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津代茶飲
原料:青果5個(搗碎)、石斛6克、甘菊6克、荸薺5個(去皮)、麥冬9克、鮮蘆根2支(切碎)、桑葉9克、竹茹6克、鮮藕10片、黃梨2個(去皮)。
功效:生津育陰,清熱潤燥,治療口干咽燥,煩渴干咳的秋燥癥;亦治溫病熱盛,灼傷肺胃陰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黏滯不爽者。
用法:煎湯代茶服。
二、蘿卜茶原料: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
加少量食鹽,先將白蘿卜切片煮爛,略加食鹽調味(勿放味精),再將茶葉沖泡5分鐘后倒入蘿卜汁內服用,每天2次不拘時限。
功效:有清熱化痰、理氣開胃之功,適用于咳嗽痰多、納食不香等。
白蘿卜營養(yǎng)豐富,含鈣且有藥用價值,可清熱化痰,配茶飲用能清肺熱、化痰濕,稍加食鹽既可調味,又可清肺消炎。
三、銀耳茶原料: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
先將銀耳洗凈加水與冰糖(勿用綿白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和入銀耳湯,攪拌均勻服用。
功效: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之功,適用于陰虛咳嗽。
銀耳配冰糖可助滋養(yǎng)潤肺、止咳化痰之力,配茶葉取其消痰火于利濕之中,兼有消炎之功效。
四、橘紅茶原料:橘紅3克-6克、綠茶5克。
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后服用。
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之功。
功效:有理氣止咳之功,適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癥。橘紅宣中理氣,消痰止咳。茶葉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兩味配制,對咳嗽痰多、黏而難以咯出者療效較好。
在有許多人都被便秘困擾,一般是身體內的毒素堆積過多導致的,通便排毒已經(jīng)成為都市人的熱門話題。那么通便排毒中藥配方有哪些呢,不妨和我一起來了解下通便排毒的14種中藥配方,歡迎大家的閱讀!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1、山楂陳皮決明子茶
做法:決明子10克、山楂和陳皮各6克、甘草2片。將陳皮和山楂洗凈,并剝小塊,茶包加500cc。滾水泡開,然后再加入陳皮和山楂燜約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決明子潤腸通便、山楂有助降血脂幫助消化、陳皮消除腹部脹氣、甘草可使茶飲甘甜,并能保護腸胃。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2、通下潤腸茶
做法:麻子仁6克、甜杏仁10克、蜂蜜1匙。將麻子仁壓破,與杏仁一同放入鍋中。加入500cc熱水,煮沸一下,加入蜂蜜后即可飲用。
功效:麻子仁、甜杏仁都有潤腸通便的效果,平日喜愛油膩、重咸、酸辣刺激飲食者,中醫(yī)認為這樣的飲食習慣易導致腸燥、便秘,最適合飲用此茶方,減重重點為潤便通腸,適用于便秘型肥胖者,同時有潤膚的功效。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3、茵陳減肥茶
做法:茵陳、金櫻子、草決明、山楂、荷葉各等份。將上述中藥飲片粉碎成末,每次取3~6克,每日一次代茶飲。
功效:疏肝理氣,清熱利濕,降脂減肥。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4、橘皮茶
做法:干橘皮6克、茶葉6克。取相同分量的橘皮、茶葉放進被子里,然后加蓋浸泡10到15分鐘。橘皮茶適合在飯后飲用。每天喝兩次,可以多次沖泡。
功效:橘皮茶適合肥胖者、高血壓者、高脂血癥者飲用。有健脾消積、減肥降脂的功效。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5、桂花茶
做法:桂花3克、茶葉5克。將桂花、茶葉放進茶杯里,然后倒入開水,用蓋子蓋住,浸泡15到20分鐘。
功效:桂花茶具有減肥消積的功效。桂花茶比較清香,非常適合肥胖癥者減肥時飲用。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6、桑葚茶
