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第19屆歐洲高血壓協(xié)會年會上發(fā)表的數據證實,新型高血壓聯(lián)合治療方案——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替米沙坦+鈣離子拮抗劑(CCB)氨氯地平,可有效并持續(xù)地降低具有心血管事件風險的高血壓患者的24小時血壓,且耐受性良好。
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近強調,高血壓治療效果不佳為全球首位導致患者死亡的因素;絕大多數患者單獨采用一種降壓藥物無法達到血壓控制的靶目標,治療不耐受和依從性不佳的問題經常發(fā)生。迄今為止,仍然亟須尋找一種方便的耐受性良好的治療方法,以使絕大多數患者的血壓能得到良好控制。
這項隨機雙盲試驗就替米沙坦及氨氯地平聯(lián)合治療進行了研究,共納入1,461例高血壓患者。研究結果表明,存在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肥胖、高齡)的高血壓患者,采用替米沙坦40~80毫克以及氨氯地平5~10毫克聯(lián)合治療時,患者獲得多項益處,包括為患者提供有效的24小時血壓控制;為單用氨氯地平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血壓降低及控制?;颊吣褪苄粤己?,與氨氯地平10毫克單藥治療組相比,外周水腫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米蘭大學臨床醫(yī)學、預防與應用生物技術系主任和醫(yī)學教授Giuseppe Mancia評述道:“最近一項在意大利開展的大規(guī)模人群研究數據顯示,單藥治療對控制血壓效果不佳,多于治療幾個月后放棄。這項新型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聯(lián)合治療方案的相關數據表明,對于那些具有心血管事件風險,以及對此前氨氯地平單藥治療效果不佳的難治性高血壓患者,該種聯(lián)合治療方案可有效控制其血壓且耐受性良好,這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并有助于改善其心血管疾病的控制?!?/p>
專家指出,存在心血管事件高風險的患者通常需要一種以上的降壓藥物以控制其血壓。然而,降壓藥物的療效僅為需要考慮的一部分因素,耐受性對于確?;颊叱掷m(xù)接受治療并保護患者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2型糖尿病、肥胖或者高齡患者,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聯(lián)合治療均顯示極佳的血壓控制及良好的耐受性,這就為患者及醫(yī)師提供了良好的治療選擇。
(殷妤涵 譯)
氨氯地平片屬于地平類降壓藥,藥理學名稱叫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在眾多降壓藥物中,地平類降壓藥是效果明顯安全性較好的藥物之一。
鈣拮抗劑能阻滯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細胞上的L型鈣通道,阻止鈣離子進入細胞內,從而舒張血管平滑肌,擴張外周小動脈,減低外周阻力,使血壓下降,延遲和減輕心室肥厚。此外,鈣拮抗劑還能通過降低心臟后負荷,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來改善心肌缺血,緩解心絞痛。臨床上,氨氯地平主要用于高血壓,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變異性心絞痛。作為一個長效降壓藥,為何有人覺得氨氯地平降壓效果不能穩(wěn)定維持24小時呢?
1.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長效降壓藥,但起效需要時間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氨氯地平與苯磺酸結合形成鹽類而制成的普通片劑,在血液中主要以離子形態(tài)存在,由于離子態(tài)氨氯地平不易接近鈣通道,且在肝臟的生物降解慢,因此導致作用時間較長,而且起效較慢,這也是很多人覺得氨氯地平為何不能穩(wěn)定24小時的原因之一。
長效降壓藥是能維持降壓療效在24小時以上,一天只需服用1次的降壓藥。高血壓患者口服氨氯地平治療劑量后,6~12小時血藥濃度達到高峰,生物半衰期為35~50小時,連續(xù)給藥 7~8 天后,才能達到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
一般來講,氨氯地平雖然在服藥當天就有降壓作用,但是達到穩(wěn)定的降壓作用時間也較長,一般需4~7天,最大降壓作用常在一個月以后才出現(xiàn)。所以,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后不要著急,起效慢一些,但是并不代表沒有效果。
2.降壓效果有個體差異
此外,雖然氨氯地平是很好的長效降壓藥,但是由于高血壓患者機體的差異以及血壓情況各異,并不是說所有的高血壓患者服用氨氯地平后,就一定能夠保證其能夠在24小時內平穩(wěn)控制血壓,因為這種長效降壓只是相對的。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高血壓患者朋友需要聯(lián)合使用降壓藥2種甚至3種才能控制血壓的原因,雖然高血壓是常見病,并不代表高血壓就容易治療,個人發(fā)病原因各異,個人血壓控制難易程度也不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對于氨氯地平的治療效果,同樣也存在個體化差異問題。
