
1.將蟹洗凈,斬成2半,剁去爪尖和蟹臍,在蟹肚刀斬處拍上干淀粉。
2.鍋內(nèi)加油燒至八成熱,下入毛蟹炸定型后撈出瀝油待用。
3.炒鍋留底油燒熱,放入蔥段、姜片,烹入料酒、海鮮醬、糖、上湯,再加入炸好的毛蟹,一同燒30分鐘,待收濃湯汁,淋上香油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66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秋季便秘藥食調(diào)
下一篇: 家中健身 見縫插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