做法:干桑葚3錢或用新鮮桑果2兩(擇一使用即可)、冰糖一小匙。將干桑葚丟入水壺中以熱水沖泡3分鐘后,將水倒掉。再以300-400cc左右的水加冰糖煮沸,直到香味散出即可。
功效:補血、養(yǎng)顏、去除油脂、潤腸通便。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7、玫瑰檸檬排毒茶
做法:玫瑰花3朵,檸檬草5克。將玫瑰花和檸檬草一起放入到500ml的沸水中煎煮5分鐘即可。
功效:玫瑰花可以調整內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排毒通便。與排毒功效較強的檸檬草一起飲用,能夠很好的幫助治療便秘,讓你全身舒暢,特別適合便秘型小腹突出的女性飲用。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8、山楂荷葉茶
做法:山楂15克、荷葉12克。用500毫升開水煮沸,放入所有材料,滾煮5分鐘,取汁飲用。
功效:預防高血壓及肥胖癥。荷葉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減肥瘦身,二是調節(jié)血脂,養(yǎng)顏美容。荷葉中的生物堿荷葉堿可擴張血管、降低膽固醇和治療肥胖癥。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9、羅漢果茶
做法:用羅漢果1個,加入開水沖泡就可以了。泡前,先在羅漢果的兩頭各鉆一小眼兒,這樣可以使果內的營養(yǎng)成分和水溶解。
功效:這道茶有清肺利咽、潤腸通便的作用,最適合那些女教師飲用,即養(yǎng)顏又利咽。平時火氣大、眼睛又不好的人也可飲用。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10、杞菊決明子茶
做法:枸杞子10克,菊花3克,決明子20克。將枸杞子、菊花、決明子同時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15分鐘后便可飲用。
功效:枸杞子養(yǎng)顏,菊花,決明子都是清熱的佳品,長期飲用可助清除體內毒素,控制食欲,減少脂肪積累。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11、綠葉輕體茶
做法:荷葉10克、薄荷葉3克、淡竹葉6克、綠茶袋1袋。將所有材料混合,放入杯中,用500cc沸水沖泡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綠茶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荷葉、薄荷葉、淡竹葉性味寒涼,能降低體脂肪,消除體內囤積的水分,清熱除煩、利尿,適合夏季飲用,另外亦可幫助睡眠、除煩、夜尿。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12、決明子飲
做法:決明子6克、麻子仁、綠茶、薄荷3克、麥芽3克。決明子用小火炒至香氣溢出時取出,候涼。將所有藥材放入杯中,加入500c.c。滾水浸泡3-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決明子與麻子仁具潤腸通便效果、綠茶去油解膩、薄荷疏風清熱降火氣、麥芽幫助消除脹氣。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13、陳皮烏梅普洱茶
做法:陳皮3-5片、烏梅1顆、杭菊普洱茶包1個。將陳皮與烏梅洗凈,陳皮剝小塊、烏梅剪開或壓扁,茶包加500c.c。滾水泡開,茶色轉為黃色,再加入陳皮與烏梅后蓋住,燜約5-7分鐘即可。
功效:陳皮促進腸胃道消化,有助行氣止腹痛,緩解腹脹,烏梅與陳皮偏酸,可促進唾液分泌,有助解渴、改善口鼻干燥。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14、荷葉決明茶
做法:荷葉3g,決明子6g,制大黃3g,首烏3g,扁豆3g,玳玳花3g。開水沖泡代茶飲用,一天可多次飲用。
功效:有助于清熱解毒,排除體內毒素,同時有助于增加腸胃運動的動力,幫助消化。
通便排毒中藥配方有哪些相關文章:
1. 中藥通便的8個秘方
2. 排毒中藥配方
3. 排毒中藥方
4. 排毒養(yǎng)顏的中藥配方
5. 中醫(yī)排毒秘方
6. 排毒養(yǎng)顏中藥方
