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段時間,出現“刺五加”、“痔血膠囊”等“用藥”安全事件,嚴重危害人們健康,同時,也再次警示:用藥安全不可忽視。
老年人往往同時患多種慢性疾病,因而用藥量及種類比青、壯年患者要多。由于存在生理、社會、心理、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藥物的不良反應隨年齡而增加,藥物的衰用和濫用及危害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為保障健康,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自身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變化規(guī)律,了解一些用藥原則及有關藥物的作用機理等。
劑量 宜小不宜大
藥物經口服后,由腸道分解和吸收,因老年人吸收功能下降,常發(fā)生藥物在體內分布不均,加上老年人由于肝臟供血的減少,吸煙等使藥物的代謝發(fā)生變化。老年人的腎排泄能力都有下降,使藥物分解變慢,體內蓄積增加,易產生毒副反應。因此,老年人用藥劑量應隨年齡增加而減小。
一般來說,60~80歲者,用藥量應為成人量的3/4~4/5;超過80歲者,用藥量為成人量的1/2。
老年人除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類等藥物可以用成年人劑量外,其他所有藥物,都應低于成年人劑量。因為老年人的肝腎功能減退、白蛋白降低、脂肪組織增加,若用成年人劑量,可出現較高的血藥濃度,使藥物效應和毒副作用增加。
使用時應采用小劑量原則。另外,老年人衰老、病理損害程度不同、平時用藥多少不一,使得個體差異特別突出,尤其是高齡老人。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規(guī)律可循,為穩(wěn)妥起見,老年人只能采用小劑量原則,這是保障健康、維持治療的重要策略。
溫馨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始終如一的小劑量,可以是開始時的小劑量,也可以是維持治療的小劑量,這主要與藥物類型有關。對于需要使用首次負荷量的藥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等),為確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劑量的下限。小劑量原則主要體現在維持量上。
品種 宜少不宜多
老年人同時用藥不能超過5種。據統計,同時使用5種藥物以下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6~10種為10%,11~15種為25%,16~20種為54%。老年人因多病共存,常采用多種藥物治療,這不僅加重了患者經濟負擔,更多地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當用藥超過5種時,就應考慮是否都是必要用藥,以及依從性和藥品不良反應等問題。凡療效不確切、耐受性差、未按醫(yī)囑服用的藥物,可考慮停止使用;如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種藥物時,在病情穩(wěn)定后,仍應遵守使用5種及以下藥物原則。
另外要重視非藥物療法,這仍是有效的基礎治療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飲食療法;輕型高血壓,可通過限鈉、運動、減肥等治療;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纖維食物。
溫馨提示
要警惕用藥后的不良反應。一般老年人最易出現異常癥狀的藥物有鎮(zhèn)痛藥、強心藥、抗關節(jié)炎藥、利尿藥、抗高血壓藥、抗生素藥等,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必要時應立即停藥,嚴重的應及時醫(yī)治。
老年人用藥品種越多,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也越多,如阿斯匹林與激素類藥品同用可誘發(fā)潰瘍病大出血。老年人記憶力下降,服藥品種多易造成多服、漏服、誤服或忘服,所以,用藥品種最好不超過3~4種。
療程 宜短不宜長
老年人腎功能減退,腎臟血流量減少,對藥物和代謝產物的濾過率減少,故老年人對于藥物的排泄發(fā)生障礙,尤其是腎功能減退的老人,在使用由腎排泄的藥物時,一定要注意減量服用、慎用、甚至禁用。
因為用藥療程越長,越容易發(fā)生藥物蓄積中毒,有時還可能產生成癮性和耐藥性。瀉藥和利尿劑可引起嚴重低血鉀癥;安眠藥久用可產生依賴性等,所以,老年人用藥療程,應根據病情及醫(yī)囑合理縮短。
