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小驗(yàn)方
1.薤白莖葉鮮時(shí)可作菜食用,能預(yù)防溫疫即傳染病
。
2.薤白水煎服,每次20~30克
,每日2次,治療胸痹胸悶
。
方.png)
3.薤白配方藥中
,辨證治療冠心病
。
4.薤白加柴胡
、枳實(shí)
、羌活
,治療脘腹脹痛,同黃柏
、秦皮合用,治療瀉痢后重
。(王學(xué)詩(shī))
慢性胃炎常見(jiàn)胃腸病的藥物治療有哪些?
[西藥治療](1)對(duì)有Hp感染者
,可選用膠體鉍
、抗生素等
,常用以鉍劑為主的“三聯(lián)療法”:膠體次枸櫞酸鉍,如“德諾”O(jiān).12克
,4次/日
,餐前
、睡前服用
;羥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0.5~1.0克(青霉素過(guò)敏者改四環(huán)素)
,2~3次/日
,餐后口服;甲硝唑(滅滴靈)0.2~0.4克
,2~3次/日,餐后口服
;連用2周/療程。三聯(lián)療法的Hp根除率可約達(dá)90%
。其他抗生素還有四環(huán)素
、古拉霉素
、慶大霉素
、痢特靈等
。(鉍劑除抑殺Hp外
,還可保護(hù)胃黏膜。其他藥物還有硫糖鋁
、麥滋林顆粒、甘草酸鈉
、施維舒、硫酸鋅
、前列腺素E2
、丙谷胺
、胃膜素等可選用
。
(2)H
。受體阻滯藥(如雷尼替丁
、法莫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洛賽克)及胃舒平
、胃達(dá)舒等減輕H+反彌散程度.為胃黏膜的炎癥修復(fù)制造有利的胃腔環(huán)境
,對(duì)緩解上腹疼痛癥狀也有效
。
(3)多潘立酮
、西沙必利
、胃復(fù)安等
,適于上腹脹、惡心癥狀及胃動(dòng)力下降
、膽汁反流的慢性胃炎
。常用嗎叮啉10毫克
,或普瑞博思5毫克
,均3次/日
,三餐前口服
。5一HT4受體激動(dòng)劑莫沙必利選擇性作用于上消化道
,對(duì)結(jié)腸運(yùn)動(dòng)無(wú)影響
;5毫克/次,3次/日
,三餐前口服。
(4)對(duì)伴缺鐵性貧血者
,可補(bǔ)充鐵劑;伴惡性貧血者
,可注射維生素B12
。
(5)老年慢性胃炎
,尤其是萎縮和腸上皮化生者
,應(yīng)選用胃黏膜營(yíng)養(yǎng)劑
,適當(dāng)補(bǔ)充維生素(如胃酶素)
、鋅
、硒等微量元素
。
(6)對(duì)胃體萎縮性胃炎低胃酸者
,可用胃蛋白酶合劑
、多酶片
、達(dá)吉膠囊
、10%稀鹽酸等
。
如用上述藥物無(wú)效,且伴有精神神經(jīng)癥狀
,可以加用抗憂郁藥物,如百憂解
、黛安神、賽樂(lè)特等
。
[中成藥治療](1)舒肝丸口服
,每日2~3次
,每次1丸
。適用于肝郁氣滯,癥見(jiàn)胸脅脹痛
、胃脘疼痛、嘈雜嘔吐
、噯氣泛酸。
(2)香砂養(yǎng)胃丸口服
,每日2次
,每次9克
。適用于肝氣犯胃
,癥見(jiàn)飲食減退
、嘔吐清水等
。
(3)舒肝和胃丸口服,每日2次
,每次1丸
。適用于肝胄氣滯不舒、腹脹暖氣等癥
。
(4)胃復(fù)春片口服,每日3次
,每次4片。適用于氣滯血瘀型慢性萎縮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
、不典型增生
、腸上皮化生等
。
(5)胃氣痛片口服
,每日2次
,每次5片
。主治胃寒疼痛、嘔吐酸水等癥
。
(6)胃炎痛膠囊口服
,每日3次
,每次3粒
。適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
