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賓 張紅偉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帶來了醫(yī)藥工業(yè)的快速進步。許多中藥新劑型、新品種被不斷地研發(fā)和利用,特別是中藥針劑的應用和推廣,使中醫(yī)藥的治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按照中藥針劑的成分分析、依照西醫(yī)藥學的觀點來應用中藥針劑的現象十分普遍。這種做法忽略了單個的中藥針劑本身就是一個復方,同樣具備寒、熱、溫、涼等屬性的特殊性。于是,出現了將清熱解毒的清開靈用于治療屬風寒表實證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療效不佳;將性微寒之丹參注射液用于陰寒凝滯、胸陽痹阻的胸痹療效較小等結果。這與給感染患者應用不恰當的抗菌藥等諸多不合理用藥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qū)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中藥針劑的療效。
中藥的提取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溶媒從中藥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的過程,而以“水提醇沉法”、“滲濾法”、“回流法”、“浸漬法”、“蒸餾法”最為常用。這幾種方法均離不開浸漬、煎煮等環(huán)節(jié),與普通中藥煎服具有非常相似的一面。盡管中藥針劑制備目前還僅處在有效成分提取的階段,但由于中藥針劑開發(fā)與制備的特殊要求——要能夠體現單味藥或復方的綜合效能,因而中藥針劑實際上基本保持了中藥或復方的寒熱溫涼等特性的原貌。故目前所應用之中藥針劑多以原方之功效等標簽說明。
以生脈散為例,配成針劑應具有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抑制大白鼠心肌細胞中ATP酶活性,激活正常荷瘤動物的網狀內皮系統(tǒng)等作用。大量的實驗證明,生脈針劑基本上保持了生脈散原方的益氣養(yǎng)陰生津等功能。類似情況很多,諸如目前所常用的靜脈給藥針劑如參附針、清開靈、丹參針、雙黃蓮、穿琥寧等等基本保持了原方(藥)的四性之原貌。實際上,就成分而言,單味中藥本身就是一個復方,而一個臨床應用的針劑不論是單味還是復方制劑,都可以看作是一個保持了原方特性的新的中藥。因而我們在臨床應用中就應當采用中醫(yī)藥的理法方藥等理論對中藥針劑進行辨證施用。
四君子丸——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黨參、炒白術、茯苓、炙甘草、大棗、生姜組成。
適應癥:用于脾胃氣虛,胃納不佳,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3次。
注意事項: 陰虛或實熱證慎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補中益氣丸——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白術(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大棗、生姜組成。
適應癥: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陰虛內熱者慎用,不宜與感冒藥同時使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不易消化食物。
參苓白術散——具有補脾胃,益肺氣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人參、茯苓、白術(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組成。
適應癥: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
臨床用藥經驗匯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注意事項:濕熱內蘊所致的泄瀉、厭食、水腫,以及痰火咳嗽者不宜使用,孕婦慎用。宜飯前使用,服藥期間,忌食葷腥油膩等不易消化食物,忌惱怒、憂郁,勞累過度,宜保持心情舒暢。
六君子丸——具有補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黨參、白術(麩炒)、茯苓、半夏、陳皮、甘草(蜜炙)組成。
適應癥:用于脾胃虛弱,食量不多,氣虛痰多,腹脹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或遵醫(yī)囑。
注意事項:本品主治脾胃氣虛兼痰多,對于脾胃陰虛之胃痛痞滿、濕熱泄瀉及痰熱咳嗽者慎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食物。
香砂六君丸——具有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
主要成分由木香、砂仁、黨參、白術(炒)、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制)、生姜、大棗組成。
適應癥:用于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臨床經驗匯總:
用法用量:口服。(1)水丸:一次6-9g,一日2-3次;(2)濃縮丸:一次12丸,一日3次。
注意事項:陰虛內熱之胃痛及濕熱痞滿之泄瀉者慎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戒煙酒。
啟脾丸——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人參、炒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山藥、蓮子(炒)、炒山楂、六神曲(炒)、炒麥芽、澤瀉組成。
適應癥:用于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3g(15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三歲以內小兒酌減。
注意事項:濕熱泄瀉者不宜服用,伴感冒發(fā)熱、表證未解者慎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防止偏食。
薯蕷丸——具有調理脾胃,益氣和營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山藥、茯苓、當歸、阿膠、大棗(去核)、柴胡、桔梗、人參、甘草、白芍、六神曲(麩炒)等組成。
適應癥:用于氣血兩虛,脾肺不足所致之虛勞,胃脘痛,痹癥,閉經,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丸,每日2次。
注意事項:用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以上就是玥亮說藥今天要說的7種補益脾肺之氣的中成藥,主治脾氣虛、肺氣虛,患者表現可有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少氣懶言,語聲低微,動則氣喘等。如需要用藥,請在專業(yè)醫(yī)師或藥師指導下辯證、合理、安全用藥。
中成藥還是屬于中藥范疇,所以應用中成藥需要遵循中醫(yī)辯證論治的理論。首先需要分清楚寒熱虛實,體寒的用溫性的中成藥,體熱的用寒性的中成藥,體虛的用補益的中成藥,濕氣重的用祛濕的中成藥等。使用中成藥不能僅根據西醫(yī)的診斷來用藥,需要結合中醫(yī)的辯證論治才能準確用藥。其次,中成藥也分為不同劑型,分為針劑(又分為靜脈注射和肌肉注射)、口服、外用,原則上能口服的就不選用針劑,因為中藥針劑提取純度不夠,注入人體容易引起過敏;能肌肉注射,就不靜脈注射,因為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對人體危害更大。中成藥也是藥物,很多人認為中藥為純天然的,副作用較小,就自己長期服用,這也是不可取的,中成藥一樣會有副作用,根據成分不同,副作用大小也會不一樣,建議中成藥最好也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部分毒性較大的中成藥服藥一段時間還需要監(jiān)測肝腎功能或相關指標。對于中成藥之間的配伍也有講究,中醫(yī)講究十八反、十九畏,比如含有附子的中成藥最好不要與含有半夏的中成藥一起服用。再就是孕婦以及需要備孕者也不建議自行服用中成藥,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你好!肝硬化引起的黃疸屬于肝細胞性黃疸,病情得不到控制,單純藥物退黃只是暫時的,效果不一定好。茵梔黃注射液和苦黃注射液都有退黃作用,哪一種效果好尚難預測,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結合你父親的具體情況選用。
晚期肝硬化,預后比較差,威脅生命的是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等并發(fā)癥,自己用藥難以解決問題,建議選擇一家信得過的醫(yī)院,建立長期的醫(yī)療關系,定點治療和復查。
飲食中應避免飲酒及含酒精成分的飲料,少吃豆類、薯類、粗纖維蔬菜、油膩、辛辣及刺激性調味品、易產氣食物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78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藥逆轉類風濕多藥耐藥思路
下一篇: 小中風可致部分記憶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