溫馨提示
由于年齡增長,老年人生理方面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故藥物進入機體后的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等均相應發(fā)生不同變化。
老年人不宜長期使用瀉藥導瀉。多數老年人腹部肌肉無力,腸蠕動減退,易出現功能性便秘,用瀉藥后可能發(fā)生結腸痙攣,長期服用瀉藥,可損失鈣和維生素,鈣的缺乏,也是老人產生骨質疏松癥的重要原因。
方式 宜偏中不宜偏西
根據老年人代謝下降、反應遲緩的生理特點,老年人用藥以中西醫(yī)結合為好。對急性病,西藥治標,使疾病能迅速得到控制,而后采用中藥調養(yǎng),以利于治本;對慢性病,則以中藥治療為主,傳統觀念認為,中藥比西藥作用緩和,副作用少,老年人使用中藥治療更為安全、和緩些。
但也有些中草藥毒性較大,使用不當,常會引起中毒死亡。因此,在使用有毒性的中草藥時,必須嚴格遵醫(yī)囑。
溫馨提示
可調節(jié)生活習慣。有病應用藥物治療是一個要素,但調節(jié)生活習慣也可改變或預防疾病發(fā)生,如失眠者,有時只要調整起居方式,即可不用安眠藥。
要注意控制用藥時間。由于老年人組織器官功能減弱,內臟解毒代謝功能受損,體內藥物濃度增高,容易引起蓄積,故更要謹慎避免較長時間使用有蓄積作用的藥物,尤其是抗菌藥和安眠藥。(楊蔚然)
坐骨神經痛患者在長時間坐位或行走時,都可引起強烈的疼痛,讓患者無法專心工作和學習,因此需根據自身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加以治療。一、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方法主要為:1.臥床休息:嚴重疼痛者通過臥床休息,可以減輕神經和病變組織的張力和反應性水腫,幫助緩解癥狀。待疼痛癥狀稍微緩解時則可適當練習活動,每日有規(guī)律地量力而行,逐漸增加活功量,有助于恢復功能。2.保守治療:對疼痛嚴重者需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一般采取保守冶遼外擁 濟愈堂坐骨、貼,安全無副作用,堅持使用能狠好的擺脫病癥。3.鎮(zhèn)痛與鎮(zhèn)靜劑:鎮(zhèn)痛劑應于疼痛嚴重時服用,每日應限量。鎮(zhèn)靜劑可于急性期之短時期內服,病情緩解則于睡前服,以利充分休息,促進病變恢復。4.激素:具有消炎、消腫、脫敏及鎮(zhèn)痛作用,尤其在急性期或伴有廣泛粘連的情況,可短期口服,避免用藥時間長而出現副作用。5.理療、針灸和按摩:有助于緩解癥狀,加速恢復。二、坐骨神經痛偏方介紹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痛路及其分布區(qū)的疼痛,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和足外側緣的疼痛均稱為坐骨神經痛,患者可根據病情遵循醫(yī)囑選用以下中醫(yī)藥方加減進行治療。1.獨活寄生湯組成: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風、川芎、人參、甘草、當歸、芍藥、干地黃。加減:腎虛者,加淫羊藿;疼痛嚴重者,重用川芎、白芍,加川烏、全蝎;麻木不仁者,加雞血藤;熱盛者,去細辛、肉桂心;寒盛者,加附子;體壯者,減地黃、人參。2.四物湯加味組成:赤芍藥、熟地黃、穿山甲、當歸、川芎、蜈蚣、烏蛇。加減:痛痹者,加附子、肉桂;行痹者,加獨活、秦艽、防風。3.壯筋束骨丸組成:當歸、炒杜仲、川斷、雞血藤、丹參、地龍等。用法:每日分早晚口服,每次5克,溫黃酒送服,連續(xù)服用12天為一療程,停藥3天,繼續(xù)下一療程。4.痹除定痛湯組成:獨活、當歸、桑寄生、丹參、王不留行、雞血藤、川牛膝、杜仲、威靈仙、防己、防風、土鱉蟲、細辛、制附子、甘草。功效:補腎養(yǎng)血活血,溫經散寒,祛風利濕,化瘀鎮(zhèn)痛。
李佃貴教授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異型增生的形成主要與濁毒、氣滯、痰阻、血瘀、虛衰有關,其中濁毒貫穿疾病始終,治療亦根據濁毒之淺深、病之新久、在氣、在血,是否夾痰夾虛以及有無入絡成積等情況辨證用藥。
臨床上,患者常表現為舌苔黃厚膩,治療時常選用黃連、半枝蓮等。
黃連 苦寒,歸心、肝、胃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長于清胃腸之濕熱; 半枝蓮 苦寒,歸肺、肝經,清熱解毒、化瘀利尿;以上二味相伍,清熱燥濕以祛毒,可有效改善癥狀。
臨床上,本病患者常表現為腹脹、噯氣、呃逆等,皆與脾之功能失常有關。