,以及慢性胃炎伴有膽汁返流
、胃黏膜糜爛
、腸上皮化生、異型增長(zhǎng)等
。
(7)胃乃安膠囊口服,每日3次
,每次4片。適用于氣滯血瘀型慢性萎縮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等
。
(8)陰虛胃痛沖劑口服,每日2~3次
,每次1~2袋
。適用于胃陰虧虛所致的胃脘隱痛
、口燥咽干等癥
。
(9)胃靈沖劑口服,每日3次
,每次5克。適用于肝郁氣滯
、脾胃不和而引起的胃痛吐酸、腹脹
、消化不良等癥
。
(10)三九胃泰口服
,顆粒劑
,每次1包
,早晚各沖服1次
。消炎止痛,理氣健胃
。主治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等各類(lèi)型慢性胃炎。
(11)虛寒胃痛沖劑口服
,每次10~20克
,1日2~3次
。溫胃止痛
,健脾益氣。用于脾虛胃弱引起的胃脘隱痛
、喜溫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等癥,臨床上主要應(yīng)用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病的治療
。
(12)養(yǎng)胃舒膠囊口服,1次3粒
,1日2次
;扶正固本
,滋陰養(yǎng)胃
,調(diào)理中焦
,行氣消導(dǎo)
。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熱
、隱隱作痛、手足心熱
、口干、口苦
、納差等癥
。
(13)溫胃舒膠囊口服
,1次3粒
,l曰2次
;扶正固本,溫胃養(yǎng)胃
,行氣止痛,助陽(yáng)暖土
。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脹氣
、暖氣
、納差、畏寒等癥
。
(14)猴頭健胃靈膠囊口服
,1次4粒
,1日3次
;舒肝和胃
,理氣止痛
。用于肝胃不和、胃脘脅肋脹痛
、嘔吐吞酸。慢性胃炎
、消化性潰瘍屬上述證候者。
[中藥治療]處方1配方黨參
、制半夏、黃芩各9克
,蒲公英12克
,木香
、炙甘草
、黃連
、陳皮
、六曲各3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
功效適用于治療慢性胃炎。
處方2配方白術(shù)
、丹參各15克
,茯苓
、香附各9克
,良姜、甘草各6克
,青黛1.5克
。
用法將以上方藥用水煎至200毫升(由制劑室去蛋白濃縮而成,青黛后下)
。每日2次,每次15毫升
,飯后服。服藥1個(gè)月~一年
。
功效適用于慢陛胃炎
。
處方3配方龍葵
、黨參
、丹參各15克,半夏
、炒枯芩
、川連、蒲黃
、五靈脂
、干姜
、厚樸
、菖蒲各9克
,紅棗、甘草各3克
。
用法用水煎服
,每日1劑
,分早晚2次服用
,30天為一療程。
功效此方適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
。
處方4配方黃芪30克,丹參15克
,生蒲黃、川芎各12克
,三棱
、吳萸、莪術(shù)、乳沒(méi)
、肉桂各9克。
用法每日1劑
,水煎服
。輕者連服40天,中
、重者連服功效此方適于萎縮性慢性胃炎。
處方5配方黨參
、丹參
、白術(shù)、甘草
、白芍、公英等制成散劑
,每袋9克
。
用法每次1袋,用水煎服
,日服3次,12周一療程
。
功效此方適用于淺表性慢性胃炎
。
處方6配方廣木香、川楝子
、算盤(pán)子各15克,稻米炒至微黃12克
,丹參
、萊菔子各9克,陳皮
、甘草各6克
。
用法每日1劑
,水煎服
。連服30克,進(jìn)軟食