中藥代茶飲,指用中草藥與茶葉配用,或以中草藥(單味或復方)代茶沖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樣飲用。中藥代茶飲為我國的傳統(tǒng)劑型,是在中醫(yī)理、法、方、藥理論原則指導下,依據(jù)辯證或辯證與辯病相結合對病情的判斷,為防治疾病、病后調理或僅為 養(yǎng)生 保健而組方選藥與茶葉(或不含茶葉)合制而成的劑型。
中文名中藥代茶飲主要原料中草藥,茶葉是否含防腐劑否主要食用功效有病治病,無病健身,防治內科病,防治婦科病, 養(yǎng)生 保健,延年益壽
適宜人群孕婦慎用儲藏方法陰涼無光食用方法煎服法
中藥代茶飲是中醫(yī)治病調理、強身益壽的特殊中藥劑型,在醫(yī)療保健事業(yè)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其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越之處:
一.飲服方便,易于調理
中藥代茶飲可據(jù)病情需要辯證組方、隨癥加減,并按藥物的性能特點等選擇恰當?shù)氖褂梅椒?,程序簡單,調配方便,針對性強,既保持了中醫(yī)湯劑辯證論治加減靈活、療效顯著的特色,又克服了傳統(tǒng)湯劑煎煮煩瑣、攜帶不便等缺點,與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發(fā)展趨勢相適應。
中藥代茶飲便于儲存,易于攜帶,可隨時多次飲用,且吸收完全,故可備特殊情況或某些急癥時用,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二.藥效充分,療效顯著
中藥材經(jīng)粉碎成粗末或切制成細絲、小段,表面積增大,與溶媒接觸面增加,使藥物的有效成分經(jīng)煎煮后易于溶出。實驗證明:這些藥物經(jīng)粉碎后的藥液濃度,較未粉碎藥材浸出液的藥物濃度高得多。
將中藥以沸水沖泡或稍加煎煮后飲用,避免了湯劑因加工、久煎久煮造成某些藥物,尤其是芳香類藥物有效成分的損失;另一方面,以沸水沖泡藥物,可將其中的酶迅速降解滅活,避免了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壞。實驗表明:第一,解表藥多含有揮發(fā)油,常溫下即可揮發(fā),更易隨水蒸汽揮發(fā),故不宜久煎。第二,當藥液溫度在30-40℃時,藥物所含酶活性很強,藥物的有效成分,尤其是甙類成分在酶作用下易發(fā)生分解,會導致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影響療效。
對于阿膠、鹿角膠、飴糖等不耐高溫的膠類藥物及薄荷、藿香、香薷、青蒿、金銀花等芳香類含揮發(fā)油多的藥物,做藥茶尤為相宜。因膠質類藥入煎劑易粘鍋煮焦,且粘附他藥,影響藥物成分溶出。用作藥茶則避免因久煎使其有效成分損耗,從而使藥物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提高療效。
三.輕靈精巧,甘淡平和
從藥物組成而言,代茶飲組方除注重辯證及配伍嚴謹,其突出特點為選藥精當,用藥量輕,較之湯劑,代茶飲能節(jié)省藥源。如《本草綱目》所載“僵蠶良姜茶”具有祛風止痛作用,善治頭風。方中僅白僵蠶、高良姜兩味,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即3克。而入湯劑,其常用量為20克。采用茶劑,每日即可節(jié)約用藥17克。由此可見,用中藥代茶飲法所節(jié)省的藥材的用量是相當可觀。
從藥物性質來看,代茶飲所用之藥藥性平和,無傷胃之虞,且味多甘淡,或為微苦微寒之品,既有除疾調理之功,又無味苦難咽之弊,對小兒患者尤為適宜。
從藥物功用而言,代茶飲所用中藥,多為具有解表、清熱、止嗽、除濕、和胃、消導、通便、祛暑、安神、補益等作用之品,善治外感風寒、外感風熱、痰濕犯肺、濕熱內蘊、食積不化、腸燥津枯、暑熱傷津、心神不寧、氣血兩虛所致諸癥。少用催吐、峻下之品,一般不用劇毒祛邪藥物。
四.長期服用,緩緩調治
中藥代茶飲用量輕,宜頻服,且藥性平和,無損胃氣,故可長期堅持服用,緩圖其效,以和臟腑,尤其適于慢性病的治療及對機體機能的調整。
對許多病證,長期服用藥茶,可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在體內達到量化標準,致使藥效更加鞏固,作用更為持久。如患沁尿系結石病人,持續(xù)多次服用藥茶后,能保持泌尿道中的藥物濃度;同時,可稀釋尿液,清潔尿路,加大對尿路結石的沖刷力,從而有利于結石的縮小與排出。
五.有病治病,無病調理
中藥代茶飲用藥平和,可以調和臟腑陰陽、氣血盛衰,頻頻飲服,既可療疾,又有調理之效。尤其對病后之調理,體力之恢復,大有裨益。
