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博主:杜婕僡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春回大地,給萬物帶來了生機,然而今年春天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卻寒意正濃,人們仍覺得很冷,群眾中有“春天凍人不凍水”的諺語。原因何在呢?
其一,春天是冷暖氣團的過渡時期,北方冷空氣的勢力還很強,導致春天多風的天氣。風速越快,人體散失的熱量也越快越多,人也就覺得更加寒冷??茖W家曾做過這樣的測試:當氣溫在0℃以上時,如無風時為10℃,若是3級風刮來,使人感覺氣溫只有5℃,在5級風時,人會感到氣溫像0℃一樣;而當7級風時,人就會感覺和零下3℃時相同。通過上述實驗,說明了氣溫在0℃以上時,風力每增加2級,人的寒冷感覺會下降3℃~5℃。這種看起來似乎天氣暖和了,而實際上人們仍感覺相當冷的情況,在初春季節(jié)尤其明顯。
第二,眾所周知,地球表面的熱量幾乎全部來源于陽光,但空氣直接從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很少。原因是陽光的能量首先被地面吸收,轉化為熱能再由地面將熱量傳送給空氣。所以,白天越是靠近地面,空氣溫度就越高。冰雪凍土在陽光照射下融化得也早一些。但其融化時又需要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使得地面溫度不可能上升得很快,以致使人們仍然感到寒冷。
有鑒于上述原因,春天除了防止風邪傷人,亦需要防寒。古語道:“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就是提醒人們當心春天里的“冬天”。就拿腦血管病來說,此時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皆較高。這與月平均氣溫、氣壓與相對濕度的變化關系密切。大氣中溫度和相對濕度低,氣壓高,氣候干燥,體表蒸發(fā)快,體內的紅細胞壓積和血液黏稠度就增高,血流速度減慢,加之血管收縮的時間相對延長,故易誘發(fā)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腦出血、腦血栓等。
此外,由于乍暖還寒,干燥少雨的氣候會直接影響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會下降,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會乘虛而入,有利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的發(fā)生和傳播。
那么應采取什么措施呢?其實就是防寒保暖。氣溫變化是腦中風的一個危險因素,寒冷時腦血管病發(fā)病率高。由于春寒、溫度低,體內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從而導致腦血管意外。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室溫最好保持在16℃以上,睡眠時蓋得稍厚一點,以不出汗為原則;衣服不要脫得太快。要多飲茶、多喝姜湯和食用菌湯。因為,茶葉中的茶色素可以防止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在黑木耳中含有一些防血液凝固的物質,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液迅速凝固。香菇等含有香菇嘌呤堿,可降低或抑制膽固醇吸收。
鏈接
穿裙子過早不利于膝關節(jié)
一些年輕姑娘由于愛美,往往在3月就穿起了五顏六色的裙裝,這樣很不好,因為氣溫太低時,肢體暴露部位會感覺寒冷,甚至起雞皮疙瘩。一般地說,女性膝關節(jié)對冷空氣的侵襲較為敏感,易發(fā)生局部麻木、酸痛等,久之會引起風濕性關節(jié)炎。據(jù)報載,歐洲一些婦女喜歡一年四季穿裙子,即使寒風刺骨的冬季也是如此,因而患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婦女特別多,約占婦女總人數(shù)的70%。
春天明媚的序幕便由此掀開。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做好春季養(yǎng)生,將是您健康一整年的美好開端。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春季保健養(yǎng)生方面的常識,供大家參考。
有哪些
第一篇 春季著裝乍暖還寒須保暖
中國有一句養(yǎng)生諺語“春捂秋凍”,說的是早春季節(jié)不要急忙把棉衣脫掉,預防倒春寒。春季多風,乍暖
還寒,晝夜溫差大,所以春季養(yǎng)生一定要掌握這些特點,順應春令舒暢生發(fā)之氣。
另外,一些年輕姑娘由于愛美,往往在早春就穿起了裙子,這樣對身體不利。一般來說,婦女膝關節(jié)對冷
空氣的襲擊較為敏感。易發(fā)生區(qū)域性麻木、酸痛等癥狀。久之會引起風溼性關節(jié)炎。
第二篇 春季食療以養(yǎng)肝護肝為先