,忌酒等刺激品
。
功效此方適于慢性淺表性胃炎。
處方7配方蒲公英12克
,黨參
、半夏、黃芩
、陳皮、木香
、六曲各9克
,黃連、炙草各3克
。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
。
處方8配方沙參10克
,麥冬、白芍
、延胡索各15克,生地30克
,太子參20克
,甘草6克。
用法用水煎服
,每日1劑
。
功效本方適用于胃脘灼熱疼痛
、餐后飽脹
、舌紅少津者。
處方9配方五靈脂
、枳殼各10克,延胡索
、郁金各15克
,蒲黃8克,三七末(沖)3克
,乳香6克
。
用法用水煎服
,每日1劑
。
功效適用于胃疼日久不愈者。
處方10配方黃芪30克
,黨參20克,白術(shù)
、木香(后下)
、砂仁、柴胡各10克
、延胡索15克
,升麻
、陳皮各6克
,炙甘草9克。
用法用水煎服
,每日l(shuí)劑
。
功效本方適用于胃脘隱隱作痛
、喜溫喜按
、疲倦乏力者。
處方11配方黃連10克
,黃芩、茯苓
、厚樸各15克
,蔻仁6克,蒲公英30克
,甘草6克
,生薏仁20克
,法半夏12克
。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劑
。
功效本方適用于胃脘疼或痞滿
、口干苦者
。
處方12配方柴胡
、香附、蘇梗各12克
,枳殼
、白芍、郁金
、佛手
、海螵蛸各15克,延胡索10克
,甘草6克。
用法用水煎服
,每日l(shuí)劑
。
功效本方適用于胃脘脹痛、嘈雜泛酸者
。
[民間驗(yàn)方]瓜蔞厚樸湯配方瓜蔞15克,厚樸
、姜半夏
、薤白各9克,枳實(shí)4.5克
。
用法上藥共水煎
,分2次服
。每日1劑
,連服2~3天。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
。
生大黃粉飲配方生大黃適量
。
用法將大黃磨研成粉
,過(guò)80目篩
。每服3克,日服3~4次
,溫開(kāi)水沖服
。有效率達(dá)95%以上
,1天半時(shí)間可止血
。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消化道出血
。
蒲公英砂仁粉配方蒲公英30克
,砂仁9克,陳皮18克
。
用法共混合搗研為末
。日服3次,每服o.6~1克
,飯后白開(kāi)水送服
。
功效用治胃弱
、消化不良、慢性胃炎
、胃脹痛
。
小茴香浸酒飲配方小茴香(炒)
、石菖蒲根
、枳殼各100克,燒酒1000克
。
用法以燒酒浸泡前3味
,約10天后可飲
。每日2次或適量飲服
。
功效健胃理氣。治慢性胃炎
、胃弛緩
、胃下垂或痞悶飽脹
。
蓮子糯米湯配方蓮子
、糯米各50克,紅糖1匙
。
用法將蓮子開(kāi)水泡脹
,剝皮去心
,入鍋內(nèi)加水煮30分鐘后加粳米煮沸
,慢火燉至米爛蓮子酥,早餐服食
。
功效本方溫胃祛寒,適用于虛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
胡椒半夏散配方白胡椒
、半夏各30克。
用法研末
,為丸
,綠豆大。每次服10丸
,日3次
。
功效治慢性胃炎。
烏藥仙鶴草湯配方烏藥
、三葉草(又名夜關(guān)門(mén))各9克,仙鶴草30克
。
用法水煎分2次服
,每日1劑。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
、胃潰瘍
。
姜韭年牛奶羹配方生姜25克
,韭菜250克
,牛奶250克。
用法姜與韭菜洗凈
,搗汁
,將汁放入鍋中見(jiàn)沸
,再加入牛奶煮沸
。趁熱飲用,每日早晨飲1次
,連日飲用
。
功效補(bǔ)虛調(diào)胃