總之,中藥代茶飲以祛邪治病,防病保健為宗旨,具有方便、靈活、有效、節(jié)約、針對性強、適應性廣等優(yōu)點。它既保持了湯劑作用顯著的特色,又克服了湯劑制作煩雜、浪費藥材的不足;它宜于長期服用,較中成藥功力更為強盛。
中藥代茶飲的使用歷
史悠久,應用范圍廣泛,可概括為防治疾病、病后調理及 養(yǎng)生 保健三方面。
一.防治疾病
中藥代茶飲使用方便,作用持久,且無呆滯中焦脾胃之弊端,適于長期飲服,故可作為輕癥或慢性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亦可用作病情較重者或急性病之輔助治療手段;此外,尚可用于防疫及預防中暑等。
1.防治內科病
內科病有外感病與內傷病之分。外感病主要指傷寒、風溫、暑溫、濕溫等熱性病。而據(jù)臟腑辯證分類,內傷病可分為肺、心、脾胃、肝膽、腎等系疾病。其中多數(shù)均可用代茶飲法治療。古代與現(xiàn)代醫(yī)書所載防治內科病之茶方不勝枚舉。
2.防治外科病
中醫(yī)外科病名繁多,主要包括瘡瘍類、皮膚病類、肛門病類、腫瘤類疾病。以中藥代茶飲方式防治外科病可獲得不錯的療效。如癌癥臨床多采用手術加化療、放療法治療,若能配合適當?shù)乃幉璇煼?,則可減輕上述療法的副作用,提高療效。
3.防治婦科病
對于婦科疾病的防治,民間集驗收載之代茶飲方頗多。如煮白茅根濃茶后加紅糖代茶飲服,可治月經(jīng)先期,經(jīng)量過多之癥;《太平圣惠方》中“糯米黃芪飲茶”由糯米、黃芪、川芎組成,具有調氣血安胎之功用;哺乳期母親退乳斷奶臨床多選用生、熟麥芽水煎代茶。
4.防治兒科病
由于小兒服藥常有困難,中藥代茶飲療疾而不甚苦口,易為小兒接受,故用代茶飲法防治兒科常見病優(yōu)勢尤為突出。
5.防治五官科疾病
以代茶飲法防治五官科常見病癥,頗多效驗。如視力減退,《瀚海頤生十二茶》載:枸杞子、菊花、霜桑葉、谷精草水煎代茶,善治肝腎陰虛所致視力減退。方中諸藥俱為明目之品,兼養(yǎng)肝腎,合為茶劑,易于長期服用。
二.病后調理
代茶飲用藥較為平和,常通過調和之法使臟腑陰陽氣血盛衰趨于正常,故用于疾病之善后調理頗為相宜。
1.扶正祛邪
為使病邪盡去,可于克伐之后,選用藥性溫和、祛邪兼有扶正作用的藥物代茶飲服,緩圖其效,以和臟腑,達到使疾病痊愈之目的。
2.調養(yǎng)胃氣
疾病后期以茶療方調理,在清代宮廷中應用較多,縱觀清宮醫(yī)療檔案,疾病向愈之后,常注意調養(yǎng)胃氣,頻頻飲服和胃代茶飲,作為善后調理,以收全功,宗中醫(yī)以胃氣為本之旨。
3.補益元氣
人至暮年,腎氣漸衰,而患病后更傷元氣,故老年人病愈之初有必要酌情選用具有補益元氣作用的藥茶,緩緩調理,幫助恢復元氣。
三. 養(yǎng)生 保健,延年益壽
中藥代茶飲作用溫和,療效持久,便于長期服用,為中醫(yī)眾多 養(yǎng)生 保健、抗衰老方法之一。平時常對癥選用保健藥茶,補益五臟,調和氣血,對于延緩衰老,健身長壽大有裨益。
中藥代茶飲的使用方法頗多,其中煎服法最為常用。
多數(shù)藥茶因所含藥味多、劑量大,茶具內無法沖泡,宜采用煎服法;有些茶方含有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或有厚味、滋補類藥物,亦以煎法為佳。傳統(tǒng)的煎服法是將茶方中諸味中藥置茶具中,加水,煮沸約10-15分鐘后離火,取汁,煎2-3次后合并藥液,過濾,代茶頻飲。
隨著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進,新的中醫(yī)診療設備不斷被開發(fā)應用,其中草本泉源按照湯劑的煎煮要求,利用現(xiàn)代工藝開發(fā)的新型煎煮器具中藥煎煮壺及保密工藝專利產(chǎn)品中藥茶盒,創(chuàng)新了中藥代茶飲的煎煮方式及包裝工藝。中藥煎煮壺在遵循傳統(tǒng)中藥湯劑煎煮原理基礎上,采用新型煎煮技術,2-5分鐘即可把藥方的有效成分煎煮出來,操作簡單、即煮即喝;且提取率高,節(jié)省藥材;特殊的構造使得煎煮中草藥時不會發(fā)生燒焦、沾鍋、沉淀現(xiàn)象。
作為“中藥煎煮壺”(煎藥壺)的配套產(chǎn)品,“中藥茶盒”根據(jù)醫(yī)生處方調配加工制作而成,進一步豐富中藥代茶飲的適用范圍,并具有定量化包裝、一人一方、量體用藥、使用方便、安全衛(wèi)生等特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295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飲酒防醉奇方
下一篇: 清腸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