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又名萎蕤、尾參、黃芝、委萎、鈴鐺菜、竹節(jié)黃、筆管菜、竹根七、地節(jié)、麗草、山玉竹、山姜等。以條長、肉肥、黃白色、光澤柔潤者為佳。
中醫(yī)學認為,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經。具有滋陰潤燥、除煩止咳之功效。用于熱病傷陰、肺胃燥熱、咳嗽少痰、心煩口渴、虛勞發(fā)熱、消谷易饑、尿頻、筋脈失養(yǎng)攣痛、素體陰虛、風濕自汗、勞瘧寒熱等癥。近年來還用于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等。
本品最早見載于漢朝《神農本草經》,取名“女萎”,列為上品,主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黥,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睹t(yī)別錄》記載治療“心腹結氣虛熱,濕毒腰痛,莖中寒,及目痛恥爛淚出”?!侗静菥V目》介紹該藥主治“風溫自汗灼熱,及勞瘧寒熱,脾胃虛乏,男子小便頻數(shù),失精,一切虛損”。
現(xiàn)代研究表明,玉竹內含鈴蘭苦甙、鈴蘭甙、山柰酚、槲皮素甙、維生素A、生物堿、玉竹多糖和4種玉竹果聚糖,還有菸酸、淀粉等。藥理作用為:其浸劑、煎劑對血壓有短暫的降壓作用;有強心作用,對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服藥后可得到控制,與黨參合制成膏,可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對實驗性高血糖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實驗性結核病的死亡率。下面介紹幾則玉竹入藥驗方:
治眼見黑花,赤痛昏暗:玉竹(焙)6克,薄荷葉兩片,生姜一片,蜂蜜少許,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秋燥傷胃陰:玉竹9克,麥冬9克,沙參6克,生甘草3克,水5杯,分兩次服。
治虛咳:玉竹15~30克,與豬肉200克同煮,吃肉喝湯。
治虛癥,肢體酸軟,自汗盜汗:玉竹15克,丹參7.5克,水煎服。分兩次服。(葉水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174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運動后扭傷該冷敷還是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