總之,給人一種錯覺,氨氯地平片的降壓作用不能穩(wěn)定持續(xù)24小時,其實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降壓作用很長,服藥后48到72小時內,血液中的藥物還能維持一定的濃度,即使偶爾連續(xù)兩天漏服,一般來說血壓還可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只要再按原周期繼續(xù)服用就可以了,不必增加藥量或者補服。如果較長時間還是有血壓不平穩(wěn)情況,就需要去專科醫(yī)生那里復診,調整降壓藥用藥方案了。最后,還要提醒的是,不能因為急于讓血壓降下來而自行加大降壓藥劑量,以免發(fā)生頭暈、意外跌倒等不良事件發(fā)生。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由高血壓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仍是目前我國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上期我們講了高血壓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會對心、腦、腎等靶器官造成損害,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所以維持血壓穩(wěn)定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很重要,而且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必須通過長期服藥來控制血壓,需要終身管理。那么,本期我們來說一下臨床常用降壓藥都有哪些優(yōu)點及副作用?臨床上如何選擇?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目前臨床使用的降壓藥有5類,分別為 普利類、地平類、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沙坦類。
5類降壓藥的優(yōu)點及副作用
1、普利類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賴諾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此類藥主要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阻斷腎素血管緊張素II的生成,抑制緩激肽的降解來降壓。
優(yōu)勢:
降尿蛋白,延緩腎損害(保腎),是腎臟病和糖尿病的首選藥物,對血尿酸、血脂、血糖的代謝有益處。
副作用:
干咳,一般無痰,無發(fā)熱等表現(xiàn);可能出現(xiàn)血鉀升高;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請謹遵醫(yī)囑。
2、地平類
硝苯地平控釋片或緩釋片、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緩釋片、尼卡地平、尼群地平、貝尼地平等,此類藥主要通過阻斷血管平滑肌細胞上的鈣離子通道,直接擴張血管,降低心肌氧耗量而降壓。
優(yōu)勢:
降壓作用強,安全,慢性腎衰竭也可以使用,而且降壓的同時對心腦等重要臟器有保護作用。
副作用:
心跳加快、面色潮紅、頭痛、腳踝部水腫、牙齦增生等。
3、利尿劑類
氫氯噻嗪、吲達帕胺、呋塞米、氨苯蝶啶、螺內酯等,此類藥物主要通過利鈉排尿、降低容量負荷來降壓。
優(yōu)勢:
作用較緩,降壓平穩(wěn),對高血壓合并水腫、心衰者療效更滿意。
副作用:
雙下肢無力、食欲差、甚至意識模糊。出現(xiàn)以上癥狀可能是嚴重低血鈉、低血鉀的表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發(fā)生于較為衰弱、吃飯菜很少、飲食過于清淡的老年人。
4、β-受體阻滯劑
美托洛爾、比索洛爾、阿替洛爾、拉貝洛爾、阿羅洛爾、卡維地洛等,此類藥物主要通過抑制過度激活的交感神經活性、抑制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來降壓。
優(yōu)勢:
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治療心律失常,可降低心力衰竭的總體死亡率。對以舒張壓(低壓)高為主的高血壓,和焦慮癥引起的高血壓以及精神因素占主導的高血壓有較好的效果。
副作用:
疲乏、肢體冷感、腸胃不適、心率過慢。
5、沙坦類
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奧美沙坦等,此類藥主要通過阻斷血管緊張素II1型受體來降壓。
優(yōu)勢:
與普利類類似。
副作用:
頭痛、心悸、消化不良、胃灼熱感、偶有腹瀉。
怎樣預防降壓藥的副作用?
你還在為降壓藥產生副作用
而堅持不肯吃藥嗎?
目前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都是很安全的,大家不必有太多顧慮,醫(yī)生在為你選擇降壓藥時會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藥物,這樣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可能性。
其實, 任何一種降壓藥都可能有個別人不耐受,其發(fā)生率大概為1%~5%, 但對降壓藥的不良反應也無需過度擔心,大多數不良反應并不會產生嚴重后果。 一些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僅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發(fā)生,而且,降壓藥的不良反應是可逆的,停藥后不良反應可逐漸消失。
降壓藥應用基本原則
1
個體化為好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根據患者合并癥的不同和藥物療效及耐受性選擇針對性的藥物。
2
選用長效降壓藥
優(yōu)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以有效控制24小時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
長效制劑用藥簡單,每日一次用藥即可,不易發(fā)生漏服現(xiàn)象,所以患者更容易接受。而且長效制劑藥效維持時間長,能保持血壓平穩(wěn)控制。
3
聯(lián)合用藥
對血壓≥160/100 mmHg、高于目標血壓20/10 mmHg的高?;颊撸騿嗡幹委熚催_標的高血壓患者應進行聯(lián)合降壓治療。
4
起始劑量
一般患者采用常規(guī)劑量;老年人及高齡老年人初始治療時通常應采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并根據需要逐漸增加劑量。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xù)升高為特征的進行性心血管損害的疾病,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藥治療,只有規(guī)范用藥,改善治療依從性,才能夠保證患者長期平穩(wěn)有效的控制血壓。
轉自高血壓大夫小助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82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新輔助化療+靶向治療狙擊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