,驅(qū)寒散滯
。用治慢性胃炎。
棗樹(shù)皮紅糖湯配方棗樹(shù)皮20克
,紅糖15克。
用法水煎去渣
,加紅糖調(diào)服
,每日1次。
功效消炎
,止瀉
,固腸。用治腸胃炎
、下痢腹痛
、胃痛。
大米姜湯配方大米100克
,姜汁適量。
用法將大米用水浸泡后
,用麻紙五六層包好
,燒成灰,研細(xì)末
。分早
、晚2次
,飯前用姜水沖服。輕者1劑
,重者連服3劑
。服藥后1周內(nèi)以流食為主,勿食生冷油膩食物
。
功效補(bǔ)中益氣,調(diào)養(yǎng)脾胃
。用治慢性胃炎及腹瀉
。
牛奶鵪鶉蛋湯配方牛奶200毫升,鵪鶉蛋1個(gè)
。
用法牛奶煮沸,打入鵪鶉蛋再沸即成
。每日早晨空腹服1次
,連續(xù)飲用。
功效治慢性胃炎
。
梅干粗茶飲配方梅干20個(gè),水1.5公斤
,加3湯匙的粗茶葉
。
用法用平鍋,以弱水煎30分鐘~1小時(shí)
。每天飯前飯后當(dāng)茶飲用
,不管熱飲或冷飲,效果一樣
。
功效治療慢性胃炎
。
蜂蜜飲配方一滿湯匙蜂蜜。
用法早上起床后喝下
。在一個(gè)小時(shí)內(nèi)不吃任何東西(包括水在內(nèi)),然后再吃早餐
。
功效治慢性胃炎
。
怎樣治療脾胃濕寒
脾胃虛寒,中醫(yī)名詞
,同脾陽(yáng)虛
,因飲食失調(diào)
、過(guò)食生冷
、勞倦過(guò)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
。癥見(jiàn)納呆腹脹
、脘腹痛而喜溫喜按
、口淡不渴
、四肢不溫、大便稀溏
、或四肢浮腫
、畏寒喜暖
、小便清長(zhǎng)或不利
、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
,舌苔白潤(rùn)
,脈沉遲等
。癥狀表現(xiàn)為常因天氣變冷
、感寒食冷品而引發(fā)疼痛,疼痛時(shí)伴有胃部寒涼感
,得溫癥狀減輕
。 胃痛隱隱
,綿綿不休
,冷痛不適
,喜溫膏按,空腹痛甚
,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后疼痛發(fā)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食少,神疲乏力
,手足不溫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
,脈虛弱。
胃痛隱隱
,綿綿不休
,冷痛不適
,喜溫喜歡按
,空腹痛甚,得食則緩
,勞脾胃虛寒累或食冷或受涼后疼痛發(fā)作或加重,泛吐清水
,食少,神疲乏力
,手足不溫
,大便溏薄
,舌淡苔白,脈虛弱
。
脾陽(yáng)虛衰,陰寒內(nèi)盛所表現(xiàn)的證候
。又稱(chēng)脾陽(yáng)虛寒證
。多由脾氣虛證發(fā)展而來(lái),或過(guò)食生冷
,或腎陽(yáng)虛
,火不生土所致。臨床表現(xiàn)
,腹脹納少
,腹?jié)M時(shí)減,腹痛喜溫喜按
,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
,四肢不溫
,或肢體困重,或周身浮腫
,小便不利,或白帶量多質(zhì)稀
,小腹下墜
,腰腹酸沉
。舌淡胖
,苔白滑,脈沉遲無(wú)力
。脾胃虛寒證,以脾失健運(yùn)和寒象表現(xiàn)為辨證要點(diǎn)
。脾陽(yáng)不足,運(yùn)化失健
,則腹脹納少
;陽(yáng)虛陰盛,寒從中生
,寒凝氣滯,故腹痛喜溫喜按
;陰寒之氣內(nèi)盛,水濕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