祖國中醫(yī)學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fā)生長,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yǎng)生
以養(yǎng)肝護肝為先。下面簡介幾種養(yǎng)肝護肝的方法:
多喝水———防止毒素損害肝臟
飲食平衡———保障肝臟功能正常
少飲酒———利于肝臟陽氣升發(fā)
樂觀開朗———肝氣順調心情舒暢
要想肝臟強健,首先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 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
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fā)、順調。如果違反這一自然規(guī)律,就會傷及肝氣,久之,易導致肝病。
第三篇 春季健身堅持鍛煉六不宜
鍛煉不宜驟然進行:鍛煉前應先做些簡單的四肢運動,以防韌帶和肌肉扭傷。
霧天不宜進行鍛煉: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煉時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內勢必
會吸進更多的有害物質。
鍛煉時不宜用嘴呼吸:鍛煉應養(yǎng)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因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濾清空氣,使氣管和肺部
不受塵埃、病菌的侵害。
鍛煉時不宜忽視保暖:開始鍛煉時不應立即脫掉外衣,等身體微熱后再逐漸減衣,鍛煉結束時,應擦凈身
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
不宜空腹進行鍛煉:清晨除了血糖偏低外,人體血液黏滯,加上氣溫低、血管收縮等因素,若空腹鍛煉就
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臟疾病而猝死。
不宜早起外出鍛煉:清晨空氣并不新鮮,只有下午4 時左右的空氣才富含氧氣負離子。
第四篇 立春了!我們吃什么最養(yǎng)生?
1、紅棗等養(yǎng)脾甜食;2、蜂蜜;3、春芽;4、韭菜;5、春筍;6、櫻桃;7、菠菜;8、蔥、姜、蒜
此外,春季對于需要滋補調養(yǎng)的人,可以用西洋參、龍眼肉、黨參、黃芪等燉雞或瘦肉等,但愛過敏的人
在春季一定要忌服“發(fā)物”,如蝦、蟹、咸菜等食物。
春季養(yǎng)生需牢記的四點
春季養(yǎng)生是四季養(yǎng)生最重要的部分,只有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才能保證一年的健康,在養(yǎng)生中有這些要點是需要牢記的,親們就和西米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倒春寒防感冒
春天的氣候雖然相對冬天來說還是溫暖了不少,不過也有氣溫偏低,甚至還會有下春雪的時候,往往一天的溫差也是比較大的。這個時候是最容易感冒的時候,特別是對于老人和兒童來說,抵御能力相對較弱,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生物就容易趁虛而入,引起疾病的發(fā)生,因此,一定要做好倒春寒的防范措施。
2 少食酸辣多甘溫
春季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肝升陽,中醫(yī)中認為,酸味入肝,過多的食用酸性食物,會加強肝臟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因此,在春天人們應該要少吃一些酸性的食物,以防肝氣過盛。春季本來就容易干燥上火,辛辣的食物會加重這個癥狀,要少吃。肝氣過盛易傷脾,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
3飲食也能防春困
氣溫漸漸變暖,容易引起春困。上班暈暈乎乎,上課小雞啄米,站著都想睡覺,這就是春困的魅力所在了。其實要解決春困的問題也不難,只要飲食上注意調理,常吃含鉀豐富的水果和果汁也有助于解除“春困”。因鉀有助于維持細胞水分,鉀缺乏時會使人感到軟弱無力,也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像葡萄干、香蕉、蘋果都富含鉀。
4乍暖還寒要春捂
寒冷的冬季,各種保暖措施的完備,使人的耐寒能力下降。春暖花開,氣候一溫暖,人們就開始頓減衣物,然而春天的氣候不穩(wěn)定,一旦寒氣襲來,就會使血管痙攣,造成血流阻力增大,影響機體功能,引發(fā)各種疾病,所以“春捂”習慣要保持,衣服應該漸漸的減少,衣著宜“下厚上薄”,對于體質虛弱的人來說要特別注意背部保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41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保健9要訣
下一篇: 當她們得了網(wǎng)球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