在治療上,不用純滋補之品,如黨參、人參之屬,恐其滋膩礙脾,困阻中焦,反助病勢。常用健脾運脾之品,多以 白術 、 蒼術 , 藿香 、 佩蘭 等合用。
藿香辛溫,歸脾、胃、肺經,化濕醒脾、快氣寬中。佩蘭辛平,歸脾、胃經,開胃醒脾、芳香化濕。
臨床上,二藥相須為用,悅脾醒脾,芳而化濁,宣暢氣機,治療濕濁留滯脾胃之癥。
部分患者或伴隨二便不利,此當伍冬葵子、火麻仁等。
冬葵子 味甘性寒,歸小腸、大腸、膀胱經,通淋利水。 火麻仁 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潤腸通便。
對異型增生且年齡大者,若出現二便不利,可用性味和緩之品,以上二藥皆味甘性緩,可改善二便情況,久服延年輕身。
《素問·舉痛論》曰:“百病皆生于氣?!?/p>
中焦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中焦氣機不暢,升降失司,氣郁血結,濁毒中生,胃絡失養(yǎng),久之成病,所以治療時離不開行氣藥及活血藥,常選用廣木香及川芎等。
廣木香 性溫味辛,歸脾、胃、三焦經,行氣止痛; 川芎 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行氣活血;川芎為血中氣藥,功達上下,散體內郁結。
二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之功。
臨床上部分患者表現為胃脘刺痛拒按,位置固定,入夜尤甚,在外表現為面色晦暗、口唇出現瘀點、舌下絡脈怒張等。
可在辨證的基礎上,應用入絡攻堅化積、以毒攻毒散結之品,如水蛭、蜈蚣等。
水蛭 ,性平味咸苦,歸肝經,逐瘀消癥、破血通經; 蜈蚣 ,性溫味辛,歸肝經,通絡止痛、攻毒散結。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二者具有很好的抗腫瘤作用,且教授經多年臨床驗證亦發(fā)現,二藥相須為用,對消化系統腫瘤及癌前病變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慢性萎縮性胃炎 ,是指胃黏膜表層上皮因遭受反復損害而導致固有腺體減少,伴或不伴有纖維化、腸腺化生和假幽門腺化生的一種慢性胃部疾病。
異型增生 ,是指細胞再生過程中出現的過度增生和分化缺失,增生的上皮細胞擁擠、有分層現象,核增大失去極性,有絲分裂象增多,腺體結構紊亂。
現在普遍認為,從胃炎演變?yōu)槲赴┑囊话氵^程是: 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 胃黏膜異型增生 胃癌 。
中藥材柏子仁你知道是什么嗎?是一種中藥材,而且是一種可以治療疾病的藥材哦,可以有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和效果。對于安神有好處,還可以有潤腸通便的效果呢。你知道中藥材柏子仁的好處嗎,來看看關于中藥材柏子仁的功效吧。
用於腸燥便
柏子仁甘潤,滑潤大腸,有潤腸通便之效,常與火麻仁、郁李仁潤下藥配伍,治療老年人、虛人腸燥便秘,如五仁丸。
抗虛損
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柏子仁內含穴量植物脂肪和少量揮發(fā)油,雖然不是長生不老之藥卻對陰虛精虧、老年虛秘、勞損低熱等虛損性疾病大有裨益。中藥材柏子仁可以有那是的作用,對于緩解腎虛有好處,還可以有緩解便秘的作用,對于補虛勞有幫助作用,同時也可以提高體質。
治便秘
用于治療便秘,適宜于陰虛、產后和老人的腸燥便秘,性質和緩而無副作用,常與火麻仁同用,方入三仁丸。體虛較甚者則配肉蓯蓉、當歸等。中藥材柏子仁可以治療便秘,而且也可以有緩解體質虛弱的作用,對于提高體質有好c
靜、催眠
近代藥理證實,柏子仁確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有人曾作試驗,用柏子仁煎劑給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無論白天或黑夜,均表現出良好的鎮(zhèn)靜及嗜眠效應,并認為柏子仁與炒柏子仁的鎮(zhèn)靜效果無明顯區(qū)別,并巳沒有任何副作用。中藥材柏子仁可以鎮(zhèn)靜安神,同時也可以起到催眠的功效哦。
中藥材柏子仁的治療疾病的效果,你都知道了吧,其實中藥材柏子仁的好處有很多的呢,可以提高體質,還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效果,對于安神養(yǎng)心來說效果顯著哦,而且也可以有緩解便秘的作用,大家可以試試這樣的養(yǎng)生保健的中藥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306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感冒選擇哪些中藥好
下一篇: 補益中藥保健康